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13高考作文人物素材:李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13高考作文人物素材:李白

資源簡介

2011高考作文人物素材:李白
李白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東)。生于中亞碎葉城(現吉爾吉斯坦境內),后家遷綿州明縣(現四川江油)。少年時期就廣學博覽,“十歲觀百家”、“十五觀奇書”、“好劍術”,自幼就有建功立業的政治理想,自稱其抱負是“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愿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二十六歲時,出蜀遠游,歷訪名山道觀,廣泛結交和詩文投贈,并樹立較高的聲譽。天寶元年(公元724年),被玄宗招至長安,供奉翰林,后因受權貴讒毀,被迫離開京城。安史之亂爆發后,應征加入永王李璘的幕府,李璘被肅宗消滅后,受累入獄,欲流放到夜郎(現貴州桐梓),途中遇到大赦,重獲自由,后病逝于當涂(現安徽省)。是唐代著名詩人,有《李太白集》。
人物事略
1、好任俠, 喜縱橫
李白少時, 好任俠, 且喜縱橫。常去家鄉綿州附近的戴天山尋找道觀的道士談論道經。他與一位號為東巖子的隱者隱居于眠山, 潛心學習, 多年不進城市。一心要建功立業, 喜談王霸之道。
2、 仗劍遠游
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 李白出蜀, "仗劍去國, 辭親遠游"。 他乘舟沿江出峽, 漸行漸遠。 他決心去追求“神游八極之表”這樣一個永生的、不朽的世界。他尋找機會, 以求仕進。從天寶三年(公元744年)的夏,李白又漫游梁宋、東去吳越、去幽燕(今北京一帶)、走江南。在此次漫游期間, 李白因夫人許氏病亡, 又娶宗氏。家庭多變, 國家多事, 李白一面求仙學道, 一面企圖為國建功, 對于國家安危, 頗多關切, 雖然仍事漫游, 已與過去有所不同。
3、翰林供奉
天寶元年(公元742年), 玄宗召李白進宮。李白進宮朝見那天, 玄宗降輦步迎, “以七寶床賜食于前, 親手調羹”。 玄宗問到一些當世事務, 李白憑半生飽學及長期對社會的觀察, 胸有成竹, 對答如流。 玄宗大為贊賞, 隨即令李白供奉翰林, 職務是草擬文告, 陪侍皇帝左右。玄宗每有宴請或郊游, 必命李白侍從, 利用他敏捷的詩才, 賦詩紀實.。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寵信, 同僚不勝艷羨, 但也有人因此而產生嫉恨之心。與此同時, 李白放浪形骸的行為又被翰林學士張坦所誹謗, 兩人之間產生了一些嫌隙。 宦官和外戚的受寵, 使李白"大濟蒼生"的熱情驟然冷了下來, 自己雖在長安, 卻也沒有施展自己管、晏之術的機會。朝政的腐敗, 同僚的詆毀, 使李白不勝感慨, 他寫了一首《翰林讀書言懷呈集賢諸學士》表示有意歸山。誰料就在此時, 倒被賜金放還。 李白身穿錦袍,騎著五花馬,一會兒高聲歌唱,一會兒縱情大笑,出了長安城門。
4、 高力士脫靴
唐玄宗李隆基與寵妃楊玉環在沉香亭賞花,召翰林李白吟詩助興。李白酒醉,命宦官高力士為其磨墨拂紙,即席寫就《清平調》三首。應景之作,在李白是毫不費事,正象在一旁侍候的高力士說的:“放屁還沒有這樣快!”李隆基看了詩很高興,賜飲。李白借酒,叫高力士為他脫靴,加以奚落。高力士是大太監,天子稱他為兄,諸王稱他為翁,駙馬、宰相還要稱他一聲公公,何等神氣,怎能吃李白這一套,靴是給他脫了,但從此記恨在心。

名家評說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 唐 杜甫《春日憶李白》)。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唐 杜甫《答李十二白二十韻》)
白與古人爭長,三字九言,鬼出神入。 (唐 魏顥在《李翰林集序》)
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 (唐.韓愈《調張籍》)
素材運用之文章片段
1.李白道“行路難”,卻一直在走。走著笑著紅塵,走著辭別故友。一壺濁酒,“歌遍山河八萬里”;一葉輕舟,“惟見長江天際流”。然而李白同樣是位被上蒼嫉妒的文人啊!嫉妒他的人——年少英才;嫉妒他的詩——出水芙蓉。;李白道“行路難”,卻一直在走。翰林遭貶,他“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流放夜郎,他“鳳歌笑孔丘,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所走的路更讓我佩服。這樣說雖有失公平,但我仍然覺得,李白人生路上的磨難哪里比陶潛與屈子少呢?但他卻一直在走,因為他堅信“長風破浪會有時”!一塊寶玉,在僵硬的政治舞臺上磨來折去,卻無半點玷污與磨損!
  2.李白灑脫,不寄托于高堂的莊嚴,不艷羨那官場的利祿,站在大唐的江山上,站在詩人的位置上,任清風滌蕩心胸,隨月輝起舞弄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他吟出了好大的斗志;“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他吟出了好大的氣魄,于是,大唐的江山史冊上又多了幾分厚重、靈動的神氣!難道能說無仕途作為的李白沒有體現自己的價值嗎不能。
  3.當李白不被重用時,他卻仍能快樂地夢游天姥,卻仍能舉杯暢飲。他對明天有著樂觀的微笑。當蘇軾屢遭貶謫,他卻仍有“泛舟游赤壁”的雅興,有“浪淘盡千古英雄”的豪邁。他對明天有著希望的微笑。當屈原縱身投江時,我想他也一定帶著微笑,因為他堅信他的“眾人皆醉唯我獨醒;舉世渾濁唯我獨清”一定會給后人帶來思索和警惕。
  4 一勾彎月在冷凝處低懸,片片浮萍碎成搖曳的翡翠。詩人一聲長嘆,涌起層層墨香。李白的一生因為沒有模仿世俗的不堪之流而銘留青史,因為舍棄了“鐘鼓饌玉”,而做了一回真正的自我。他的人生是成功的。如果他像當時的士大夫之徒一樣追求金錢和名利,而違背自己的靈魂,那么祖國的山河里便不再有他的飄逸長衣,歷史里也便不再有他的名篇佳作為世人吟詠。歷史的雨沒有下進太白的靈魂,他把一個真實的自己寫進了歷史。
  5.人有意氣,才能有豁達的胸襟。“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遭人誹謗的李白,被玄宗賜金放還,雖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齊輝之才,終化為泡影,但他仍意氣風發,“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酒入愁腸三分釀成月亮 七分化為劍氣,秀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若無意氣,他怎會有如此豁達的胸襟?
