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4章環境與可持續發展4.1人類發展與環境問題學習指要一、知識要點1.人類的出現和繁衍總是以一定的環境背景為依托的。人類在發展自身的過程中,也不斷地影響和改變著環境。遠古時期,人類活動造成的環境問題往往只是局部性的;農業社會時期,人類對環境的影響是地區性的;工業革命后,環境問題已發展成為全球性的問題。隨著世界人口的持續增長,環境所承受的壓力將越來越大。2.近幾十年來,人口急劇增長,對環境的壓力越來越大,從而使人口問題凸現出來,人口問題已經成為人類發展與環境之間的一個主要矛盾。3.明白環境問題的危害性,了解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和解決的方法,關注環境問題。環境保護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我國簽署了多項環境保護的國際公約和條約,并把環境保護列為一項基本國策。二、重要提示1.人類在生物圈中占統治地位,具有大規模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但如果利用和改造不得法,會破壞生態環境,而環境也總是將這些影響和變化反作用于人類自身。因此,人類對自然的利用和改造必須符合自然規律。要保持人類與環境協調發展,保持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2.環境問題按其性質可分為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兩大類。世界各國共同關心的環境問題是人口問題、資源和能源問題、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問題。為謀求人類與環境的協調發展,各國應合理控制人口、保護環境、節約資源。 科學廣場可降解的石頭紙 說起老祖宗發明的造紙術無人不知,但要說起環保新技術——石頭紙,卻很少有人知道。石頭制紙的原理就是將石頭的主要成分“碳酸鈣”研磨成超細微粒,加上l5%的聚乙烯和5%的膠合劑,最后通過擠壓吹膜設備制成紙或袋。 它突破了沿用2000多年來以木漿、草漿為原料的造紙技術,將千千萬萬的樹木從砍刀下救了下來。且生產過程無需用水,杜絕了傳統造紙過程中的“三廢”污染;單位能耗僅為傳統造紙工藝的2/3,因此“石頭紙”的價格更低。 從外表上看,石頭紙與普通紙沒有大的差別,但它比一般紙張更有韌性,不易損毀,且防水、防油性能較佳。還具有書寫性好、印刷性能好、清晰度高等特點。除了作業本,還有垃圾袋、購物袋、食品袋、一次性臺布和雨衣,都可以用石頭紙制作。 石頭紙除了可充分回收再利用外,即使被當作垃圾處理送到焚化爐燃燒,也不會產生毒氣。因為其中含有大量石粉及少量的無毒樹脂,只有無毒樹脂可以燃燒。而無毒樹脂燃燒后不會產生毒性廢氣,二氧化碳的排出量也很少,可以減緩地球的溫室效應。如果被拋棄于室外,在陽光的照射下約六個月就會自動脆化成破碎蛋殼狀,所含主要礦石粉即分解回歸大自然,也不會造成環境污染,從根本上解決白色污染的問題。解題指導【例題】 目前某市生活垃圾的無害化處理和利用相對滯后,與生態示范區建設不相適應。某校科學課外活動小組的成員對市區生活垃圾的成分做了調查,結果如圖4—1甲所示。取市垃圾填埋場不同深度的垃圾樣品,測定鉻(Cr)、鉛(Pb)、砷(As)等有害元素的含量,得到數據如圖4—1乙所示。請你根據這些信息回答下列問題:(1)從圖甲中可以看出該市生活垃圾的成分以 為主。(2)對垃圾填埋場中有害元素含量的描述,正確的是 。A.有害元素含量隨著垃圾填埋深度增加而增大B.各種有害元素在0~30厘米層含量低于30~60厘米層含量C.這些垃圾因含有有害元素而毫無價值【解析】本題屬于圖表題,解題的關鍵在于能否讀懂圖表中所包含的信息,因此要注意看清每個細節(包括橫坐標和縱坐標的含意)。對于本題,從圖甲可知,在生活垃圾中,有機物所占比例最多,為54%;從圖乙中可以看出,隨著垃圾填埋深度增加,鉻(Cr)的含量是先增加后減少,鉛(Pb)的含量是逐漸增加,砷(As)的含量是先增加后減少,因此選項8符合題意。對于C選項,垃圾中雖含有有害元素,但可以變廢為寶。【答案】(1)有機物 (2)B同步訓練A組1.如圖所示的環境問題是 ( ) A.工業污染 B.人口增長過快 C.資源匱乏 D.生態破壞 2.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全球性的問題,下列做法不符合環境保護的是 ( ) A.回收處理垃圾,變廢為寶 B.污水經處理后排放 C.燃燒秸稈,替代煤炭、石油做燃料 D.利用科學技術,提高燃料的利用率3.現在很多地方提出了“綠色旅游”的口號,主要針對下列哪種日趨惡化的社會問題 ( ) A.人對文物古跡的破壞 B.對自然環境的破壞 C.環境污染問題 D.沖擊正常社會秩序4.有一種鳥,其習性是在遠離人類活動的區域生活。例如有一片原始森林(如圖甲),在周圍沒有人類活動時,這種鳥可以在該森林中自由自在地生活。有關部門為發展生態旅游,在該森林內開辟了一條觀光小路(如圖乙)。對這一行為可能造成的后果,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 A.這種鳥的活動范圍將更大,數量會更多 B.因為小路寬度很小,該鳥類的生存空間沒有變化 C.該鳥類的生存空間將縮小,可能威脅到它的生存 D.旅游開發有利于當地的經濟發展,鳥類的減少或消失不會影響當地的環境,所以無需考慮5.刀耕火種、砍伐森林,導致植被破壞,形成區域性的風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這是人類在什么時期所面臨的環境問題 ( ) A.采獵文明時期 B.工業文明時期 C.農業文明時期 D.現代社會6.某省為籌建一大型化工基地,征集到下列方案,你認為可行的是 ( ) A.建在西部干旱地區,可以脫貧致富 B.