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課 文化的多樣性與文化傳播最新考綱 民族節日和文化遺產;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尊重文化多樣性;文化傳播的途徑;現代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中外文化交流的意義。本課概覽 一、世界文化的多樣性1.民族節日和文化遺產從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中,人們能夠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2.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1)世界各民族的____________有其共性,有普遍的______,在實踐中產生和發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規律。(2)各民族間__________的和__________的、__________的和________的等多種因素的不同,決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間存在著差異。(3)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__________;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____________中不可缺少的色彩。3.尊重文化多樣性(1)意義:①尊重文化多樣性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②尊重文化多樣性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2)正確態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互借鑒,求同存異,尊重世界文化多樣性,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3)原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化在交流中傳播1.文化傳播的途徑(1)重要途徑(2)小到親朋聚會、外出旅游,大到各種經濟、政治、文化活動,都可以成為文化傳播的途徑。2.現代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大眾傳媒依托現代信息技術,能夠最大程度地超越時空的局限,匯集來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顯示出文化______、______、______的強大功能,已成為文化傳播的__________。區別 傳播途徑是指人們通過一定的方式傳播知識、信息、理念、情感和信仰,以及與此相關的社會性活動。傳播手段側重于強調通過某種具體的物質載體來進行文化傳播。文化傳播的途徑要借助于一定的手段來實現。3.中外文化交流的意義中華文化不斷地向外輻射和傳播,為____________的傳播和__________的發展作出了貢獻;外域文化不斷傳入中國,促進了中華文化的發展和進步。高頻考點一 文化的多樣性核心突破1.是什么——文化多樣性的含義(1)含義: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文化共同構成的。不同民族和國家文化的內容和形式各具特色。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2)表現:從民族節日和文化遺產中,人們能夠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①民族節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②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2.為什么——尊重文化多樣性的意義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個性和特征,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1)尊重文化多樣性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民族文化起著維系社會生活、維持社會穩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與發展的精神根基。(2)尊重文化多樣性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3)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世界才更加豐富多彩,充滿生機與活力。3.怎么辦——如何尊重文化多樣性(1)對待文化多樣性的正確態度: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鑒,求同存異,尊重世界文化多樣性,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2)原則和要求:必須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異,理解個性,和睦相處,共同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3)尊重文化多樣性必須反對排斥其他民族文化或者盲目崇拜其他民族文化的錯誤傾向。提示 認識民族文化的多樣性,要堅持用全面的觀點看問題,既要看到不同民族文化的共性和普遍規律,又要認識到各民族文化之間的差異。既要認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反對排斥異文化和盲目崇拜異文化的錯誤傾向。高頻考點二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核心突破1.文化是民族的(民族性)(1)原因:由于各民族間經濟的和政治的、歷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種因素的不同,決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間存在著差異。(2)表現: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個性和特征。2.文化是世界的(世界性)(1)原因: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會實踐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規律,所以在實踐中產生和發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規律。(2)表現: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3.