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2節(jié) 氧化和燃燒學習目標:知識精講 有的放矢核心考點一:氧化反應知識歸納物質跟氧發(fā)生的反應叫作氧化反應。類型:①緩慢氧化:氧化過程進行得非常緩慢,甚至在短期內(nèi)不易察覺,如鋼鐵生銹、塑料和橡膠制品的老化等。②劇烈氧化:氧化過程進行得很劇烈,如燃燒。典型例題 珠聯(lián)璧合【例題1】(2021秋 遵化市期中)下列現(xiàn)象屬于緩慢氧化的是( )A.木炭燃燒 B.食物腐敗 C.蠟燭燃燒 D.汽油燃燒【答案】B【解答】解:A、木炭燃燒,屬于劇烈的氧化反應,不屬于緩慢氧化,故選項錯誤。B、食物腐敗,是食物空氣中的氧氣發(fā)生的不容易察覺的緩慢氧化,故選項正確。C、蠟燭燃燒,屬于劇烈的氧化反應,不屬于緩慢氧化,故選項錯誤。D、汽油燃燒,屬于劇烈的氧化反應,不屬于緩慢氧化,故選項錯誤。故選:B。【變式1】(2021秋 遵化市期中)下列現(xiàn)象屬于緩慢氧化的是( )A.木炭燃燒 B.食物腐敗 C.蠟燭燃燒 D.汽油燃燒【答案】B【解答】解:A、木炭燃燒,屬于劇烈的氧化反應,不屬于緩慢氧化,故選項錯誤。B、食物腐敗,是食物空氣中的氧氣發(fā)生的不容易察覺的緩慢氧化,故選項正確。C、蠟燭燃燒,屬于劇烈的氧化反應,不屬于緩慢氧化,故選項錯誤。D、汽油燃燒,屬于劇烈的氧化反應,不屬于緩慢氧化,故選項錯誤。故選:B。知識精講 有的放矢核心考點二:燃燒及燃燒的條件知識歸納1.燃燒的概念:通常情況下,可燃物與氧氣發(fā)生的一種發(fā)光、放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叫作燃燒。2.燃燒的條件:可燃物、助燃劑、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物質 白磷 紅磷 汽油 木材 木炭 硫 酒精 無煙煤著火點℃ 40 240 250 250~330 320-370 260 558 700-7503.可燃物的著火點:物質燃燒所需達到的最低溫度叫著火點不同物質的著火點是不同的。已知白磷的著火點是40℃,紅磷的著火點是240℃。可燃物在空氣中燃燒和在氧氣中燃燒的異同點:①本質一樣,都是與氧氣發(fā)生反應;②現(xiàn)象不一樣,在氧氣中燃燒劇烈一些。21·cn·jy·com原因:反應物濃度越大,反應越劇烈自燃:由于緩慢氧化產(chǎn)生的熱量被積累后,溫度升高達到該可燃物的著火點時,在氧氣充足的情況下,不經(jīng)點火就自發(fā)燃燒起來的現(xiàn)象。21*cnjy*com爆炸:如果燃燒以極快的速率在有限的空間里發(fā)生,瞬間內(nèi)累積大量的熱,使氣體體積急劇地膨脹,就會引起爆炸。化學變化:鞭炮物理變化:高壓鍋爆炸典型例題 珠聯(lián)璧合【例題2】如圖是特色菜“紙鍋燒豆腐”。將盛有豆腐、水和調(diào)味品的紙鍋直接放在固體酒精上燒,發(fā)現(xiàn)紙鍋不會被燒壞;小明認為是紙鍋里的水在沸騰時到達沸點后溫度不變,達不到使紙燃燒的溫度。下列操作能證明小明觀點的是A.把空紙鍋放在酒精上燒 B.把紙鍋換成鐵鍋C.把固體酒精換成煤氣灶 D.用扇子加大火力【答案】A【解析】根據(jù)題意知道,小明認為紙鍋中盛著水,水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最高溫度是100℃,紙鍋受水的影響,不會超過100℃,沒有達到紙的著火點,所以紙鍋不會燃燒,為了能證明小明觀點,可以把空紙鍋放在酒精上燒,若不能燃燒,說明小明猜想錯誤,若能夠燃燒,說明小明猜想正確,故A符合題意;BCD.把紙鍋換成鐵鍋,把固體酒精換成煤氣灶,用扇子加大火力,都不能改變水的沸點,與小明的猜想無關,故BCD不符合題意。21世紀教育網(wǎng)版權所有故選A。【變式2】通常情況下,燃燒需要三個條件,如圖甲所示。圖乙所示的實驗中,能證明可燃物燃燒與溫度有關的是( )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答案】A【解析】①白磷在冷水中不燃燒,不能證明可燃物燃燒與溫度有關只能證明與氧氣有關;②能證明可燃物燃燒與溫度有關;③不能證明可燃物燃燒與溫度有關,能證明與氧氣有關;④能證明可燃物燃燒與溫度有關。故選擇A。知識精講 有的放矢核心考點三: 滅火知識歸納破壞燃燒的三個條件之一,就可以達到滅火的目的。(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與火源隔離(2)隔絕空氣(或氧氣)(3)使可燃物的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促進燃燒:(1)增大氧氣的濃度 (氧氣的濃度越大燃燒越劇烈)(2)增大可燃物和氧氣的接觸面積 (接觸面積越大燃燒越劇烈)典型例題 珠聯(lián)璧合【例題3】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下到關于火災、滅火與逃生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火災是一種燃燒現(xiàn)象,燃燒屬于緩慢氧化B.電路老化著火,應立即用水滅火C.在火場的濃煙中逃生,可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勢前行D.