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4張PPT)人教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10.2我們與法律同行第十課 法律伴我們成長自主預習1、什么是法治意識?2、為什么要樹立法治意識?3、法治時代對青少年提出了什么要求?4、為什么要學會依法辦事?5、怎樣學會依法辦事?新知導入觀看視頻,說說你的感受和啟發。2020年2月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主任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要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從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環節發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抗擊新冠肺炎,如何從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環節發力?結合你的認識,談談你的看法。立法:2020年2月1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已經部署啟動野生動物保護法的修改工作。執法:2020年3月5日,安福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展野生動物專項檢查行動。司法:2020年3月25日上午,莒縣法院對兩起非法獵捕、殺害野生動物案件進行了公開審理并當庭宣判。被告人趙某犯非法狩獵罪,被判處拘役一個月,緩刑二個月;被告人于某犯非法獵捕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被判處拘役四個月,緩刑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三千元。結合圖片,你認為全面依法治國的過程中,廣大人民群眾應該如何去做?全民守法!這些做法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影響?(1)法律和我們息息相關,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法律,我們與法律同行;(2)這可以保護我們的合法權益,維護我們的生命財產安全,保障我們的幸福生活。一、樹立法治意識盧梭說過,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銘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銘刻在銅表上,而是銘刻在公民們的內心里。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道理?①法治意識是人民對法律發自內心的認可、尊崇、遵守和服從。②當法律真正銘刻在我們內心時,才會充分體現自身的價值,發揮其應有的功能。1、法治意識的內涵新知講解你知道下列場景嗎?知識拓展:我國憲法規定:“國家工作人員就職時應當依照法律規定公開進行憲法宣誓。”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實行憲法宣誓制度的決定,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縣級以上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選舉或者決定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以及各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在就職時應當公開進行憲法宣誓。課堂模擬:作為國家工作人員,我莊嚴宣誓合作探究1.國無法不治,民無法不立,建設法治中國是中國人民的共同事業,人民既是法治的踐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2.人民權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權威要靠人民維護。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增強全社會厲行法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具有重要意義。2、樹立法治意識的原因(必要性)問題:這兩幅諷刺漫畫揭示了什么現象?反映了一些人法律意識明顯不足,遇事信權不信法、信錢不信法的現象還比較嚴重。這是缺乏法治意識的現象。圖片賞析樹立法治意識,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基本要求。青少年不僅是法治中國建設的受益者,更應該成為參與者與推動者。3、法治時代對青少年的要求?(1)樹立法治意識,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基本要求。(2)少年不僅是法治中國建設的受益者,更應該成為參與者和推動者。二、學會依法辦事法律事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抗疫工作,如果沒有法律……不僅僅是抗擊疫情。在面對這些社會關系的矛盾和糾紛時,如果沒有法律……法律保障人們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實現靠我們每個人的尊崇和遵守。課堂探究:目前我們的生活都與哪些法律有關?結合具體法律,你能否說出“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如果違背了法律,會有什么后果”?1.為什么要學會依法辦事? 法律保障我們的生活。 法律保障功能的實現靠我們每個人的尊崇和遵守。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必須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法律允許做的才能去做,法律不允許做的堅決不做,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法律倡導做的積極去做。七嘴八舌小李上網時,發現有人辱罵自己。小李告誡此人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結果遭到更大程度的辱罵,最終小李選擇向公安機關報警。王先生遭遇到小李同樣的情況。王先生要出這口惡氣,于是同對方展開對罵。后來,王先生找到了此人,把對方痛打一頓。王先生因為毆打他人致人輕傷,被公安機關依法拘留。讓你罵我!遇到相同的情況,小李和王先生分別采用了什么方法來應對?1小李先是規勸對方,規勸無效選擇了報警。王先生則是對罵和毆打對方,用的是以暴制暴的方法。這兩種方法產生的結果有什么不同?2小李的權利得到法律的維護;王先生的魯莽行為受到法律制裁。這啟示我們什么?3啟示我們遇事要冷靜,要考慮后果,不要意氣用事,要依法辦事,通過法治方式解決。中學生曉程在放學路上,被兩名男生堵截。這兩名男生惡狠狠地向曉程要錢,曉程說沒錢。一名男生對另一名男生說:“給我找塊磚,看他說不說實話。”接著,兩名男生又威脅曉程:“到底有沒有錢?快掏出來!”隨后便開始搜曉程的口袋,掏出所有錢,往曉程的頭上拍了一巴掌說:“你要是告訴別人,小心點兒!”分享與探究想一想:你認為曉程應該采取哪種方式應對不法侵害?為什么?答:立即撥打110報警電話。因為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應該養成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習慣,逐漸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的捍衛者。2、怎樣學會依法辦事?①樹立法律意識。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經常想一想,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如果違背了法律,會有什么后果。②依法辦事,就要遵守各種法律法規。遇到問題需要解決,應當通過法治方式,表達自身合法的訴求和愿望。在實現自身利益的過程中,還要自覺維護他人和集體的合法權益。③依法辦事,就要養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習慣,逐步成長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1.對于未成年人來說,由于生活閱歷和經驗很少,很容易受到社會不良行為的侵害,如被人勒索、敲詐、毆打、拐騙等。如果自己遇到類似的情況,應該( )①自認倒霉,忍聲吞氣,以免壞人報復②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③在保護好自己的前提下,勇于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④不惜一切代價與壞人搏斗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B課堂練習2、要實現國家和社會的長治久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就是每一位公民的個人的權益、訴求都要在法律范圍之內,不得違反法律,不得凌駕于國家和人民利益之上,不得損害正常的社會秩序。這告訴我們( )①任何公民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②法律是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③要以法律來規范和約束自己的行為④要依法辦事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A3、小林升入中學后,為方便上學,爸爸為他購買了一輛價值近千元的自行車。一天放學后,小林發現停放在學校大門外的自行車被盜。小林的正確做法( )A.自認倒霉,讓父母再幫自己買一輛自行車B.找學校理論,要求學校賠償一輛新車C.及時撥打“110”電話報警,尋求法律幫助D.為挽回經濟損失,偷偷騎走一輛價值相同的自行車C4、樹立法律信仰就是發自內心地尊崇法律、信賴法律、遵守法律和捍衛法律。下列觀點和行為體現了這一要求的是( )A.小紅看不慣王某在小區內隨意停車而將其車劃傷B.王某作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隨意泄露國家秘密C.因航班延誤,部分乘客以維權為由大鬧機場D.某私營企業老板主動依法納稅D我們與法律同行學會依法辦事樹立法治意識依法辦事的原因怎樣依法辦事法治的含義為什么要樹立法治意識如何樹立法治意識課堂總結板書設計10.2我們與法律同行一、樹立法治意識1、法治意識的內涵2、為什么要樹立法治意識3、法治時代對青少年的要求二、學會依法辦事1、為什么要學會依法辦事2、怎樣學會依法辦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0.2我們與法律同行課件.pptx 大家都守法.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