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生物圈中的人——消化、呼吸、循環、泌尿四大系統》二輪復習導學案課程標準解讀:1.人的食物來源于環境。(1)說出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 (2)概述人體消化系統的組成(3)概述食物的消化和營養物質的吸收過程(4)設計一份合理的食譜 (5)關注食品安全2.人體生命活動的能量供給(1)描述人體血液循環系統的組成 (2)描述血液循環(3)概述人體呼吸系統組成(4)概述發生在肺部及組織細胞處的氣體交換過程(5)說明能量來自細胞中的有機物的氧化分解3.人體代謝廢物的排出(1)描述人體泌尿系統的組成 (2)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過程(3)描述其他排泄途徑二、復習重難點:復習重點:1.描述人體消化系統的組成,掌握主要器官的功能及結構特點。2.概述食物的消化與營養物質的吸收過程。3.概述發生在肺部及組織細胞處的氣體交換的過程和原理。4.理解能量來自于組織細胞中有機物的氧化分解。5.了解心臟的結構和功能,描述血液循環的過程及意義。6.解釋血常規化驗單的主要數據,說明血型和輸血的關系。7.掌握尿液形成的過程及排尿的意義。復習難點:概述食物的消化與營養物質的吸收過程2.描述血液循環的過程及意義3.掌握尿液形成的過程三、復習過程:(一)核心要點(二)典型例題分析(三)變式訓練【一】變式訓練—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下圖中的曲線分別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質在消化道中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 (ABCDE表示消化道部位,曲線XYZ表示營養物質)。請據圖判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淀粉、蛋白質、脂肪開始被消化的部位是消化道DB.在消化道D中,有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膽汁C.在消化道D中,XYZ分解為可以被 細胞吸收的小分子有機物D.Y曲線代表蛋白質消化的過程,Z曲線代表脂肪消化的過程【二】變式訓練—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下列關于平靜呼吸過程的表示,哪項是正確的 ( ) A.胸廓擴大→肺擴張→肺內氣壓<大氣壓→氣體入肺B.胸廓回縮→肺擴張→肺內氣壓<大氣壓→氣體入肺C.胸廓擴大→肺縮小→肺內氣壓>大氣壓→氣體入肺D.胸廓擴大→肺縮小→肺內氣壓>大氣壓→氣體入肺【三】變式訓練—尿液的形成下面是某醫院提供的幾個樣本的原尿和尿液的化驗數據,請分析并回答有關問題:(注:表中“-”表示很少或無,“+”表示較多,“++”表示很多) 葡萄糖 蛋白質 無機鹽 尿素 尿酸 紅細胞 白細胞樣本A 0 0 11 2.0 0.05 - -樣本B 0.1 0 7.5 0.3 0.04 - -樣本C 0 ++ 11 1.5 0.03 ++ ++(1)原尿是樣本 ,因為其中含有 。(2)正常的尿液是樣本 ,因為其中只含有 。(3)腎小球發炎形成的不正常尿液是樣本 ,因為其中含有 。【四】變式訓練—血液循環氣象專家和醫學專家認為,霧霾天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比沙塵暴還大。世界上公認PM2.5是造成霧霾天的主要因素。 PM2.5可通過呼吸道進入肺,并能進入血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PM2.5從肺泡進入血液要經過兩層細胞膜B.PM2.5在血液中由血漿運輸C.會首先出現在心臟的右心房D.進入血液的會經過肺動脈被運至心臟【五】變式訓練—綜合應用1.如圖的曲線圖表示血液中某種成分含量變化的趨勢,該曲線不能表示( )A.血液流經小腸時葡萄糖含量的變化B.血液流經肺部時二氧化碳含量的變化C.血液流經肌肉時氧氣含量的變化D.