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5課 安史之亂與唐朝衰亡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了解安史之亂和黃巢起義,知道唐朝滅亡后五代十國的局面,思考歷史事件之間的內在聯系,知道唐朝衰亡的原因2、過程與方法通過比較唐玄宗前期和后期統治所采取的不同措施,分析唐朝衰亡的原因,學會以史為鑒,初步掌握正確評價歷史人物的方法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悟政治清明與王朝興盛的關系,體會農民起義對歷史發展的推動作用,思考國家分裂的歷史教訓4、教學重點:安史之亂;唐朝的滅亡5、教學難點:安史之亂爆發的原因和影響;五代十國形成的原因和影響模塊一1、安史之亂爆發的原因是2、安史之亂的發生時間是 ,安史之亂的發動者是3、安史之亂爆發的根本原因是模塊二1、安史之亂的影響是2、黃巢起義爆發的原因是3、黃巢起義的發動者是模塊三1、黃巢起義的影響是2、唐朝末年爆發的一場農民起義是3、唐朝滅亡的時間是模塊四1、唐朝滅亡的標志是2、五代是指模塊五1、十國是指2、五代十國更迭與分立的實質是模塊六1、五代十國更迭與分立的影響是2、各個朝代興衰成敗的歷史規律給我們的啟示是參考答案模塊一1、①唐玄宗晚年追求享樂,任人唯親,朝政腐敗;②社會矛盾尖銳③節度使勢力膨脹④安祿山兼任三地節度使,擔負東北地區防御重任,逐漸擴張勢力2、755年 安祿山,史思明3、唐玄宗統治后期政治腐敗模塊二1、①對社會經濟造成極大的破壞②使唐朝由盛轉衰③安史之亂后,逐漸形成藩鎮割據的局面2、唐朝后期,人民賦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到連年的災荒,無以為生3、黃巢模塊三1、黃巢起義攻入長安,建立政權,給唐朝統治以致命的打擊2、黃巢起義3、907年模塊四1、907年,朱溫建立了后梁政權2、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模塊五1、吳、南唐、吳越、前蜀、后蜀、楚、閩、南漢、南平、北漢2、五代十國是唐末以來藩鎮割據局面的延續模塊六1、①北方政權更迭動蕩不安②南方相對安定③政權分立,但統一始終是一個客觀存在的必然趨勢2、①國家統一、社會安定是經濟發展的前提;②人才和制度是社會發展的條件和保證;③統治者必須提高自身素質,勤政愛民。【課堂小結】唐朝盛極一時,最后因為唐玄宗的奢侈腐化而導致了王朝的衰敗和接下來一百多年的混亂,我們應該從唐玄宗前、后半生的所作所為中得到有益的啟示,無論何時何地,都應該戒驕戒躁,始終如一【板書設計】【教學反思】本課主要再現了唐朝由盛世到衰敗的過程,重點是識記安史之亂爆發的原因,難點是如何讓學生在探究學習中得出正確的教訓和人生觀。在本課中,充分展示了唐玄宗統治后期的腐化和其帶來的嚴重后果,以此啟發學生,讓他們擁有正確的人生觀。另外,要讓學生明白五代十國雖然混亂不已,但其中仍然孕育著統一的因素,使其領悟到統一是整個中華民族的夙愿第5課 安史之亂和唐朝衰亡同步練習試題一、選擇題1.下圖反映了唐朝由興盛到衰亡的過程,圖中“▲”處應該填寫( )A.文景之治 B.貞觀之治 C.開元盛世 D.安史之亂2.下列關于安史之亂造成的影響表述有誤的是( )A.北方經濟遭到破壞B.唐朝由盛轉衰C.節度使勢力大大減弱D.藩鎮割據局面逐漸形成知識點二 黃巢起義與唐朝滅亡3.“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是右圖人物青年時代所作的一首詩,他是( )A.安祿山 B.史思明 C.黃巢 D.朱溫4.唐末農民起義造成的影響是( )A.給唐朝統治以致命的打擊B.推翻了唐朝的統治C.平定了安史之亂D.形成藩鎮割據局面知識點三 五代十國的更迭與分立5.以下政權中屬于五代十國中“五代”的是( )A.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蜀B.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C.后梁、后唐、后晉、南漢、后周D.后梁、后蜀、南漢、后唐、后晉6.唐朝末期以來,“數十年間,帝王凡易八姓,戰斗不息,生民涂炭……”該材料描述的是( ) A.隋朝統一的過程 B.安史之亂 C.五代十國的更迭 D.黃巢起義二、簡答題7、簡述安史之亂的影響三、材料分析題8. (新材料題)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安史叛軍到處燒殺搶掠,攻進長安后“大索三日,民間財資盡掠之”,遭到軍民頑強抵抗。材料二 《舊唐書》語:“文武將吏,擅自署置,貢賦不入于朝廷,雖稱藩臣,實非王臣也。”材料三 黃巢詩《不第后賦菊》: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請回答:(1)材料一中的“安史叛軍”指哪一事件?說說它的路線?“軍民頑強抵抗”的結果如何?這一事件有何標志性意義?(2)材料二中的“藩臣”指什么?這段材料說明了哪一局面的出現?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這一局面的特點是什么?唐朝滅亡后,延續這一局面的是什么?(3)材料三中的“黃巢”是如何實現“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的?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D 2.C 3.C 4.A 5.B 6.C二、簡答題7、對社會經濟造成極大的破壞,尤其是北方地區遭到浩劫。唐朝的國勢從此由盛轉衰,各種矛盾越來越尖銳。唐朝的中央權力衰微,安史舊將和內地節度使權勢加大,逐漸形成藩鎮割據的局面8、(1)安史之亂。從河北南下→攻占洛陽→攻下潼關→逼近長安。763年安史叛亂被平定。標志著唐朝的國勢從此由盛轉衰(2)節度使。藩鎮割據局面。中央權力衰微,安史舊將和內地節度使權勢加大。五代十國(3)黃巢發動大規模農民起義,轉戰南北,攻入長安,建立政權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