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遺傳和變異》專題復習導學案一、考點梳理【知識點1】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考點排查:1.遺傳:是指親子間的相似性。2.變異:是指親子之間和子代個體之間的差異。“龍生龍,鳳生鳳”為遺傳現象;“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葉子”是變異現象。3.性狀:生物的形態結構特征、生理特征和行為方式的統稱。4.相對性狀:同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形式。例如:家兔的黑毛與白毛。5.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例:轉基因超級鼠和小鼠。(大鼠生長激素基因→轉基因超級鼠)6. 轉基因超級鼠的啟示: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同時也說明在生物傳種接代中,生物傳下去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狀。7. 把一種生物的某個基因,用生物技術的方法轉入到另一種生物的基因組中,培育出的轉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現出轉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狀。如把控制合成胰島素的基因轉入大腸桿菌,大腸桿菌就能夠制造胰島素。考查形式:這部分內容是遺傳變異知識的基礎,在選擇題、填空題中都會出現,其中“轉基因技術”常與生物技術相結合考查學生對“基因控制性狀”的理解。疑點解惑:1.有些性狀用肉眼無法看到,如血型等。2.性狀主要受基因控制,但也受環境影響,如蘿卜露出地面的部分會變成綠色。【知識點2】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考點排查:1.生物的各種性狀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狀的遺傳實質上是親代通過生殖過程把基因傳遞給了子代。在有性生殖過程中,精子和卵細胞就是基因在親子代間傳遞的“橋梁”。2. 基因、DNA、染色體之間關系(1)染色體是細胞核內能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包括DNA和蛋白質,其中DNA是遺傳物質,其上有遺傳效應的片段是基因。一條染色體上有1 個DAN分子,一個DNA分子上有多個基因。(2)每一種生物細胞內的染色體的形態和數目都是一定的。如人的體細胞內有23對染色體。(3)在形成精子和卵細胞的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都要減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對染色體中各有一條進入精子和卵細胞。在生物的體細胞中染色體是成對存在的,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基因也是成對存在的,分別位于成對的染色體上。如上圖受精卵中A基因來自父方,a基因來自母方。考查形式:這部分內容是本專題的核心內容,能否正確書寫遺傳圖解、計算幾率,這部分是關鍵。這部分內容常結合“染色體的結構”圖解、“基因經精子和卵細胞的傳遞”圖解進行考查,還會與無性生殖、有性生殖綜合起來考查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疑點解惑:1.控制相對性狀的一對的基因位于同一對染色體的同一位置上。2.在形成新的體細胞的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最明顯,先復制再等分,使新細胞與原細胞的遺傳物質一樣。在形成精子和卵細胞的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要減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對染色體中的一條進入精子或卵細胞。3.人體血小板和成熟的紅細胞沒有細胞核,染色體數目為0 。4.不是所有的DNA片段都稱為基因,有遺傳效應的片段才稱為基因。5.一條染色體上通常有一個DNA分子,一個DNA分子上有多個基因,即染色體數=DNA分子數<基因數。6.無性生殖與有性生殖的本質區別:無性生殖產生的后代,遺傳物質只來自一方(母體)。有性生殖產生的后代,遺傳物質來自雙方(父母)。7.