資源簡介 第一節 人體與外界的氣體交換(第1課時)學習目標說出呼吸道的結構和功能。2、說明肺泡與其功能相適應的結構特點。3、解釋呼吸運動的原理。學習重點:肺泡與其功能相適應的結構特點。學習難點:呼吸運動的原理。教學過程一、學前準備:1、如圖是呼吸系統模式圖,按要求回答:(1)[1]______,[2]_____,[3]_____,[4]_____,[5]______,[6]_____。2、組成呼吸道的器官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序號)。3、[6]是進行___________的場所,_______是進行氣體交換的主要部位,數目很多,外面纏繞著豐富的__________和彈性纖維,肺泡壁與毛細血管個由_________細胞組成。4、胸廓有節律地擴大和縮小,從而完成吸氣和呼氣,這就是______________。5、通過__________,肺實現了與外界的氣體交換。呼吸狀態 肋間外肌 膈肌 肋骨和胸骨 胸廓前后徑和上下徑 肺內容積 肺內的氣壓呼氣時吸氣時問題探究探究: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呼吸運動探究過程:各小組仔細觀察模型探究呼吸運動是如何實現的?并把探究的結果填寫在下表內。探究結論:通過呼吸運動,____實現了與外界的____________。「課堂練習」以下哪個是氣體交換的場所?( )A.鼻腔 B.支氣管 C.肺 D.氣管2、剛出生的嬰兒第一次啼哭時的狀態是( )A.吸氣 B.呼氣 C.吸氣和呼氣 D.不好確定3、下列哪一項不是呼吸道對空氣的作用( )A.殺死空氣中的細菌 B.濕潤空氣 C.清潔空氣 D.溫暖空氣4、呼吸系統的哪一個結構特點與適于進行肺泡與血液內的氣體交換無關( )A.肺泡壁很薄 B.肺泡周圍的毛細血管壁很薄C.氣管比較長 D.肺泡數目多三、自我檢測如圖示膈肌的不同運動狀態,請據圖回答有關問題:(1)當膈肌由A狀態向B狀態轉換時,正在完成_________動作;判斷的依據是膈的頂端_________,胸廓的上下徑增大。此時膈肌處于_________狀態,肺容積_________,結果_________。(2)當膈肌處于A狀態時,肋間外肌的狀態是_________。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