世界文化是由各民族、各國家文化共同構成的不同國家的民族文化內容和形式各具特色。世界文化與民族文化兩者是共性與個性的關系。了解 不同的地域,有地域文化的差異。就世界范圍而言,有中國儒家文化、歐洲基督教文化、美洲印地安人文化、中東阿拉伯文化等。就某一國家而言,如中國,則有中原文化、齊魯文化、荊楚文化、巴蜀文化等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高頻考點三 文化的交流與傳播核心突破1.現代文化傳播的手段(1)主要手段:大眾傳媒如今已成為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傳媒真正開始面向大眾傳遞信息,是以印刷媒體的推廣為標志的。(2)特點:大眾傳媒能夠最大程度地超越時空的局限,匯集來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顯示出文化傳遞、溝通、共享的強大功能,已成為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2.文化交流的意義促進了中華文化的發展和進步,提高了中華文化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增強了我國的綜合國力;豐富發展了外國文化,增強了中外互信,推動了世界文化的豐富與發展。3.加強中外文化的交流(1)要尊重文化的多樣性,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異,理解個性,和睦相處,共同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2)加強中外文化的交流、借鑒與融合,以世界優秀文化為營養,充分吸收外國文化的有益成果。(3)中外文化交流是雙向的,我們既要更加熱情地歡迎世界各國優秀文化在中國傳播,又要更加主動地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做傳播中華文化的使者,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4.文化多樣性與文化交流的關系(1)文化多樣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2)尊重文化的多樣性,有利于促進世界文化交流。(3)開展文化交流有利于維護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提示 文化交流對民族文化既有利也有弊。不能認為文化無國界,可以任意交流和借鑒。課時規范訓練一、選擇題(每小題6分,共72分)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據此回答1~3題。1.隨著中國傳統桑蠶絲織技藝、宣紙傳統制作技藝、侗族大歌、中國書法、中國篆刻、中國剪紙、端午節等22個項目成功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我國成為世界上擁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項目最多的國家。對此,下列認識錯誤的是( )A.保護文化遺產對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有重要意義B.保護文化遺產有利于增強民族凝聚力C.文化遺產是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D.保護文化遺產是民族文化發展的內在動力2.以下分別是2002年釜山亞運會、2006年多哈亞運會和2010年廣州亞運會的吉祥物。這些運動會吉祥物的設計表明 ( )A.世界文化具有多樣性 B.大眾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C.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 D.先進文化具有時代性3.經過數年的精心培育和打造,山西各地的文化節異彩紛呈,隨著平遙國際攝影大展、五臺山國際旅游節、大同云岡旅游文化節、運城國際關公文化節、太原晉商文化藝術節等節慶會展的舉辦,提升了形象,聚集了人氣,拉動了經濟,在國內外產生重大影響。材料表明 ( )①文化具有區域性特征 ②文化具有多樣性 ③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一定意義上對經濟起決定作用 ④民族節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百花園中不可缺少的色彩。據此回答4~7題。4.中國傳統文化輝煌燦爛。被列為世界“四大圣人”之一的孔子的許多觀點被西方世界稱頌并吸收利用;《孫子兵法》也被許多國家的商人運用到商戰中。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各民族文化共同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③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世界才更加豐富多彩、充滿生機和活力 ④民族文化高于世界文化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④5.丁紹光是以中國現代重彩畫之神韻領世界畫壇之風騷的藝術家。他的畫作,融敦煌壁畫、漢代畫像石、青銅器裝飾及西方現代構圖等元素為一爐,雅俗共賞。這說明 ( )①文化是民族的,不同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特征 ②文化是世界的,不同文化相互融合并日益趨同 ③尊重文化多樣,才能促進本民族文化不斷發展 ④尊重文化差異,才能使不同文化實現共同進步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正確態度是( )A.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B.消除民族文化的多樣性C.讓本民族文化取代其他民族的文化D.保存幾個極少數民族的文化7.美國哈佛大學亨廷頓教授認為,中華文明、伊斯蘭文明同西方的基督教文明有很大的差異性,而未來世界的沖突將是由中華文明與西方文明間的沖突以及伊斯蘭文明與西方文明間的沖突引起的。對此正確的認識是 ( )A.世界文化的趨同才能化解文化差異導致的沖突B.加強文化的交流與傳播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不同文明的沖突C.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才能實現不同文化的和睦共處D.具有包容性的中華文化與其他民族文化不存在文明的沖突文化的多樣性要求進行文化交流與傳播。據此回答8~12題。8.美國前總統里根曾經直言不諱地說:“政府要大力推動美國電影走向世界,因為好萊塢的電影走到哪里,就把美國的價值觀念和商業利益帶到哪里。”這表明 ( )A.文化產品貿易就是為了進行文化傳播B.文化產品貿易具有文化傳播的功能C.只有文化產品貿易才能進行文化的傳播,其他貿易形式不具有D.