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2年中考生物八年級下冊第二輪復習專題四 綠色開花植物的作用考情趨勢考點歸納 植物對水的吸收和運輸 導管和篩管 蒸騰作用及葉片結構 蒸騰作用的意義 光合作用的原理及應用、意義 探究光合作用的條件、原理和產物實驗 呼吸作用 綠色植物有助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知識考點植物對水分的吸收和運輸1.根適合吸水的特點(1)根適于吸水的特點:2.水分的運輸途徑(1)導管:植物體內,由死細胞上下貫通而形成的一根中空的管道。(2)水分運輸的途徑:土壤中的水分 根毛 根內的導管 莖和葉的導管葉肉細胞 氣孔 散失到大氣中。3.形成層:位于木質部(導管在木質部內)和韌皮部(篩管在韌皮部內)之間,形成層的細胞不斷的分裂形成新的木質部細胞和韌皮部細胞,木本植物有形成層所以莖可以長的很粗,而草本植物沒有,所以莖不能長粗。二.導管和篩管的比較:名稱 分 布 結 構 特 點 功 能細 胞 橫壁導管 木質部 由許多死的管狀細胞上下連接而成 完全消失 由根向上部輸送水分和無機鹽篩管 韌皮部 由許多活的管狀細胞上下連接而成 有篩孔 由葉向下部輸送有機物根、莖、葉中的導管彼此相通,根、莖、葉里的篩管也是彼此相通的。1.植物生長需要多種無機鹽,其中需要較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含鉀的無機鹽:無機鹽 作 用 缺 乏 癥 狀 例 如含氮的 促進細胞的分裂和生長,使枝葉長得繁茂 葉片發黃,植株矮小 人畜的糞尿含磷的 促進幼苗的發育和花的開放,使果實和種子的成熟提早 影響花和果實的形成和發育 骨粉含鉀的 使莖桿長得粗壯,促進淀粉的形成 植株易倒狀 草木灰三、綠色植物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1.蒸騰作用使大量的水分散失(1)概念:水分以氣體狀態從體內散發到體外的過程。(2)觀察葉片的結構表皮 表皮細胞:外有角質層,起保護作用保衛細胞(成對的半月形,內有葉綠體):控制氣孔的開閉葉肉:細胞內含葉綠體,葉綠體內有葉綠素葉脈 支持作用運輸作用:導管輸送水和無機鹽,篩管運送有機物(3)場所:主要通過葉的氣孔散失,葉柄和幼嫩的莖上也有少量進行氣孔是蒸騰失水的“門戶”,也是氣體交換的“窗口”。根毛 根、莖、葉內的導管 氣孔(4)過程:土壤中的水分 根內 葉肉細胞 大氣(5)意義:1)降低植物體的溫度;2)促使根從土壤中吸收水分;3)促進水分和無機鹽的運輸。2、綠色植物參與生物圈水循環 提高大氣的濕度,增加降水,改善氣候保持水土,使地下水得到補充四、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1、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實驗)暗處理 目的:讓葉片內的有機物耗盡酒精褪色 隔水加熱,溶解葉綠素,葉片變成黃白色漂洗干凈,滴加碘液,觀察結果:葉片見光的部分遇碘變藍2、光合作用(1)概念: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著能量的有機物(如淀粉),并且釋放出氧的過程。光 照(2)反應式: 二氧化碳+水 有機物(儲存著能量)+氧氣葉綠體(3)原料:二氧化碳、水(4)產物:有機物(儲存著能量)(如:淀粉)、氧氣(5)場所:葉綠體(6)條件:光(7)實質 物質的轉化:簡單的有機物 復雜的有機物,并釋放氧氣能量的轉化:光能 有機物中的化學能(8)意義:1)制造有機物來構建植物體,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基本的食物來源2)有機物為動植物及人類生活提供所必需的能量來源3)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消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釋放氧氣(超過了自身對氧的需要),維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氣的相對平衡。(9)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產上的應用:重點實驗: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探究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1.概念:植物體吸收空氣中的氧,將體內的有機物轉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將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的過程。2.反應式:有機物(儲存著能量)+ 氧氣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3.場所:植物體內所有的活細胞(主要在線粒體內)4.意義:呼吸作用釋放出來的能量,一部分滿足生命活動需要,一部分以熱的形式散放出去。外界條件對呼吸作用的影響:外界條件 影響 生產措施溫度 隨溫度升高而加強,過高又減弱 儲藏蔬菜、水果、糧食時保持低溫水分 隨植物含水量的增加而加強 糧食在入倉以前一定要曬干氧氣 在一定濃度內隨氧的濃度增加而加強 儲藏水果、蔬菜時降低含氧量(如充加氮氣)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濃度大時,受到抑制 充加二氧化碳延長水果、蔬菜的儲藏時間6.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的特征。