建在人口稠密的居民區,簡化銷售環節 C.企業有權自主選擇廠址,以實現最大經濟效益 D.應建在水資源豐富和交通方便、遠離城市的郊區7.在下列人們為解決某一環境問題而采取的行動中,會導致環境污染的是 ( ) A.尋求更好的人口出生控制辦法 B.廣泛運用科學的耕作技術 C.制造更強、更有效的農藥和殺蟲劑 D.發展垃圾處理的新技術8.根據“世界人口增長圖”,你認為下列結論錯誤的是 ( ) A.世界人口保持不斷增長的態勢 B.每增加lo億人口所需時間在縮短 C.與20世紀相比較,l9世紀人El增長速度比較緩慢D.19世紀之前人口并沒有增長同步訓練B組9.根據如圖所示的“人類與環境關系模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箭頭b表示人類通過消費活動把輸出給 。 (2)圖中箭頭C表示 把它受到的影響,反作用于 。 (3)將下列選項代號分別填入下面代表圖中箭頭a和b后的橫線上。 a. ;b. 。 A.鐵礦石、水產品 B.煤渣和污水 C.垃圾和煤煙 D.木材和煤炭10.1972年出版的《增長的限制》一書中,報道了某科學工作者用計算機模擬研究“人類的境遇”問題。模型以1900年到l970年世界人口、糧食、自然資源以及工業污染的變化數值為依據,預測曲線變化如圖所示,請分析回答: (1)圖中①~④曲線分別代表:① ;② ;③ ;④ 。 (2)預測認為,如果世界各地各種物理的、經濟的和社會的因素沒有發生重大改變,那么2000年以后,人口將 ,資源將 ,工業污染將 。 (3)從模型曲線可以看出,為了人類的根本利益,應當 。第4章環境與可持續發展4.1 人類發展與環境問題1.B 2.C 3.C 4.C 5.C 6.D 7.C 8.D 9.(1)廢棄劫環境 (2)環境人類社會 (3)AD BC[解析:此圖反應的是人類從環境中獲得資源產生廢物,影響環境;同時,環境反過來又影響人類社會。a指人類社會利用和開發環境,b表示人類把產生的廢物輸出給環境,而c表不環境反作用于人類社會。] 10.(1)自然資源 糧食 工業污染人 (2)迅速增加后迅速下降減少日趨嚴重 (3)控制人口增長,保護資源,防治環境污染4.2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學習指要一、知識要點 1.能源是人類生存發展不可缺少的物質基礎,并且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能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地增加。2.煤和石油:煤是由古代的陸地植物遺體在沼澤中大量沉積并在地殼中經歷一系列復雜的變化逐步形成的。石油是埋藏在地底下的一種可以燃燒、容易揮發的液體,是由遠古海洋或湖泊中的低等生物遺骸在地下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演化而成的。兩者均是目前使用量最大的能源,卻也是不可再生能源。3.原子能和太陽能 (1)原子能:原子核在發生變化時釋放的能量叫做原子能,簡稱核能。獲得核能一般有兩條途徑:重核裂變和輕核聚變。 (2)太陽能:太陽能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源,但目前人們直接利用太陽能的途徑還為數不多。 優點:能量巨大、分布廣泛、無污染、安全、經濟太陽能 缺點:能量分散、間斷且不穩定 太陽能儲熱:如太陽灶、太陽能熱水器 (太陽能→內能)目前利用太陽能的途徑主要有兩種 太陽能直接發電:如太陽能電池 (太陽能→電能)4.合理利用和開發能源:能源的大量使用,推動著人類社會不斷向前發展。但是,對能源不合理地開發和使用,對人類的文明進程會產生不利影響。因此,一方面要尋找新的能源,如氫能源,避免由于使用能源而造成的污染;另一方面,要研究能源利用新途徑,改變現有能源利用的不合理結構和能源利用方式。二、重要提示1.能源是一種物質資源。從物質特性來說,任何物質總是具有一定能量的,然而能為人們所利用的作為能源的只是那些能量比較集中的物質(如煤、石油)或物質運動(如流水、風)。也就是說任何物質都具有能量,但具有能量的物質不一定是能源。2.根據不同的分類方法,能源可分成不同的種類。以形成的方式分,可分為礦物能源和非礦物能源;以是否可再利用來分,可分為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按基本形態,可分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按使用的狀況分,可分為常規能源和新型能源;按對環境的影響來分,可分為清潔型能源和污染型能源。3.人類利用能源的主要歷程古代:生物質能和水能;第一次工業革命:煤炭;第二次工業革命:石油、電能;21世紀以后:以核能為代表的新能源被大量使用。科學廣場新型生物電池可用廢紙發點 2007年日本索尼公司展示了一款使用“生物電池”的隨身聽產品,其采用一種“有機”電池,通過“消化”食物來獲得電能,就像人一樣。不過最近該公司又展示了一款更加實用的新穎產品:一款能夠“消化”廢紙并將其轉化為能源的電池。 這款產品的原型出現在了去年的東京“環保產品一2011”展會上,它向人們展示了如何利用一種特殊的,可以分解廢紙成分的酶處理這些廢棄物并將其轉化為能源的方法。在展會演示中,這種生物電池產生的電能成功地驅動了一臺微型風扇。 這種過程和傳統意義上的電池不同,至少在最初的一段過程中,它更像是一個消化系統。它采用的酶是木纖維質酵素,可以將紙張中的纖維素分解為葡萄糖,而這正是索尼的這款電池可以將其轉化為能源的原料物質。 現在索尼公司的這款電池竟然已經可以做到這樣的程度,它的厚度可以做到非常非常薄。在展會上索尼公司甚至展示了一款內置有這種電池的賀卡。它使用蔬菜汁作為“燃料”,產生的電能可以驅動賀卡內部的音響設備播放音樂。不過盡管如此,目前這種生物電池的發電量仍然非常有限。