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2考前沖刺】高考歷史三輪 專題五 晚清時期的中國(1840—1912年)學案(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2考前沖刺】高考歷史三輪 專題五 晚清時期的中國(1840—1912年)學案(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專題五 晚清時期的中國(1840-1912)
【思維導圖】
( http: / / www.21cnjy.com / )
【知識梳理】
一、政治:1840—1912年西方列強侵華與中國人民的抗爭和探索
1.列強的侵華戰爭
(1)鴉片戰爭:1840—1842年,清政府戰敗,被迫簽訂《南京條約》,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年,清政府再次戰敗,簽訂《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等,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2·1·c·n·j·y
(3)甲午中日戰爭
①原因:明治維新后日本為滿足資本主義發展需要加緊對外擴張。
②過程:1894年,日本在豐島海面挑起戰爭,黃海海戰中國失去對黃海的制海權。
③結果:1895年,日本強迫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
④影響: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
(4)八國聯軍侵華
①原因:義和團運動危及列強在華利益。
②結果:1901年中國被迫簽訂《辛丑條約》。
③影響: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中國人民的抗爭與探索
(1)太平天國運動
①前期
1851年金田起義,太平天國運動開始擔負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雙重任務。
1853年頒布的《天朝田畝制度》反映了廣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農民的愿望和要求,但其絕對平均主義思想具有空想性,且其強化自然經濟的主張,與世界工業文明的潮流背道而馳。【來源:21·世紀·教育·網】
②后期
1856年,天京變亂是太平天國運動的轉折點。
1859年,頒布《資政新篇》,是最早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但沒有反映農民的要求和愿望,加之中國缺乏資本主義發展的土壤,沒有真正實行。
1864年,太平天國運動在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剿殺下失敗。
(2)戊戌變法
1898年,維新派發動了戊戌變法,標志著政治領域的近代化開始啟動。
(3)義和團運動
19世紀末,農民階級掀起了義和團運動,提出了“扶清滅洋”口號,最后被中外反動勢力聯合鎮壓。
(4)辛亥革命
①1905年在日本東京成立的同盟會是近代中國第一個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
②1911年10月10日,發起武昌起義,清朝統治土崩瓦解。
③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
④1912年3月頒布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性質的民主憲法,具有反對封建專制制度的進步意義。21*cnjy*com
⑤意義: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推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政體,傳播了民主共和理念。
二、經濟:近代化的艱難起步與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
1.自然經濟逐步解體
(1)原因:鴉片戰爭后,西方資本主義列強入侵,外國商品沖擊。
(2)標志:中國傳統手工棉紡織業的衰敗(主要在東南沿海地區)。
(3)影響:破壞了中國的自然經濟,被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為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提供了條件(自由勞動力、國內市場)。
2.洋務運動
(1)目的:以“自強”“求富”為口號,利用西方先進技術,維護清朝封建統治。
(2)指導思想:“中體西用”。
(3)活動
①軍事工業:帶有資本主義因素的封建性企業。
②民用工業:帶有極強的資本主義生產特征,但仍具有一定的封建性。
(4)意義
①引進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一些近代科學技術,培養了一批科技人才和技術工人。
