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關注公共衛生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了解公共衛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及其危害。2、了解公共衛生的范圍和內容,養成講究公共衛生的良好習慣教學過程:一、情景導入1、同學們提到“公共衛生”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呢?讓學生從感觀上體會公共衛生。二 交流討論(一)公共衛生事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及其產生的影響1、公共衛生事件是指已經發生或者可能發生的、對公眾健康造成或者可能可能造成重大損失的事件。2、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會公眾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事件。(二)、 講授公共衛生知識1、公共場所有什么特點?(1)人員集中,流動性大。(2)設備和物品容易污染。(3)容易傳播疾病。(4)不宜監督管理。2、公共場所包括哪些部分?公共場所范圍廣泛。基本分為七類:(1)賓館、飯店、旅店、招待所、咖啡館、酒吧等;(2)浴池、理發店、美容廳;(3)影劇院、舞廳、游藝廳;(4)體育場、游泳館、公園;(5)展覽館、博物館、圖書館;(6)商店、書店;(7)候診室、候車室、公共交通工具。3、公共場所常見的傳染病有哪些 ?(1)病毒性肝炎。(2)細菌性痢疾。(3)傷寒。(4)流行性感冒。(5)流行性腦脊髓膜炎。(6)肺結核。(7)皮膚霉菌病等。4、公共場所有哪些基本衛生要求?公共場所種類繁多,功能各異,但基本要求是一樣的,即(1)要有良好的微小氣候;(2)良好的環境;(3)清潔的用具;(4)從業人員要具有衛生知識和基本素質,如主要傳染病的防治常識等;(5)必須防止傳播疾病。5、公共場所有哪些有害氣體?一是一氧化碳。二是二氧化碳。三是其他有害氣體。如理發店、美容店中可在空氣中測出一定氨。6、公共場所有哪幾種消毒方法?一是物理消毒法。二是化學法。三是生物消毒法。即利用一些生物來殺滅病原微生物的方法。7、對公共場所從業人員有什么具體要求?公共場所從業人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地區的文明建設和精神面貌的代表,要有較高的要求。首先要思想好,服務目的明確,其次要著裝整潔,勤洗勤換,定期消毒,三是文明大方,四是工作時間不吸煙、不吃零食,不隨地吐痰,五是要經過健康檢查,做到持證上崗。8、公共場所經常性衛生監督有哪些方面?一般有三個方面:(1)一是定期檢查。即監督人員按周、月到公共場所進行監督檢查,指出存在的問題,提出改建意見;(2)二是不定期檢查。就是根據工作需要隨時檢查,或根據群眾舉報會同新聞單位進行現場考察暴光。(3)三是專題調查。三 、活動小結。61關注公共衛生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了解常見傳染病知識,知道常見的傳染病人哪些,傳染途徑有哪些。2、培養學生講究環境衛生的良好習慣。3、了解禽流感H7N9的癥狀及預防措施。教學重難點:1、常見傳染病的類型及預防。2、禽流感H7N9的癥狀及預防。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我們可能一不小心就會患上傳染病,如流感、痢疾等。生病是很痛苦、很煩惱的事。那么,我們應該怎樣預防傳染病呢?二、常見的傳染病:1、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病,特點是傳染性很強,傳播速度很快,流行廣。2、沙眼:是一種通過手指、手帕、毛巾、臉盆及其他公共物品傳播的傳染病。3、水痘:主要發生于兒童身上的急性傳染病,冬、春季發病較多。4、細菌性痢疾:多發生在夏、秋季節。患上痢疾后,會有發燒、腹痛、腹瀉、排膿血樣大便等癥狀。5、禽流感H7N9病毒:癥狀(1)、輕度直至嚴重的呼吸道癥狀,包括咳嗽、打噴嚏和大量流淚。 (2)、頭部和臉部水腫,神經紊亂和腹瀉。 這些癥狀中的任何一種都可能單獨或以不同的組合出現。有時疾病暴發很迅速,在沒有明顯癥狀時就已發現雞死亡。 臨床表現: (1)、潛伏期 一般為1~3天,通常在7天以內。 (2)、臨床癥狀急性起病,早期表現類似普通型流感。(1)主要為發熱,體溫大多持續在39℃以上,熱程1~7天,一般為3~4天,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頭痛和全身不適。