遺傳變異中植物類題目1)如果是讓你回答果實的顏色,果實的味道,(這些性狀屬于果皮,由母本的子房壁發育而來),種皮的顏色(由母本的珠被發育而來),都和母本一樣,和接穗一樣,基因型也是和母本或接穗的一樣,與傳授給它花粉的植物無關。2)如果是讓你寫出胚的基因型,那么你就要先找出卵細胞的基因型(母本的基因的一半),再看精子的基因型(父本的基因的一半),然后受精卵的基因型就是由精子與卵細胞的基因型共同決定,而受精卵將來發育成胚,所以胚的基因型是由精子的基因型和卵細胞的基因型共同決定。【知識點3】基因的顯性和隱性考點排查:1.遺傳學之父——孟德爾做的豌豆的雜交實驗,得出遺傳規律:(1)相對性狀分為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2)隱性性狀基因組成為:dd;顯性性狀基因組成為:DD或 Dd(3)基因組成是Dd的個體,雖然d控制的性狀不表現,但是d不受D的影響,會遺傳下去。2.我國婚姻法規定: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之間禁止結婚。血緣關系越近的人,遺傳基因越相近,婚后生育的子女得遺傳病的機會越多。近親結婚的后代中隱性致病基因純合的機會比隨機婚配的后代要高許多倍。3.常見的遺傳病:色盲、鐮刀型貧血、白化病、血友病。有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如鐮刀型貧血、白化病。有的致病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則后代發病往往與性別有關,如血友病和色盲。色盲是一種伴性遺傳病,色盲基因是隱性基因,色覺正常基因是顯性基因,它們都位于X染色體上,Y染色體上沒有色盲基因。若色盲基因為a,正常基因為A,則 男:正常XAY,色盲XaY;女:正常:XAXA,XAXa,色盲XaXa。4.遺傳病的預防:禁止近親結婚、婚前檢查、遺傳咨詢等措施,能降低遺傳病的發病率,從而減輕家庭、社會的負擔,改善人口素質。考查形式:基因的顯性和隱性是遺傳變異知識的另一個核心內容,是基因在親子代間傳遞的深化,在歷年考試中的最后一個7分題都與這部分有密切關系。如2017年20題,2018年20題,2019年20題,2020年20題。這部分內容常常出現在大的問題情境中,通過分析親子代的性狀判斷顯隱性(解題的關鍵),再順藤摸瓜寫出父母子的基因型,再通過遺傳圖解計算幾率等。疑點解惑:1.判斷性狀顯性和隱性的方法:1)具有相對性狀的純合親本雜交,子一代中顯性出來的那個親本性狀為顯性性狀,沒有表現出來的那個親本性狀為隱性性狀。如豌豆種皮顏色:灰色×白色→子一代全為灰色,則灰色為顯性性狀,白色為隱性性狀。2)兩個具有相同性狀的親本雜交,子一代中出現了具有不同性狀的個體,則“無中生有”的性狀為隱性性狀。如豌豆種皮顏色:灰色×灰色→灰色、白色,則白色為隱性性狀,灰色為顯性性狀。3)若后代的性狀比為3:1,則后代比例為1的性狀是隱性性狀,另一種為顯性性狀,且親本為雜合體。因為:DD×DD→DD(后代性狀只有一種)dd×dd→dd (后代性狀只有一種)DD×dd→Dd (后代性狀只有一種)Dd×DD→DD,Dd (后代性狀只有一種)Dd×dd→Dd,dd(后代性狀有兩種,比例為1:1)Dd×Dd→DD,Dd,Dd,dd(后代性狀有兩種,比例為3:1,并且比例為3的是顯性性狀,比例為1的是隱性性狀)2.概率題目的計算:1)計算一種概率時,辨別出親代雙方的基因型,用遺傳圖解來分析概率。如:灰色×灰色→灰色、白色,計算白色的概率,由遺傳圖解可知白色的概率為1/42)計算兩種概率時,單獨算出每一種的概率,然后相乘。如:豚鼠 黑毛×黑毛→黑毛、白毛,計算后代黑毛且為雄性的概率,則需先根據遺傳圖解推算后代黑毛的概率為3/4,再推算黑毛中雄性個體占1/2 ,3/4×1/2=3/8。【知識點4】人的性別遺傳考點排查:1.每個正常人的體細胞中都有23對染色體。(男:44+XY 女:44+XX)2.其中男女都一樣的22對染色體,叫常染色體,男女不一樣的那對染色體,叫性染色體。男性性染色體為XY,女性性染色體為XX。3.生男生女機會均等,在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中,男女比例大致是1:1。4.填圖考查形式:這部分內容是基因在親子代間傳遞的一個特例,經常穿插在遺傳大題里面計算幾率,或者結合“生男生女機會均等”圖解、“男女性染色體”圖解進行考查。疑點解惑:1.生男生女既不取決于男方,也不取決于女方。而是取決于哪種類型的精子與卵細胞相結合,而哪種類型的精子與卵細胞相結合,是隨機的。2.父親傳給女兒X染色體的幾率是100%,傳給兒子的幾率是0 。男孩的X染色體一定來自其母親,Y染色體一定來自其父親。3.性染色體不只是生殖細胞有,體細胞中有成對的性染色體(紅細胞和血小板除外)。【知識點5】生物的變異考點排查:1.生物性狀的變異是普遍存在的。2.