為了快速逃離火場可乘坐電梯【答案】C【解析】A. 火災是一種燃燒現(xiàn)象,燃燒是劇烈的氧化反應,不屬于緩慢氧化,此選項錯誤;B. 電路老化著火,應先切斷電源,此選項錯誤;C. 在火場的濃煙中逃生,可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勢前行,防止煙塵、有毒氣體進入人體,此選項正確;D. 發(fā)生火災時,不能乘坐電梯逃生,此選項錯誤。故選C。【變式3】2020年3月底,四川西昌突發(fā)森林火災,過火面積約1000公頃。下列關于森林火災應急措施或原因不合理的是( )www.21-cn-jy.comA.用沙土滅火,達到隔絕空氣的目的B.飛機播撒干冰,達到降低可燃物著火點的目的C.緊急疏散火災周圍地區(qū)的人群及貴重物品,達到減少損失的目的D.砍掉或清理大火前面的干枯樹枝、樹葉等可燃物,達到隔離可燃物的目的【答案】B【詳解】A、用沙土滅火,可達到隔絕空氣的目的,故選項正確;B、可燃物的著火點一般不變,故選項錯誤。C、緊急疏散火災周圍地區(qū)的人群及貴重物品,達到減少損失的目的,故選項正確;D、發(fā)生火災時砍掉或清理掉大火前面的樹枝等可燃物,可以使可燃物與火源隔離,從而達到滅火的目的,故選項正確。2·1·c·n·j·y故選:B。知識精講 有的放矢核心考點四: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知識歸納化學反應在生成新物質的同時,伴有能量的變化,而能量的變化通常表現(xiàn)為熱量的變化,即有放熱現(xiàn)象或吸熱現(xiàn)象。【來源:21·世紀·教育·網(wǎng)】放出熱量的反應:如燃料的燃燒,生石灰與水結合成氫氧化鈣,鎂與鹽酸反應等。(2)吸收熱量的反應:如碳與二氧化碳在高溫條件下生成CO,Ba(OH)2與NH4Cl反應。典型例題 珠聯(lián)璧合【例題4】(2022 宿州一模)放熱反應在生產(chǎn)、生活中應用廣泛。下列應用的主要原理不涉及放熱反應的是( )2-1-c-n-j-yA.生石灰用于加熱即熱食品B.炸藥用于拆除危舊建筑C.鐵粉用于制作熱敷袋D.用水鑒別NaOH和NaCl【解答】解:A、生石灰用于加熱即熱食品,利用的是生石灰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放出熱量,故選項不符合題意;www-2-1-cnjy-comB、炸藥用于拆除危舊建筑,是利用炸藥爆炸放出大量的熱,故選項不符合題意;C、鐵粉用于制作熱敷袋,是利用了鐵與氧氣、水反應放熱,故選項不符合題意;D、用水鑒別NaOH和NaCl,主要是利用在溶解過程中能量的變化不同,不是放熱反應,故D符合題意。故選:D。【變式4】(2021 益陽)物質發(fā)生化學變化時伴隨有能量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化學反應過程中都會有放熱現(xiàn)象B.人類利用的能量都是通過化學反應獲得的C.化學能可轉變成電能,如天然氣燃料電池已被應用于城市客車的驅動電源D.人體能維持恒定體溫,主要是蛋白質在酶的催化下轉變成CO2和H2O,放出熱量【解答】解:A.有些化學反應放出熱量,有些化學反應需要吸收熱量,如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故A錯誤;B.人類利用的能量大部分是通過化學反應獲得的,還可以通過其他途徑獲取能量,如太陽能、風能等,故B錯誤;C.化學能可轉變成電能,如天然氣燃料電池已被應用于城市客車的驅動電源,故C正確;D.糖類是人體最主要的供能物質,人體能維持恒定體溫,主要是糖類在酶的催化下轉變成CO2和H2O,放出熱量,故D錯誤。故選:C。走進重高 拓展視野【題1】.人們常在可燃建筑材料中添加阻燃劑以防止火災,氫氧化鎂是一種常見的阻燃劑,受熱易分解:Mg(OH) 2 MgO+H2O↑.下列關于該化合物可作阻燃劑的原因說法錯誤的是( )A.該分解反應屬吸熱反應,可降低可燃物的溫度B.該化合物著火點高,不易燃燒C.生成的水蒸氣稀釋空氣D.生成的固體氧化物隔絕空氣【解答】解:A.該反應吸收熱量,可以使溫度降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故正確;B.該化合物沒有可燃性,故錯誤;C.生成的水蒸氣稀釋空氣,有利于滅火,故正確;D.生成的固體氧化物隔絕了氧氣,故正確。故選:B。【題2】.“魔棒點燈”趣味實驗的操作為:取少量高錳酸鉀晶體放在表面皿上,在高錳酸鉀上滴加2~3滴濃硫酸,用玻璃棒蘸取后去接觸酒精燈的燈芯,酒精燈立刻被點燃了。你認為酒精燈能被點燃的主要原因是( )A.“魔棒”具有神奇的功力使酒精燈點燃B.高錳酸鉀與濃硫酸的混合物能降低酒精燈的著火點,使酒精自發(fā)燃燒C.它們之間發(fā)生化學反應,放出大量的熱,使溫度達到酒精的著火點D.它們之間發(fā)生化學反應,產(chǎn)生大量氧氣,酒精在氧氣濃度大的環(huán)境中能自發(fā)燃燒【解答】解:A、“魔棒”不具有神奇的功力。錯誤;B、酒精燈的著火點不能降低。錯誤;C、高錳酸鉀和濃硫酸之間發(fā)生了化學反應,放出大量的熱,使溫度達到酒精的著火點。正確;D、酒精在氧氣濃度大的環(huán)境中也不能自發(fā)燃燒。錯誤。故選:C。