(2)部分患者可有惡心、腹痛、腹瀉、稀水樣便等消化道癥狀。重癥患者病情發展迅速,可出現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肺出血、全血細胞減少、腎功能衰竭、敗血癥、胸腔積液、休克及Reye綜合征等多種并發癥。 (3)、重癥患者可有肺部實變體征等。 H7N9的臨床表現為:人感染H7N9禽流感潛伏期一般為7天以內。患者一般表現為流感樣癥狀,如發熱,咳嗽,少痰,可伴有頭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適。重癥患者病情發展迅速,表現為重癥肺炎,體溫大多持續在39 以上,出現呼吸困難,可伴有咳血痰;可快速進展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縱隔氣腫、膿毒癥、休克、意識障礙及急性腎損傷等。如何預防甲型H7N9流感病毒感染 盡量減少和禽畜等動物及其排泄物、分泌物的直接接觸。盡量讓兒童遠離病、死禽畜動物。 勤洗手,特別是在接觸禽畜等動物和蛋類之后要盡快及時洗手。同時掌握正確洗手的方法。 不自行宰殺禽畜等動物,不食用病、死禽畜肉,不購買無檢疫證明的鮮、活、凍禽及其產品。 生禽畜肉和生蛋等一定要燒熟煮透,在食品加工、食用過程中要做到生熟分開,處理生禽畜肉的案板、刀具和容器等不能用于熟食。 做好個人衛生,勤開窗通風,打噴嚏時注意遮掩口鼻,不隨地吐痰,盡量不去人多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場所。同時保證充足的睡眠,加強體育鍛煉,避免過度勞累,增強身體抵抗力。 如果有發熱和呼吸道癥狀,及時到醫院就診。同時能夠把自己和可疑動物(如禽畜類等)的接觸史告訴醫生。三、傳染病的預防:1、預防流感:(1)避免接觸流感樣癥狀(發熱、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2)注意個人衛生,經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噴嚏后.(3)避免接觸生豬或前往有豬的場所.(4)避免前往人群擁擠場所。(5)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口鼻,然后將紙巾丟進垃圾桶。(6)食用處理得當的熟豬肉和豬肉制品.烹制豬肉時將豬肉烹制內部溫度達到,可殺死細菌和病毒。2、其他預防:(1)早發現、早診斷、站隔離、早報告、早治療。(2)將病人的衣物、用具進行徹底消毒。(3)對患有傳染病的動物要及時處理,徹底消毒和深埋。(4)注意個人衛生,經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盡量不到人群擁擠的公共場所,減少被感染的機會;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口鼻,然后將紙巾丟進垃圾桶等等。(5)強化教室衛生。及時清掃,使教室、走廊整潔優雅,經常開窗,保持教學和生活場所空氣流通清新。教師總結,學生齊讀《公共衛生安全常識》:一、房屋空氣要流通,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二、搞好環境衛生,及時清理垃圾,保持室內和周圍環境清潔。 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隨地吐痰,不共用衛生潔具,不隨地大小便。 四、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勤洗手、多喝水、不吸煙、不酗酒。 五、經常鍛煉身體,保持均衡飲食,注意勞逸結合,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六、要根據天氣變化適時增減衣服,避免著涼。 七、體弱者和慢性病患者應盡量避免到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 八、如果有發熱、咳嗽等癥狀,應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 九、當感染流行疾病時,應主動戴口罩,與健康人隔離,盡量不要去公共場所,防止傳染他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關注公共衛生第一課時-八年級綜合實踐.doc 關注公共衛生第二課時-八年級-下綜合實踐.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