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2 聲音的產生和傳播學習指要一、知識要點1.聲源:正在發聲的物體。聲音是由于物體的振動而產生的。固體、液體和氣體的振動都能產生聲音。2.聲波:聲源的振動在介質中以波的形式傳播,聲音可依賴于氣體、液體、固體等介質傳播,真空不能傳播聲音。3.聲速:聲音在單位時間內傳播的距離叫做聲速。聲速與介質的種類有關,一般來說,聲音在固體中傳播速度最大,在氣體中傳播速度最小。聲速還與介質的溫度有關,15℃時空氣中的聲速為340米/秒,并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4.聲波的應用:測距、醫療等。二、重要提示1.一切正在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物體振動停止時發聲也就停止。這一點可用來判斷一個物體是否正在發聲。2. 聲波傳播的實質是介質將聲源的振動向外傳播的過程。而介質本身并沒有向遠處傳播。科學廣場回音建筑趣談 聲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米/秒(15℃的空氣)。聲源發出的聲波碰到大山、高墻等障礙物時,就會被反射回來,形成回聲。若聲源發聲與回聲返回時的時間差大于0.1秒,人們就能聽到回聲。我國古代人民將此原理運用到建筑學上,建成獨具匠心的回音建筑,是一項偉大的創舉。它反映了我國古代高超的科技水平。 在北京天壇內,有一道環形的墻壁,這就是著名的回音壁。若游人面壁呼喚,其聲可沿墻傳到墻的另一端。凹形的墻壁,就是回聲的反射面。 在河南洛陽,有一座齊云塔。據說,人站在塔南20米處擊掌,古塔就會發出青蛙的叫聲,人稱“古塔蛙鳴”。實際上,在塔的任何一面都可以聽到人們擊掌的回聲。 最奇妙的是重慶潼南縣大佛寺的“石頭琴”。在寺側的山坡上有20余級石階,游人拾級而登,步履觸處,咚咚聲應,猶如清雅悠揚的古琴聲。石壁右側刻有“石蹬琴聲”四字,俗稱“七步彈琴”。這是因為這20余級石階中,只有七級能發出琴聲似的回聲,這無弦石琴尤以第七級回聲最響、最清亮,宛如自然音中的回音。其回聲的原理,迄今未能解釋。這就形成了懸念,使游人興趣大增。解題指導【例l】如圖2.2—1所示,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紙屑,擊鼓時,會看到碎紙屑在鼓面上不斷地跳動。在此實驗中,碎紙屑的作用是( )A.使鼓面的振動盡快停下來B.把鼓面的微小振動放大,便于觀察C.使鼓的振動時間延長D.使聲波多次反射形成回聲【解析】正在發聲的鼓一定在振動,但人眼不易直接觀察到,采用轉換法,把碎紙屑放在鼓面上,這樣鼓面的振動就會引起碎紙屑的跳動,便于觀察。【答案】B【回顧】科學實驗中,對于一些不易直接觀察到的現象,通常用轉換法轉換為易直接觀察到的現象,使現象更明顯。【例2】運用聲吶系統可以探測海洋深度。在與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聲吶向海底發射超聲波。如果經4秒接收到來自海底的回波信號,則該處的海深為_______米(海水中聲速是l500米/秒)。但是,超聲波聲吶卻不能用于太空測距(比如測地球與月球的距離),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解析】 聲音傳播的距離一聲音傳播的速度×時間,即s=vt=l500米/秒×4秒=6000米,這個距離是海平面到海底距離的2倍,因此海深為h==3000米。超聲波屬于聲波,它的傳播也需要介質,因而不能用于太空測距,因為真空不能傳聲。【答案】3000 真空不能傳聲同步訓練 A組1.下列有關聲音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有聲音就一定有振動 B.有振動就一定有聲音 C.聲音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D.聲音只可以在空氣中傳播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聲音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最大 B.上課時聽不到老師講課的回聲,是因為教室太小,不會產生回聲 C.聲音的傳播速度是340米/秒 D.登上月球的宇航員即使離得很近,也必須用無線電交談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只要物體振動,就一定能聽到聲音 B.固體、液體、氣體都能傳播聲音 C.宇航員們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口語交談 D.聲音在固體、液體中比在空氣中傳播得慢些4.鑼發聲的時候,用手按住鑼面,鑼聲就會消失,這是因為 ( ) A.手擋住了鑼發出的聲音 B.手按住鑼面,使鑼面停止了振動 C.手使鑼面振動加快 D.無法判斷下列實驗現象不能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是 ( )6.天壇公園內的回音壁是我國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跡。在回音壁從發聲到聽到回聲的過程中,應用的聲學原理是 ( ) A.聲音的反射 B.聲音能在空氣中傳播 C.聲音能在墻壁內傳播 D.A和B都對7.一般來說,影院、劇院的四周墻壁都做得凹凸不平,像蜂窩似的,這是為了 ( ) A.減弱聲波的反射 B.增強聲波的反射 C.僅僅為了裝飾 D.以上都不對下列不能產生聲音的是 ( )如圖所示,小明與小剛用細棉線連接兩個紙杯,制成了一個“土電話”。 (1)他們利用“土電話”能進行通話,這表明___________。(2)相距同樣遠,講話者以同樣的響度講話,如果改用細金屬絲連接“土電話”,則聽到的聲音就大些。這一實驗現象表明:______________。(3)如果在用“土電話”時,另一個同學用手捏住線上的某一部分,則聽的一方就聽不到聲音了,這是由于______________。(4)如果在用“土電話”時,線沒有拉直而是處于松弛狀態,則聽的一方通過棉線_______(填 “能”或“不能”)聽到對方的講話聲。同步訓練 B組10.在敲響新年鐘聲時,小明發現停止撞擊后的大鐘“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 ) A.鐘聲的回聲在傳播 B.大鐘還在振動 C.周圍的空氣在振動 D.小明聽覺發生“延長”11.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真空不能傳聲是通過實驗與推理的方法獲得的 B.發出較強聲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燭焰“跳舞”,說明聲波能傳遞能量 C.課堂上聽到老師的講話聲,說明聲音可以在空氣中傳播 D.聲音從空氣傳播到水中,聲速將變小12.如圖所示是探究聲現象時 常用的裝置。請回答: (1)圖中所示的實驗現象說明__________________。 (2)乒乓球在實驗中起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 (3)如果將這個實驗拿到月球表面上去做,你會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說明:______________。將自己的聲音和別人的聲音都錄到錄音帶上,然后再放出來聽,會發現錄下的自己的聲音與平時的聲音不同。錄音過程中能產生失真,這可以在聽別人直接說話和錄音說話的聲音對比中發現,但錄音中自己的聲音與平時自己的聲音的不同,顯然不是這種失真造成的。試解釋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參考答案2.2 聲音的產生和傳播1.A 2.D 3.B 4.B 5.C 6.D 7.A 8.C 9.(1)固體能傳聲 (2)金屬傳聲效果比棉線好 (3)線已停止振動 (4)不能 10.B ll.D l2.(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2)將微小的振動放大 (3)小球多次被彈開,但聽不到聲音真空不能傳聲 l3.這是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時造成的,平時聽自己的聲音,是通過自己的頜骨傳入耳朵的,而聽到的錄音是通過空氣傳入自己耳朵的,所以兩者不一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