鞏固訓練 初露鋒芒【題1】如圖,往燒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某固體,會引起試管內(nèi)白磷燃燒,該固體可能是( )A.氫氧化鈉 B.硝酸銨 C.氯化鈉 D.碳酸鈣【答案】A【詳解】A、氫氧化鈉溶于水放出熱量,使容器內(nèi)溫度升高,達到白磷的著火點,引起試管內(nèi)白磷燃燒,選項正確。B、硝酸銨溶于水吸熱,使容器內(nèi)溫度降低,選項錯誤。C、氯化鈉溶于水容器內(nèi)溫度基本不變,選項錯誤。D、碳酸鈣難溶于水,容器內(nèi)溫度基本不變,選項錯誤。故選A。【題2】已知蠟燭的著火點約為190℃,蠟燭的火焰由氣態(tài)蠟燃燒形成,如圖所示,在溫度計示數(shù)為280℃以上時,快速推動活塞,觀察到蠟燭立即熄滅。蠟燭熄滅的主要原因是( )A.隔絕氧氣 B.移走可燃物C.降低溫度至著火點以下 D.無法判斷【答案】B【詳解】蠟燭的著火點約為190℃,蠟燭的火焰由氣態(tài)蠟燃燒形成。如圖所示,在溫度計示數(shù)為280℃以上時,快速推動活塞,使氣態(tài)石蠟被趕走,所以觀察到蠟燭立即熄滅,故蠟燭熄滅的主要原因是移走可燃物。【出處:21教育名師】故選B。【題3】下列變化中都有能量變化,其中屬于在化學變化中吸收熱量的是( )A.鎂與稀鹽酸反應B.高錳酸鉀制氧氣C.硝酸銨溶于水使溫度降低D.利用干冰升華進行人工降雨【答案】B【解答】解:A、鎂和稀鹽酸生成氯化鎂溶液和氫氣,放出大量的熱,屬于放熱反應,故選項錯誤。B、高錳酸鉀制氧氣,需要進行加熱,屬于吸熱反應,故選項正確。C、硝酸銨溶于水使溫度降低,發(fā)生的是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D、利用干冰升華進行人工降雨,利用的是干冰升華吸熱的性質,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故選:B。【題4】科學課上,老師向大家演示了兩個化學反應實驗。(1)實驗一中,將混有氫氧化鋇晶體和氯化銨晶體的燒杯放在玻璃板上,快速攪拌玻璃棒后靜止片刻,提起小燒杯,發(fā)現(xiàn)玻璃板粘在燒杯底部一起提起。可見,氫氧化鋇和氯化銨反應能______(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來源:21cnj*y.co*m】(2)實驗二中,生石灰是氧化鈣的俗稱,寫出氧化鈣的化學式______。生石灰與水反應會放出大量的熱。將氣球中的生石灰倒入水中一段時間后,觀察到的現(xiàn)象有______。【答案】 吸收 CaO 氣球先變大后變小【詳解】(1)氫氧化鋇晶體與氯化銨晶體反應后,發(fā)現(xiàn)玻璃板粘在燒杯底部一起提起,說明反應后水結冰,說明反應吸收熱量。【版權所有:21教育】(2)氧化鈣中鈣元素化合價為+2價,氧元素化合價為-2價,所以氧化鈣的化學式為:CaO;生石灰與水反應會放出大量的熱,所以氣球會變大,等熱量散失之后,氣球會變小,所以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氣球先變大后變小。【題5】某興趣小組利用如圖裝置進行了“可燃物燃燒的條件”的探究實驗。①將所需儀器按照裝置圖連接起來;②在K3處夾緊止水夾,打開K1和K2,向上拉動任意一支注射器的活塞;③將實驗所需藥品加入對應的儀器;④將裝有適量白磷的具支試管放入冷水中,打開K3處止水夾;⑤打開K1,關閉K2,往裝置甲中加入適量的雙氧水,氧氣進入具支試管中;⑥關閉K1,打開K2,往裝置乙中加入適量的鹽酸,二氧化碳進入具支試管中;⑦將裝有適量白磷的具支試管放入80℃的熱水中;⑧…,生成氣體進入具支試管中;⑨關閉K1,打開K2,往裝置乙中加入適量的鹽酸。(1)實驗步驟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2)在實驗步驟⑥中,具支試管中氧氣已經(jīng)排盡的實驗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3)步驟⑧中…處應進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才能看到白磷燃燒起來的實驗現(xiàn)象;(4)已知白磷的化學式為P4,寫出白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結論:可燃物燃燒必須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其著火點。【答案】 檢查裝置氣密性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打開K1,關閉K2,往裝置甲中加入適量的雙氧水 【詳解】(1)經(jīng)過步驟①和步驟②后,裝置形成了密封,打開K1和K2,向上拉動任意一支注射器的活塞,內(nèi)部體積變大,壓強減小,若裝置氣密性良好,則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活塞重新被壓回原位置,證明裝置氣密性良好。(2)二氧化碳密度比氧氣大,所以先在底部聚集,將氧氣排出先進入澄清石灰水,當全部氧氣排出后,二氧化碳進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證明氧氣已排凈。