  6.李白策一匹駿馬,在昏黃的古道上奔馳。然而,官場的爾虞我詐,世俗的道貌岸然絆住他奔跑的腳步,無情的現實冷卻了他一腔熱血。是啊,想當年力士為我脫靴,貴妃為他磨墨,那該是他仕途上奔跑得最順暢的時期啊.可是,無意間他看到了力士諂媚的丑態和貴妃不可告人的笑,他覺得他應該永遠讓他奔跑的雙腳停滯不前,離開這黑暗的金馬門。他清醒地知道,他寧愿散盡千金,只求一醉,也不愿摧眉折腰,做大唐的“御用文人”!于是他帶上一把佩劍,把一杯酒去尋訪他暫且放在名山的白鹿,永遠跨出黑暗的仕途之門。昔日他騎卸賜驃馬奉詔奔馳,今日他騎白鹿奔向他夢寐以求的遠方。濁酒深酌,重返喜地,尋幽豪飲,同銷萬古情愁,南下吳越,夢游天姥,齊敘難酬鴻志。奔跑讓他屢跌屢撞,奔跑又讓他獲得心靈的超越——思想,永遠在徘徊和失意中成熟。
  7.“不事權貴”的青蓮居士,曾放蕩不羈地笑罵孔夫子,曾讓“一騎紅塵妃子笑”的楊玉環為其碾墨,讓高力士為其脫靴。這是多么“異端”之舉,多么荒謬之行。然而太白見不容于世之滋垢時,便憤然離去了。沒有易安居士那“這次第,一個愁字了得?”的憂傷,也沒有柳三變“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的悲哀。一句“吟詩作賦北窗里,萬言不植一杯水”的笑嘆而已。
  8.“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意氣風發的李白,對前途充滿著無限的憧憬。他想通過官場仕途一展才華,報效國家,揮灑人生。然而,多年的官場生活,多年的仗劍游歷,讓李白反思起來。有過得意,也有過失意,他終于看清了從仕之路的艱辛與黑暗,高力士為其穿靴實則銬住了他的雙腳,朝廷賞賜實際上是主子施舍的乞食。于是“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以美酒清洗心中的抑郁,以山泉清洗世間的污穢,每一次醉后醒來,他又重新開始放眼世界自然,跋涉大江南北。他始終有一種信念,始終有一種火熱的詩情沖動,始終有超俗的“出入”的灑脫!因此,他雖不被朝廷重用,但卻不被世事摒棄,也不被百姓遺忘。于是他不斷地重拾希望,不斷地將自己“大隱于市”,也許他的人生哲學便是“宇宙人生,既入乎其內,又出乎其外”吧!李白啊!不愧為“詩仙”,卻是個依市而居的仙人。
  9.高遠恢宏的理想。李白生活在盛唐時代,具有恢宏的功業抱負.”申管仲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愿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這是他執著的人生信念。為此,他“仗劍怯園,辭言遠游”,廣為交游,詩名遠播.以期能入朝為官,實現濟世的政治抱負,在高揚亢奮的精神狀態中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安史之亂”爆發后,李白為早日平息戰亂,復興大業,在隱逸多年后,又欣然接受玄宗之子,永王李璘的恭請,滿懷熱忱毅然從戎。即使在“賜金放還”之后,年近六十之時,他仍壯心不已,準備踏上征途,參加李光弼的平叛大軍。途中因病折回,不久病死當途。
  10.傲岸獨立的個性。無論是得意之時,還是失意之日,始終保持傲岸不羈的個性。應詔入京之時,他一路狂歌“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賜金放還”之后,他憤然吶喊,“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面對榮華富貴的誘惑,他不失耿介光明之志。“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黃金籠中生。”面對炙手可勢的權貴,他始終保持著人格的尊嚴。“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西卒不復。”
  11.豪邁超脫的人生。李白一生充滿自信。他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他對未來充滿信心:“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去帆濟滄海”,這種樂觀的情懷,讓詩仙在坎坷的人生路上始終豪邁。他從來不懷疑自己的曠世才華,入永王幕府之后,他曾以謝安自比。“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沙。”這與隱居隆中卻高吟《梁父詠》的諸葛孔明何其相似。他始終以豪邁而超脫的情懷去擁抱陰
素材運用
話題1 感情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
遠遠的,我看見一身素衣的青蓮居士。
漫步于河畔,我注視他悵望江天的姿勢。“恰似飛燕倚新妝”,一句流傳千古的詩句和楊玉環的一句嗔語,把一個極度輝煌的人生滑落到社會的底層。
“香車寶馬”,“誓取樓蘭”,“殺敵報國”,他苦笑,淚水在無聲中滑落。低頭輕撫生銹的寶劍,奔騰的壯志又如未滅的火把熊熊燃燒起來。呵!自己有多么無知,四次出蜀,揮金巨萬,萬里山河,游履殆遍。本以為金殿之上讓高力士脫靴,楊玉環磨墨,已注定了自己的一生在富貴榮華之中。可是,“太白星精”又怎樣?滿腹錦繡又怎樣?抵得了楊貴妃又一句對李隆基的悄悄話嗎?好恨!好恨!
