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3講 細菌、真菌和病毒知識清單考點梳理 夯基提能知識點1細菌和真菌的分布1.菌落(1)定義:由一個細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見的集合體。(2)細菌菌落與真菌菌落的區別:菌落 大小 形態 顏色細菌 較小 表面或光滑黏稠,或① 多為白色真菌 較大 常呈絨毛狀、絮狀或② 狀 紅色、褐色、綠色、黑色等(3)菌落的意義:根據菌落的③ 、大小、顏色,可以大致區分細菌和真菌,以及它們的不同種類。 (4)培養細菌和真菌的方法:配制培養基→④ →冷卻→接種→恒溫培養。 a.高溫滅菌的目的:高溫殺滅培養基和培養皿上原有的細菌和真菌。b.接種前冷卻的目的:防止高溫殺死所要接種的細菌或真菌。2.細菌和真菌生存的基本條件(1)基本條件:適宜的⑤ 、水分、有機物。 (2)特殊條件:大多數細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氧氣,但是有些并不需要氧氣,這樣的細菌或真菌被稱為厭氧菌(如乳酸菌、破傷風桿菌、甲烷菌等)。知識點2細菌1.細菌的發現最早發現細菌的人是列文虎克。2.細菌的由來被譽為“微生物學之父”的法國科學家① 通過“鵝頸瓶”實驗證實了“細菌不是自然發生的,而是由原來已經存在的細菌產生的”。 3.細菌的形態和結構(1)細菌的大小:細菌的個體十分微小,只有用高倍顯微鏡或電鏡才能觀察到細菌的形態。(2)細菌的種類:根據細菌外部形態的不同,大致可以分為② 菌、桿菌、螺旋菌。 (3)細菌的結構(如圖):a.細菌都是④ 細胞的?;窘Y構有⑤ 、細胞膜、細胞質、DNA;特殊結構有莢膜和鞭毛。 b.細菌與動植物細胞的主要區別:細菌雖有DNA集中的區域,卻沒有成形的細胞核。這樣的生物是⑥ 生物。 (4)細菌的營養方式:細菌沒有葉綠體,只能利用現成的有機物來生活,故多數細菌為異養,極少數細菌為自養。4.細菌的生殖(1)生殖方式:細菌進行⑦ 生殖。 (2)芽孢:有些細菌在生長發育的后期,個體縮小,細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細菌的休眠體。(3)細菌分布廣泛的原因:細菌繁殖快速;⑧ 。 芽孢不是細菌的生殖細胞芽孢是細菌遇到不良環境時所形成的、具有較強的抵抗能力的休眠體。它是通過個體縮小、細胞壁增厚等過程形成的,在環境適宜時,又能萌發成細菌?!凹毦挎摺毦钡倪^程中并沒有產生新的細菌個體,所以這個過程不是生殖過程,只是細菌度過不良環境的自我保護過程。知識點3真菌1.各種各樣的真菌真菌2.代表性真菌名稱 結構示意圖酵母菌青霉續表蘑菇3.真菌的特征細胞 結構 真菌的細胞都具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因它們的細胞中都有細胞核,所以真菌屬于④ 生物 營養 方式 真菌的細胞中不含葉綠體,所以不能自己制造有機物,只能利用現成的有機物生活,營養方式為⑤ 真菌的 生殖 真菌可以通過產生大量的孢子來繁殖后代。酵母菌在環境條件適宜時,還可以通過⑥ 生殖的方式繁殖后代 知識點4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作為分解者參與物質循環(營腐生生活的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物質循環中,細菌和真菌能夠把動植物遺體分解成① 、水和無機鹽,這些物質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進而制造有機物。 