(3)在步驟⑥中要通入氧氣,因此要打開K1,關閉K2,排出二氧化碳,加入雙氧水后,生成氧氣,進入具支試管,白磷與氧氣接觸,且溫度達到了白磷著火點,此時發(fā)生燃燒。(4)白磷與氧氣在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五氧化二磷,書寫化學方程式注意配平,所以化學方程式為:。課后訓練 鯤鵬展翅【題1】.(2022春 重慶月考)2022年北京冬奧會火炬﹣﹣“飛揚”,是全球首次以碳纖維復合材料制作的奧運火炬外殼,傳遞的圣火用最清潔能源作燃料,該燃料是( )A.汽油 B.氫氣 C.天然氣 D.一氧化碳【解答】解:A、汽油燃燒會產(chǎn)生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污染空氣,故A不符合題意;B、氫氣燃燒生成水,產(chǎn)物無污染,所以是最清潔的燃料,故B符合題意;C、天然氣燃燒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過多,會導致溫室效應,故C不符合題意;D、一氧化碳燃燒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過多,會導致溫室效應,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題2】.(2022 威遠縣校級一模)2020年3月30日,四川西昌突發(fā)森林火災,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21教育名師原創(chuàng)作品A.出動直升機開展吊桶投水撲滅山火,主要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B.大火不易撲滅是因為山勢陡峭,樹林茂密,難以通過砍伐樹木形成隔離帶C.地表腐質層的可燃性氣體在雷擊作用下達到著火點而燃燒,引發(fā)森林火災D.消防人員滅火要防止被森林大火灼燒,并戴好防護面罩避免吸入有害物質【解答】解:A、出動直升機開展吊桶投水撲滅山火,主要目的是使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不能降低著火點,故選項說法錯誤;B、大火不易撲滅是因為山勢陡峭,樹林茂密,難以通過砍伐樹木形成隔離帶,此選項說法正確;C、燃燒需要三個條件:可燃物、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著火點,三個條件同時滿足即可燃燒,地表腐質層的可燃性氣體在雷擊作用下達到著火點而燃燒,引發(fā)森林火災,此選項說法正確;D、消防人員滅火要防止被森林大火灼燒,并戴好防護面罩避免吸入有害物質,此選項說法正確。故選:A。【題3】.(2021秋 沭陽縣期末)下列變化過程中,不屬于緩慢氧化的是( )A.氫氣燃燒 B.塑料老化C.動植物體呼吸 D.金屬的銹蝕【解答】解:A、氫氣燃燒,是劇烈的氧化反應,不屬于緩慢氧化,故選項正確。B、塑料老化,是塑料與空氣的氧氣等發(fā)生的不容易察覺的緩慢氧化,故選項錯誤。C、動植物體呼吸,是動植物是與空氣的氧氣等發(fā)生的不容易察覺的緩慢氧化,故選項錯誤。D、金屬的銹蝕,是金屬是與空氣的氧氣等發(fā)生的不容易察覺的緩慢氧化,故選項錯誤。故選:A。【題4】.(2021秋 蘇州期末)下列反應中,吸收熱量的是( )A.生石灰與水反應 B.硫燃燒C.鎂與稀鹽酸反應 D.碳與二氧化碳反應【解答】解:A、生石灰與水反應放出大量的熱,屬于放熱反應會放出熱量,故A不合題意;B、硫燃燒會放出熱量,故B不合題意;C、鎂與稀鹽酸反應會放出熱量,故C不合題意;D、碳與二氧化碳反應需要高溫,所以需要吸熱熱量,故D符合題意。故選:D。【題5】.(2022 亳州一模)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如圖微型實驗裝置進行探究實驗。先擠壓右側滴管,使液體A與固體D接觸,產(chǎn)生大量氣泡,同時微熱燃燒管,觀察到紙屑先于木屑燃燒,然后擠壓左側滴管滴下液體,也產(chǎn)生氣泡,同時紙屑和木屑均熄滅。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實驗可證明紙屑的著火點高于木屑B.該裝置的優(yōu)點有:操作簡單、節(jié)約藥品、現(xiàn)象明顯C.實驗過程中產(chǎn)生的CO,可以通入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中進行尾氣處理D.液體B和固體C一定是稀鹽酸和石灰石(或大理石)【解答】解:A、在實驗中微熱燃燒管,觀察到紙屑先于木屑燃燒,說明溫度達到了紙張的著火點,而還沒有達到木屑的著火點,即該實驗可證明紙屑的著火點低于木屑,故A錯誤;B、該裝置操作簡單,容積小,節(jié)約藥品,現(xiàn)象明顯,故B正確;C、一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不反應,不能用氫氧化鈉溶液來吸收一氧化碳,故C錯誤;D、液體B和固體C不一定是稀鹽酸和石灰石(或大理石),也可能是稀硫酸與碳酸鈉等,故D錯誤。故選:B。【題6】.(2021秋 邢臺期末)篝火晚會將木材架空燃燒的目的是( )A.