變異的原因:主要原因環境條件的變化或遺傳物質的變化引起;3.變異的類型,按照能否遺傳給后代來分:⑴可遺傳變異:由遺傳物質的變化引起,能遺傳給后代的變異;可遺傳變異可以使生物產生新的性狀,或產生新的類型,使生物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不斷進化,對生物的進化具有重要意義。⑵不可遺傳變異:僅僅由于環境條件的不同,遺傳物質并沒有改變而引起的變異。如曬黑,整容等4.人類應用遺傳變異原理培育新品種:選擇育種、雜交育種、誘變育種(基因突變)。考查形式:這部分內容多以選擇題的形式穿插在選項中,如2018年12題、13題、14題,2019年14題,2020年18題(4)從不同的角度考查變異的知識。“應用遺傳變異原理培育新品種”也常與生物技術結合考查。另外,生物的變異也常常與生物的進化綜合起來考查。疑點解惑:遺傳變異與生物進化:生物進化的原因是遺傳、變異和自然選擇。其中遺傳和變異是進化的基礎。按照是否有利于生物生存來分,變異分為:有利變異(有利于生物自身生存的變異)、不利變異(不利于生物自身生存的變異)。只有可遺傳的有利變異才有利于生物的進化。專題綜合訓練:一、基礎訓練:1. 禾本科植物中的簇毛麥生長繁茂,抗病性好,對小麥條銹、葉銹、稈銹病均有抗性。其體細胞中染色體組成如下圖所示。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 葉肉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為14條B. 卵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為7條C. 各種抗病性狀是由染色體決定的D. 染色體由DNA和蛋白質組成2.每種生物都具有恒定的染色體,人類體細胞中具有23對染色體。人的精子、造血干細胞、卵細胞、肌細胞中染色體數目依次為A. 23條、46條、46條、23條 B. 46條、92條、46條、92條C. 23條、23條、23條、46條 D. 23條、46條、23條、46條3. 我國科學家利用神舟飛船搭載實驗,選育出辣椒新品種“航椒II號”,與普通辣椒相比增產約27%,高產性狀的產生源于( )A. 生物的遺傳 B. 生物的變異C. 生物的生長 D. 生物的發育4. 豌豆是一種常見雙子葉植物,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豌豆中富含維生素C,經常食用可預防夜盲癥B. 豌豆與玉米的親緣關系比與菜豆的親緣關系更近C. 豌豆的黃粒與圓粒是一對相對性狀D. 高莖和矮莖豌豆雜交,后代全是高莖,可判斷高莖是顯性性狀5.如圖為染色體與DNA的關系示意圖。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 染色體由蛋白質分子和DNA分子組成B. 一條染色體上有多個蛋白質分子C. 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D. 一個細胞內,染色體數與基因數相等6.水稻胚乳的性狀有糯性與非糯性,下表是水稻的三組雜交組合及產生的子代性狀表現情況(親代和子代的水稻數量足夠多。顯性基因用A表示,隱性基因用a表示)。分析回答下列問題:雜交組合 親代的性狀表現 子代的性狀表現及數目第1組 糯性×非糯性 非糯性(800株)、糯性(800株)第2組 糯性×非糯性 非糯性(1600株)第3組 非糯性×非糯性 非糯性(1200株)、糯性(400株)(1)在遺傳學中,把水稻胚乳的糯性與非糯性稱為 。第3組雜交組合中,親代胚乳均是非糯性,而子代出現了糯性胚乳,這種現象叫做 。(2)通過第3組雜交組合產生的子代性狀表現,可以得出 是顯性性狀。(3)第1組雜交組合中,親代糯性與非糯性的基因組成分別是 和 。(4)如果雜交組合第1組的親代非糯性與第2組的親代非糯性進行雜交,子代中出現糯性的可能性為 。二、能力訓練:1.在耳垂性狀的遺傳中,A對a為顯性,決定有耳垂。某夫婦都有耳垂,生下一對雙胞胎,其中的男孩有耳垂,女孩無耳垂。據此,下列相關推斷錯誤的是( )A. 這對夫婦的基因型都是AaB. 男孩有耳垂是一種遺傳現象C. 男孩的基因型一定為AaD. 女孩的基因型一定為aa2.男性X染色體通過生殖細胞傳給后代時,傳給女孩的可能性是( )A. 100% B. 50% C. 25% D. 0%3.下圖表示豌豆細胞中一對4號染色體及其攜帶的基因, 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 豌豆的花頂生和矮莖是隱性性狀B. 4號染色體由DNA分子和蛋白質構成C. 該豌豆植物的性狀表現為高莖、花頂生D. 該豌豆自交,后代性狀出現性狀分離4.某對夫婦先后生育了兩個女孩。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 妻子所產生的卵細胞都含有兩條X染色體B. 