文化傳播的過程就是文化侵略的過程9.微博以其短小、便捷的特點使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它獲取信息,發表觀點。微博的興起是因為它 ( )A.是傳媒真正開始面向大眾傳遞信息的標志B.是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C.能以創新的方式進行文化傳遞、溝通與共享D.是文化創新的基本途徑10.古人曾有“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的感嘆,但隨著現代技術的飛速發展,感情的交流、信息的傳播越來越多地通過網絡或發送短信來實現,當前年輕一代對“拇指文化”更是情有獨鐘。對此理解不正確的是 ( )A.文化傳播總是要通過一定的媒介才能實現B.文化傳播具有歷史性C.網絡等現代媒體正逐步取代傳統媒體D.現代媒體的出現豐富了文化傳播的手段11.中央電視臺播出的《星光大道》、《全家總動員》,通過其強大的媒體優勢及節目創新贏得了廣大觀眾的喜愛,成就了許多人的明星夢,也成為商家必爭的優質電視廣告宣傳載體。這說明 ( )①大眾傳媒在文化傳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②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 ③文化創新能夠促進民族文化的發展 ④文化能增強人的精神力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2.2010年至2012年,中國和澳大利亞互辦“文化年”,以加強中澳友好關系,促進雙方的理解和交流。這有利于 ( )①世界文化的繁榮 ②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③兩國的文化融合 ④兩國的文化創新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題組分類及練后反思題組題號錯題錯因尊重文化多樣性1、2、3民族文化與世界文化的關系4、5、6、7文化交流與傳播8、9、10、11、12二、非選擇題(共28分)13.中歐關系源遠流長,雙方都曾為人類的文明與進步作出卓越貢獻。近幾年,中歐關系是國際關系中的一大亮點。溫家寶總理曾訪問歐洲,他在回答“中歐是同在一條船上還是同在一座橋上”的問題時,溫總理回答說,中歐沒有根本的利害沖突,我們共同利益廣泛,又有合作的需要,在這一點上,我們是同在一條船上。但由于中歐歷史、社會、文化傳統不同,因此在某些問題上有分歧。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又同在一座橋上,一座溝通友誼、加強磋商、解決分歧的橋上。應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的邀請,英國首相卡梅倫于2010年11月9日對中國進行為期兩天的正式訪問,訪華期間,溫家寶與卡梅倫9日舉行了會談,國家主席胡錦濤10日會見卡梅倫。訪問促進了中英經濟和文化的交流。運用所學文化生活的有關知識,分析如何看待中歐文化傳統的不同?(14分)14.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題為《尊重文明的多樣性》的演講中強調,文明具有多樣性,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交流、融合,匯成了人類文明奔流不息的長河。各種文明都包含有人類發展進步所積淀的共同理念、共同追求。中華文明有“和為貴”、“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偉大思想。伊斯蘭文明也蘊含著崇尚和平、倡導寬容的理念。在多樣中求同一,在差異中求和諧,在交流中求發展,是人類社會應有的文明觀。結合上述材料,請從文化多樣性的角度回答下列問題:(1)“在多樣中求同一,在差異中求和諧”。請你闡述這一文明觀的理論依據。(6分)(2)中華文明“和而不同”的偉大思想對處理不同文化之間的關系有何啟示。(8分)答案復習講義知識整合·有序識記一、1.民族節日 文化遺產2.(1)社會實踐 規律 (2)經濟 政治 歷史地理 (3)個性和特征 世界文化3.(2)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 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3)必須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二、1.(1)商業貿易 人口遷徙 教育2.傳遞 溝通 共享 主要手段3.中華文化 世界文化課時規范訓練1.D 2.A 3.A 4.A 5.B 6.A 7.C 8.B 9.C 10.C 11.A 12.B13.(1)世界上每個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文化共同構成的。(2)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我們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間,應該相互尊重,在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時,共同維護、促進文化的多樣性。(3)尊重文化多樣性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樣性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4)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創新的重要基礎。(5)在文化交流過程中應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14.(1)①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②尊重文化多樣性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也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③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個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2)①對待文化的多樣性,我們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鑒,求同存異,尊重世界文化多樣性,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②承認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須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異,理解個性,和睦相處,共同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