②在客觀上既誘導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推動了本國封建自然經濟的瓦解,又對外國的經濟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21*cnjy*com
3.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與初步發展
(1)產生
①原因:外國資本主義入侵,自然經濟開始解體;受外商企業的刺激與洋務派創辦企業的誘導,中國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資創辦近代企業。
②代表企業:上海發昌機器廠、廣東南海繼昌隆繅絲廠、天津貽來牟機器磨坊。
③影響:改變了中國的經濟結 ( http: / / www.21cnjy.com )構和階級結構,促使自然經濟進一步解體,推動了近代化進程;順應了工業文明的發展潮流;推動了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出現。
(2)初步發展
①原因:列強資本輸出進一步瓦解了中國的自然經濟;甲午中日戰爭后,清政府放寬了對民間設廠的限制;社會上興起了實業救國的思潮。
②表現:棉紡織業等輕工業發展尤為迅速。
三、思想文化、社會生活:向西方學習的思想和物質社會生活的變遷
1.向西方學習的思想
(1)“新思想”萌發
林則徐是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編撰《海國圖志》,闡述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
(2)“中體西用”
第二次鴉片戰爭后以曾國藩、 ( http: / / www.21cnjy.com )李鴻章等為代表,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即在維護固有制度和綱常禮教的前提下,采用西方的實用科技,才能“自強”“求富”?!緛碓矗?1cnj*y.co*m】
(3)早期維新思想
以王韜、鄭觀應等為代表,主張發展民族工商業,與外國進行商戰;主張興辦學校;實行君主立憲制度。
(4)維新思想
①背景:民族資本主義發展,資產階級隊伍壯大;西方思想不斷傳入;民族危機的加深。
②內容:發展資本主義;興民權、設議院,實行君主立憲制;倡西學。
③代表人物
康有為:發動“公車上書”,初步形成維新變法綱領;出版《孔子改制考》,以孔教名義提出變法要求;學習西方民主政治。21·世紀*教育網
梁啟超:宣傳民權學說,提倡維新變法,批判封建君主專制,要求“伸民權”“設議院”。
嚴復:提倡進化論思想,成為激發人們要求變法圖強的理論武器。
④特點:將西方啟蒙思想與中國儒家思想結合起來,利用進化論思想來宣傳維新變法。
⑤意義:為戊戌變法奠定了思想基礎;起到思想啟蒙的作用,是中國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5)孫中山的三民主義
①提出:1905年,面對嚴重的民族危機,孫中山提出了三民主義思想。
②評價:三民主義是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綱領,是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但未明確提出反帝,也沒有徹底的土地革命綱領。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2.物質社會生活的變遷
(1)物質生活的變化
①鴉片戰爭后:西裝在通商 ( http: / / www.21cnjy.com )口岸和大城市流行,長袍馬褂與西服革履并行不悖。服飾由拘謹、保守、呆板、等級森嚴,逐漸向美觀、適體、方便、平民化轉變。2-1-c-n-j-y
②維新變法期間:維新派主張“斷發易服”“廢止纏足”,并改革傳統的婚姻制度。
③辛亥革命時期:辛亥革命前后,“剪辮易服”具有反清革命的色彩;辛亥革命以后,孫中山設計的中山裝,受到新派人士的歡迎。
(2)交通與通訊的進步
①1872年輪船招商局成立,中國新式航運業誕生。
②1881年,中國自建的第一條鐵路(唐胥鐵路)通車。
③1877年,福建巡撫在臺灣架設第一條電報線。
④辛亥革命前夕,中國已建成多條鐵路,奠定了中國近代鐵路網的基本格局。
⑤通訊工具的變遷:清朝晚期,電報、電話開始出現,民國時期,通訊事業進一步發展。
(3)大眾傳媒的發展
①報刊業的出現:適應了普遍民眾閱讀的需要,成為開啟民智的重要手段。1872年創刊的《申報》是近代中國出版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的報紙之一。
②報刊業的發展:維新派、革命派和新文化陣營都把報刊作為宣傳自己主張的工具,中國報刊業呈現出繁榮景象。
③影視事業的發展:1905年,中國人自己攝制的電影《定軍山》首映成功,中國電影事業開始起步。
【高考突破】
一、對列強侵華的四方面認識
(1)從起因看,與世界資本主義發展階段和程度緊密相關,具有明顯的階段特征。
(2)從發動者看,侵華國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從一國到多國,再從多國到一國;地域上由以歐洲列強為主到以日美為主,反映了近代國際關系由以歐洲為中心到向兩側轉移的變化。21教育網