六、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呼吸作用與光合作用的關系: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區別 場所 含葉綠體的細胞 所有活細胞條件 在光下才能進行 有光無光都能進行原料 二氧化碳和水 有機物和氧氣產物 有機物和氧氣 二氧化碳和水物質轉化 將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為有機物 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能量轉化 將光能轉化成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 將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聯系 光合作用為呼吸作用提供物質基礎 呼吸作用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綠色植物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綠色植物有助于維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綠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環中的作用七、愛護植被、綠化祖國一.我國植被面臨的主要問題 森林覆蓋率低森林生態系統呈現衰退趨勢草場退化、沙化,土地沙漠化比較嚴重每年3月12日為全國的“植樹節”與呼吸作用相關的實驗考點精講精煉1. 俗話說“樹怕剝皮,不怕空心”,其道理是( )A. 樹皮中有篩管,能運輸水分B. 樹皮中有導管,能運輸水分C. 樹皮中有篩管,能運輸有機物D. 樹皮中有導管,能運輸有機物2. 取一小枝條,把它放在水里剪斷,然后將切口一端迅速插入稀釋紅墨水中,并在陽光下光照幾小時,再將切口往上的一段做橫切,其橫切面如圖3-2-7所示,在圖中出現紅色的部位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3. 把幼嫩的植物莖掐斷,從莖的斷面可以看到汁液向上滲出,這些汁液主要來自莖的( )A. 導管B. 篩管C. 形成層D. 以上均不對4. (2017蘇州)如圖3-2-8是探究“溶液濃度大小對植物吸水的影響”實驗。取兩個大小相同的蘿卜,各從其頂端向下挖一個大小一樣的洞。在圖1中蘿卜的洞內裝上濃鹽水,在圖2中蘿卜的洞內裝上等量的清水。過一段時間后,觀察現象。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 圖1中蘿卜會變軟B. 圖2中蘿卜洞里的水會變多C. 細胞內溶液濃度大于外界溶液濃度時,細胞吸水D. 對栽培作物施肥時,要注意“薄肥勤施”5. (2015廣東)圖3-3-4為葉片結構示意圖,下列對相關結構和功能的敘述,錯誤的是( )A. ①是導管可運輸水B. ②③具有保護作用C. ④中細胞能進行光合作用D. ⑤可以張開或閉合6. (2018海南)如圖3-3-5是葉片的結構示意圖。圖中進行氣體交換的“門戶”是( )1 B. 2 C. 3 D. 47. (2017衡陽)某生物興趣小組在校園綠化活動中,移栽樹木時采取了以下措施,其中做法與作用不相符的是( )A. 根部帶土坨——保護根毛B. 剪去部分枝葉——降低蒸騰作用C. 為植物打針輸液——補充水和無機鹽D. 蓋遮陽網——減弱光合作用8. 下面是觀察菠菜葉片結構實驗的幾個方法步驟,正確的排列順序是( )①將新鮮葉片平放在小木板上 ②橫向迅速切割葉片③右手捏緊并排兩個刀片 ④選用最薄的一片制成臨時裝片 ⑤把刀片夾縫中存在的薄片放入水中⑤④③②①①⑤④③②①③②④⑤①③②⑤④9. (2017海南)園林工人給移栽后的綠化樹“掛吊瓶”,補充水和無機鹽,以提高成活率?!皰斓跗俊钡尼橆^應插入到莖的( )A. 導管 B. 篩管C. 分生組織 D. 機械組織10. (2018德陽)根從土壤中吸收的水分絕大部分將通過葉片蒸騰作用散失到環境。該過程中,這部分水依次經過的主要結構是( )A. 根尖成熟區→根中導管→莖中導管→葉脈導管→葉片葉肉B. 根尖成熟區→根中導管→莖中導管→葉脈導管→葉片氣孔C. 根尖成熟區→根中篩管→莖中篩管一→葉脈篩管→葉片氣孔D. 根尖分生區→根中導管→莖中導管→葉脈導管→葉片氣孔11. (2018日照)下表是對某地小麥在不同發育期需水量的測量數據,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小麥不同發育期的需水量不同B. 抽穗期平均每天的需水量最大C. 灌漿期需水量最大,主要用于種子的呼吸作用D. 小麥各時期吸收的水分大多通過蒸騰作用散失12. (2017廣東)葉片與外界環境之間氣體交換的“門戶”是( )A.表皮 B.氣孔C.葉脈 D.保衛細胞13. (2018嘉興)近年來,羅漢松逐漸成為城市道路綠化的新寵。在移栽羅漢松的過程中,為了提高存活率,常采取如圖3-3-12所示的搭棚措施,其主要目的是( )A. 減弱光合作用B. 抑制呼吸作用C. 降低蒸騰作用D. 預防蟲害侵襲(2016泰安)圖3-3-14為測定蒸騰作用的簡易裝置,整個裝置密封且充滿水,管中留有一個氣泡,將此裝置放于陽光下,觀察氣泡的移動,根據標尺計算出氣泡移動位置,進而計算出水分變化的數量,這一數量主要表示( )A. 光合作用消耗的水量,氣泡向左移動B. 呼吸作用產生的水量,氣泡向右移動C. 蒸騰作用散失的水量,氣泡向左移動D. 蒸騰作用散失的水量,氣泡向右移動15. 下列關于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關系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 綠色植物葉片承接雨水,能夠大大減弱雨水對地面的沖刷B. 