2.引起動植物和人患病(營寄生生活的細菌和真菌)細菌和真菌中有一些種類是寄生生活的,它們能夠從活的動植物體和人體內吸收營養物質,導致動植物和人患不同的疾病。例如,鏈球菌可以使人患扁桃體炎、猩紅熱、丹毒等多種疾病;手癬、足癬、棉花枯萎病、小麥葉銹病等植物疾病,都是由② 感染引起的。 3.與動植物共生(營共生生活的細菌和真菌)(1)共生:有些細菌和真菌與動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它們相互依賴,③ ,這種現象稱為共生。 (2)舉例:a.真菌和藻類共生形成地衣。藻類真菌b.根瘤菌與豆科植物共生。根瘤菌豆科植物c.細菌與食草動物共生。某些細菌牛、羊、駱駝等草食性動物d.人體腸道中的細菌與人體共生。腸道細菌人寄生、腐生和共生的區別營養 方式 獲得有機物的方式 對相關生物的影響寄生 從活的生物體獲得 寄主受害,另一方受益腐生 從已死的生物體獲得 沒有影響共生 相互依賴,彼此有利知識點5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1.細菌、真菌與食品的制作食品 利用的細 菌或真菌 原理酒 曲霉、酵 母菌等 曲霉將淀粉分解為葡萄糖,酵母菌將葡萄糖轉化為二氧化碳和① 饅頭 酵母菌 酵母菌產生的② 氣體會在面團中形成許多小孔,使饅頭或面包膨大和松軟 酸奶 乳酸菌 乳酸菌能將葡萄糖轉化成③ 醋 醋酸菌 醋酸菌能使葡萄糖轉化為醋酸醬 多種霉菌 霉菌將有機物轉化成麥芽糖、葡萄糖、氨基酸等有甜味和鮮味的物質2.細菌、真菌與食品的保存(1)食品腐敗的原因:主要是由細菌和真菌引起的,這些生物可以從食品中獲得有機物,并在食品中生長和繁殖,導致食品的腐敗。(2)食品保存的關鍵——④ 。 (3)防止食品腐敗的原理:把食品內的細菌和真菌殺死或抑制它們的生長和繁殖。(4)常見保存食品的方法:食品 保存方法 原理牛奶 ⑤ 法 高溫滅菌罐頭 罐藏法 高溫滅菌;防止與細菌、真菌接觸袋裝肉腸 ⑥ 法 破壞需氧菌的生存環境干蘑菇 脫水法 除去食物中的⑦ ,抑制細菌和真菌的生長和繁殖 臘肉 曬制與煙熏法咸菜、咸鴨蛋 腌制法果脯 滲透保存法水果、肉類等 冷藏法或冷凍法 低溫抑菌3.細菌、真菌與疾病防治(1)真菌與疾病防治:有些真菌可以產生殺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細菌的物質,這些物質稱為⑧ 。 (2)細菌與疾病防治:科學家用現代技術手段,把其他生物的某種基因轉入細菌內部,使其能夠生產藥物。例如,科學家把控制合成胰島素的基因轉入⑨ 內,對它們進行培養,使之能夠生產治療糖尿病的藥物——胰島素。 (1)酒精發酵的原理:①葡萄糖二氧化碳+水+能量(多)②葡萄糖二氧化碳+酒精+能量(少)(2)常見食品的制作與所利用的菌種:①饅頭、面包——干酵母②釀酒——啤酒酵母③酸奶、泡菜——乳酸菌④制醋——醋酸菌⑤制醬、豆腐乳——霉菌(3)抗生素4.細菌與清潔能源和環境保護(1)細菌與清潔能源:在無氧條件下,甲烷菌能利用農作物秸稈、人糞尿和禽畜糞尿中的有機物,分解產生氫,氫和二氧化碳結合生成⑩ ,它是一種清潔能源。 (2)細菌與環境保護:城市的污水處理廠利用細菌來凈化生活污水或工業廢水。知識點6病毒形態 比細菌小得多,只能用納米來表示它們的大小續表生活方式 不能獨立生活,必須① 在其他生物的細胞內。