【例題】 以下關于煤炭資源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煤炭是由低等生物遺骸沉積在湖泊或淺海中轉變而成的B.世界上的煤炭資源主要分布在中東地區C.煤是我國能源結構中的主體D.我國煤炭資源豐富,但主要集中在南方【解析】地球上古代的陸地植物在沼澤中大量沉積,在空氣不足的條件下,經過長期復雜的變化,演變成煤;而石油是由低等生物遺骸沉積在湖泊或淺海中轉變而成的。煤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歐亞大陸和北美中部,石油主要分布在中東等地。我國的煤炭主要集中在北方,是我國能源結構中的主要部分。【答案】C同步訓練A 組1.人類最早使用的能源是 ( ) A.草木燃料 B.木炭 C.煤 D.水能2.能源可分為礦物能源和非礦物能源。下列能源屬于非礦物能源的是 ( ) A.石油 B.水能 C.天然氣 D.煤炭3.以蒸汽機為標志的第一次工業革命,使能源的利用步人了 ( ) A.水力時代 B.煤炭時代 C.石油時代 D.核電時代4.下列關于森林資源的利用和保護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全部保護起來禁止砍伐 B.防止濫伐林木、毀林砍伐 C.大力營造人工林,擴大森林面積 D.將合理利用森林資源和保護森林資源有機結合起來5.氫氣是未來的理想能源。根據氫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及氫氣的性質分析,在氫能源的開發和利用中,需解決的課題有 ( ) ①探索廉價的制備氫氣的方法;②研究氫氣燃燒產物的處理技術;③開發安全、高效的儲氫技術 A.只有① B.只有② C.①② D.①③6.關于太陽能的優點,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 ①能量十分巨大;②對環境有一定的污染;③是一種取之不盡的能源;④大規模利用的技術要求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7.如圖所示的是1990年和2050年世界各種能源在能源消費總量中所占的比例。根據所學的有關能源的知識和圖中的信息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石油在1990年和2050年的世界能源消費中所占的比例均最大 B.煤炭和石油等能源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是產生酸雨的主要原因 C.2050年石油的需求量小于1990年石油的需求量 D.圖中的水能是指水的化學能8.人們將一次能源的煤加工制成二次能源的電,下列關于其主要目的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為了便于運輸 B.為了提高利用率 C.為了使用方便 D.為了增加能量9.保護環境、節約能源要從我做起,下列做法需要改正的是 ( ) A.及時關掉未關緊的水龍頭,養成人走燈滅的習慣 B.盡可能用太陽能熱水器代替電熱水器 C.及時將生活垃圾、廢電池裝在一起丟棄到垃圾箱中 D.用洗臉水沖廁所;將廢報紙、酒瓶送到廢品收購站10.我國現已建成投產和已開工興建的核電站主要分布在浙江、廣東、遼寧、江蘇等省,這些核電站都選址在沿海島嶼的主要目的是 ( ) A.便于運輸設備 B.便于核廢料處理 C.考慮輻射安全 D.減小可能的核泄漏所造成的影響11.下列關于環境問題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環境問題是工業社會的產物 B.固體廢棄物不會造成環境污染. C.清潔生產主要解決清潔產品問題 D.環境問題的本質是發展問題12.煤是一種常用的化石燃料,家庭用煤經過了從“煤球”到“蜂窩煤”的變化,以前人們把煤粉加工成乒乓球大小的球體,后來人們把煤粉加工成圓柱體,并在圓柱體內打上一些孔(如圖所示),你認為這種變化的優點是 。煤在燃燒時會產生許多污染物,為了減少煤燃燒時對環境的污染,可設法把煤轉化成清潔的燃料,將水蒸氣通過熾熱的煤層可制得較潔凈的水煤氣(主要成分為CO和H 2),請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煤氣廠常在家用煤氣中特意摻入少量有難聞氣味的氣體,其目的是 。同步訓練B組13.沼氣是當今已開發使用的最潔凈的氣體燃料之一,使用沼氣是解決農村能源不足問題的一條重要途徑。下圖是沼氣產生和應用的示意圖。 (1)請填寫圖示過程中發生的能量轉化: 光能生物能 化學能 能 (2)打開沼氣灶的開關,沼氣能自行噴出,從氣壓的角度分析是由于 。 (3)沼氣中除含有甲烷外,還含有二氧化碳及少量的氫氣、氮氣、硫化氫、一氧化碳、水蒸氣等。沼氣略帶臭味,你認為臭味可能來自 等氣體。 (4)從安全方面考慮,使用沼氣時一定要防止沼氣中混入 。14.下表為“部分國家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及每萬元GDP耗水量表”。據此回答下列問題。中國美國澳大利亞法國世界平均人均水資源擁有量(米3)220089521824533578900每萬元GDP耗水量(米3)50455143872881344(1)由表分析可以看出 ( ) A.我國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和水資源總量均低于法國B.我國每萬元GDP耗水量約是美國的10倍 C.我國人均水資源擁有量約占世界平均水平的l/3 D.澳大利亞人均水資源擁有量高是因為水資源特別豐富 (2)我國每萬元GDP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 ) A.工業發達,耗水量大 B.技術水平低和節水意識淡薄 C.人口眾多,生活用水量大 D.水污染嚴重 (3)建設節水型社會的主要措施是 ( ) A.