使木柴的著火點降低 B.使木柴變成可燃物C.使木柴與氧氣充分接觸 D.使木柴散熱的速度加快【解答】解:野炊時,人們常將木材架空起來燃燒,目的是增大可燃物與空氣的接觸面積,促進燃料的燃燒,并不能使木柴的著火點降低。21*cnjy*com故選:C。【題7】.(2022 澗西區(qū)模擬)生活中處處有化學。家中常使用天然氣(主要成分是甲烷)作燃料,寫出天然氣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使燃料充分燃燒的方法是 (答一條即可):城市中的生活用水是經(jīng)自來水廠凈化處理過的,一般通過沉降、 、吸附和消毒等凈水方法得到。【解答】解: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CH4+2O2CO2+2H2O;使燃料充分燃燒的方法可以是增大氧氣的濃度或增大可燃物與氧氣接觸面積;城市中的生活用水是經(jīng)自來水廠凈化處理過的,一般通過沉降、過濾、吸附和消毒等凈水方法得到。故答案為:CH4+2O2CO2+2H2O;增大氧氣的濃度(或增大可燃物與氧氣接觸面積);過濾。【題8】.(2022 河南模擬)如圖是有關燃燒條件探究的實驗。觀察到Y形管中白磷燃燒,紅磷不燃燒,可得出的燃燒條件是 ;Y形管中白磷燃燒,熱水中的白磷不燃燒,又可得出的燃燒條件是 。【解答】解:燃燒需要,滿足三個條件:可燃物、與氧氣或空氣接觸,溫度達到著火點,Y形管中白磷和紅磷都進行80℃的水中水浴加熱,且在同一個裝置內(nèi),Y形管中白磷燃燒,紅磷不燃燒,可以得出燃燒需要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Y形管中白磷燃燒,熱水中的白磷不燃燒,又可得出的燃燒條件是可燃物與氧氣(或空氣)接觸。故答案為: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可燃物與氧氣(或空氣)接觸;【題9】.(2021秋 大安市校級期末)請根據(jù)如圖實驗回答問題:(1)請寫出白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2)將裝有某氣體的大試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試管罩住白磷(如圖三所示),結果觀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觀”,則大試管所裝氣體可能是 。(3)圖一實驗中,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紅磷不燃燒,得出燃燒的條件是 。(4)改進后的裝置(如圖二)與圖一相比,其優(yōu)點是 。(5)一旦發(fā)生火災,消防隊員通常用水來滅火,該方法主要的滅火原理是: 。【解答】解:(1)白磷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P+5O22P2O5;(2)將裝有某氣體的大試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試管罩住白磷(如圖三所示),結果觀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觀,則大試管所裝氣體可能是空氣或氧氣;(3)圖一實驗中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紅磷不燃燒,二者均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了白磷的著火點,但是沒有達到紅磷的著火點,所以白磷燃燒但是紅磷沒有燃燒,由此可知,可燃物燃燒的條件之一是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21教育網(wǎng)(4)改進后的裝置(如圖二)與圖一相比,能夠防止五氧化二磷向空氣中擴散,更環(huán)保;(5)一旦發(fā)生火災,消防隊員通常用水來滅火,該方法主要的滅火原理是:使可燃物的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故答案為:(1)4P+5O22P2O5;(2)空氣或氧氣;(3)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4)能夠防止五氧化二磷向空氣中擴散,更環(huán)保;(5)使可燃物的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題10】.(2021秋 蒸湘區(qū)校級期末)詩人陸游的筆記中記載“書燈勿用銅盞,惟瓷盞最省油。蜀中有夾瓷盞….可省油之半”“一端作小竅,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夾瓷盞被稱為省油燈,用棉繩做炷(燈芯),上層盞盛油,下層盞盛水,其結構示意圖如圖。21cnjy.com(1)圖中炷和油屬于 ,這是燃燒的 個條件之一。(2)省油燈的原理是:下層盞內(nèi)水吸熱,減少油的 ,以達到省油的目的。【解答】解:(1)圖中屬于炷和油屬于可燃物,這是燃燒的三個條件之一。