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2中考生物復習-生物圈中人的體內物質循環和廢物排出(二)學案【復習目標】 考點歸納 內容 要求1.血液循環 血液的成分 理解三種血管的比較心臟四腔及相連的血管體循環和肺循環 理解2.廢物的形成和排出 人體泌尿系統的組成 了解尿液的形成和排出過程 理解排泄的途徑 了解 【自主學習】讀記第四單元的核心知識(二)。一、描述血液循環系統的組成;1、流動的組織—----血液:(1)組成: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2)形態結構(判斷方法):血細胞中,數量最多、呈兩面凹的圓餅狀的是紅細胞;細胞最大、有細胞核的是白細胞;細胞最小、形狀不規則的是血小板。(3)功能:運載血細胞和運輸物質和廢物的是血漿;運輸氧和部分二氧化碳的是紅細胞,原因是含有血紅蛋白,在含氧高的地方與氧結合,含氧低的地方與氧分離;吞噬病菌的是白細胞;凝血和快速止血的是血小板。(4)異常癥:貧血是紅細胞過少,應補充含鐵和蛋白質的食物;炎癥是白細胞過多;(5)根據以上,我們可以得出血液的功能是運輸、防御、保護。2、血流的管道——血管:(1)判斷方法:根據血流方向,可判斷A靜脈血管,特點是管壁薄,彈性小,管腔細,血流速度慢,四肢靜脈內有靜脈瓣,防止血液倒流;B動脈血管,特點是管壁厚,彈性大,管腔粗,血流速度快;那么C就是毛細血管,判斷依據是只允許紅細胞單行通過。(2)功能:根據血管的特征得出:A是將血液從身體各部運輸到心臟;B是將血液從心臟運輸送到身體各部;C能進行物質交換,與此功能相適應的特點:管壁只有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官腔細,只允許紅細胞單行通過(判斷依據),血流速度最慢,數量多,分布廣。3、輸送血液的泵——心臟:(1)心臟是由肌肉組織構成,功能是將血液泵至全身。分為四個腔:⑦右心房④右心室①左心房⑥左心室。(2)結構特點:從心臟壁的厚薄來看,心室壁比心房壁要厚,四個腔中壁最厚是左心室。(3)心臟中的血液流向是心房→心室→動脈,原因是有⑤房室瓣和③與⑥之間有動脈瓣,它們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4、概述血液循環。體循環:左心室→主動脈→各級動脈→組織細胞處毛細血管網(血液由含氧豐富的動脈血變成了含氧少的靜脈血)→各級靜脈→上、下腔靜脈→右心房肺循環:右心室→ 肺動脈 → 肺部的毛細血管網 (血液由靜脈血變成了動脈血)→ 肺靜脈 → 左心房二、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過程。5、泌尿系統的主要器官是腎臟,主要作用是形成尿液。器官還有輸尿管、膀胱、尿道。腎臟的基本單位是腎單位,包括腎小球、腎小管、腎小囊。6、尿的形成主要與腎單位的兩個作用有關系。(1)通過腎小球和腎小囊壁起過濾作用,在腎小囊中形成原尿,主要成分是一部分水、無機鹽、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質,不含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2)通過腎小管起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主要成分是水和無機鹽、尿素。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的無機鹽等被腎小管重新吸收,進入血液。【合作探究】概念解讀一:流動的組織-血液1.在新鮮的血液中加入抗凝劑,過一段時間血液分為三層,如圖所示。2.紅細胞能運輸氧的原因紅細胞富含血紅蛋白,血紅蛋白含__ __,它在氧含量高的地方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的地方又容易與氧分離。血紅蛋白的這一特性,使紅細胞具有運輸氧的功能。