丈夫所產生的精子都含有兩條X染色體C. 兩次受精時都是含X染色體的精子與卵細胞結合D. 兩次受精時都是含Y染色體的精子與卵細胞結合5.根據生物的遺傳變異知識,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圖1表明父親的所有配子都含有致病的白化病基因B.從圖2可推論出能卷舌的基因是顯性基因C.圖3中同一株水毛莨水面上下的葉片表現型不同,說明基因型也不同D.放射科醫生皮膚細胞中的基因改變后不能遺傳給后代6.某自花傳粉植物的體細胞中有10對染色體,用一種化學藥劑處理萌發的種子,使細胞核內染色體數目加倍,培育出新品種。對該新品種的描述,錯誤的是( )A.這種變異能夠遺傳給后代 B.細胞內的DNA分子數加倍C.體細胞核內的基因都成對存在 D.生殖細胞中有20條染色體7.下圖是某生物科研小組選用純種高莖水稻和純種矮莖水稻作親代進行雜交實驗的過程。請你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已知親代高莖水稻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為12對,則子二代中矮莖個體產生的一個精子內的染色體數為_____。(2)若D表示顯性基因,d表示隱性基因,則子一代的基因組成都是_____。(3)子二代的所有個體中存在的基因組成類型有_____種,若子二代共有1600株且完全存活,則其中高莖個體共有_____株。(4)由于子二代的高莖水稻高產但不抗倒伏,矮莖低產但抗倒伏,該科研小組通過射線處理子二代的種子,從中獲得了高產抗倒伏的新品種,則該新品種呈現的變異屬于_________。A.有利的可遺傳變異 B.不利的可遺傳變異C.有利的不遺傳變異 D.不利的不遺傳變異三、拓展訓練:1.在農作物培育過程中,往往要采用異花傳粉的方式得到新品種。某研究員把紅色果皮(基因組成為TT)辣椒的花粉人工傳粉到黃色果皮(基因組成為tt)辣椒上,則當年得到的辣椒果皮的基因組成和顏色是( )A. Tt 紅色 B. TT 紅色 C. tt 黃色 D. Tt 黃色2.某種昆蟲的體色深色(A)對淺色(a)為顯性,若表中各組都產生很多子代且數目幾乎相同,當環境變化使深色昆蟲易被天敵捕食時,下列哪組雜交后代被捕食數量可能最多( )組別 甲 乙 丙 丁親代基因組成 Aa×Aa Aa×AA aa×aa aa×AaA.甲 B.乙 C.丙 D.丁3.家兔的黑毛(A)對褐毛(a)呈顯性,兔甲與一只黑毛兔雜交共產仔16只,其中黑毛兔12只,褐毛兔4只,按理論推算,兔甲的基因和性狀表現應為( )A. AA,黑毛 B. AA,褐毛 C. Aa,黑毛 D. aa,褐毛4.2019年9月,袁隆平院士獲得了“共和國勛章”。他一生致力于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為農業科學發展和世界糧食供給作出了杰出貢獻。(1)大米是由稻粒脫殼、脫糠后產生的,據圖1可知,其營養貯存在 內。(2)水稻花很小,自然狀態下自花傳粉,很難用人工授粉的方法培育雜交種子。1970年,袁隆平團隊偶然發現一棵雄性不育(花粉敗育)的野生水稻。這株水稻與同品種其他水稻不同,此現象叫做__________。(3)這一發現為雜交水稻的研究打開了一扇窗戶,科學家得以通過人工授粉進行系列雜交實驗,雜交屬于________生殖,子代有機會獲得雙親的優良性狀。科研人員培育了雜交種子(NIL-GL2),與自花傳粉的水稻種子(BBB)比較如圖2、圖3所示。由圖3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說明雜交后代種子增大增重。(4)是什么原因使得種子增大增重呢?研究人員進一步研究,發現雜交種子NIL-GL2通過細胞的生長和_________使水稻種子細胞體積增大和數量增加的幅度更大,從而使水稻種子增大增重。(5)袁隆平說過“沒有化肥,就無法提高產量,無法養活中國的十幾億人口”。施加化肥為水稻提供了__________,也能促進水稻的生長,獲得更大的種子,但與雜交優勢相比,這種性狀是_______(能/不能)遺傳的。參考答案:一、基礎訓練1.C 2.D 3.B 4.D 5.D 6.(1)相對性狀 變異 (2)非糯性(3)aa Aa (4)0二、能力訓練:1.C 2.A 3. C 4.C 5.D 6.B(析:細胞質中的DNA沒有加倍)7. (1)12條 (2) Dd (3) 3 1200 (4) A三、拓展訓練:1.C 2.B 3.C 4.(1)胚乳 (2)變異 (3)有性 雜交(NIL-GL2)種子的長度、寬度與單粒重量都大于自花傳粉的(BBB)種子(4)(細胞)分裂 (5)無機鹽 不能PAGE八年級生物專題復習之五 第1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