病毒一旦離開了活細胞,通常會變成結晶體 類型 依據病毒 的形態 桿形病毒(如煙草花葉病毒);球形病毒(如腺病毒);蝌蚪形病毒(如大腸桿菌噬菌體)依據寄生 的細胞不同 ② (如流感病毒);植物病毒(如煙草花葉病毒);細菌病毒,又稱噬菌體(如大腸桿菌噬菌體) 結構 結構簡單,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③ 組成,沒有細胞結構 繁殖 方式 利用自身遺傳物質中的遺傳信息和寄主細胞內的物質,制造出新的病毒與人 類生 活的 關系 害處 給人類、飼養動物、栽培植物帶來極大危害。如流感、艾滋病、口蹄疫等益處 (1)接種④ 來預防某些疾病,如天花、脊髓灰質炎等。這些接種的物質就是經過人工處理的減毒的或無毒的病毒 (2)利用某些病毒防治有害生物 (3)在基因工程中,讓某些病毒攜帶動植物或微生物的某些基因進入正常細胞,來達到⑤ 或基因治療的目的 常見病毒的結構示意圖考點突破學思結合 高效突破考點1細菌、真菌和病毒的特征典例1 (2021·河南)香菇是人們喜愛的一種食用真菌。下列描述不符合其特征的是( )A.無成形的細胞核B.自身不能制造有機物C.可利用孢子繁殖D.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 【易錯警示】 芽孢與孢子細菌的芽孢和真菌的孢子不是同一結構:(1)芽孢是細菌的休眠體,不是細菌的生殖細胞,它是細菌生長到一定階段后形成的結構,常用來抵抗不良的外界環境。落在適宜的環境中,又能萌發成細菌,一個細菌只能形成一個芽孢,一個芽孢只產生一個細菌。(2)孢子是真菌的一種生殖細胞,比如一個蘑菇會產生大量的孢子,而每個孢子在環境適宜時,就會形成一個新的蘑菇。典例2 艾滋病、肝炎、禽流感都是由病毒引起的,以下對病毒的描述,錯誤的是( )A.病毒不能獨立生活,必須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細胞內B.病毒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C.病毒結構簡單,屬于單細胞生物D.某些病毒被減毒后可制成疫苗 【歸納總結】 細菌、真菌和病毒的比較類群 大小 結構 繁殖 方式 營養 方式 特殊結構細菌 微小 單細胞,無成形的細胞核 組成的細胞中,都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沒有葉綠體 分裂 生殖 大多 異養 有的細菌有莢膜和鞭毛,遇到惡劣環境時會形成芽孢真菌 有大 有小 有單細胞的,也有多細胞的,有成形的細胞核 孢子 生殖、 出芽 生殖 異養病毒 極其 微小 無細胞結構,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 自我 復制 寄生 離開了活細胞,通常會變成結晶體考點2食品保存的方法和原理典例3 下列食品與其保存方法對應不正確的是( )A.罐頭——曬制煙熏法B.袋裝牛奶——巴氏消毒法C.干蘑菇——脫水法D.咸鴨蛋——腌制法 典例4 (2021·四川巴中)咸魚能保存較長時間,其原因是( )A.咸魚表面缺水、魚肉內有大量的鹽分,不利于細菌、真菌的生長繁殖B.咸魚肉已煮熟,營養很少,不利于細菌、真菌的生長繁殖C.細菌、真菌不喜歡分解有腥味的魚肉D.魚肉內加入了除鹽以外的防腐劑 考點3細菌、真菌與食品的制作典例5 在利用細菌和真菌制作食品時,搭配合理的是( )A.乳酸菌——面包 B.酵母菌——酸奶C.醋酸菌——食醋 D.霉菌——泡菜 實驗突破專項突破 提升素養實驗1檢測不同環境中的細菌和真菌【提出問題】洗手前手上細菌和真菌的數量比洗手后多嗎 【作出假設】① 。 【材料用具】裝有牛肉汁培養基的培養皿、無菌棉棒、透明膠帶、標簽紙、放大鏡。