加大水利建設投入 B.控制城市規模C.提高水資源利用率 D.優先發展工業15.能源問題是現代社會發展的三大基本要素之一。 (1)在大量耗用各種能源時,會造成空氣污染的有 ;會造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的有 。(填序號) 。 ①柴薪;②煤炭;③石油;④天然氣;⑤水能;⑥風能;⑦太陽能;⑧地熱能 (2)某市城區正在進行天然氣工程建設,有人表示贊同,有人表示反對,小剛同學收集了如下兩組有關數據: 熱值(焦/米3)當地價格(元/米3)每戶月平均用氣量(米3)更換灶具費用(元)煤氣約4×107960天然氣約8X10715370請你決策: (填字母)。A.繼續使用煤氣 B.更換使用天然氣 簡單說明你作出這樣決策的理由: 。4.2 能源的開發和利用1.A 2.B 3.B 4.A 5.D 6.D 7.A 8.D 9.C l0.D 11.D l2.使煤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增大,燃燒更為充分C+2O2CO +H2便于及早發現煤氣泄漏 l3.(1)內 (2)發酵池內的氣壓大于外界大氣壓 (3)硫化氫 (4)空氣(或氧氣) 14.(1)B (2)B (3)C[解析:(1)我國人均水資源擁有量約占世界平均水平的l/4,而水資源總量大于法國,澳大利亞人均水資源擁有量高是人口稀少的緣故。(2)由表中數據可知,每萬元GDP耗水量較少的均為發達國家,是因其技術水平高。中國為發展中國家,技術水平低,節水意識淡薄,導致每萬元GDP耗水量高。(3)中國每萬元GDP耗水量大,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少,故建設節水型社會的主要措施是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 15.(1)①②③④ ① (2)A(或B) 更換原灶具浪費,還需要新投入(或從長遠看,更經濟)[解析:能源分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兩大類。使用可再生能源有利于環保,大量使用化石能源(煤炭、石油)會造成環境污染,目前人類使用的能源主要是化石能源,為了降低對環境的影響,人類正積極探索開發新能源。在解答第 (2)問時要通過計算對比,然后尋找對應的理由。由圖表可知,若使用煤氣,每個月的費用為54元;若使用天然氣,每個月的費用為45元,費用比煤氣要少,但需要70元的灶具投資,短期內看不如使用煤氣劃算,但從長遠觀點看更劃算一些。所以,可以選擇A(或B)。] 4.3實現可持續發展學習指要一、知識要點 不可再生資源:不能被恢復或再生的資源,如煤和石油等1.自然資源 可再生資源:在一個相對較短的時間內自然地恢復或再生的資源,如陽光、風和森林等2.可持續發展:在保障未來供應的前提下,定期獲取一定數量的可再生資源。其實質是人類與環境的協調發展,保持人與自然的和諧與統一。 (1)對于森林,讓新種植的樹木取代被砍伐的樹木,從而保證這片森林的規模是可持續發展; (2)對于漁場,限量捕撈、改變捕魚方式、規定休漁期、發展水產養殖技術和開發新的資源是可持續發展; (3)對于淡水資源,注意節約用水和嚴格控制挖掘水資源,同時防止水污染是可持續發展; (4)對于土地資源,嚴禁亂占耕地。合理利用土地,發展生態農業,使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3.可持續發展的實質是人類與環境協調發展,要把控制人口數量、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放到重要位置,以保持人與自然的和諧與統一。二、重要提示 可再生資源是指能在一個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可自然地恢復或再生的資源,如陽光、風和樹林等。但是如果因為它是“可再生”的就過度使用或不加以保護,則有些可再生資源也可能完全耗盡,成為“不可再生”。因此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科學廣場影星的悲哀1954年,美國好萊塢巨片《征服者》一公映,立即引起轟動,由著名影星約翰·韋思領銜的劇組班子陶醉于成功的喜悅之中。 但是,誰能料想,伴隨著成功的喜悅之后巨大的不幸也接踵而至。l957年,正當該片殺青三周年之際,影片中的女影星蘇珊·海華身患惡性腦腫瘤遽然而死。事隔6年,劇組的另一女影星阿格妮絲·摩海德同樣死于癌癥。1979年,當年的主角約翰·韋思也被病魔奪去了寶貴的生命。然而,悲劇并沒有就此中止。到80年代初,《征服者》原劇組220人中竟有91人患上癌癥,其中已有46人命歸黃泉。悲劇籠罩在好萊塢影城,更引起全社會的驚詫和關注。 一大批科學家迅速被召來研究影星悲劇之謎。經過反復調查,集中會診,最后真相大白,原來殺害影星的殺手竟是圣喬治沙漠的沙粒。這還得從《征服者》的拍攝談起,該片再現了成吉思汗征服中亞的歷史事件。當時攝影組去外景地圣喬治沙漠緊張地活動了兩個月,拍攝了大量的經典鏡頭。隨后他們又用卡車將許多沙子運進攝影棚,繼續拍攝內景戲。不料,區區沙粒竟釀成如此慘劇,實在令人痛心和震驚。原來,在圣喬治沙漠200公里以外的內華達州,有個美國原子彈試驗基地,騰空而起的蘑菇云將放射性物質四處擴散,嚴重污染了圣喬治沙漠,才導致了眾影星罹患絕癥的慘劇。解題指導【例題】長期以來,我國一直以煤、石油、天然氣、核能為主要能源,2001年我國政府宣布,在一些城市推廣使用“乙醇汽油”。“乙醇汽油”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可用高粱、玉米、薯類為原料,通過發酵蒸餾得到。請回答下列問題:(1)煤、石油、天然氣三種化石燃料是 (填“可再生資源”或“不可再生資源”,下同),高粱、玉米、薯類是 。(2)從環保角度考慮,使用“乙醇汽油”的好處是 。