貧血的原因是血液中__________的數量過少或__________含量過少。患者應多吃含__________豐富的食物。3.動脈血與靜脈血動脈血:含氧________,顏色鮮紅。靜脈血:含氧 ,顏色暗紅。概念解讀二:血流的管道-血管1、判斷血管的方法(1)顯微鏡下判斷小魚尾鰭毛細血管的主要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2)若在視野中看到如下圖所示的圖像(箭頭表示血流方向),則A表示____ __血管,B表示__ __血管。概念解讀三:輸送血液的泵——心臟心臟的四腔連接的血管瓣膜(1)房室瓣:心房和心室之間的瓣膜,只朝____ __開。(2)動脈瓣:動脈和心室之間的瓣膜,只朝___ ___開。4、心臟工作示意圖5、血液循環的途徑6、血液循環(1)基本規律是 → → → →(2)血液成分變化血液循環中,血液成分變化發生在 處。肺部的毛細血管處由 變為 ;組織細胞的毛細血管處由 變為 ;腎小球的毛細血管處由 變為 。概念解讀四:輸血與血型1.血量和輸血成年人體內的血量大致相當于本人體重的7%~8%。對于健康成年人來說,一次失血不超過______毫升,所喪失的血漿成分與血細胞,可以在短時間內得到補充而恢復正常。可見,健康成年人每次獻血____________毫升是不會影響健康的。2.血型——ABO血型血型系統將人類的血型分為________、B型、AB型和O型。3.安全輸血輸血時應以輸入為________血為原則(否則會使__________凝集成團)。在緊急情況下,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輸入少量的________血;AB血型的人,還可以緩慢地輸入少量的__________血。【精講點撥】一、重點難點:體循環和肺循環體循環是血液從心臟左側出發回到右側,肺循環是血液從心臟右側出發回到左側,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血液循環途徑。(1)體循環與肺循環不存在時間先后順序,而是同時進行的。(2)并不是所有的動脈內都流動脈血,如肺動脈里流的是靜脈血;不是所有的靜脈內都流靜脈血,如肺靜脈內流的是動脈血。(3)肺泡內的氧氣濃度最高,二氧化碳濃度最低;組織細胞內的氧氣濃度最低,二氧化碳濃度最高。其中,經過組織細胞處氣體交換,動脈血變成靜脈血;經過肺泡處氣體交換,靜脈血變成動脈血。在小腸毛細血管處,由于吸收了大量的營養物質,流出小腸的血液成為含養料最豐富的靜脈血;在腎臟處,由于形成了尿液,所以從腎靜脈流出的血液成為含尿素等廢物最少的靜脈血。二、易混易錯1.血液的成分血漿 血細胞紅細胞 白細胞 血小板形態特點 液體,含大量水 數量最多,成熟的無核,呈兩面凹的圓盤狀,含血紅蛋白 數量極少,有細胞核,體積比紅細胞大 最小,無細胞核,形狀不規則功能 運載血細胞,運輸養料和廢物 運輸氧氣 吞噬侵入人體的病菌 促進止血,加速凝血2.動脈和動脈血、靜脈和靜脈血動脈和靜脈都是血管:是根據其中的血流方向的不同劃分的。動脈血和靜脈血是根據血液中含氧量的多少劃分的。動脈血是指氧含豐富、顏色鮮紅的血液;靜脈血是指含氧較少、顏色暗紅的血液。動脈內不一定流動脈血,靜脈內也不一定流靜脈血。它們的關系如下表所示:血管 血流方向 體循環中的血管內所流血液類別 肺循環中的血管內所流血液類別動脈 把心臟里的血液送到全身的血管 動脈內流動脈血 肺動脈內流靜脈血靜脈 把全身各處的血液送回心臟的血管 靜脈內流靜脈血 肺靜脈內流動脈血【合作探究】概念解讀五:廢物的形成和排出一、排泄與排遺1.排泄:人體將__________、______,以及多余的______和_________等排出體外的過程。排遺:將食物消化后的殘渣所形成的糞便排出體外的過程,排出器官為大腸、肛門。2.排泄的主要途徑(1)通過皮膚中的________以汗液的形式排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2)通過____________系統,以氣體的形式排出____________和________。