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節 汗液的形成和排出學習目標知識目標說出皮膚的結構和功能。能力目標說明汗液的形成和排出,以及它對人體的意義。情感目標確定器官的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的觀點。學習重點皮膚的結構和功能。學習難點皮膚的結構和功能。課前預習知識準備自主預習教材的相關知識,并完成預習自測,認真思考。教材助讀仔細通讀教材。預習自測題皮膚中與調節體溫有直接關系的結構是( )汗腺 B、血管 C、皮脂腺 D、汗腺和血管汗腺的功能不包括( )分泌 B、調節體溫 C、排泄 D、感受外界刺激組成皮膚的兩部分應該是( )表皮和皮下組織 B、表皮和真皮C、表皮層和生發層 D、角質層和生發層感覺神經末梢分布于皮膚的( )角質層 B、生發層 C、真皮 D、皮下組織在寒冷季節,皮膚血管的反應是( )多數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大 B、多數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C、多數血管擴張,血流量減少 D、多數血管收縮,血流量增大課內探究情景導入同學們,我們知道,夏天天氣炎熱,人們喝水量明顯增多,但排尿量并沒有顯著增加,甚至比冬天還要少。為什么呢?(那是因為夏天出汗多,一些水、少量無機鹽和尿素等以汗液的形式排出體外)學始于疑1、皮膚由哪幾部分組成?2、為什么人出汗后會感到涼爽?3、人體的排泄主要有哪幾條途徑 質疑探究探究一:皮膚的結構觀察課本P71頁圖3.4-5皮膚結構模式圖,辨別皮膚的結構。討論:1.皮膚由 和 組成。2.表皮又包括 和 ,角質層細胞排列緊密,使皮膚具有 功能;角質層不斷脫落形成 ,生發層可以分裂產生 ,使皮膚具有 功能。生發層內有一些 細胞,使皮膚具有不同的顏色。3.真皮比表皮厚,主要有 組織構成,真皮內含有大氣量的 和 ,使皮膚具有一定的彈性和韌性。真皮內含有豐富的 和 ,因此皮膚能夠調節 ;真皮內含有 腺和 腺,使皮膚具有 和 功能。真皮內含有豐富的 ,使皮膚具有感受 的功能。4.皮膚附屬結構:由 、 、 和 組成。連線皮膚結構 皮膚功能角質層 保護生發層 再生血管 調節體溫汗腺 分泌和排泄皮脂腺 感受各種刺激感覺神經末梢探究二:汗液的形成和排出 閱讀課本71~72頁,回答問題:1、人體全身約有230萬個汗腺,分布在各處,請你觀察一下,汗腺有 和 部分構成2、汗液是怎樣形成:血液流經汗腺周圍的毛細血管時,血液中的 、 和 等進入 形成汗液。3.為什么人在天熱時出汗多,天冷時很少出汗呢?當環境溫度較高時,汗腺周圍的毛細血管 ,血流量 ,由皮膚散發的熱量 ;同時,汗液的排出量也 ,通過汗液的蒸發,又從外表帶走一些熱量,使人體的體溫保持正常而不致升高。皮膚有維護人體健康的多方面功能,應該做好皮膚的如下衛生保健: 、 和 。歸納總結皮膚由表皮和真皮構成。表皮分為角質層和生發層,角質層細胞排列緊密,細菌不易侵入,并且可以防止體內水分過度散失。生發層可以分裂產生新細胞。表皮內沒有血管和神經。皮膚對人體的體溫調節具有重要作用。知識網絡圖當堂檢測汗液流到嘴里會感到有咸味,原因是汗液里( )含少量的糖 B、含少量的尿素C、含少量的無機鹽 D、含大量的水下列各項中,不屬于皮膚附屬物的是( )汗腺 B、指甲 C、毛發 D、感覺神經末梢梳頭時常常會掉下一些頭皮屑,它是由皮膚哪一結構的細胞形成的( )角質層 B、生發層 C、真皮 D、黑色素細胞同學們在參加勞動時,累得滿臉通紅,大汗淋漓,這體現了皮膚具有( )感受刺激和排泄功能 B、降低體溫和保護功能C、調節體溫和排泄功能 D、感受刺激和保護功能皮膚受損傷后,有時會流下疤痕,說明皮膚已被損傷到( )表皮深層(2)生發層(3)真皮深層(4)皮下組織(1)(2) B、(2)(3) C、(3)(4) D、(2)(4)人體皮膚具有的四項主要功能是( )排泄廢物 (2)吸收營養 (3)調節體溫(4)氣體交換 (5)感受外界刺激 (6)保護(1)(2)(3)(5) B、(2)(3)(4)(5)C、(2)(3)(5)(6) D、(1)(3)(5)(6)7、研究人員在不同氣溫條件下,測量某受試者呼出氣體、尿液、汗液和糞便中的水分,利用這些數據計算此人平均每日失去的水分,如下表所示。根據此表,若受試者在測試期間生理現象皆正常穩定,且空氣中的濕度保持在固定的范圍內,則推測在氣溫7~1l℃的環境下,此受試者最可能發生的現象是A.呼氣時不會失去水分B.以汗液形式失去的水分較尿液少c.以糞便形式失去的水分較尿液多D.尿液和汗液所失去的水分都比炎熱時多8、2012黃河口國際馬拉松賽暨全國馬拉松積分賽于5月13日在我市舉行,來自55個國家(地區)的20000余名選手參加了比賽。比賽中,運動員奮力拼搏,個個滿臉通紅、大汗淋漓。這體現了皮膚的哪些功能( )A.保護和調節體溫 B.排泄和感受外界刺激C.調節體溫和排泄 D.排泄和保護課后反思通過本節的學習我的收獲是我的困惑是課后訓練課后練習題和練習冊相關練習!形成表皮汗液的形成和排出皮膚的結構真皮排出附屬結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