沒有綠色植物,生物圈的水循環就無法順利進行C. 綠色植物形成的枯枝落葉層像海綿一樣吸納雨水,能使更多雨水滲入地下D. 綠色植物通過蒸騰作用提高大氣濕度,增加降水16. 做“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實驗,正確的實驗順序是( )①選葉遮光 ②酒精水浴 ③黑暗處理 ④碘酒顯影 ⑤清水漂洗 ⑥觀察變化A. ①③②⑤④⑥ B. ③①②⑤④⑥C. ①③⑤②④⑥ D. ③①④⑤②⑥17. (2018廣州)下列裝置中,能夠快速、安全地溶解葉綠素的是( )18. (2019福建)如圖3-4-13是用天竺葵驗證光合作用的相關實驗步驟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a步驟在黑暗中耗盡葉片中的二氧化碳B. b步驟用黑紙從上下兩面遮住葉片同一部分C. d步驟用碘液染色,葉片遮光部分將變藍色D. 該實驗可以驗證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19.(2019臺州)某同學將天竺葵放在暗處一段時間后,用鋁箔把一張葉片的一部分遮光,經光照、褪色、漂洗,再滴上碘液,發現整張葉片呈棕黃色。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 )A. 褪色時間過短B. 光照時間過短C. 植株在暗處時間過短D. 鋁箔遮光不嚴20. (2018廣東)有人說:“包括人類在內的其他生物是‘攀附”著植物的莖蔓才站在這個星球上的。”依據是光合作用( )①消耗二氧化碳 ②產生氧氣 ③消耗水 ④產生有機物A. ①③ B. ②③C. ③④ D. ②④21. (2016廣東)下列有關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氧氣和水B. 制造有機物必須有光C. 葉綠體只是生產有機物的車間D. 光合作用只能制造淀粉22. (2018婁底)早春時節,海棠葉片還沒有完全長出,卻可以開出嬌艷的花朵。請推測這些花瓣中有機物的主要來源是( )A. 花瓣進行光合作用合成的B. 根從土壤中吸收并運輸到花瓣的C. 樹皮進行光合作用合成的D. 葉在上一年通過光合作用制造的23. (2018武漢)貯存水果時,往往向倉庫內通入適量的二氧化碳,其目的是( )A. 降低倉庫內溫度 B. 促進倉庫內氣體流動C. 抑制水果的呼吸作用 D. 有利于水果中有機物的分解24. (2018濱州)某同學參加研學體驗活動時,記錄了多種農業生產生活中的現象或措施。下列哪一項與抑制植物呼吸作用有關?( )A. 收獲的糧食入倉前曬干B. 農田被淹后及時排澇C. 用粗糙的瓦盆養花D. 農田土壤板結后及時松土25. (2018聊城)莘縣香瓜聞名全國,為提高產量,果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面列舉的措施中,與光合作用無關的是( )A. 合理密植B. 提高大棚內二氧化碳濃度C. 增長光照時間D. 夜間適當降低大棚內溫度26. (2017長沙)成語“竭澤而漁”告誡人們不能只圖眼前利益,不顧長遠發展,這是可持續發展觀念的體現。下列活動與此觀念相符的是( )A. 毀林開荒 B. 填湖建房C. 張網捕鳥 D. 退耕還林27. (2018安徽)某同學為了探究萌發種子的呼吸作用,利用如圖3-5-7的裝置進行了實驗。一段時間后向試管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打開閥門并往瓶子里注入清水后發現,甲裝置中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乙裝置中澄清的石灰水不變渾濁。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 本實驗結果說明萌發的種子呼吸釋放出二氧化碳B. 漏斗口塞上消毒棉是為了防止空氣中的灰塵進入C. 如果將兩個裝置都密封,實驗會更快,效果也更好D. 若乙的石灰水稍渾濁,說明煮熟的種子呼吸較弱28. (2018濱州)為探究綠色植物和種子的生命活動,某興趣小組的同學設計并實施了以下實驗(如圖3-5-8)。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甲裝置實驗前暗處理的目的是將葉片內的淀粉運走耗盡B. 乙裝置收集的氣體可以使帶火星的細木條復燃C. 丙裝置觀察到的現象是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D. 丁裝置實驗現象說明萌發的種子呼吸作用產生了二氧化碳30. (2018廣東)如圖3-5-9兩條曲線分別表示某植株一晝夜內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強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分析錯誤的是( )A. 0時附近,植物仍在進行呼吸作用B. a、c點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強度均相等C. 該植株一晝夜內在b點時有機物總量最多D. 12時附近,光合作用強度有所下降31. (2017廣東)如圖3-5-10曲線表示綠色植物在不同光照強度下,釋放氧氣與消耗氧氣的情況,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A. a點表示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氣量B. b點氧氣產生和消耗量相等C. ab段沒有進行光合作用D. bc段光合作用強于呼吸作用32. (2016廣東)綠色植物在光下可以進行的生命活動有( )①根的呼吸作用 ②蒸騰作用 ③光合作用 ④呼吸作用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③④33. (2016廣東)下列做法對維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不利的是( )A. 