(3)從增加農民收入的角度考慮,使用“乙醇汽油”的好處是 。【解析】(1)三種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資源,而高粱、玉米、薯類是可再生資源;(2)從環保角度看,使用“乙醇汽油”的好處是可減少因大量燃燒化石燃料而產生的SO 2、NO 2等有害氣體,保護環境;另外,生產乙醇需用植物,大規模種植綠色植物可吸收CO2,減少溫室效應;(3)從經濟效益看,使用糧食作物生產乙醇,可使農民多種糧,多賣糧,提高農民收入。【答案】(1)不可再生資源可再生資源 (2)可減弱因大量燃燒化石燃料而產生的SO2、NO2等有害氣體,保護環境,同時可減少溫室效應 (3)可提高農民收入同步訓練A組1.有些資源是地球經過漫長時間所累積的財富,一旦耗盡,絕對不可能在你我有生之年補充再生,這類資源被稱為“不可再生資源”。下列屬于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不可再生資源”的是 ( ) A.空氣 B.稻米 C.煤 D.水2.水被污染后會給人類帶來災難,為了防止水污染,可采用的方式是 ( ) A.工業廢水要經過處理后排放 B.抑制水中植物的生長 C.禁止使用對人體有毒的化學農藥 D.減少空氣中的塵埃3.在大型的體育賽事中,節能減排成為主辦者關注的一項工作。下列措施不屬于節能減排的是( ) A.用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 B.車輛減速慢行 C.建筑對自然光的利用率加強 D.設計時利用自然風來減少空調的使用4.我國的內蒙古地區,過去是“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現在則是“天蒼蒼,野茫茫,老鼠跑過露脊梁”。其主要原因是 ( ) A.水資源利用不合理 B.全球氣溫升高 C.過度放牧和盲目開墾 D.酸雨的影響5.我國是世界上荒漠化比較嚴重的國家之一。根據下面不同地表的水土流失情況(降雨量346毫米),你認為最有利于防治荒漠化的地表是( )地表類型林地草地作物地裸地水土流失量(千克/畝)46.2238450 A.林地 B.草地 C.作物地 D.裸地6.“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此話體現出的原則是 ( ) A.公平性原則 B.持續性原則 C.共同性原則 D.效益最大化原則7.“綠色化學”要求從根本上減少污染,下列對農作物收割后留下的秸稈的處理方法中,不符合“綠色化學”的是 ( ) A.就地焚燒 B.發酵后作農家肥 C.加工成精飼料 D.用來制造沼氣8.某生態農業科技園區不僅是農業高新技術示范和推廣基地,也將是一個觀光休閑的生態農業園區。下列一些生產管理思路你認為不妥的是 ( ) A.將農家肥與化肥綜合使用,以提高增產效果 B.為了防治病蟲害,提高農作物產量,可以大量使用農藥 C.種植、養殖、制沼氣相結合,既可以改善環境也可以提高農業、畜牧業的產量 D.園區內禁止大量就地焚燒農作物秸稈9.小麗同學在參觀生態農莊時收獲很大,發現科學知識在生態農業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1)小麗同學發現農莊里使用了大量材料,屬于有機合成材料的是 。(填序號) ①圍在雞舍外面的鐵絲網;②豬舍用的混凝土;③家禽家畜食槽使用的鋁合金;④覆蓋在蔬菜大棚上的塑料膜(2)生態農莊在開發和使用新能源上進行了很多嘗試,小麗在農莊道路旁發現一種不用外接電源的路燈(如圖甲所示),只要每天有短時間的光照就能使用,這種路燈使用的新能源是 。 (3)生態農莊大量使用沼氣作為能源,如圖乙所示。沼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 4),沼氣燃燒產生的光和熱可用于做飯、照明、取暖等。請寫出甲烷燃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4)生態農莊除大量的動物糞便外,還有每天成千上萬參觀者丟棄的垃圾,針對這些廢棄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生物垃圾可用作制沼氣的原料;②這些垃圾可送到垃圾焚燒發電廠,焚燒發電;③這些垃圾中的塑料制品不要隨意丟棄,避免“白色污染”10.當今人類社會經濟的發展依賴于自然資源,自然資源為人類的衣食住行提供了必要的生存條件,如果自然資源開發利用不合理,超出了它的承載量和支付能力,就會直接影響人類的生存和經濟持續發展。請你根據人與自然資源部分“成員”的對話內容,并結合日常生活中通過不同途徑所獲取的知識回答問題。題例:A與B對話的主要內容表現出什么?答:合理開發土地資源,不要隨便占用土地。(1)C與D對話的主要內容表現出什么?(2)E與F對話的主要內容表現出什么?(3)簡述以上對話中反映出的關于自然資源開發和利用方面存在的錯誤做法。同步訓練B組11.人們常說,太陽是人類的“能源之母”,從能源是否可以在短期內從自然界中得到補充的角度看,太陽能屬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在石油、天然氣、煤、核能中,不是間接來自太陽能的是 。12.我國的云南省風景秀麗、氣候宜人,但該省某些地區近年來出現了一種新的自然現象——“石漠化”,所謂“石漠化”是指巖石表層的土受到雨水的沖刷,使土壤層越來越薄,最終底層的巖石紛紛突出地表而形成名副其實的石山,致使當地的耕地面積減少。 (1)你認為造成“石漠化”的主要原因是 。 (2)防止“石漠化”的根本方法是 。13.近年來,由于全球的溫室效應,有些地區臺風暴雨不斷,有些地區則更加干旱。在2009年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上,中國政府承諾,到2020年單位GDP的碳排放量將比2005年下降40%~45%,“低碳”(“低碳”是指在生產、生活中直接或間接降低能量的消耗,從而減少碳的排放)已成為每一個人的責任。