【制訂并實施計劃】1.將9個裝有牛肉汁培養基的培養皿高溫處理,沒有接種前不能打開培養皿。2.分組處理:將9個高溫處理后的培養皿平均分成三組,在每組培養皿的底部分別貼上“洗手前”“洗手后”和“空白對照”。用無菌棉棒在洗手前的手心取樣,輕輕涂抹在標有“洗手前”的培養基上;用無菌棉棒在洗手后的手心取樣,輕輕涂抹在標有“洗手后”的培養基上;標有“空白對照”的培養基不做處理。3.將三組標有“洗手前”“洗手后”和“空白對照”的培養皿均置于適宜的環境或恒溫箱中。每隔10小時觀察一次,共觀察3次。【實驗現象及結論】培養皿 “洗手前” “洗手后” “空白對照”實驗現象 出現許多菌落 出現個別菌落 沒有菌落出現實驗結論 洗手前手上細菌和真菌的數量比洗手后的② 【注意事項】1.培養皿高溫處理的目的:高溫殺死培養皿和培養基上的細菌和真菌,排除其他雜菌對實驗的影響。實驗前不要打開培養皿,以防止空氣中的細菌或真菌的孢子落在培養基上。2.用無菌棉棒在洗手前的手心取樣,輕輕涂抹在培養基上,這一步驟相當于細菌和真菌培養方法中的接種。3.實驗中要使用無菌棉棒進行接種,目的是防止未經處理的棉棒上帶有的細菌或真菌污染培養基。4.將培養皿放在適宜的環境或恒溫箱中的原因:細菌的生長和繁殖需要適宜的溫度。【實驗拓展】檢測不同環境中的細菌和真菌時,檢測的環境不同,接種的方法也不同:1.檢測教室或操場的細菌和真菌時,打開培養皿,暴露在空氣中5分鐘~10分鐘,再蓋上,封好即可。2.檢測池水、土壤、手心的細菌和真菌時,用無菌棉棒蘸取,在培養基上輕輕涂抹即可。3.檢測硬幣上有無細菌和真菌時,只需要用無菌的鑷子將硬幣放在培養基上輕輕按一下即可。典例1 八(2)班同學做“檢測硬幣上的細菌和真菌”的探究實驗,實驗操作如下表,請分析表中信息并回答下列問題。步驟 實驗操作1 取兩套一樣的裝有牛肉汁培養基的培養皿,經高溫、煮沸,分別貼上編號為①②的標簽2 用無菌棉棒擦拭硬幣后,將該棉棒在①號培養皿中的培養基上輕輕涂抹,蓋好封嚴;②號培養皿不做處理3 把①號、②號兩套培養皿放在室內溫暖環境下培養,其他實驗條件都保持一致4 每天觀察一次,做好記錄(1)該班同學要探究的問題是 。 (2)步驟1,培養基中加入牛肉汁的目的是 ;裝有牛肉汁培養基的培養皿要在開水中蒸煮,目的是 。 (3)步驟2,用無菌棉棒擦拭硬幣后,在培養基上輕輕涂抹,這一步叫 。 (4)步驟3,將實驗裝置放在室內溫暖環境下是因為細菌和真菌的生長繁殖需要 。 (5)實驗中設置①號和②號兩套培養皿的目的是 , 實驗的變量是 。推測在該實驗中,能在 號培養皿中觀察到菌落。 (6)為了使實驗更加科學合理,還應該進行 實驗。 實驗2觀察酵母菌和霉菌【實驗目的】認識酵母菌、霉菌的形態結構。【材料用具】酵母菌培養液、培養皿中培養好的青霉、吸管、鑷子、顯微鏡、解剖針、載玻片、蓋玻片、放大鏡、稀釋的① 、吸水紙。 【實驗過程】1.觀察酵母菌:(1)取一滴酵母菌培養液,滴在載玻片上,蓋上蓋玻片,用顯微鏡觀察,就能看到一個個② 形的細胞,細胞中有明顯的液泡,這就是酵母菌。 (2)用碘液對酵母菌進行染色,在顯微鏡下能看到酵母菌細胞中染上顏色的③ 和淀粉粒。有的細胞上長出了大小不一的突起,這是酵母菌在進行出芽生殖。 2.觀察青霉:(1)從培養皿中取一塊長有青霉的橘子皮,墊上白紙,用④ 觀察,可以看到一條條直立生長的白色絨毛,這就是青霉的直立菌絲,菌絲的頂端長有成串的青綠色的⑤ 。 (2)用解剖針挑取少許長有孢子的菌絲,制成臨時裝片,置于顯微鏡下觀察,可以發現:菌絲的顏色是白色的,在直立菌絲的頂端長有掃帚狀的結構,上面著生著大量的孢子,孢子的顏色是青綠色的。