對草原實施輪牧并控制放牧數量B. 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增加綠化面積C. 倡導“使用一次性木筷”和“互贈賀卡”D. 合理使用燃料,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4. (2018揚州)下列農業生產措施中,應用了光合作用原理的是( )A. 移栽樹苗時,根部帶有一小塊土坨 B. 播種玉米時,應做到合理密植C. 早春播種后,使用塑料薄膜覆蓋地表 D. 移栽樹苗時,剪去樹苗的部分樹葉35. 甲、乙兩地盛產同一品種甜瓜,甲地的甜瓜比乙地的含糖量高,經調查,在甜瓜生長季節,兩地除溫度差別外,其他條件基本相同,詳見右表,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A. 甲地夜間溫度低,呼吸作用弱,消耗的有機物少B. 甲地比乙地光合作用強,制造有機物多C. 甲地晝夜溫差大,積累有機物多,因此甲地甜瓜含糖量高D. 兩地甜瓜白天都進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2018江西)如圖3-5-16表示農作物種植密度與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強度的關系,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 隨種植密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強度均增強B. 種植密度越大,農作物產量越高C. 種植密度為m2時,有機物積累最多D. 種植密度在m4之后,有機物積累繼續增多37. (2018邵陽)將某生長旺盛的植株放進透明密閉的容器內,滿足植株所需要的所有自然條件。然后測定夏季一晝夜間容器內二氧化碳(CO2)濃度的變化,得到如圖3-5-16所示的曲線。當植株的光合作用強度與呼吸作用強度相等時,曲線上對應這一生理狀況的點有( )a點和d點B. b點和c點C. a點、b點和c點D. b點、c點和d點38. (2018日照)近幾年來,我市全面實施“林水會戰”工程,大面積增加綠地植被,積極創建生態文明市。下列有關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A. 綠色植物能維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B. 綠色植物能夠提高大氣溫度,增加降水量C. 綠色植物制造的有機物養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D. 綠色植物在保持水土,防風固沙等方面起重要作用39. (2019廣東中考)關于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描述錯誤的是( )A. 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為其它生物提供氧氣 B. 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機物的制造者C. 綠色植物維持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 D. 綠色植物參與生物圈中的水循環如圖是“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實驗,請對此實驗進行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在步驟①中,將植物放在黑暗處一晝夜的目的是_________。(2)在步驟②中,在葉片上下兩面遮蓋黑紙片的目的是設置一組_____實驗,這組實驗的變量是_______。(3)在步驟④中,葉片在酒精中隔水加熱,酒精變綠,說明_______ 能溶解于酒精。(4)在步驟⑥中,在葉片上滴加_______,見光部分_______(填“變藍”或“不變藍”),遮光部分_______(填“變藍”或“不變藍”)。(5)該實驗說明__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產物,同時也說明__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條件。41.(2019廣東中考)實驗探究為了探究不同顏色的光對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某興趣小組把等量天竺葵分別放在3個封閉的容器中,容器大小相同且二氧化碳含量充足。用強度相同的不同顏色的光照射一段時間后,分別比較容器中的氧氣變化量,結果如下表所示。容器 植物 光的顏色 溫度(℃) 氧氣變化量1號 天竺葵 紅 25 +++2號 天竺葵 黃 ? +3號 天竺葵 綠 25 -(注:氧氣變化量=實驗后含量-實驗前含量;“+”代表增加,“-”代表減少)(1)該實驗研究的變量是______。根據實驗設計的原則,2號容器內的溫度應設置為______℃。(2)實驗結果表明,在______光下天竺葵光合作用強度最大。除檢測氧氣變化量外,該實驗還可以檢測有機物或______的變化量來表示光合作用強度。(3)增設4號容器,黑暗處理(其它實驗條件相同),若容器中氧氣變化量是“--”,則可判斷3號容器中的天竺葵______(填“有”或“沒有”)進行光合作用,3號容器中的氧氣含量不增反降的原因是______。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