如圖是某物質的循環過程示意圖,請結合上述內容回答問題。(1)造成溫室效應的氣體主要是 。從圖中可以看出,它在大氣中的來源是多方面的,但它在生物圈中被消耗的主要途徑是被植物吸收進行 。 (2)圖中的[C]為生物的某一生理過程,完成該過程的生物主要是 ;a和b兩類動物在生態系統中作為 促進了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3)“低碳”生活要從我做起,如騎自行車代替開車上班,在你的生活中,你可以為“低碳”做哪些事情?(至少寫出兩例) 14.垃圾是城市生活的“副產品”。據統計,2000年我國城市垃圾總量約l.5億噸,并且在以每年8%的速度增長。如何處理這些垃圾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問題。現在,人們處理生活垃圾的方法通常有兩種:一種是集中填埋,另一種是利用垃圾中的可燃物質進行燃燒發電。研究表明:利用垃圾作為燃料建立發電廠,每燃燒1噸生活垃圾可以發電240千瓦時。某市郊區興建一座規模為2臺1.2×104千瓦發電機的垃圾處理發電廠。請回答:(1)若每天工作12小時,請估算該發電廠建成后每天可以處理多少噸生活垃圾?(2)請你從環保、節能、經濟發展等角度簡述興建垃圾發電廠的意義。4.3 實現可持續發展1.C 2.A 3.B 4.C 5.A 6.B 7.A 8.B 9.(1)④ (2)太陽能 (3) CH4+2O2CO2 +2H2O (4)①②③ 10.(1)生物多樣性面臨嚴重威脅,必須要保護生物多樣性 (2)合理開發自然資源,不能盲目開發 (3)盲目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如亂砍濫伐,亂捕濫殺等 11.可再生核能[解析:可在短時間內恢復,所以是可再生的。三大化石能源本質上都是來自于太陽能,只不過是以前的儲存,而核能是一種原子能。] 12.(1)水土流失(2)植樹造林或大面積種草 l3.(1)二氧化碳(或CO2)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 (2)細菌、真菌等(或微生物、分解者)消費者 (3)節約用水;節約紙張;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盡量使用手帕而不使用紙巾(合理均可) 14.(1)1.2×l03噸 (2)①可以通過回收垃圾使廢棄物成為二次能源;②可以減少對土壤、空氣、水體等的污染;③可以減少垃圾堆放所侵占的耕地,節約用地;④可以帶動垃圾處理產業,發展當地經濟(合理均可)單元自測題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36分)1.某市水、生物和礦產等資源豐富,下列有關該市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水資源充沛,不需要實施節水措施,可放開使用 B.石灰石資源豐富,但應適量開發,防止環境污染的加劇 C.野生動物種類較多,且肉質鮮美,有利于特色餐飲業的發展 D.森林儲備量大,可大量砍伐用于生產一次性筷子,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2.“低能耗”“低廢水”與“低廢棄物”是低碳理念的重要內涵。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 ) A.推廣利用太陽能 B.家庭電器長期處于待機狀態 C.循環使用生活用水 D.回收有機垃圾用于生產沼氣3.在對環境污染進行綜合治理的過程中,下列措施中不可取的是 ( ) A.對垃圾和糞便進行無害化處理 B.對污水進行凈化處理 C.關閉各種化工企業 D.推廣無污染能源4.有一種新型可降解塑料,其主要成分是聚乳酸,可以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自然分解。使用這種塑料制品主要可以減少 ( ) A.水污染 B.生物污染 C.大氣污染 D.土壤污染5.為防止環境污染和溫室效應的加劇,下列最理想的燃料是 ( ) A.煤 B.酒精 C.天然氣 D.氫氣6.經過連續7年的長途飛行,“卡西尼”號飛行器終于到達土星軌道,環繞土星飛行,并傳回大量有關土星的信息。該飛行器的能源可能是 ( ) A.汽油 B.氫氣 C.天然氣 D.太陽能7.“低碳生活”目前已成為一種生活態度和時尚,指的是生活作息時所耗用的能量要盡量減少,特別是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減緩生態惡化,下列行為不符合“低碳生活”精神的是 ( ) A.避免購買不需要的物品,少穿化纖材質的服裝 B.推廣無紙化辦公,使用再生紙且雙面打印文印 C.使用手絹代替餐巾紙 D.夏天將空調開得很低8.研究能源利用,實現可持續發展已成為世界各國共同的任務。能源按不同的分類方式可進行不同分類。下列四組能源中,能歸人如圖所示陰影部分的一組是 ( ) A.煤炭、地熱能、沼氣 B.太陽能、風能、海洋能 C.水能、薪柴、天然氣 D.石油、海洋能、核能9.如圖所示是一個核電站的外景,許多國家都在發展核電站,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 A.核電站不存在廢物處理的問題 B.核電站不排放S02、C02、NQ和重金屬 C.核電站會產生危險的放射性物質,有弊無利 D.為便于輸電,核電站要建在大城市10.為創建衛生城市,在學校、市場和居民小區等場所設置廢電池收集箱,其主要目的是 ( ) A.回收廢電池的外殼材料 B.回收石墨電極 C.防止汞、鎘、鉛等重金屬離子對土壤、水源的污染 D.防止廢電池對大氣造成光化學煙霧污染11.石油是一種重要的能源,但又是不可再生能源,目前人類正面臨著石油短缺、油價上漲的挑戰。