典例2 如圖是某學生做“觀察酵母菌和霉菌”實驗時繪制的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酵母菌(甲)和青霉(乙)的形態結構簡圖。請你根據所做過的實驗和觀察到的實驗現象,回答下列問題:(1)做“觀察酵母菌”實驗時,肉眼觀察到的酵母菌培養液呈 色。在顯微鏡下觀察酵母菌細胞內部形態結構時,需要對臨時裝片上的實驗材料進行染色,實驗用的染色劑是 ,酵母菌細胞中被染上顏色的結構和物質分別是[ ] 和[ ] 。 (2)做“觀察青霉菌”實驗時,實驗用橘皮上的青霉呈 色。用放大鏡進一步觀察可以發現,青霉的顏色實際是圖乙中[ ] 的顏色。 (3)圖甲所示的酵母菌正在進行 繁殖,而青霉的繁殖是靠 進行的。 實驗3制作米酒【材料用具】酒曲一塊、糯米1500克、涼開水一杯、清潔的容器、蒸鍋、筷子、潔凈的蒸布。【實驗步驟】【注意事項】1.制作米酒的過程中,要盡量少打開容器,以防止① 。 2.各種器具必須認真清洗,防止污染。3.步驟1中,將糯米用水浸泡一晝夜,把米淘洗干凈的目的是去除雜質,使米充分吸收水。4.步驟3中,將蒸熟的糯米飯用涼開水沖淋使溫度降至30 ℃的目的:30 ℃是酵母菌生活的適宜溫度,同時防止② 。 5.用涼開水沖淋的目的:涼開水經過高溫滅菌,避免其他微生物的存在影響實驗效果。6.步驟4中,把酒曲(制酒用的菌種)與微熱的糯米飯均勻攪拌在一起,目的是讓菌種與糯米飯充分混勻,更有利于分解有機物;中間挖一個凹坑的目的是為菌種的生長和繁殖提供充足的氧氣。7.步驟5中,由于酵母菌的生活需要適宜的溫度,所以要采取一定的保溫措施。酸奶的制作典例3 中國自古就有“酒文化”之說,釀酒原理家喻戶曉。小明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制作米酒,該過程有如下工序:①將酒曲粉末與糯米飯拌勻②將糯米飯壓實后,在中間挖凹坑,淋上一些涼開水③用涼開水將糯米飯沖淋一次,冷卻到30 ℃,裝入清潔的容器中④用水將糯米浸泡一晝夜,淘洗干凈⑤將容器蓋好,用毛巾包裹起來置于溫暖的地方⑥將糯米倒入蒸鍋中煮熟(以上容器、毛巾等均要求消毒)(1)請寫出制作工序的先后順序: (用序號和箭頭表示)。 (2)將糯米飯冷卻到30 ℃的目的是 。 (3)在糯米飯中間挖一個凹坑的主要目的是保證酵母菌等在開始生長時有 ,能在短暫的時間內迅速繁殖。 (4)在釀酒的過程中,從密封的發酵罐中檢測到氧氣、二氧化碳和酒精三種化學物質,其濃度變化如圖所示,其中表示酒精的曲線是 。 (5)有一名同學按工序制作米酒,幾天后,卻發現糯米飯發霉了,米酒沒制作成功,原因可能是 (寫出一條即可)。 本節課后練( 見強化練習冊P34)第3講 細菌、真菌和病毒知識清單知識點1①粗糙干燥 ②蜘蛛網?、坌螒B?、芨邷販缇、轀囟?br/>知識點2①巴斯德?、谇颉、跠NA ④單 ⑤細胞壁?、拊?br/>⑦分裂 ⑧形成芽孢知識點3①酵母菌?、谝号荨、坻咦印、苷婧恕、莓愷B ⑥出芽知識點4①二氧化碳?、谡婢、郾舜擞欣?br/>知識點5①酒精?、诙趸肌、廴樗帷、芊栏、莅褪舷尽、拚婵瞻b ⑦水分 ⑧抗生素?、岽竽c桿菌?、饧淄?br/>知識點6①寄生 ②動物病毒 ③遺傳物質?、芤呙纭、蒉D基因考點突破【典例1】【解析】本題考查真菌的特征。香菇屬于真菌,其細胞內有成形的細胞核,A項符合題意。【答案】 A【典例2】【解析】本題考查病毒的形態結構及生命活動特點。病毒的結構簡單,沒有細胞結構,C項錯誤。【答案】 C【典例3】【解析】本題考查食品保存的方法。罐頭用罐藏法保存,A項錯誤。【答案】 A【典例4】【解析】本題考查食品保存的原理。咸魚表面缺水、魚肉內有大量的鹽分,這些都是不利于細菌和真菌生存繁殖的環境,因此咸魚能保存較長時間,A項符合題意。