(3)從結果看,除了日本全面侵華戰爭外,其他均以中國的失敗而告終,說明了只有全民族抗擊外來侵略,才能取得反擊外來侵略的勝利。
(4)關于列強侵華的影響,從世界范圍看,實質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體現了西方國家以先進的生產方式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為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原料產地、商品銷售市場和資本投資場所;對中國而言,客觀上推動了中國社會的近代化進程。
二、從社會轉型視角認識鴉片戰爭后中國經濟的五大變化
(1)生產模式的變化:鴉片戰爭后,自然經濟開始解體,耕織的分離引發了中國經濟的深層次變化,商品經濟迅速發展。
(2)經濟結構的變化:中國是傳統的農業大國,洋務運動開啟了中國工業化的進程,農業的比重有所下降,工業的比重日漸上升。
(3)生產力的質變:機器生產出現并擴展,洋務企業、民族資本主義企業先后誕生,它們的共同特點是使用機器生產,大大提高了中國近代的生產力水平。【出處:21教育名師】
(4)國內外市場形成:鴉片戰爭后,清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府被迫打開了國門,中國被卷入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國內的關卡逐漸減少,這些雖然有利于西方列強的掠奪,但也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5)經濟政策的變化:重農抑商政策開始瓦解,清政府的商業政策經歷了抑制商業、放寬限制、再到鼓勵商業的演變。www-2-1-cnjy-com
【真題演練】
1.(2019·課標全國Ⅱ,28)1 ( http: / / www.21cnjy.com )898年,一份英文報紙報道:光緒皇帝已經遇害,“太后現在正維持著光緒名義上統治的滑稽劇,一到適當的時候,便公開宣布他的死訊”。這則報道可以用來說明當時(  )
A.君主立憲受到社會的廣泛支持 B.清政府加強排外活動力度
C.列強尋找干涉中國內政的借口 D.部分西方人贊同變法活動
2.(2018·課標全國Ⅱ ( http: / / www.21cnjy.com ),28)19世紀70年代,針對日本阻止琉球國向中國進貢,有地方督撫在上奏中強調:琉球向來是中國的藩屬,日本“不應阻貢”;中國使臣應邀請西方各國駐日公使,“按照萬國公法與評直曲”。這說明當時(  )21·cn·jy·com
A.日本借助西方列強侵害中國權益 B.傳統朝貢體系已經解體
C.地方督撫干預朝廷外交事務決策 D.近代外交觀念影響中國
3.(2019·課標全國Ⅲ ( http: / / www.21cnjy.com ),28)19世紀六七十年代,外國人將自己的名字租借給中國人經辦新式企業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較為盛行。這一做法(  )21cnjy.com
A.導致民間設廠高潮局面的出現 B.有利于中國新的社會階層發展
C.加劇了外國資本對中國的輸入 D.扭轉了中國對外貿易入超局面
4.(2017·課標全國Ⅰ,2 ( http: / / www.21cnjy.com )8)開平煤礦正式投產時,土煤在國內從一個通商口岸裝船到另一個通商口岸卸貨,須繳納出口稅和復進口稅,每噸稅金達1兩以上,比洋煤進口稅多20余倍。李鴻章奏準開平所產之煤出口稅每噸減為1錢。這一舉措(  )www.21-cn-jy.com
A.增強了洋務派興辦礦業的信心 B.加強了對開平煤礦的管理
C.擺脫了列強對煤礦業的控制 D.保證了煤礦業穩健發展
5.(2014·課標全國Ⅰ,28)據研 ( http: / / www.21cnjy.com )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費英國棉紗、棉布9.09便士,而中國是0.94便士。這反映出當時中國(  )【版權所有:21教育】
A.經濟受到鴉片戰爭的破壞 B.實行保護本國經濟的政策
C.經濟的發展水平低于印度 D.傳統的小農經濟根深蒂固
6.(2018·課標全國 ( http: / / www.21cnjy.com )Ⅲ,28)英國科學家赫胥黎的《進化論與倫理學及其他》認為不能將自然的進化論與人類社會的倫理學混為一談。但嚴復將該書翻譯成《天演論》時,“煞費苦心”地將二者聯系起來,提出自然界進化規律同樣適用于人類社會。嚴復意在(  )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
A.糾正生物進化論的錯誤 B.為反清革命提供理論依據
C.傳播“中體西用”思想 D.促進國人救亡意識的覺醒
7.(2016·課標全國Ⅲ,29)19 ( http: / / www.21cnjy.com )03年,張之洞等擬《奏定學堂章程》,其中規定禁止使用“團體”“膨脹”“舞臺”“影響”“組織”“運動”“報告”“觀念”等新名詞,其根本目的在于(  )
A.抵制維新思想的傳播 B.保證民族語言的純潔性
C.反對向西方學習 D.維護傳統的意識形態