探究能源利用的新途徑是人類亟待解決的課題,以下探究能源利用的途徑不恰當的是 ( ) A.更多地利用木材 B.更多地利用太陽能 C.增加風力發電量 D.增加核發電量12.開發新能源是本世紀人類關注的熱點之一,除了開發新能源,我們還應該從節約身邊的能源做起。下列做法符合節約能源要求且安全的是 ( )13.從中央電視臺發布的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日報中可以看到,造成空氣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人顆粒物和二氧化硫。下列對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分析不合理的是 ( ) A.環境綠化不好,粉塵隨風飄揚 B.生活和生產中燃燒煤炭 C.工農業生產中排放的廢水 D.機動車排放的尾氣14.燃料電池是一種將化學反應產生的能量直接轉換成電能的裝置。下列燃料電池比較適合宇宙飛船上使用的是 ( ) A.CH 2一O2燃料電池 B C 2H 2OH一O 2燃料電池 C.H 2一O 2燃料電池 D.CO一O2燃料電池15.農業及城市生活污水中含磷,家用洗滌劑(含有硝酸鈉、磷酸鈉)就是污水中磷的一個重要來源。處理污水時是否除去磷,有以下幾種意見,你認為正確的是 ( ) A.磷是生物的營養元素,不必除去 B.含磷的污水是很好的肥料,不必除去 C.含磷的污水排入自然水中能引起藻類大量增殖,使水變質,必須除去 D.磷對人無毒,除去與否無關緊要16.北方地區的供熱是影響百姓生活的一件大事,為了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將有步驟地關停一些燃油小鍋爐,并入熱網集中供熱。這種做法有利于 ( ) A.提高燃料的熱值 B.減少大氣污染,有利于環境保護 C.提高供熱溫度 D.使燃料完全燃燒17.環境和能源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下列有關環境和能源的說法錯誤的是 ( ) A.煤炭和石油間接來自于太陽能,而風能和水能并不是來自于太陽能 B.煤、石油、天然氣是三種重要的化石燃料 C.太陽能、風能等是人類正在利用和開發的重要能源 D.推廣乙醇汽油可以適度減輕汽車尾氣對環境的污染18.太陽能是人們活動的主要能源,但人們直接利用的太陽能為數極少,原因是 ( ) A.太陽能能量巨大,難以利用 B.太陽輻射能中紫外線會傷害人體 C.太陽能能量分散、間斷且不穩定 D.太陽灶、太陽能熱水器的成本高二、填空題(每空3分,共42分)19.“渦輪增壓”是目前在各種汽油機和柴油機中采用的一項節能、提高熱機功率的技術。它是利用熱機排出的廢氣帶動渦輪旋轉,先將新鮮空氣壓縮后再送人內燃機的進氣口。這樣做的好處是 (填“增大”或“減少”)排出廢氣所帶走的能量, (填“提高”或“降低”)內燃機的效率。20.我國首創的以鋁一空氣一海水電池為能源的新型海水標志燈已研制成功,這種燈以取之不盡的海水為電解質溶液,靠空氣中的氧氣使鋁逐漸氧化而產生電流。只要把燈放人海水中, 過一會兒就會發出耀眼的閃光,其能量大約是普通電池的50倍。 (1)這種新型海水標志燈工作時,其能量的轉化過程是 。 (2)你認為這種新型海水標志燈有哪些優點? 。21.2007年底,溫州市市民汽車擁有量已突破30萬輛。汽車給市民生活帶來方便的同時,也造成了環境污染。 (1)汽車尾氣中含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質,由此推斷汽車尾氣屬于(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2)某些加油站出售含鉛汽油,使用這些汽油會造成鉛污染。如圖是溫州市l04國道某路段周邊土壤樣品的鉛含量示意圖。根據圖示信息,你認為哪些觀點或建議是正確的? (可多選)。 A.該路段周邊土壤已明顯受到鉛污染 B.該路段周邊土壤距國道越近,鉛污染越嚴重 C.該路段兩側已受鉛污染的土壤不宜種植農作物 D.要大力推廣使用無鉛汽油 (3)汽車尾氣中的鉛除了通過呼吸系統進入人體外,還可以通過食物鏈經 系統進人人體,影響人體健康。 (4)含鉛汽油對汽車發動機的性能和壽命也有不利影響。發動機在工作過程中,會在燃燒室中沉積一定量的炭。含鉛汽油燃燒時,形成的鉛化合物會摩高溫下形成一個薄層,使得沉積的炭與氧氣隔絕而無法被燒掉。上述事實說明可燃物燃燒的條件之一是 (填“要達到一定的溫度”或“要有助燃劑”)。22.人類的過度捕撈使鱈魚資源從20世紀60年代便開始逐漸減少,其生存面臨巨大威脅。如圖為影響大西洋鱈魚捕獲量的因素及其結果的預測圖,由圖中信息可知:總體上看,在相同漁撈強度下,鱈魚種群的相對數量與漁網網眼大小的關系是 ;為了保證鱈魚種群數量的相對穩定,應保持漁撈強度為 %最合適。23.2007年3月27日《衢州日報》報道:從建國后有氣象資料的l951年開始計算,該市年平均氣溫為17.3℃,歷史最高值出現在1998年,為18.5℃,2006年為l8.3℃,是僅次于l998年的第二個高溫年,而且l997年以來的年平均氣溫均高于l7.3℃的年平均值。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導致該市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是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引起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因素有 。(2)2005年2月,一份由英國公共政策研究院、美國發展中心以及澳大利亞學院等機構聯合主持撰寫的全球氣候調查報道中,關于過去1000年內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變化如圖所示。