(2)省油燈的原理是:油燃燒放熱,上層盞內(nèi)油溫升高,下層盞內(nèi)水吸熱,減少油的揮發(fā),以達到省油的目的。21·世紀*教育網(wǎng)故答案為:(1)可燃物;三;(2)揮發(fā)。【知識與技能】知道什么是氧化反應。了解緩慢氧化與燃燒的異同點。知道燃燒的條件。【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對比,學生能自主探討出緩慢氧化與燃燒的區(qū)別。通過實驗探究,學生能歸納得出燃燒所必需的條件,并根據(jù)相關條件來判斷物體能否燃燒。通過現(xiàn)實問題的思考與討論,學生能將燃燒的條件來分析解決實際問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對燃燒和氧化的觀察和探究,學生能夠發(fā)展對探索空氣中的氣體性質的欲望,養(yǎng)成用實驗來驗證猜想的習慣,提高自主思維能力。【重點難點】【重點】探究燃燒的條件。【難點】運用燃燒的條件解釋現(xiàn)實問題。21世紀教育網(wǎng)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2節(jié) 氧化和燃燒學習目標:知識精講 有的放矢核心考點一:氧化反應知識歸納物質跟氧發(fā)生的反應叫作氧化反應。類型:①緩慢氧化:氧化過程進行得非常緩慢,甚至在短期內(nèi)不易察覺,如鋼鐵生銹、塑料和橡膠制品的老化等。②劇烈氧化:氧化過程進行得很劇烈,如燃燒。典型例題 珠聯(lián)璧合【例題1】(2021秋 遵化市期中)下列現(xiàn)象屬于緩慢氧化的是( )A.木炭燃燒 B.食物腐敗 C.蠟燭燃燒 D.汽油燃燒【變式1】(2021秋 遵化市期中)下列現(xiàn)象屬于緩慢氧化的是( )A.木炭燃燒 B.食物腐敗 C.蠟燭燃燒 D.汽油燃燒知識精講 有的放矢核心考點二:燃燒及燃燒的條件知識歸納1.燃燒的概念:通常情況下,可燃物與氧氣發(fā)生的一種發(fā)光、放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叫作燃燒。物質 白磷 紅磷 汽油 木材 木炭 硫 酒精 無煙煤著火點℃ 40 240 250 250~330 320-370 260 558 700-7502.燃燒的條件:可燃物、助燃劑、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3.可燃物的著火點:物質燃燒所需達到的最低溫度叫著火點不同物質的著火點是不同的。已知白磷的著火點是40℃,紅磷的著火點是240℃。可燃物在空氣中燃燒和在氧氣中燃燒的異同點:①本質一樣,都是與氧氣發(fā)生反應;②現(xiàn)象不一樣,在氧氣中燃燒劇烈一些。21·cn·jy·com原因:反應物濃度越大,反應越劇烈自燃:由于緩慢氧化產(chǎn)生的熱量被積累后,溫度升高達到該可燃物的著火點時,在氧氣充足的情況下,不經(jīng)點火就自發(fā)燃燒起來的現(xiàn)象。21*cnjy*com爆炸:如果燃燒以極快的速率在有限的空間里發(fā)生,瞬間內(nèi)累積大量的熱,使氣體體積急劇地膨脹,就會引起爆炸。化學變化:鞭炮物理變化:高壓鍋爆炸典型例題 珠聯(lián)璧合【例題2】如圖是特色菜“紙鍋燒豆腐”。將盛有豆腐、水和調(diào)味品的紙鍋直接放在固體酒精上燒,發(fā)現(xiàn)紙鍋不會被燒壞;小明認為是紙鍋里的水在沸騰時到達沸點后溫度不變,達不到使紙燃燒的溫度。下列操作能證明小明觀點的是A.把空紙鍋放在酒精上燒 B.把紙鍋換成鐵鍋C.把固體酒精換成煤氣灶 D.用扇子加大火力【變式2】通常情況下,燃燒需要三個條件,如圖甲所示。圖乙所示的實驗中,能證明可燃物燃燒與溫度有關的是( )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知識精講 有的放矢核心考點三: 滅火知識歸納破壞燃燒的三個條件之一,就可以達到滅火的目的。(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與火源隔離(2)隔絕空氣(或氧氣)(3)使可燃物的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促進燃燒:(1)增大氧氣的濃度 (氧氣的濃度越大燃燒越劇烈)(2)增大可燃物和氧氣的接觸面積 (接觸面積越大燃燒越劇烈)典型例題 珠聯(lián)璧合【例題3】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下到關于火災、滅火與逃生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火災是一種燃燒現(xiàn)象,燃燒屬于緩慢氧化B.電路老化著火,應立即用水滅火C.在火場的濃煙中逃生,可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勢前行D.為了快速逃離火場可乘坐電梯【變式3】2020年3月底,四川西昌突發(fā)森林火災,過火面積約1000公頃。下列關于森林火災應急措施或原因不合理的是( )www.21-cn-jy.comA.用沙土滅火,達到隔絕空氣的目的B.飛機播撒干冰,達到降低可燃物著火點的目的C.緊急疏散火災周圍地區(qū)的人群及貴重物品,達到減少損失的目的D.