8.(2016·課標全國Ⅲ,41)(12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以來,在列強的壓力下,中國被迫開 ( http: / / www.21cnjy.com )放了一系列通商口岸。自1898年至1910年,清政府又主動開設了30余個商埠?!獡乐衅降染帯吨袊洕方y計資料選輯》等
INCLUDEPICTURE "E:\\四省\\大二輪 歷史 四省(11.6)\\全書完整的Word版文檔\\T20.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加模板工具2017(1)/T20.TIF" \* MERGEFORMAT
清末自開商埠分布示意圖
從材料中提取一個有關自開商埠的信息,并加以簡要分析。(12分)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專題五 晚清時期的中國(1840-1912)
【思維導圖】
( http: / / www.21cnjy.com / )
【知識梳理】
一、政治:1840—1912年西方列強侵華與中國人民的抗爭和探索
1.列強的侵華戰爭
(1)鴉片戰爭:1840—1842年,清政府戰敗,被迫簽訂《南京條約》,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年,清政府再次戰敗,簽訂《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等,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3)甲午中日戰爭
①原因:明治維新后日本為滿足資本主義發展需要加緊對外擴張。
②過程:1894年,日本在豐島海面挑起戰爭,黃海海戰中國失去對黃海的制海權。
③結果:1895年,日本強迫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
④影響: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
(4)八國聯軍侵華
①原因:義和團運動危及列強在華利益。
②結果:1901年中國被迫簽訂《辛丑條約》。
③影響: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中國人民的抗爭與探索
(1)太平天國運動
①前期
1851年金田起義,太平天國運動開始擔負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雙重任務。
1853年頒布的《天朝田畝制度》反映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廣大農民的愿望和要求,但其絕對平均主義思想具有空想性,且其強化自然經濟的主張,與世界工業文明的潮流背道而馳?!緛碓矗?1·世紀·教育·網】
②后期
1856年,天京變亂是太平天國運動的轉折點。
1859年,頒布《資政新篇》,是最早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但沒有反映農民的要求和愿望,加之中國缺乏資本主義發展的土壤,沒有真正實行?!景鏅嗨校?1教育】
1864年,太平天國運動在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剿殺下失敗。
(2)戊戌變法
1898年,維新派發動了戊戌變法,標志著政治領域的近代化開始啟動。
(3)義和團運動
19世紀末,農民階級掀起了義和團運動,提出了“扶清滅洋”口號,最后被中外反動勢力聯合鎮壓。
(4)辛亥革命
①1905年在日本東京成立的同盟會是近代中國第一個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
②1911年10月10日,發起武昌起義,清朝統治土崩瓦解。
③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
④1912年3月頒布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性質的民主憲法,具有反對封建專制制度的進步意義。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
⑤意義: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推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政體,傳播了民主共和理念。
二、經濟:近代化的艱難起步與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
1.自然經濟逐步解體
(1)原因:鴉片戰爭后,西方資本主義列強入侵,外國商品沖擊。
(2)標志:中國傳統手工棉紡織業的衰敗(主要在東南沿海地區)。
(3)影響:破壞了中國的自然經濟,被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為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提供了條件(自由勞動力、國內市場)。
2.洋務運動
(1)目的:以“自強”“求富”為口號,利用西方先進技術,維護清朝封建統治。
(2)指導思想:“中體西用”。
(3)活動
①軍事工業:帶有資本主義因素的封建性企業。
