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體概述【教學目標】1.觀察人體的主要系統和實驗鑒定骨的成分。2.觀察時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人體主要系統的圖示,注意比較各個器官系統的位置、形態,以新生命生長發育為線索,嘗試說出它們的名稱和功能;3.實驗時要對實驗原理、方法、現象和結果進行分析,引導學生通過實驗自己得出結論。4.通過觀察人體骨骼肌的分布、實驗鑒定骨的成分等活動,可以使學生初步了解人體各器官系統的不同功能,了解研究人體結構和功能的一般方法,為學習人體的其他結構和功能的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教學重點】1.識別組成人體的器官系統,舉例說出組成人體的主要器官和系統2.體驗人體各個器官系統的相互協調 的關系,說明人體是統一的整體【教學難點】1.舉例說出組成人體的主要器官和系統2.鑒定骨的成分【教學準備】1.多媒體課件(主要包括人體主要系統示意圖)2.人體全身骨骼模型3.人體全身肌肉模型【教學過程】一、新課引入:回顧:(1)七年級上學習的“多細胞生物體的組成”,人體的結構層次是怎樣的?(2)什么是系統?組成人體的主要系統有哪些?二、新課教學多媒體展示:人體的主要系統小組討論:組成人體的各個系統主要有些什么樣的器官組成?各系統主要完成哪些生理功能?在自己身體上指出器官系統的相應位置和分布情況。提問:(1)人類新個體的產生是由哪個系統來完成的?同學們還記得這個系統的組成和功能嗎?(2)新生命呱呱墜地后的第一聲啼哭,是新生兒首次靠自己進行的呼吸,這是由哪個系統完成的?你知道這個系統有一些什么器官組成?主要功能有哪些?(3)新生兒出生不久,會因為饑餓而啼哭,這主要是哪個系統發生的反應?嬰兒喝的奶要經過哪些器官才能被人體吸收利用?(4)嬰兒吃進去的營養物質是始終存在消化器官中還是被運送到人體的其它各個器官中去呢?營養物質的運送是由哪個系統完成的呢?這個系統又是由些什么器官組成?(5)既然吃了就要排泄,人體代謝終產物主要由哪個系統排出?組成這個系統的主要器官有哪些?該系統的功能如何?(6)八個月的嬰兒已經能夠爬行,完成爬行動作主要依靠哪個系統來完成?組成該系統的主要器官有哪些?(展示人體全身骨骼、肌肉模型)人體的骨骼分哪幾部分?附著在其上的骨骼肌又分為哪幾部分?(7)一歲半的孩子就已經清晰的思維能力,能準確的表達自己的感受,是靠什么系統來指揮的?該系統的組成和功能如何?(8)進入青春期的男女出現第二性征的原因是什么?激素是由人體什么系統的器官產生的?除了精巢、卵巢,這個系統還有一些什么器官?該系統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分析討論:籃球場上,同學們你爭我搶,個個汗流浹背。請同學們分析,哪些系統參與了這一活動?如果神經系統出現故障會出現什么狀況?由此說明了什么?(讓學生在活動中仔細體驗人體各器官系統之間的協調關系及神經系統的調節作用,并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舉一反三加強理解。)總結:人體八大系統的組成和功能。過度:上述人體的各個系統都具備各自一定的功能,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是相適應的,而生物體結構的特性又是與結構的成分相關的。我們一起來證明這一點。教師:取一根長骨,用力折,很難折斷,敲打幾下,不容易敲碎。再取一根肋骨,用手輕輕彎曲,看看彎曲的程度。(要求學生跟著一起做)指出骨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彈性。骨有些什么成分構成呢?實驗:骨的成分與骨的特性之間的關系觀察:(1)煅燒的骨其顏色是如何變化的?輕輕敲打它時,結果如何?(2)脫鈣的骨其顏色是如何變化的?骨是否變軟?能否彎曲打結?注意事項:(1)正確使用酒精燈,外焰加熱(2)不能用手接觸鹽酸(3)做實驗的骨與未做實驗的骨比較(4)結合實驗報告冊做。討論:(1)骨在煅燒時,燒掉了什么?剩下了什么?(2)骨放入鹽酸中后,骨中的什么物質被溶解?沒被溶解的是什么?(3)該實驗說明骨內含有什么成分?這些成分對骨的特性有什么影響?(4)青少年為什么要注意坐立行走的姿勢?3 / 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