(2003年河南高考滿分作文《李白的淚水》節選)
話題2 自我認識與他人期望
是黃沙漫天,北風吹雁中騎驢高歌的歌者么?是以霓為線,以虹為鉤的海上釣鰲客么?是遍訪青山綠水、且歌且行的游者么?在那個煙花三月的時代,人們對你的期望是歌功頌德,取悅帝王換取高官厚祿;而你,偏偏要獨上高樓,在朝要高力士脫靴磨墨,在野要放白鹿于青崖之間。  
  于是你注定要孤獨,“舉杯邀明月,對飲成三人”,然而你傲然,“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  
  而當我們回望唐朝,站在盛唐中間的不是帝王,而是你啊!  
  酒入豪胸,七分釀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嘯成了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2004年重慶高考滿分作文《獨上高樓》節選)
話題3 人文素養與發展
你說你要“舉杯邀明月”,只有天際的一輪圓月才讀懂你的情思。別人都以為你豪放不羈,寫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你,還會有什么讓你眉頭緊鎖?他們不知道你心中的熱情——入仕,像普通的讀書人一樣,達則兼濟天下。可當你還來不及感謝如愿以償,一顆熱忱的心就開始冰涼,他們不需要你的治國賢才,他們只不過是打著惜才的幌子,只要你在后宮寫些“云想衣裳花想容” 的艷歌。……
昨日不可留,一個王朝的背影在你朦朧的醉眼中逝去。一個逗號慢慢縮成了句號,一具腐朽的尸體就有了一個傳頌千古的名字:李太白。 (2004年浙江高考滿分作文《人文素養與發展>> 節選)
話題4 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
曾幾何時,他“仰天大笑出門去”,高吟“我輩豈是蓬蒿人”。官場的爾虞我詐,世俗的道貌岸然,無情的現實冷卻了一腔熱血。“御用文人”的金幌,怎能罩住你那放蕩不羈的心?終于,在經歷了仕途的挫折與痛苦后,你釋然了。
重返魯地,尋幽豪飲,同銷萬古情愁;南下吳越,夢游天姥,寄難酬鴻志于山水間。雖不是“廊廟器”,可“天生我材必有用”。萬古之痛,不過濁酒一杯。當心豁然開朗時,挫折后的痛苦不再是逆水行舟的浪,而是鼓帆而行的風。于是文學的藝苑里綻放出浪漫主義的奇葩。
青蓮居士,數載宦海沉浮,痛哉,痛哉!一腔浪漫情懷,幸矣,樂矣!
2004年全國高考滿分作文《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
話題5 忘記與銘記
看著你在宮中自在逍遙,貴妃捧硯,力士脫靴。人們忘記了你郁郁不得志的過往,傳誦著你的名作,銘記著你的功德。因為,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曾激勵了多少仁人志士,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表達了對權貴之勢的無限蔑視。仰望詩仙,一股傲然之氣油然而生。人生能夠這樣走一回,也就無怨無悔了。人們佩服你,銘記你,那是理所當然的!
( 2005年四川高考滿分作文《煙隨風逝,名隨史流>>節選)
話題6 :“讀” 讀人生,讀父母
讀李白,讀到的是瀟灑與不羈。“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篷蒿人”鑄就了他的豪邁與飄逸。“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激蕩著他的自信與博大。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2006安徽高考滿分作文《讀·感悟>>節選》
精美文章 逍遙在詩化人生中的李白

  李白在詩中常用酒、劍、馬、月、琴、花等意象,構成了五光十色、絢爛繽紛、體現盛唐煌煌氣象的詩境,也構成了他逍遙的詩化人生境界。其中最能激發他生命之情的是酒與劍。飲酒是內里的滌蕩,揮劍是外部的催發,寫詩便成為個性自由的追求與生命力的張揚。酒是李白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在李白的生活中幾乎不能沒有酒。它可以遣愁:“五花馬,千金裘,呼爾將出喚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它可以暢情:“人生達命豈暇愁,且飲美酒登高樓”,“君愛身后名,我愛眼前酒。飲酒眼前樂,虛名何處有”,“感之欲嘆息,對酒還自傾”;它可以追求自由:“劃卻君山好,平鋪湘水流。巴陵無限酒,醉殺洞庭秋”,“醉來臥空山,天地即衾枕”,“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詩因鼓吹發,酒為劍歌雄”。李白是位俠客。強烈的任俠精神使得李白的許多詩篇激昂慷慨,恢宏豪邁,這自然離不開他所鐘愛的劍。在李白的筆下,劍象征著“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俠義意識,又代表著濟蒼生、安黎元的犧牲精神。昌齡詩云:“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李白則高呼:“愿解腰下劍,直為斬樓蘭”。“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云,諸侯竟西來”,“浮云在一決,志欲清幽燕”,他用劍來抒發他的壯志豪情,濟世情懷,來表達他對歷來杰出的英雄人物、狂士俠客的傾慕之情。然當他志不能遂,才被見棄之時,他也會以拔劍擊柱之勢,抒發心中憤懣不平之情。盡管在“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暗天”的際遇中,他也有“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的情態,但他對未來總懷有良好的愿望和信心,自比于姜太公,“大人”身處坎坷,而心懷坦蕩。