②民用工業:帶有極強的資本主義生產特征,但仍具有一定的封建性。
(4)意義
①引進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一些近代科學技術,培養了一批科技人才和技術工人。
②在客觀上既誘導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推動了本國封建自然經濟的瓦解,又對外國的經濟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21cnjy.com
3.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與初步發展
(1)產生
①原因:外國資本主義入侵,自然經濟開始解體;受外商企業的刺激與洋務派創辦企業的誘導,中國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資創辦近代企業。21*cnjy*com
②代表企業:上海發昌機器廠、廣東南海繼昌隆繅絲廠、天津貽來牟機器磨坊。
③影響:改變了中國的經濟結構和階級結構, ( http: / / www.21cnjy.com )促使自然經濟進一步解體,推動了近代化進程;順應了工業文明的發展潮流;推動了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出現。
(2)初步發展
①原因:列強資本輸出進一步瓦解了中國的自然經濟;甲午中日戰爭后,清政府放寬了對民間設廠的限制;社會上興起了實業救國的思潮。
②表現:棉紡織業等輕工業發展尤為迅速。
三、思想文化、社會生活:向西方學習的思想和物質社會生活的變遷
1.向西方學習的思想
(1)“新思想”萌發
林則徐是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編撰《海國圖志》,闡述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
(2)“中體西用”
第二次鴉片戰爭后以曾國藩、李鴻章 ( http: / / www.21cnjy.com )等為代表,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即在維護固有制度和綱常禮教的前提下,采用西方的實用科技,才能“自強”“求富”。21·世紀*教育網
(3)早期維新思想
以王韜、鄭觀應等為代表,主張發展民族工商業,與外國進行商戰;主張興辦學校;實行君主立憲制度。
(4)維新思想
①背景:民族資本主義發展,資產階級隊伍壯大;西方思想不斷傳入;民族危機的加深。
②內容:發展資本主義;興民權、設議院,實行君主立憲制;倡西學。
③代表人物
康有為:發動“公車上書”,初步形成維新變法綱領;出版《孔子改制考》,以孔教名義提出變法要求;學習西方民主政治。2-1-c-n-j-y
梁啟超:宣傳民權學說,提倡維新變法,批判封建君主專制,要求“伸民權”“設議院”。
嚴復:提倡進化論思想,成為激發人們要求變法圖強的理論武器。
④特點:將西方啟蒙思想與中國儒家思想結合起來,利用進化論思想來宣傳維新變法。
⑤意義:為戊戌變法奠定了思想基礎;起到思想啟蒙的作用,是中國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5)孫中山的三民主義
①提出:1905年,面對嚴重的民族危機,孫中山提出了三民主義思想。
②評價:三民主義是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綱領,是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但未明確提出反帝,也沒有徹底的土地革命綱領。
2.物質社會生活的變遷
(1)物質生活的變化
①鴉片戰爭后:西裝在通商口岸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大城市流行,長袍馬褂與西服革履并行不悖。服飾由拘謹、保守、呆板、等級森嚴,逐漸向美觀、適體、方便、平民化轉變。
②維新變法期間:維新派主張“斷發易服”“廢止纏足”,并改革傳統的婚姻制度。
③辛亥革命時期:辛亥革命前后,“剪辮易服”具有反清革命的色彩;辛亥革命以后,孫中山設計的中山裝,受到新派人士的歡迎。
(2)交通與通訊的進步
①1872年輪船招商局成立,中國新式航運業誕生。
②1881年,中國自建的第一條鐵路(唐胥鐵路)通車。
③1877年,福建巡撫在臺灣架設第一條電報線。
④辛亥革命前夕,中國已建成多條鐵路,奠定了中國近代鐵路網的基本格局。
⑤通訊工具的變遷:清朝晚期,電報、電話開始出現,民國時期,通訊事業進一步發展。
(3)大眾傳媒的發展
①報刊業的出現:適應了普遍民眾閱讀的需要,成為開啟民智的重要手段。1872年創刊的《申報》是近代中國出版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的報紙之一。www-2-1-cnjy-com
②報刊業的發展:維新派、革命派和新文化陣營都把報刊作為宣傳自己主張的工具,中國報刊業呈現出繁榮景象。
③影視事業的發展:1905年,中國人自己攝制的電影《定軍山》首映成功,中國電影事業開始起步。
【高考突破】
一、對列強侵華的四方面認識
(1)從起因看,與世界資本主義發展階段和程度緊密相關,具有明顯的階段特征。