【答案】 A【典例5】【解析】本題考查細菌、真菌與食品的制作。制作酸奶、泡菜時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在無氧的條件下,使葡萄糖變成乳酸;制作饅頭或面包時,經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會在面團中形成許多小孔,使饅頭或面包松軟多孔;制醋要用到醋酸菌,醋酸菌發酵產生醋酸。綜上所述,C項正確。【答案】 C實驗突破實驗1①洗手前手上細菌和真菌的數量比洗手后多 ②多【典例1】【解析】本題考查“檢測硬幣上的細菌和真菌”的實驗。(1)由實驗目的和實驗步驟可知,該班同學要探究的問題是硬幣上是否有細菌和真菌。(2)細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營養物質,培養基中加入牛肉汁的目的是提供有機物。裝有牛肉汁培養基的培養皿要在開水中蒸煮,目的是進行高溫滅菌。(3)用無菌棉棒擦拭硬幣后,在培養基上輕輕涂抹,這一步叫接種。(4)將實驗裝置放在室內溫暖環境下,是因為細菌和真菌的生長繁殖需要適宜的溫度。(5)②號培養皿不做任何處理,①號培養皿的培養基上涂抹硬幣上的擦取物,這兩組形成對照,實驗的變量是硬幣上的擦取物。推測在①號培養皿的培養基上能觀察到菌落。(6)為減少實驗誤差,使實驗更加科學可靠,還應該設置重復實驗。【答案】 (1)硬幣上是否有細菌和真菌(2)提供有機物 高溫滅菌(3)接種(4)適宜的溫度(5)設置對照實驗 硬幣上的擦取物 ①(6)重復實驗2①碘液?、跈E圓?、奂毎恕、芊糯箸R?、萱咦?br/>【典例2】【解析】本題考查“觀察酵母菌和霉菌”的實驗。題圖甲是酵母菌,題圖乙是青霉。其中[1]為細胞核,[2]為液泡,[3]為芽體,[4]為淀粉粒,[5]為孢子,[6]為直立菌絲。(1)取一滴黃色的酵母菌培養液制成臨時裝片,用碘液染色后,在顯微鏡下觀察,可以看到酵母菌細胞中染上顏色的細胞核和淀粉粒。(2)青霉的直立菌絲的頂端有掃帚狀的結構,其上生有成串的孢子,成熟的孢子呈青綠色,所以青霉顯現出青綠色。(3)酵母菌在環境條件適宜時,進行出芽生殖,青霉的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答案】 (1)黃 碘液 1 細胞核 4 淀粉粒(2)青綠 5 孢子(3)出芽 孢子實驗3①其他細菌和真菌的污染?、跍囟冗^高殺死酵母菌【典例3】【解析】本題考查“制作米酒”的實驗。(1)米酒制作的過程可簡單概括為浸泡→蒸煮→冷卻→接種→保溫→出酒,因此正確的制作順序是④→⑥→③→①→②→⑤。(2)將糯米飯冷卻到30 ℃的目的是30 ℃是酵母菌生活的適宜溫度,且防止溫度過高,將酵母菌殺死。(3)在糯米飯中間挖一個凹坑的主要目的是保證酵母菌等在開始生長時有充足的氧氣,能在短暫的時間內迅速繁殖。(4)酵母菌在無氧的環境中分解葡萄糖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二氧化碳和酒精濃度不斷增加,而發酵罐中最初便存在二氧化碳,酒精是后來才產生的,因此曲線Q表示酒精。(5)糯米飯發霉,米酒沒制作成功,原因可能是經常打開容器或容器密封性不好等。【答案】 (1)④→⑥→③→①→②→⑤(2)30 ℃是酵母菌生活的適宜溫度,且防止溫度過高殺死酵母菌(3)充足的氧氣(4)Q(5)經常打開容器(或容器密封性不好等,合理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