  如果說酒和劍的意象主要表現詩人桀驁不馴、豪邁不拘的英雄氣概,那么詩中的月、花等意象則表現他真純親切的世俗情懷。無虛偽做作,無世故城府。月光的清輝籠罩著大地,使人們白日那喧囂而浮燥的心靈回歸安寧與靜穆。月光下的李白,詩意人生表現得最為突出。“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在這里,“月”是一種超越,一種人格上的超越,一種擺脫俗世利益紛爭而心有所得的精神超越。這也正是一種唯美主義的詩意境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飲成三人”。“我”與月與影三者締結忘情世事之交,相期作云漢之游:“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超脫骯臟丑陋的塵世,返歸人天和諧、心靈自由之真美境界。這種月文化正是東方文化的一種極高境界,也正是人類尋找精神家園,探究終極關懷的至高境界。“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把酒問月》把古今人的直接感覺和理性思索用質疑的方式提了出來,詩也象月一樣縈回在萬千讀者的心里,千回百轉,百轉千回。由于李白是典型的主觀浪漫主義詩人,所以他的詩經常將感情移于外物。在李白的月光里,還另有一種詩意境界、一種文化關懷,這都是移情作用呈現在月象中,使原本無情之月色有了天真、純潔、高尚之品質,全面構成了李白所特有的詩化人生和人格魅力。“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上青云端”。天真的想象使人回憶起童年美好的歲月。“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里的“月”帶著“月出峨嵋照滄海,與人萬里常相隨”的“峨嵋月”的印記使人思念家園、思念故土、思念親人。“一醉累月輕王候”,“欲上青天覽明月”,遺世獨立,傲岸不屈,仿佛不食人間煙火:“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云邊”。但對朋友卻是“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何等至情至性。一面是蔑視王公:“天子呼來不上船”;一面是親近平民:“長安市上酒家眠”,對不入流的市井小民和勞動者表現出脈脈溫情。看來是何等相悖,何等矛盾,讀他的詩卻又是何等的統一。他嘲堯舜、笑孔丘、卑禮法。他既是詩人,又是俠士。是真名士自風流,是真英雄自灑脫。任俠的精神與魏晉名士的風度在他身上自然地合而為一。他傳奇般的經歷、狂飆般的激情、叛逆反抗的個性、狂放浪漫的氣質,似讓我看到了那手持利劍、頭裹希臘花巾的西方詩魔——拜倫。東方詩仙李白、西方詩魔拜倫,這兩位詩心俠膽的曠世奇才,為中外的浪漫主義文學增添了多少絢麗多姿的色彩。如果將他們二人抽去,世界文學史將會黯然失色。
  山水靈氛陶冶了詩人的性靈,莊騷詩魄啟迪了詩人的哲悟。他“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長江、黃河、五岳山川、五湖四海都留下了他的足跡。他通過自己詩中的酒、劍、馬、月、琴、花等意象,達到了“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的人天渾融之境,呈現出絢爛瑰麗、目不暇接的詩化境界。
 對李白來說,詩就是他的事業,詩就是他的珍愛,詩就是他的生命。數十年來,詩與他榮辱與共,生死相依。他以詩進,以詩退;以詩入仕,以詩出世;以詩獲寵,因詩獲罪;以詩暢情,用詩吶喊。他樂也寫詩,悲也寫詩,愁也寫詩,憤也寫詩,醒也寫詩,醉也寫詩,詩歌早已幻化成他生命的一部分,血脈相連,不可分割,完成了他身在濁世而神游八極的詩化人生。
詩意地棲居于大地上永遠是人類的一種生活方式。對李白來說,他的心靈早已詩意地棲居于神州大地、華夏故園;他的生命完全逍遙在了詩化人生中。他用自己的詩化人生昭示著人類昂揚的生命力,追尋著人類向往的精神家園。

心中的李白

  他似一位仙人,溫潤如玉。在詩詞的世界里翩翩起舞,那些字句化作個個精靈,隨著他旋轉旋轉。有人曾評價他的詩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如同在清澈的流波中綻放的青蓮一般恬美、動人。杜甫也曾稱他:“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一桿筆,時重時輕,描繪了他的跌宕起伏,同他的喜怒哀樂一起,揮灑出不朽的詩篇。  
  他似一位仙人,溫潤如玉。在詩詞的世界里翩翩起舞,那些字句化作個個精靈,隨著他旋轉旋轉。有人曾評價他的詩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如同在清澈的流波中綻放的青蓮一般恬美、動人。杜甫也曾稱他:“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此人,便是李白。  
  與李白結緣,還是在很小很小的時候。那本頁數不多《媽媽教我學唐詩》里,我第一次見到了“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但由于還太小,即便倒背如流,卻仍未了解其中的情感。只是,那月如霜所透出的寒冷將他的大名深深的刻在了我的骨子里。  
  李白是天才的。即便是醉了酒,卻仍能在那一個霎那間提筆寫出“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吹拂欄露華濃”。有人說:第一個把花比做美人的是天才,第二個是庸才,第三個便是蠢材。而他既不是庸才也不是蠢材。他牽合勾勒,揮毫自如,從衣著寫起,而寫衣著又避開頭背腰裙的翠羽眀珰,而從美貌如仙的“仙”字著筆,故“云想衣裳”則可想到其“風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的婀娜娉婷的嬌姿,“花想容”則想見其“雪膚玉貌”的面容。“露華濃”指的是帶露的牡丹,而牡丹乃富貴之物,能配得上的只有楊貴妃。李白的輕輕一揮,便把貴妃這個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綽約多姿,好像站在我們面前一樣。如此之人,非天才也?  