(2)從發動者看,侵華國家從一國到多國, ( http: / / www.21cnjy.com )再從多國到一國;地域上由以歐洲列強為主到以日美為主,反映了近代國際關系由以歐洲為中心到向兩側轉移的變化。21·cn·jy·com
(3)從結果看,除了日本全面侵華戰爭外,其他均以中國的失敗而告終,說明了只有全民族抗擊外來侵略,才能取得反擊外來侵略的勝利。
(4)關于列強侵華的影響,從世界范圍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實質上體現了西方國家以先進的生產方式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為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原料產地、商品銷售市場和資本投資場所;對中國而言,客觀上推動了中國社會的近代化進程?!緛碓矗?1cnj*y.co*m】
二、從社會轉型視角認識鴉片戰爭后中國經濟的五大變化
(1)生產模式的變化:鴉片戰爭后,自然經濟開始解體,耕織的分離引發了中國經濟的深層次變化,商品經濟迅速發展。
(2)經濟結構的變化:中國是傳統的農業大國,洋務運動開啟了中國工業化的進程,農業的比重有所下降,工業的比重日漸上升。
(3)生產力的質變:機器生產出現并擴展,洋務企業、民族資本主義企業先后誕生,它們的共同特點是使用機器生產,大大提高了中國近代的生產力水平。
(4)國內外市場形成:鴉片戰爭后,清政府 ( http: / / www.21cnjy.com )被迫打開了國門,中國被卷入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國內的關卡逐漸減少,這些雖然有利于西方列強的掠奪,但也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5)經濟政策的變化:重農抑商政策開始瓦解,清政府的商業政策經歷了抑制商業、放寬限制、再到鼓勵商業的演變。
【真題演練】
1.(2019·課標全國Ⅱ,28) ( http: / / www.21cnjy.com )1898年,一份英文報紙報道:光緒皇帝已經遇害,“太后現在正維持著光緒名義上統治的滑稽劇,一到適當的時候,便公開宣布他的死訊”。這則報道可以用來說明當時(  )
A.君主立憲受到社會的廣泛支持 B.清政府加強排外活動力度
C.列強尋找干涉中國內政的借口 D.部分西方人贊同變法活動
【答案】D
【解析】材料中英文報紙的報 ( http: / / www.21cnjy.com )道體現了對光緒帝的同情和對慈禧太后的批駁,說明其贊同光緒帝的改革變法活動。君主立憲制在當時主要是由資產階級維新派推動,并不具有廣泛的社會基礎,A項錯誤。材料中并未涉及清政府的對外態度,B項錯誤。材料中僅僅涉及英文報紙的報道,并非是列強對中國內政的干涉,C項錯誤。21*cnjy*com
2.(2018·課標全國Ⅱ,28 ( http: / / www.21cnjy.com ))19世紀70年代,針對日本阻止琉球國向中國進貢,有地方督撫在上奏中強調:琉球向來是中國的藩屬,日本“不應阻貢”;中國使臣應邀請西方各國駐日公使,“按照萬國公法與評直曲”。這說明當時(  )
A.日本借助西方列強侵害中國權益 B.傳統朝貢體系已經解體
C.地方督撫干預朝廷外交事務決策 D.近代外交觀念影響中國
【答案】D
【解析】材料中“中國使臣應邀請西方各國駐日公 ( http: / / www.21cnjy.com )使,‘按照萬國公法與評直曲’”,說明當時中國受到了近代外交觀念的影響。A錯:材料中未涉及西方列強對日本的幫助。B錯:從材料可知,琉球國仍向清政府納貢,這說明傳統朝貢體系仍然存在。C錯:材料只是地方官員向皇帝提出建議,并非干預朝廷外交事務決策。www.21-cn-jy.com
3.(2019·課標全國Ⅲ,28) ( http: / / www.21cnjy.com )19世紀六七十年代,外國人將自己的名字租借給中國人經辦新式企業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較為盛行。這一做法(  )
A.導致民間設廠高潮局面的出現 B.有利于中國新的社會階層發展
C.加劇了外國資本對中國的輸入 D.扭轉了中國對外貿易入超局面
【答案】B
【解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中國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借用外國人的名字經辦新式企業,有助于減少辦廠阻力,有利于民族資產階級的發展,故B項正確;民間設廠高潮是在20世紀初出現的,A項錯誤;中國人創辦近代新式企業對于外國資本來說有一定的抵制作用,另外,外國資本大量輸入是在甲午戰后,與材料時間不符,C項錯誤;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民族企業是在夾縫中求生存,不能完全扭轉中國對外貿易的入超局面,D項錯誤。
4.(2017·課標全國Ⅰ,28)開平煤礦正 ( http: / / www.21cnjy.com )式投產時,土煤在國內從一個通商口岸裝船到另一個通商口岸卸貨,須繳納出口稅和復進口稅,每噸稅金達1兩以上,比洋煤進口稅多20余倍。李鴻章奏準開平所產之煤出口稅每噸減為1錢。這一舉措(  )
A.增強了洋務派興辦礦業的信心 B.加強了對開平煤礦的管理
