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推動資產階級革命人文主義成熟推動思想解放① 社會契約論:是17世紀和18世紀最有名的政治理論,是對國家神權說的直接否定。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霍布斯、洛克、盧梭。該學說是針對“君權神授”提出來的。其基本功用是:解釋國家的起源;規定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相互間的權利和義務。② 人民主權說:人民主權是指國家中絕大多數人擁有國家的最高權力。在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看來,主權是公意的具體表現,人民的公意表現為最高權力;人民是國家最高權力的來源,國家是自由的人民根據契約協議的產物,而政府的一切權力都是人民授予的。因此,國家的主人不是君主,而是人民,治理者只是受人民的委托,因而主權只能屬于人民。人民主權學說的出現,是國家學說發展史上的一大飛躍,是資立階級反對封建專制主義的銳利的思想武器,是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的核心。古希臘 文藝 宗教 啟蒙 馬克思智者運動 復興 改革 運動 主義公元前5世紀 14-16世紀 1517 17-18世紀 1848人文主義起源。智者運動,普羅 復興古希臘的人文主義思想,意大利 馬丁路德,加爾文;因信稱義,先 源于英國,興盛于法國。要求根據 實現人的自由解放和人的自泰戈拉,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 (資本主義萌芽,黑死病);薄伽丘, 定論,否定教皇的絕對權威。 資產階級的利益構建政治制度的高 由發展,革命只是手段;但丁,米開朗其羅,莎士比亞。 度,具有鮮明的政治革命性質。 無產階級。西方人文主義關注是作為“個體”的人(單數),而中國古代的民本思想則關注人民中的“人”,關注的是群體(復數),是人本思想與民本思想的分異。古代中國的民本思想未能向近代轉型的原因:高度專制的中央集權,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理學的束縛(思想文化上的專制),對外政策(海禁與閉關鎖國)。啟蒙運動推動歐洲近代化發展的主要表現:1.政治:推動了歐洲資產階級的爆發,為資產階級建立民主政治提供了政治藍圖,如英國君主立憲制與責任內閣制,實踐了啟蒙思想家的分權和人民主權思想等。2.經濟:啟蒙思想的傳播,推動了歐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3.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推動了近代科技的發展,為工業革命的到來提供了科技條件。文藝 啟蒙復興 運動強調信仰即可得救,實際上否定了教皇的權威,使人民獲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靈魂得救的自主權,具有鮮明的人文主義色彩。世界史① 肯定了人的尊嚴和價值;② 強調追求現世幸福,要求個人自由和個性解放,昭示了一種全新的個人主義倫理觀; 宗教③ 對教會與貴州的虛偽和腐敗進行猛烈的批判,從側面揭露禁 改革欲主義和人性的沖突。人文主義到理性主義的發展:①批判對象:天主教會→君主專制;②涉及領域:文藝領域→政治領域;③批判形式:古典外衣→直接批判;④思想特點:人性崇拜→理性崇拜;⑤歷史作用:解除枷鎖→革命準備;⑥傳播范圍:歐洲→世界統而不治有民主傳統18世紀初 內閣不是法定的組織,1721年英國責任內閣制逐漸形成,世界近代史開端 財政大臣沃爾波爾成為第一位首相,1215《大憲章》:確立“王權有 是英國責任內閣制形成標志。限”“王在法下”,征稅權在議會。1689 1840-18421640-1688 1688,光榮革命 第一次鴉片戰爭英國資產階 廢黜[chù]詹姆士二世, ① 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建立了君主立 1832年級革命 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為英國資本主義 議會改革迎請其女兒瑪麗和女 迅速發展掃清了道路。婿威廉入主英國。 工業資產階級進入議會② 是人類歷史上資本主義制度對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勝利,揭開了歐洲和北美資沒有大規模流血犧牲 產階級革命的序幕,推動了世界歷史發展的進程。① 工業資產階級力量上升,文官制度改革。② 1870年,以樞密院名義分布關于文官改革的命令。③ 以公開競爭考試來競爭、錄用文官。④ 提高官員素質,保證了一定的效率;文官不隨內閣更迭而更換,有利于政策的連續性和政局的穩定,也有利于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議會是權力中心,國王無實際權力,首相是最高行政長官。維護了政局穩定《權利法案》分布后,英國議會與國王的 英國資本主義經濟斗爭趨于緩和,政局漸趨穩定,為英國社 與代議制的關系會的發展創造了條件。為工業革命創造條件 ü 唯物史觀17-18世紀英國政府采取各種措施保護知 隨著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工業革命的識產權,拓展海外市場,保障英國經濟 進行,工業資產階級興起,推動了1832年的的發展,為工業革命的到來創造了條件。 