  同樣的,李白也是個庸才。縱然他有干一番大事業的政治抱負,又曠世的才能,卻掩飾不了他在政治上的空白。他是向往自由的,向往那個有著“翼若垂天之云”的逍遙世界,那些所謂的明里暗斗,鉤心斗角的繁復世界約束了他的自由,他厭惡至極,對于權貴,他的態度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他只配做個詩人,放眼天地,揮寫自由。  
  無論是天才還是庸才,卻阻止不了我對“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氣勢折服,對“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自信贊嘆:對“眾鳥商飛盡,孤云獨去閑”的孤寂的向往。那位青蓮居士,在我心中,永遠是一朵不謝的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走進李白 千古詩才,蓬萊文章建安古
一身傲骨,青蓮居士謫仙人
——題記
李白,自號青蓮居士。突然憶起那浮于水面的蓮花,不蔓不枝,亭亭凈植;而李白,高潔亦傲然脫俗。以蓮為號,于是蓮的清香與李白的傲氣交糅而來。
李白解道,他學莊子站在九天絕頂看人間,用超然物外的眼光面對人世的悲歡離合。也正是這樣的思想,造就了他天上地下獨來獨往的氣概和敢于沖破封建束縛不屑權貴的膽識。
和同時代的許多文人一樣,李白也有著“學而優則仕”的理想。他期望輔君主而治天下,在政壇上大展宏圖。終于,他因赫赫詩名得到了玄宗得禮遇,力士脫靴,貴妃磨墨,那是他仕途上多么得意的時刻!于是他一揮而就:“名花傾國兩相歡,長使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桿。”
他在眾聲迎合中栩栩然得意,“仰天大笑出門去”,高呼“我輩豈是蓬蒿人”。然而,無情的現實用冷水澆醒了他原本即為虛幻的夢想。不經意間,他看到了力士脫靴時諂媚的丑態和貴妃磨墨背后那不可告人的笑。
李白知道了;當前的榮耀都只是過眼煙云,自己只不過是在陪皇帝尋歡作樂。
試想,不羈的詩仙如何忍受朝堂上的傾軋與黑暗?李白在混亂的政壇上痛苦地喊著:“君王雖愛娥眉好,無奈宮中妒殺人。”然而他是狂放的,不再為名利所誘,也不向淫威屈服,始終保持著一顆心的清潔,大丈夫的錚錚傲骨和拳拳赤子之心。
于是,他寧愿散盡千斤,只求一醉,也不愿摧眉折腰,做大唐的御用文人。
李白終因他那不
屑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傲骨而憤然走出仕途。
他遍訪青山綠水,在黃沙漫天北風吹雁中騎驢高歌。他濁酒深酌,尋幽豪飲,同銷萬古情愁;南下吳越,夢游天姥,齊敘難酬鴻志。
李白將傲氣寄情山水。“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一切高山大川都是他內心狂傲之氣的外現。
大概這才是李白真正的位置。倒騎青牛,縱情山水,遠離世俗的污穢,與清風為伴,與日月為友。
在一片秀麗的湖光山色中,看到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曼然盛開……

酒蟲之歌——走近李白

在盛唐,如果李白不說自己對酒有所了解,那沒有人敢說對酒有所研究;在古代,如果李白不說自己會品酒,那估計沒有人敢說是此中高手;在中國,如果李白不說自己品遍天下美酒,那沒有人敢顯擺他那些酒文化。
有人說他是“酒仙”、“酒圣”、“酒鬼”,這些都說明他好酒。但我更喜歡用“酒蟲”二字冠其名上。酒中之蟲,生于酒中,長于酒中,又老于酒中,對酒可謂情有獨鐘。我甚至想,不知是因為有酒才成就了他的詩歌,還是因為他寫詩才喜歡喝酒,想來想去覺得還是第一種說法更好。就像當年王羲之酒醉之后寫下天下絕書《蘭亭集序》一樣。
當年阮籍因為喜歡美酒才去北軍做官,喝完軍中佳釀之后便打道回府。這已經成為酒中美談,而魏晉風度也得以傾瀉而出。與之相比,李白有過之而無不及,有這樣一個故事就足以說明。李白這個酒蟲,天下聞名,有一個叫汪倫的人傾慕其才,欣賞其人,想與之結交,卻苦于無門徑得見其人。為難之間忽然靈光一現,頓悟一策,于是四處尋覓釀酒之方,歸而釀造美酒三百甕,托人把消息散布給李白。李白聞訊,欣然前往。終于留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千古佳話。
一個人好酒到這個份上,以至于有人為了結交他而專門學藝釀酒,古往今來,除了李白外,恐怕沒有第二人。這位“酒蟲”,不管前面是不是“溫柔的陷阱”,有酒,就欣然前往。愛酒,出自本性,有美酒可供品酌,人生復有何憾?心隨意往,身亦前行。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豪放灑脫也就悠然瀉出于盛唐文人之間,讓整個唐朝為之生色,整個中華因此添彩。
杜甫在《飲中八仙歌》中這樣說李白:“李白斗酒詩百篇”,有酒才有詩,有一分酒便有一分詩,有十分酒便有十分才。于是在眀皇缺樂之時,清平調三首一揮而就。在上金殿之時仍醉醺醺地說:“臣乃酒中仙也!”仙人是不住在酒中的,只有酒蟲才如此。而醉草蠻書時的形骸更是曠古絕今,令在場之人悚然變色,而他卻得意洋洋,呼國忠磨墨,喊力士脫靴。千萬不要以為這是李白酒壯人膽,這是他的天性。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我不開心,權貴也是可以不理會的。
“酒蟲”也有寂寞之時。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花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我歌影徘徊,我舞影零亂。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一個人喝酒,寂寞!然而把寂寞喝到如此境界,喝出如此情趣的,古今中外也絕無僅有。這已不是常人,是圣人。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人生雖然有失意的時候,但有杜康為伴,也略可以解憂了!
我常常想,李白的降世好像就為弘揚中國兩種文化:一是詩文化,一是酒文化。李白把生活理想化,也詩化了,而酒則是他詩化人生的重要道具。甚至他的死也和酒有關,帶有詩意。據說他酒醉時要從水中撈月亮,結果失足溺水而亡。好酒如此,唯“酒蟲”二字足以冠之。在酒中,李白傳達了他落拓不羈的精神,傳達了他豪放灑脫的性情,傳達了他仗義豪俠的品質,以及堅守獨立人格的執著,甚至還有他難展其才的苦悶和率真處世的天真。在這里有最率直的人性,最獨立的人格,最高貴的品質。中國的詩文化,詩意人生也因此流披天下,響徹寰宇。
倘若給他重整墳塋,墓碑上只需刻這四個字“酒蟲之墓”,而祭奠之物,一杯濁酒足矣!