血液流經腎臟時尿素含量的變化2. 如圖表示人體血液循環的一部分,箭頭代表血流方向,請結合相關知識作答:(1)該圖所示的血液循環路線的起點是心臟的 。(2)健康人飯后1小時后,[ ]血管中血糖濃度最高。(3)血管[f]與[e]中的血液相比,除氧氣含量明顯降低外, 的含量也明顯降低。原因是:血液流經腎臟時,經過 和 兩個過程,該物質與其他廢物一起形成尿液排出體外構建思維導圖限時訓練,分層達標【夯實基礎】(ABCD)1.下列關于人體消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口腔是消化淀粉最主要的場所。B.胃液可初步消化蛋白質、脂肪。C.膽汁中不含消化酶,對食物消化不起作用。D.腸液和胰液中都含有消化糖類、蛋白質和脂肪的酶。2. 下圖表示飯后半小時,進入和離開人體某器官的血液內四種物質的相對含量,該器官是以下四個選項中的 ( )A.肺 B.胃 C.腎 D.小腸3.流程式可用來表示連續發生的一系列的生理活動,以下流程式中正確的是( )A.人在平靜時呼氣:胸廓擴大肺擴張外界氣壓肺內氣壓氣體出肺B.血液循環中肺循環:右心室肺靜脈肺部毛細血管肺動脈左心房C.尿素排出體外經歷的結構:腎小球腎小囊腎小管輸尿管膀胱D.蛋白質在人體消化道內被消化的過程:蛋白質多肽甘油+氨基酸4. 如圖為人體部分生命活動示意圖,①-⑧表示生理過程,請據圖回答問題:(1)食物中的_____ __是構成人體組織細胞的基本物質,在消化道內最終被分解為______ __。(2)圖中②生理過程是________。營養物質在________中被徹底氧化分解,并釋放能量。此過程產生的二氧化碳通過________(填序號)排出體外。(3)人體在進行圖中所示的過程③時,肋間肌是________狀態。(4)圖中⑥和⑦可以表示尿液形成過程中的____ ____和____ ____作用。(5)當人體進食后,血糖增加,引起________分泌增多,其通過⑤進入血液,使血糖降低。(6)只有通過呼吸系統排出體外的代謝廢物產生于 內【查缺補漏】(ABC)1.兒童食物中缺少了哪些物質會患佝僂病?( )A.糖類和蛋白質 B.維生素和維生素 C.碘和鐵 D.鈣和維生素2.俗話說“食不言,寢不語”。吃飯時不能大聲談笑的原因是( )A.流經食道的血量減少,不利于消化 B.食物容易由咽誤入氣管C.唾液腺分泌唾液的量減少 D.不有利于保護聲帶3.下列關于圖中所示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 )A.該實驗可以驗證唾液對淀粉的消化作用B.水浴保溫前分別在兩支試管中進行攪拌,可使實驗現象更明顯C.滴加碘液后,兩試管中的顏色變化是①變藍,②不變藍D.該實驗可以得出37攝氏度時唾液淀粉酶的活性較強的結論 4.人體吸入的氧的最終去向是( )。A.構成細胞 B.分解有機物 C.交換二氧化碳 D.與血紅蛋白結合5. 對下列有關實驗或探究活動的描述,錯誤的是 ( )A.測定反應速度:要多次重復實驗,并計算平均值B觀察人血涂片:視野中最多的是紅細胞C演示實驗模擬人體呼吸運動:玻璃罩模擬肺D觀察小魚尾鰭血液流動:視野中可見紅細胞單行通過毛細血管6.某病人失血過多需要輸血,經檢驗只能接受同型血,異型血都不適用,則此人血型是( )A.型 B.型 C.型 D.型【拓展提升】(AB)1.某人患有下肢靜脈曲張,若其內的血栓脫落,隨血液循環流動,最可能滯留的部位是 ( ) A下肢靜脈 B右心房 C肺部毛細血管 D肺靜脈2.下列曲線表示人體的某項生理過程,分析錯誤的是( )A. 若甲表示血液中氧氣含量變化,A處是肺循環的肺部毛細血管B. 乙表示在消化道內淀粉、蛋白質、脂肪被消化程度,B和C分別是胃和小腸C. 若丙中x表示健康人腎單位中葡萄糖含量,DE表示腎小管D. 若丁中y表示肺容積,ab段曲線表示吸氣過程,吸氣時肋間肌和膈肌收縮3.如圖是人體呼吸全過程示意圖,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圖中,表示氧氣擴散過程,,表示二氧化碳擴散過程B.肺吸氣后進行的過程依次是,,,,最后完成呼氣過程C.過程后,毛細血管中的動脈血變成了靜脈血D.過程后,血液到達心臟時,首先流人左心房PAGE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