砍掉或清理大火前面的干枯樹枝、樹葉等可燃物,達到隔離可燃物的目的知識精講 有的放矢核心考點四: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知識歸納化學反應在生成新物質的同時,伴有能量的變化,而能量的變化通常表現(xiàn)為熱量的變化,即有放熱現(xiàn)象或吸熱現(xiàn)象。【來源:21·世紀·教育·網(wǎng)】放出熱量的反應:如燃料的燃燒,生石灰與水結合成氫氧化鈣,鎂與鹽酸反應等。(2)吸收熱量的反應:如碳與二氧化碳在高溫條件下生成CO,Ba(OH)2與NH4Cl反應。典型例題 珠聯(lián)璧合【例題4】(2022 宿州一模)放熱反應在生產(chǎn)、生活中應用廣泛。下列應用的主要原理不涉及放熱反應的是( )2-1-c-n-j-yA.生石灰用于加熱即熱食品B.炸藥用于拆除危舊建筑C.鐵粉用于制作熱敷袋D.用水鑒別NaOH和NaCl【變式4】(2021 益陽)物質發(fā)生化學變化時伴隨有能量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化學反應過程中都會有放熱現(xiàn)象B.人類利用的能量都是通過化學反應獲得的C.化學能可轉變成電能,如天然氣燃料電池已被應用于城市客車的驅動電源D.人體能維持恒定體溫,主要是蛋白質在酶的催化下轉變成CO2和H2O,放出熱量走進重高 拓展視野【題1】.人們常在可燃建筑材料中添加阻燃劑以防止火災,氫氧化鎂是一種常見的阻燃劑,受熱易分解:Mg(OH) 2 MgO+H2O↑.下列關于該化合物可作阻燃劑的原因說法錯誤的是( )A.該分解反應屬吸熱反應,可降低可燃物的溫度B.該化合物著火點高,不易燃燒C.生成的水蒸氣稀釋空氣D.生成的固體氧化物隔絕空氣【題2】.“魔棒點燈”趣味實驗的操作為:取少量高錳酸鉀晶體放在表面皿上,在高錳酸鉀上滴加2~3滴濃硫酸,用玻璃棒蘸取后去接觸酒精燈的燈芯,酒精燈立刻被點燃了。你認為酒精燈能被點燃的主要原因是( )A.“魔棒”具有神奇的功力使酒精燈點燃B.高錳酸鉀與濃硫酸的混合物能降低酒精燈的著火點,使酒精自發(fā)燃燒C.它們之間發(fā)生化學反應,放出大量的熱,使溫度達到酒精的著火點D.它們之間發(fā)生化學反應,產(chǎn)生大量氧氣,酒精在氧氣濃度大的環(huán)境中能自發(fā)燃燒鞏固訓練 初露鋒芒【題1】如圖,往燒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某固體,會引起試管內(nèi)白磷燃燒,該固體可能是( )A.氫氧化鈉 B.硝酸銨 C.氯化鈉 D.碳酸鈣【題2】已知蠟燭的著火點約為190℃,蠟燭的火焰由氣態(tài)蠟燃燒形成,如圖所示,在溫度計示數(shù)為280℃以上時,快速推動活塞,觀察到蠟燭立即熄滅。蠟燭熄滅的主要原因是( )A.隔絕氧氣 B.移走可燃物C.降低溫度至著火點以下 D.無法判斷【題3】下列變化中都有能量變化,其中屬于在化學變化中吸收熱量的是( )A.鎂與稀鹽酸反應B.高錳酸鉀制氧氣C.硝酸銨溶于水使溫度降低D.利用干冰升華進行人工降雨【題4】科學課上,老師向大家演示了兩個化學反應實驗。(1)實驗一中,將混有氫氧化鋇晶體和氯化銨晶體的燒杯放在玻璃板上,快速攪拌玻璃棒后靜止片刻,提起小燒杯,發(fā)現(xiàn)玻璃板粘在燒杯底部一起提起。可見,氫氧化鋇和氯化銨反應能______(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來源:21cnj*y.co*m】(2)實驗二中,生石灰是氧化鈣的俗稱,寫出氧化鈣的化學式______。生石灰與水反應會放出大量的熱。將氣球中的生石灰倒入水中一段時間后,觀察到的現(xiàn)象有______。【題5】某興趣小組利用如圖裝置進行了“可燃物燃燒的條件”的探究實驗。①將所需儀器按照裝置圖連接起來;②在K3處夾緊止水夾,打開K1和K2,向上拉動任意一支注射器的活塞;③將實驗所需藥品加入對應的儀器;④將裝有適量白磷的具支試管放入冷水中,打開K3處止水夾;⑤打開K1,關閉K2,往裝置甲中加入適量的雙氧水,氧氣進入具支試管中;⑥關閉K1,打開K2,往裝置乙中加入適量的鹽酸,二氧化碳進入具支試管中;⑦將裝有適量白磷的具支試管放入80℃的熱水中;⑧…,生成氣體進入具支試管中;⑨關閉K1,打開K2,往裝置乙中加入適量的鹽酸。(1)實驗步驟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2)在實驗步驟⑥中,具支試管中氧氣已經(jīng)排盡的實驗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3)步驟⑧中…處應進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才能看到白磷燃燒起來的實驗現(xiàn)象;(4)已知白磷的化學式為P4,寫出白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結論:可燃物燃燒必須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其著火點。課后訓練 鯤鵬展翅【題1】.(2022春 重慶月考)2022年北京冬奧會火炬﹣﹣“飛揚”,是全球首次以碳纖維復合材料制作的奧運火炬外殼,傳遞的圣火用最清潔能源作燃料,該燃料是( )A.汽油 B.氫氣 C.天然氣 D.