傷李白
李白走了,卻留下了神話.
他仗劍出蜀,閑暇游歷.他跋山涉水,卻樂在其中.他懷揣萬金,卻貽之不悔.因為他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傳說中他是一個高挑英俊的奇美男子,在風景優美的山水中,曾留下了多少讓人回味的殘缺的愛情。
風帶走了那放在水中的紙船,也帶走了他美好的愿景。他只身來到官場,相信在那權貴中會有自己的一片圣潔的天空,但是,他錯了。官場的虛浮,爾虞我詐使他很快地厭惡了這種生活。于是,他放浪形骸于外,以酒度日,也就有了“抽刀斷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的愁思。貴妃研磨,高力士脫靴,他帶著逆反的心態在這塵世生活著,但也為他的以后埋下了禍患。只有在夢中,天姥山的神仙的生活才讓他的人性得到舒展。于是他豪情地放歌“安能催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濃霧越來越重地籠罩著他的心靈,他得到了無上的榮耀,事業到達了金子塔的頂端,但靈魂卻跌落到了萬丈深淵的谷底。上天總是喜歡開這樣的玩笑,往往在你最得意的時候,給你致命的一擊。皇帝聽信了高力士的讒言,他被流放了。
好在,他有許多情誼深如潭水的朋友,他們像綠水一樣圍繞在他的身旁,給他孜孜不倦的源泉。人格的魅力使他成為了眾多繁星中最璀璨的一顆,讓他成為了常人可望而不可企及的神話。
他是心靈的流浪者,是太陽月亮的兒子。任何事物也不能束縛住他羈旅的腳步。名利的洗禮只會讓更清楚地認清權貴的骯臟,重新回到大自然的懷抱。生命的懸帆又起航了,重新掂起為人的重量,聽著兩岸的猿聲,隨著輕快的小舟,他踏上新的旅程。他歡喜地嘆到:“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濃霧漸漸散去,生命不可能總在寒冬的風雪中猥瑣,春風開始吹拂了生命的天空,他在安靜平淡中度過了自己的余生。
他向風一樣飄逸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生命的每一業詩篇都寫滿了瀟灑的辛酸。
他像花一樣美麗地開在了歷史的長河,眾多綠葉的陪襯只會讓他倍顯孤獨,
他像神話一樣刻在了人們心靈的角落,當一段故事成為了神話,那么,他的主人公就會永垂不朽。
傷李白,傷他的文,更傷他的人。
沒有李白的盛唐
曾寄情滔滔黃河,浪卷泥石一去無返。
曾寄情茫茫遼野,柔枝纖葉匆匆折斷。
曾寄情浩浩夜宇,燭淚滴落晝笑夜短。
曾寄情朗朗明月,陰晴圓缺人生慘淡。
天下何其廣,江山無容我。
攜一壺酒一鐵劍便無所憂無所顧行走天下。他的眼中,看不到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文字,卻明白何時該醉何時該醒。太平盛世,他知道他該著鏡端詳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偏偏要在這本應醉生夢死的時代去濫竽充數,做一個背道而馳者。他忘記了他所有的潛臺詞,他只是那樣隨自己意愿去做一切事,不管是馳騁官場還是浪跡天涯,不管是笑傲文壇還是寂寞江湖。他本是演錯了角色,唱錯了臺詞的“盛唐”過路人,而就因為他的遺落塵埃,掀起了誰也無法阻擋誰也無法平息的文壇狂潮,就因為他的不羈忘世,什么王侯將相什么君帝圣皇都不重要了,只有他才能支撐住“盛唐”這個名字,只有他才敢傲視唐宋千百文豪!
就因為他是李白。
掛冠而去,沒有眼淚,沒有目的,沒有怒火,沒有嘆息。
只剩下無處宣泄壓抑了數不清日子的殘篇,還有久違了的月夜舞劍,秋葉紛飛。
他的腦海中,悲切,戰爭被流水沖散,只記得浪漫。
就讓他再無名分的浪漫下去,有沒有結果,我們早已看到,詩妻劍子,伴他走過今生。
此世,他出現在人間。
此后,沉淪的圣堂擁有輝煌。
——一切浪漫盡收歷史眼底。
他寧愿做一個吟游詩人一個獨行劍客一個逍遙酒仙也不愿整日整夜去看那些生活一個比一個艱苦處境一個比一個墮落的落魄者。
他已經看過了一個,這個人的故事讓他永世難忘,讓他刻骨銘心。
何必再去看第二個?
一生的苦旅,他隨心走過,觸及幸福的邊緣,卻悄悄躲過。
終于,他撐開鷹翼飛向另一個世界,去尋找他的幸福與浪漫。
盛唐沒落。

尋李白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余光中)酒放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嘯成劍氣 / 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那一雙傲慢的靴子至今還落在
高力士羞憤的手里,人卻不見了
  把滿地的難民和傷兵
  把胡馬和羌笛交踐的節奏
  留給杜二去細細地苦吟
  自從那年賀知章眼花了
  認你做謫仙,便更加佯狂
  用一只中了魔咒的小酒壺
  把自己藏起來,連太太都尋不到你
  怨長安城小而壺中天長
  在所有的詩里你都預言
  會突然水遁,或許就在明天
  只扁舟破浪,亂發當風
──而今,果然你失了蹤
  樹敵如林,世人皆欲殺
  肝硬化怎殺得死你?
  酒放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嘯成劍氣
  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從開元到天寶,從洛陽到咸陽
  冠蓋滿途車騎的囂鬧
  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
  水晶絕句輕叩我額頭
學生作文

李白的淚水
 遠遠的,我看見一身素衣的青蓮居士。
漫步于河畔,我注視他悵望江天的姿勢。“恰似飛燕倚新妝”,一句流傳千古的詩句和楊玉環的一句嗔語,把一個極度輝煌的人生滑落到社會的底層。
  “香車寶馬”,“誓取樓蘭”,“殺敵報國”,他苦笑,淚水在無聲中滑落。低頭輕撫生銹的寶劍,奔騰的壯志又如未滅的火把熊熊燃燒起來。呵!自己有多么無知,四次出蜀,揮金巨萬,萬里山河,游履迨遍。本以為金殿之上讓高力士脫靴,楊玉環磨墨,已注定了自己的一生在富貴榮華之中。可是,“太白星精”又怎樣?滿腹錦繡又怎樣?抵得了楊貴妃又一句對李隆基的悄悄話嗎?好恨!好恨!