由曲線可以看出,近200年來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變化的特點是 。 24.2011年5月13日,國家海洋局發布了《2010年中國海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顯示,我國海洋環境總體狀況良好,但局部海域污染嚴重,環境惡化趨勢沒有得到根本遏制。 (1)下列屬于海洋水體污染危害的有 (填序號)。 ①使海產品減少,影響人類的食物來源 ②使海洋生物死亡,影響海洋生物的多樣性 ③使海洋生物聚積毒素,再通過食物鏈進人人體內 (2)要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必須.保護好海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為了保護我市的海洋環境,請你提出一條合理化建議: 。 三、分析計算題(每題11分,共22分)25.氫能源具有誘人的前景,請聯系有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所謂氫能源是指氫氣燃料,它作為能源與其他能源相比,具有兩大顯著優點: 和 。 (2)氫氣燃燒值為l.5×108焦/千克,完全燃燒2千克氫氣可生成水 千克,同時放出焦的熱量。 (3)根據氫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及氫氣的性質分析,在氫能源的開發利用中,需要解決的課題有 ( ) ①尋找豐富的制氫氣的原料;②探索廉價的制氫氣方法;③開發安全、高效的儲氫技術; ④研究氫氣燃燒后產物的處理技術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③④ D.②③ (4)為了獲得氫能源,下列所提供的方法你認為可行的是 ( ) A.由熱電站提供電力電解水 B.改進焦炭和水制水煤氣的方法 C.利用太陽能分解水 D.使用熾熱的鐵和水蒸氣反應制得26.流動的空氣形成了風,風具有一定的能量,稱為風能。風力發電利用自然界的風,通過風力發電系統來為人類提供電能。風力發電機中的葉片在風力的推動下轉動,并帶動機頭發電機發電。 (1)風力發電機是將風能轉化成 能的設備。 (2)某小型風力發電機參數如下表所示,小明的父親想用它解決出海漁船的用電問題,若他用這臺風力發電機直接給用電器供電,在選擇用電器時要注意的問題是: ① ; ② 。××型風力發電機額定功率(瓦)200輸出電壓(伏)36起動風速(米/秒)3額定風速(米/秒)6風能利用系數0.38(3)寧波毗鄰東海,有豐富的風力資源,即將并網的“十萬千瓦”風力發電機組,預計年發電量為2.5×108千瓦時,相當于完全燃燒千克的煤放出的能量。(煤的熱值為3.0×107焦/千克)(4)請你結合本地實際及圖中的有關信息,說說目前風力發電開發的困難和前景。單元自測題 1.B 2.B 3.C[解析:關閉各種化工企業太絕對化,不符合實際,也與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不符。] 4.D 5.D[鰓析:天然氣和煤都是礦物燃料,會造成污染,酒精雖不會產生污染大氣的氣體,但因為會產生二氧化碳,是一種溫室氣體,對環境也會有一定的影響,只有氫氣燃燒后只生成水,對環搏無影響。] 6.D 7.D 8.B[解析:太陽能、煤炭、石油、天然氣、風能、水能、海洋能、薪柴、沼氣都來自太陽輻射能;地熱能、海洋能、核能、風能、太陽能都屬于新能源;薪柴、沼氣、地熱能、太陽能、風能、海洋能、水能都屬于可再生能源。] 9.B[解析:核電站會產生核燃料廢物,同時也會有輻射的危險,因此不能建在人口密集地。但因其有各種優勢,如不產生礦物燃料所產生的污染物等,還是被人們所接受。] 10.C 11.A l2.B l3.C l4.C 15.C l6. B l7. A l8.C l9.減少提高 20.(1)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2)利用了取之不盡的海水資源,清潔無污染等 21.(1)混合物 (2)ACD (3)消化 (4)要有助燃劑[解析:(1)因是多種物質在一起的,所以是混合物。(2)100米處比50米處多,所以B錯誤。(3)通過食物,因而是消化系統。(4)前面的炭已經燃燒,說明其溫度已達到,后面的炭與氧氣隔絕,說明是因為缺少助燃劑的原因而無法燃燒。] 22.網眼越大,種群相對數量越多(或網眼越小,種群相對數量越少) 33 23.(1)植被破壞;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燒等(合理均可) (2)全世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急劇增加 24.(1)①②⑧(2)禁止直接向海洋排放廢水等 25.(1)熱值高無污染 (2)18 3×108 (3)D (4)C[解析:氫能源的優勢是熱值高和無污染;熱量為燃燒值與質量相乘;制氫氣的原料是水,到處有不用尋找,而燃燒后產物是水,無需處理;在獲得氫能源的各種方法中,只有C可行,而其他方法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才能得到氫能源。] 26.(1)電 (2)①應選用額定電壓為36伏的用電器②用電器總功率不超過200瓦 (3)3×107 (4)困難:風力不穩定,前期投資大;前景:對環境幾乎沒有污染,技術成熟后有望降低成本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名師導學——4.1 人類發展與環境問題.doc 名師導學——4.2 能源的開發和利用.doc 名師導學——4.3 實現可持續發展.doc 名師導學——第4章環境與可持續發展 單元自測題.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