一氧化碳【題2】.(2022 威遠縣校級一模)2020年3月30日,四川西昌突發(fā)森林火災,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21教育名師原創(chuàng)作品A.出動直升機開展吊桶投水撲滅山火,主要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B.大火不易撲滅是因為山勢陡峭,樹林茂密,難以通過砍伐樹木形成隔離帶C.地表腐質層的可燃性氣體在雷擊作用下達到著火點而燃燒,引發(fā)森林火災D.消防人員滅火要防止被森林大火灼燒,并戴好防護面罩避免吸入有害物質【題3】.(2021秋 沭陽縣期末)下列變化過程中,不屬于緩慢氧化的是( )A.氫氣燃燒 B.塑料老化C.動植物體呼吸 D.金屬的銹蝕【題4】.(2021秋 蘇州期末)下列反應中,吸收熱量的是( )A.生石灰與水反應 B.硫燃燒C.鎂與稀鹽酸反應 D.碳與二氧化碳反應【題5】.(2022 亳州一模)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如圖微型實驗裝置進行探究實驗。先擠壓右側滴管,使液體A與固體D接觸,產(chǎn)生大量氣泡,同時微熱燃燒管,觀察到紙屑先于木屑燃燒,然后擠壓左側滴管滴下液體,也產(chǎn)生氣泡,同時紙屑和木屑均熄滅。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實驗可證明紙屑的著火點高于木屑B.該裝置的優(yōu)點有:操作簡單、節(jié)約藥品、現(xiàn)象明顯C.實驗過程中產(chǎn)生的CO,可以通入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中進行尾氣處理D.液體B和固體C一定是稀鹽酸和石灰石(或大理石)【題6】.(2021秋 邢臺期末)篝火晚會將木材架空燃燒的目的是( )A.使木柴的著火點降低 B.使木柴變成可燃物C.使木柴與氧氣充分接觸 D.使木柴散熱的速度加快【題7】.(2022 澗西區(qū)模擬)生活中處處有化學。家中常使用天然氣(主要成分是甲烷)作燃料,寫出天然氣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使燃料充分燃燒的方法是 (答一條即可):城市中的生活用水是經(jīng)自來水廠凈化處理過的,一般通過沉降、 、吸附和消毒等凈水方法得到。【題8】.(2022 河南模擬)如圖是有關燃燒條件探究的實驗。觀察到Y形管中白磷燃燒,紅磷不燃燒,可得出的燃燒條件是 ;Y形管中白磷燃燒,熱水中的白磷不燃燒,又可得出的燃燒條件是 。【題9】.(2021秋 大安市校級期末)請根據(jù)如圖實驗回答問題:(1)請寫出白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2)將裝有某氣體的大試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試管罩住白磷(如圖三所示),結果觀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觀”,則大試管所裝氣體可能是 。(3)圖一實驗中,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紅磷不燃燒,得出燃燒的條件是 。(4)改進后的裝置(如圖二)與圖一相比,其優(yōu)點是 。(5)一旦發(fā)生火災,消防隊員通常用水來滅火,該方法主要的滅火原理是: 。【題10】.(2021秋 蒸湘區(qū)校級期末)詩人陸游的筆記中記載“書燈勿用銅盞,惟瓷盞最省油。蜀中有夾瓷盞….可省油之半”“一端作小竅,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夾瓷盞被稱為省油燈,用棉繩做炷(燈芯),上層盞盛油,下層盞盛水,其結構示意圖如圖。21cnjy.com(1)圖中炷和油屬于 ,這是燃燒的 個條件之一。(2)省油燈的原理是:下層盞內(nèi)水吸熱,減少油的 ,以達到省油的目的。【知識與技能】知道什么是氧化反應。了解緩慢氧化與燃燒的異同點。知道燃燒的條件。【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對比,學生能自主探討出緩慢氧化與燃燒的區(qū)別。通過實驗探究,學生能歸納得出燃燒所必需的條件,并根據(jù)相關條件來判斷物體能否燃燒。通過現(xiàn)實問題的思考與討論,學生能將燃燒的條件來分析解決實際問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對燃燒和氧化的觀察和探究,學生能夠發(fā)展對探索空氣中的氣體性質的欲望,養(yǎng)成用實驗來驗證猜想的習慣,提高自主思維能力。【重點難點】【重點】探究燃燒的條件。【難點】運用燃燒的條件解釋現(xiàn)實問題。21世紀教育網(wǎng)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三章 空氣與生命 第2節(jié) 氧化和燃燒(原卷版).doc 第三章 空氣與生命 第2節(jié) 氧化和燃燒(解析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