  我的心里忽然有一根弦被這愁苦折磨的一代詩仙撥動了。
  我走上前去。他愕然注視著我。
  “詩仙,您的那句‘可憐飛燕倚新妝’,究竟有無褻瀆楊玉環之意呢?”
  “我是被冤枉的。真是愚哉斯言。本以為千年之后,我的冤屈已被滌清,沒想到蒙于我身的恥辱尚未被冗長的歲月消逝。我本是以飛燕之輕比楊玉環,她實在是我眼中的仙子,我何敢有辱她之語?”說完,他的眼光久久停駐在空曠的河面上,深深的,似一把利劍,將要窮透時間與空間,把李隆基的心剖開來,看一看,他為何不相信他的話呢?
  “太白,李隆基相信了楊玉環的話,而以為你只是狡辯之辭,你恨他嗎?”
  “如果一個人從榮華的峰巔一下跌到了谷地,而且永遠過著潦倒的生活,你難道不恨嗎?可畢竟李隆基與楊玉環是夫婦,夫婦之親有如天地,一個人的判斷有時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感情上的親疏,他信了楊玉環,而認為我不忠,這是一個悲哀,我的悲哀,也是李隆基的悲哀,乃至整個國家的悲哀。”
  青蓮居士踏著夕陽的余暉走了。一個孤獨的身影從我的視野中漸漸消失。
  我靜靜地佇立在河邊。我想起了屈原,想起了比干,想起了屈死于諂言中的每個忠臣。感情的親疏使昏君們相信近臣的花言,愛妃的巧語,而每一個如此的君王無不蹈覆國的命運。而對于我們,難道沒有一些可以借鑒之處嗎?
  我低了頭,看看哪一滴是李白的淚水。
點評:本文是一篇情理兼備、文質兼美的好文章。作者思接千載,視通萬里,以李白的一句詩“恰似飛燕倚新妝”為切入點,與李白進行了一次跨越時空的面對面的對話,巧妙不失自然,虛幻而又可信。一句“恰似飛燕倚新妝”,由于李隆基與愛妃的親近和與李白的疏遠,而聽信愛妃,誤解李白,從而形象地告訴我們,李白的悲劇就是由感情的親疏造成的,更可貴的是,作者由李白而屈原,由屈原而比干,敏銳看出并深刻指出這種悲劇不是某個人的悲劇,而是一個歷史悲劇、社會悲劇。作者以點帶面,由點到面,拓寬了文章的主題,提升了文章的品位,并且發人深省,催人猛醒。
  本文不僅句句入理,而且字字關情,作者深沉的感嘆和惋惜充盈字里行間。題目“李白的淚水”委婉含蓄,給人很大的想象空間,有幾分懸念,幾多無奈,幾絲嘆惋,而且本身就蘊含著作者自己的一把辛酸淚。文章末句“我低了頭,看看哪一滴是李白的淚水”,從結構上說,這一句巧妙點題,使文章有開有合,有放有收。從內容上說,雖則十幾個字,卻沉甸甸的,一個“低”字表達了作者沉重的心情,深廣的憂郁,而“哪一滴”又形象地告訴我們,流下辛酸淚的何止李白一人!




  
微笑著唱響生活的歌謠
微笑著唱響生活的歌謠,也許生活中有許多波折,但那也是人生中的一道風景。如果大海失去了波折,就沒有奔騰的氣魄;如果沙漠失去了波折,就沒有起伏的壯闊。那么,就讓我們把坎坷和挫折作為一支歌,微笑著去歌唱生活的歌謠。
微笑,對自己微笑,也對別人微笑;對坎坷挫折微笑,也對生活微笑。當發生誤解時,微笑是最好的“調節劑”;當發生摩擦時,微笑是最好的“潤滑油”。“歷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當冰冷的心田與微笑相遇時,我們可以聽到善念的種子破土而出的聲音;當封凍的心靈與微笑相遇時,我們可以感受到塵封的情感復蘇的欣喜。微笑猶如一個奇妙的音符,只要有它,無論是平凡無奇的事物,還是擾人心緒的煩惱,都會變成一首清麗的歌,唱出對生活的熱愛,唱出對生命的尊重。
胸懷大志的李白在仕途不順時,寫下了“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詩句,他面對挫折時爽朗的笑聲,一直從唐朝流傳至今;博學多才的蘇軾在屢遭貶謫時,寫下了“誰道人生無再少,休將白發唱黃雞”的佳句,每一個字中都藏著對生活的微笑。我們要學會微笑著去唱響生活的歌謠。
微笑著唱響生活的歌謠。無論你是佇立在成功的頂峰,還是徘徊在失敗的低谷,無論你是在為愛陶醉,還是為恨傷懷。
杜麗,微笑著用堅強唱響生活的歌謠。北京奧運會的第二天,因沉重的壓力,她失手了,只拿了第五名。此后的四天里,她努力調整心態,最終獲得女子50米步槍金牌,然而人們記住杜麗不單單是因為她的勝利,更是她的堅強,她的生活態度,她用微笑著唱響了生活的歌謠。
微笑著唱響生活的歌謠。微笑的人并非沒有痛苦,他們只是把痛苦錘煉成絢麗的詩行:微笑的人并非沒有挫折,他們只是把挫折當作前進的起點。
伊辛巴耶娃,微笑著用信念唱響生活的歌謠。她從小喜歡體操,夢想能成為世界冠軍。但隨著個子長高,她不得不落寞地離開了體操隊,但心里的夢依然燃燒著。她開始將夢想寄托在身高越高優勢越大的撐桿跳高上,未來實現這一夢想,她一直努力著。今天的伊辛巴耶娃不僅獲得了奧運會冠軍,世錦賽冠軍,而且多次刷新了女子撐桿跳高的世界紀錄。
微笑吧!微笑著去唱響生活的歌謠!把每次的失敗都歸結為一次嘗試,不去自卑;把每一次的成功都想象成一種幸運,不去自傲。微笑著去面對挫折,去接受幸福,去品味孤獨,去戰勝憂傷。
【點評】:
文章內容充實,富于詩情和哲理。從李白到蘇軾,從杜麗到伊辛巴耶娃都一一提及,他們身上都體現了“微笑著唱響生活的歌謠”的主題。語句流暢,語言優美,闡述較為深刻。不足之處是文章的結構銜接不夠自然,段落間缺乏必要的過渡。


時勢造“英雄”
——遙思李白當年