(3)通過____________系統,以尿液的形式排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二、泌尿系統的組成1.人體泌尿系統的組成:2.尿液的排出途徑:________→輸尿管→________尿道→體外。三、尿的形成和排出1.尿的形成 (1)腎單位的結構 (2)尿的形成過程2.尿的排出(1)過程:尿液經輸尿管進入________暫時儲存起來,當膀胱內的尿液儲存到一定量時,產生尿意,進行排尿。(2)意義:排尿不僅能排出____________,還能調節體內水和無機鹽的平衡,維持____________的正常生理機能。【精講點撥】一、重點難點1、尿液的形成需要經歷兩個重要的生理過程:(1)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的過濾作用(2)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2、腎小球、入球小動脈和出球小動脈內流動的液體為動脈血;腎小囊腔中的液體為原尿;腎小管末端流出的液體為尿液。3、血漿、原尿、尿液共有的成分為:水、無機鹽和尿素。二、易混易錯1.原尿與尿液形成 主要成分原尿 是血液經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的過濾作用形成的液體 水、無機鹽、葡萄糖、尿素等,不含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尿液 是原尿經腎小管重吸收后形成的液體 水、無機鹽、尿素等,不含葡萄糖2.腎小管和輸尿管形成 作用腎小管 腎小囊末端變窄形成 對原尿進行重吸收,形成尿液輸尿管 腎盂末端變窄形成 把腎臟里的尿液輸送到膀胱3.血尿、蛋白尿、糖尿的區分病名 病癥 病變部位 病因血尿 尿中有紅細胞等,顏色呈鮮紅色 腎小球 腎小球因病變而通透性增大,原來不能濾過的血細胞,可以濾過到原尿中,形成血尿蛋白尿 尿中蛋白質含量過高 腎小球 由于腎小球病變,通透性增大,原來不能濾過的蛋白質被濾過,造成尿中蛋白質含量過高(每日排出量超出150毫克),形成蛋白尿糖尿 尿中有葡萄糖 腎小管或胰島 腎小管病變,重吸收作用減弱,不能將葡萄糖全部重吸收。胰島分泌的胰島素過少,血糖含量過高,超過人體腎糖閾也會出現糖尿三、生物學基本觀點小腸有適于消化和吸收的特點,肺有適于氣體交換的特點等,說明了生物的結構和功能相適應。【方法錦囊】方法1 識別血細胞及其異常病癥的方法1.有細胞核、數量比較少的是白細胞,數目過多時,可能有炎癥。2.數目最多、無細胞核的是紅細胞,數目過少時,說明貧血。3.最小、無核且形狀不規則的是血小板。方法2 識別三種血管的方法1.動脈內血流速度最快,血壓高。把血液輸送入逐漸分支成的毛細血管。2.靜脈內血流速度慢,回收來自毛細血管的血液。遠離心臟的四肢,特別是下肢部位靜脈內瓣膜較多。3.毛細血管內血流速度最慢,利于血液與組織細胞間充分地進行物質交換。標志特征是紅細胞單行通過。方法3 識別心臟四腔的方法1.心臟壁主要由肌肉組織構成,具有收縮、舒張的功能,心臟能推動血液在血管內循環流動。2.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心室壁厚,收縮和舒張有力,心室收縮能把血液泵至動脈并送往全身或肺部,心房收縮只需把血液壓至心室。心室輸送血液的距離長于心房輸送血液的距離。3.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左心室的收縮把血液從主動脈泵出流向全身各處,而右心室的收縮把血液從肺動脈泵出流向肺部,左心室輸送血液的距離長于右心室輸送血液的距離。方法4 區分血漿、原尿、尿液的方法所在部位 主要成分血漿 血管、腎小球中 水、蛋白質、無機鹽、葡萄糖、尿素等原尿 腎小囊腔中 水、無機鹽、葡萄糖、尿素等尿液 腎小管末端流出 水、無機鹽、尿素等小結:原尿與血漿相比,無大分子蛋白質;尿液與原尿比,無葡萄糖;尿液與血漿比,無大分子蛋白質和葡萄糖。