C.擺脫了列強對煤礦業的控制 D.保證了煤礦業穩健發展
【答案】A
【解析】李鴻章奏準清政府為開平煤礦 ( http: / / www.21cnjy.com )減稅,這有利于洋務企業與外國企業的競爭,從而有利于增加洋務企業的信心,A項正確。減稅并不是加強管理,故B項錯誤;材料中是為開平煤礦而非為所有中國煤礦業減稅,不足以產生C、D兩項中那么大的作用和影響,故C、D兩項錯誤?!境鎏帲?1教育名師】
5.(2014·課標全國Ⅰ,28)據 ( http: / / www.21cnjy.com )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費英國棉紗、棉布9.09便士,而中國是0.94便士。這反映出當時中國(  )2·1·c·n·j·y
A.經濟受到鴉片戰爭的破壞 B.實行保護本國經濟的政策
C.經濟的發展水平低于印度 D.傳統的小農經濟根深蒂固
【答案】D
【解析】1853年時,英 ( http: / / www.21cnjy.com )國商品因鴉片戰爭后簽訂《南京條約》而大量涌入中國市場,但中國人均消費的英國棉紗、棉布遠低于印度的人均消費量,根本原因是中國小農經濟發達,對英國商品進行頑強的抵制,故答案選D。21教育網
6.(2018·課標全國Ⅲ,2 ( http: / / www.21cnjy.com )8)英國科學家赫胥黎的《進化論與倫理學及其他》認為不能將自然的進化論與人類社會的倫理學混為一談。但嚴復將該書翻譯成《天演論》時,“煞費苦心”地將二者聯系起來,提出自然界進化規律同樣適用于人類社會。嚴復意在(  )
A.糾正生物進化論的錯誤 B.為反清革命提供理論依據
C.傳播“中體西用”思想 D.促進國人救亡意識的覺醒
【答案】D
【解析】嚴復將《進化論與倫理學及其他》翻 ( http: / / www.21cnjy.com )譯到中國,提出“自然界進化規律同樣適用于人類社會”,結合當時中國的社會背景,我國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因此嚴復宣揚進化論,提出社會發展也是遵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規律,目的是倡導維新變法,促進國人救亡意識的覺醒。
7.(2016·課標全國Ⅲ,29)19 ( http: / / www.21cnjy.com )03年,張之洞等擬《奏定學堂章程》,其中規定禁止使用“團體”“膨脹”“舞臺”“影響”“組織”“運動”“報告”“觀念”等新名詞,其根本目的在于(  )
A.抵制維新思想的傳播 B.保證民族語言的純潔性
C.反對向西方學習 D.維護傳統的意識形態
【答案】D
【解析】“禁止……新名詞”的根本目的是維 ( http: / / www.21cnjy.com )護傳統的意識形態。這體現了洋務派“中體西用”思想,即主張學習西方先進技術,同時又保有傳統的儒學思想以維護清王朝統治,故選擇D項。A、B兩項不是其根本目的,C項不符合史實,故排除。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8.(2016·課標全國Ⅲ,41)(12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以來,在列強的壓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中國被迫開放了一系列通商口岸。自1898年至1910年,清政府又主動開設了30余個商埠?!獡乐衅降染帯吨袊洕方y計資料選輯》等
INCLUDEPICTURE "E:\\四省\\大二輪 歷史 四省(11.6)\\全書完整的Word版文檔\\T20.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加模板工具2017(1)/T20.TIF" \* MERGEFORMAT
清末自開商埠分布示意圖
從材料中提取一個有關自開商埠的信息,并加以簡要分析。(12分)
【答案】示例
信息:自開的商埠集中于沿海地區。
分析:沿海地區已有眾多被迫開設的通商口岸,交通相對便利、經濟相對發展;自開商埠,可分洋人之利,且可利用便利條件,促進地區發展,并抵御外侵。
如果答成以下答案,酌情得分。
信息:提煉信息為“東北地區較為集中”等也可。
【解析】將“沿海地區……相對發展”答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這些地區經濟發達”得1分;若分析了自開商埠的原因可得2分;回答了“有利于這些地區的經濟發展,沖擊了自然經濟,有利于近代化”得2分,“有利于引進外資和技術”得1分。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达市| 张掖市| 万全县| 临湘市| 灵宝市| 高平市| 河源市| 土默特右旗| 广德县| 资源县| 湄潭县| 高陵县| 张家口市| 洮南市| 东丽区| 英吉沙县| 专栏| 内乡县| 贡山| 十堰市| 泊头市| 云浮市| 磴口县| 桃源县| 筠连县| 乌兰察布市| 景泰县| 永川市| 西华县| 湖北省| 扬州市| 兴安盟| 乌什县| 安龙县| 龙里县| 兴安盟| 神农架林区| 天等县| 平昌县| 华池县| 太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