李白是一個狂人,也只有李白的狂放能舉起詩歌的火炬來照亮輝煌壯麗的唐代文明;李白是一個詩人,也只有詩歌的國度能締造李白的不凡來灌溉茫茫無邊的詩歌之土。時勢造“英雄”,也只有唐代,這個空氣中也彌漫著詩香,土地里也耕耘著自由的時代。締造了超然的李白;締造了狂放的李白,更吸引著我走近李白。
唐代是中國詩壇的珠穆朗瑪峰,李白則是峰頂的一塊堅石,偉岸而不可動搖。唐代是中國詩壇的長江與黃河,李白則是浪尖的一股勁流,兇猛而不可阻撓。失去了巨峰基墊的堅石,擁有不了自身的偉岸;失去了巨浪烘托的勁流,擁有不了自身的兇猛。于是我們了然失去了時勢后盾的“英雄”擁有不了自身的不凡。
唐代的歷史環境締造了超然的李白。“昔乘匹馬去,今驅萬乘來”,自認為是老子李茸后裔的李世民來了,騎著那昭陵六駿,如一陣風,興盛了“站在九天絕頂看人間”的老莊道家,興盛了自魏晉至南北朝便勃興的佛教。沒有過往的思想芥蒂,沒有過往的言論束縛。于是,李白也插上了夢想的羽翼在自由的天空飛翔。他是“其翼若垂天之云”的大鵬,不屑于做儒家的信徒;他是“雙晴曜宿,六翮垂云”的大鶚,昂首觀宇宙把視野擴大到最大限度。他是云,必須飛到天頂去探測天空的浩渺;他是水,必須奔何大海去揚起海上的狂濤。于是他“仗劍去國,辭親遠游”用超然物外的態度來對待生活中的一切哀苦。生活的超然使他耐得住身為百姓的凡,受得住皇帝召見的喜,挺得住無情流放的悲。詩格的超然使他寫得出岑參、高適大氣磅礴的邊塞詩“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使他寫得出王維恬靜優美的山水詩“對酒不覺暝,落花盈成衣。醉起步溪月,鳥還人亦稀。”使他寫得出孟浩然寫意田園的田園詩“跪進雕胡飯,月光明專盤。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更使他寫得出獨絕古今,無人匹敵的《將進酒》等等。宋代詩歌評論家嚴羽,說別人寫詩是用筆一句句寫下來,李白則只要把心里那股氣一張口噴出來就行了。我想這就是我看到的時代造出的超然李白吧!
唐代的政治環境締造了狂放的李白。高唱著“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篙人”的李白昂首挺進皇宮。但他畢竟是完全生活在夢中的詩人,夢一旦醒來,留下的就只是失望。他不明白只有詩人屈從政治家,斷沒有政治家屈從詩人;他不明白唐代的政壇需要的絕不是一個夢化了的詩人,更不是一個不可一世的詩人。于是,他叫喊出“君王雖愛娥眉好,無奈宮中妒殺人”,他吶喊出了“安能催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夢想的羽翼一次次被無情地傷害,現實的荊棘一寸寸不停地蔓延。是累了還是倦了?你停下了曾想憧憬的一切一切。但政壇的失意成就了你詩壇的得意;無盡的躊躇成就了你無邊的自由。你明白了“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你明白了“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你奔跑,從那現實的荊棘奔向無邊的草原;你狂放,從那沒有被人的心智造成阻隔的天地到完美的不容絲毫卑屈的人格。狂放的你,眼里的長江是“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云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眼里的黃河是“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未必真那么險峻的蜀道也“噫吁噓,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算不得多高峻的天姥山也“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狂放的心智,狂放的李白,我想這才是我看到的時勢造出的狂放李白吧!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月光,剩下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這是李白,站在巨峰頂上遙望的李白;挺在巨浪尖前進的李白;超然狂放的李白;我走近的李白,我想更是唐代締造的李白,時勢造“英雄”,詩場“英雄”的李白。
[點評]作者走進那座唐詩的高峰,或者說走進了中國古典詩歌的顛峰,并且還走進產生唐詩輝煌的那塊土地——盛唐,并闡釋兩者的關系,認識較成熟,但語言稍生澀。
w.w.w.k.s.5.u.c.o.m
育星教育網www.ht88.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察哈| 广灵县| 修武县| 南投市| 大名县| 云安县| 大名县| 嘉鱼县| 旌德县| 莱芜市| 龙泉市| 莲花县| 徐汇区| 读书| 太保市| 永胜县| 金乡县| 昆明市| 绿春县| 牙克石市| 环江| 湘乡市| 福海县| 平和县| 孟村| 驻马店市| 普陀区| 九龙坡区| 东辽县| 奎屯市| 疏附县| 永州市| 南安市| 绍兴县| 西贡区| 房产| 泗洪县| 德阳市| 航空| 海宁市| 龙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