【例題分析】例1 .血液經過體循環后最先流回A.右心房 B.右心室C.左心房 D.左心室例2 .小王手指不慎劃破出血,血液中與傷口止血和避免發炎有關的成分分別是A.血小板、白細胞 B.血小板、血漿C.紅細胞、血漿 D.白細胞、血漿例3 .觀察下圖,根據血流方向,判斷②是A.動脈 B.靜脈 C.毛細血管 D.腎小管例4 .尿液與原尿相比,一般不含葡萄糖,這是由于A.腎小球的過濾作用B.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C.膀胱的儲存D.輸尿管的輸送例5 (如圖為小腸絨毛內的血管示意圖,其中表示動脈的是A.① B.② C.③ D.無法判斷【有效訓練】1.在顯微鏡下我們觀察到數量最多的是紅細胞,下列選項與紅細胞無關的是A.貧血 B.血紅蛋白 C.壞血病 D.高原反應2.關于血液的常識不正確的是A.運動后血流速度和心率都加快B.化驗抽血時針刺入的是動脈血管C.輸血應以輸同型血為主D.白細胞含量若高于正常值可能出現炎癥3.圖中曲線表示血液中某氣體含量變化情況,E表示肺動脈。據圖判斷不正確的是A.圖中曲線表示的是氧氣的變化情況B.F表示肺部毛細血管C.G中流動的是靜脈血 D.E中血液來自右心室4.日常生活中,似乎總有一些“條條框框”約束著同學們的行為,比如不要隨地吐痰、吃飯時不能大聲說笑、不要高聲喊叫或尖叫。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痰由黏液、灰塵、細菌、病毒等組成,隨地吐痰會傳播疾病B.吃飯時大聲說笑,食物容易由咽誤入氣管引起咳嗽,嚴重還可能引起窒息C.青少年在變聲期聲帶有顯著變化,充血、腫脹,大聲喊叫容易損傷聲帶D.我的青春我做主,那些“條條框框”限制了我的自由5.“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一個紅細胞打算去旅行,它從左心室出發,最后又到左心室,用箭頭表示紅細胞的“旅行”方向。在這段旅途中,不可能出現的兩個相鄰站點是A.小腸動脈→毛細血管 B.左心室→左心房C.毛細血管→肝靜脈 D.右心室→肺動脈6.如圖可用于描述生物體內的物質變化,a、b表示物質,M表示相應的結構,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若a為脂肪,b為脂肪酸和甘油,則M為胃B.若a為蛋白質,b為氨基酸,則M是口腔C.若a、b均為動脈血,則M可能是腎小球D.若a為動脈血,b為靜脈血,則M為肺泡周圍的毛細血管7.人體生命活動中會產生許多廢物,如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無機鹽等,將這些廢物排出體外的系統或器官是①消化系統 ②泌尿系統 ③呼吸系統 ④血管 ⑤皮膚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8.下圖是原尿在形成尿液的過程中,流經腎單位某一結構M時,某種物質的濃度變化示意圖,據圖回答,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該物質為水,M結構為腎小球B.該物質為無機鹽,M結構為腎小囊C.該物質為葡萄糖,M結構為腎小管D.該物質為尿素,M結構為腎小球9.下面是某醫院提供的尿液的化驗數據樣本,請分析并回答(注表中“—”表示很少或無“+”表示較多,“++”表示很多),此人發生病變的部位可能是葡萄糖 蛋白質 無機鹽 尿素 尿酸 紅細胞 白細胞樣本 ++ 1.6 1.5 0.02 ++ ++A.腎小囊 B腎小球C.腎小管 D.腎小管周圍的毛細血管10.腎臟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A.腎小球 B.腎小囊 C.腎小管 D.腎單位九年級物理學科試卷 第 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