議會改革,議會主導權由大資產階級向工業資產階級轉移,英國代議制不斷完善。資產階級的發展完善,維護了政局的穩定,推動了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擴大了對外殖民擴張 推動了文化的繁榮君 主立憲確定以后,在資產階級的推動下,相對寬松的環境推動科技文化的繁榮,英國加緊了對外世界殖民霸權的爭奪,18出現了雪萊、拜倫等浪漫主義文學大世紀中期取得世界殖民霸權的地位。師,達爾文提出了生物進化論。有民主傳統1215《大憲章》:確立“王權有限”“王在法下”,征稅權在議會。 民主共和制17871775.4. 1776.7.4. 1783 費城制憲邦聯→聯邦① 波士頓傾茶事件; ① 英美簽署《巴黎和② 萊克星頓槍聲; 《獨立宣言》 依據分權制衡原則設計了一個聯邦制共和國約》,英國承認美③ 5月,第二屆大陸會 (1)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總統、國會與最國獨立。議→組建大陸軍, 高法院及其相關機構各司其職,相互制衡。華盛頓。 (2)聯邦政府與地方政府分享權力,地方保留一定④ 背景:英國的殖民 ③ 既是一次民族解放 的權力。統治嚴重阻礙了北 戰爭,也是一場資 (3)總統由選民直接投票選舉產生。美資本主義的發展。 標志著美國近代民主政體的確立,對后來許多國產階級革命。 家的政治變革產生了重要影響。允許奴隸制存在,不承認婦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政治權利。(為美國南北戰爭埋下隱患,1861-1865,南北戰爭,林肯)梳理線索·理清思路權力中心總統行政權三權分立分權制衡總統任命司法官員需參議院確認 華盛頓是美國的開國元勛和偉大的政治家,開創了美國民主政治的先河,成為國會 最高法院 美國最著名的歷史人物之一;深受美國立法權 司法權 人民愛戴,被譽為“美國國父”。可宣布法律不合憲法最多連任兩屆唯物史觀美國的民主共和政體建立在資本主義經濟基礎之上: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政治制度要符合國情。美國歷史上沒有封建專制傳統,特殊歷史條件下大州與小州、工商業發達州與農業州、蓄奴州與廢奴州之間的力量對比沒有出現“一邊倒”局面,民主革命的勝利,啟蒙思想的影響,尤其是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這些因素導致了美國共和政體的建立,而美國共和政體又適應并促進了當時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國會總 可統 以可 彈以 劾否 總決 統國會議案憲違令法統總布 官宣 法命任統總開歷史倒車;貝多芬① 規模最大、革命最徹底的一次資產階級革命; 撕毀《英雄交響曲》。② 摧毀了法國的君主統治,建立起資產階級統治,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1812年,拿破侖遠征俄國,大敗③ 沉重打擊了歐洲的封建制度,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思想。 而歸;1815年,拿破侖在滑鐵盧戰敗,法蘭西第一帝國覆滅。法蘭西第二帝國1789.7.14 1789.8 1792 1793 1799 1804 1852-1870 1875① 啟蒙運動宣傳自由、平 拿破侖稱帝熱月 霧月政變 法蘭西法蘭西第一帝國等和民主,反對專制, 政變 拿破侖第三共和國《拿破侖法典》 憲法為法國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論準備。 法蘭西第二共和國② 資產階級(代表人物:羅 ①體現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等 1848-1852伯斯庇[bì]爾)。 原則,打擊封建勢力,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展。②經過多次修改,今天仍然在法國施行。很多③ 攻占巴士底獄 國家的民法都以《拿破侖法典》為參照藍本。1898.2.中德《膠澳租界條約》,占膠州灣1864-1871 1871 1900-1901 1914-1918 1939-1945一戰 二戰① 皇帝在行使至高無上的權力的時候并未超出法律的規定,依然是法治社會。② 德國雖然建立了君主立憲制,但是議會并無對政府制約的權力。這并不能說明議會無任何權力,在財政等方面依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德國依然體現出一定的民主性。③ 德國政體的專制性從根本上說是由德國的國情決定的,德國長期分裂的歷史客觀上需要一個相對專制的中央政府來維護和鞏固國家的統一。事實上,德國的專制性并未阻礙德國經濟的發展。1848法蘭西第二共和國 普法戰爭;巴共和制 黎公社運動。康乾盛世鴉片戰爭1776《獨立宣言》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共和制君主立憲制 洋務運動1492年哥倫布發現南美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