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導學案【學習目標】1.了解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召開的時間、地點及主要內容;了解開國大典的盛況;理解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意義。2.自學歸納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召開的時間、地點、會議的主要內容,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歸納歷史事件的能力。3.通過本課的學習,進一步了解我們偉大祖國的歷史,認識到新中國建立的不易,激發愛國主義情感,樹立為國家的繁榮昌盛而努力學習的理想。【知識框架】【自主學習】一、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1.召開: 1949年9月第一屆全體會議在_____召開。2.任務: 討論成立 _______的問題。3.內容:(1)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起_________的作用。(2)選舉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_______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為副主席。(3)決定改北平為北京,作為新中國的首都;以《_____________》為代國歌;以_________為國旗;采用_____紀年。(4)決定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建立_______________ 。4.智能: 暫時代行將來召開的_________________的職權。5.意義: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成功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_________制度正式確立。二、開國大典1.時間:_____年10月1日。2.概況:_______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3.意義:(1)國內。①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_______。②推翻了帝國主義、_____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③中國真正成為_________的國家,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2)國際: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_________的力量。三、西藏和平解放1.背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人民解放軍一面向西藏進軍,一面力爭和平解放西藏;中央人民政府希望西藏_________派代表到北京談判。2.過程: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_____________為首席代表的代表團到北京談判,達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于_____________辦法的協議》,西藏和平解放。3.意義:_________獲得統一,各族人民實現了大團結。【合作探究】1.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在怎樣的背景下召開的?內容有哪些?有什么意義?召開背景:(1)軍事:人民解放戰爭基本勝利;(2)理論準備:中共七屆二中全會的召開和《論人民民主專政》的發表;(3)政治:國民黨反動政府已被推翻。內容:①會議通過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起臨時憲法作用,②選舉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選舉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以五星紅旗為國旗,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以北平為首都并改名為北京,采用公元紀年;④決定在天安門廣場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意義: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成功召開,初步建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為新中國的成立做了準備。2.請分析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意義。國內意義:新中國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新紀元。從此,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國際意義:新中國成立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練習鞏固】1.右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同慶60周年慶典上的鏡頭,與它相關的歷史事件是( )A 三大戰役 B 新中國成立C 西藏和平解放 D 土地改革2.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后來被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音樂作品是( )A.《黃河大合唱》 B.《義勇軍進行曲》C.《游擊隊歌》 D.《畢業歌》3.從世界歷史發展的角度看,新中國成立的意義是( )A.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 B.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C.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D.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4.“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使中國人民獲得解放,從而成為中華大地這塊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土地上真正的主人。這是翻天覆地的大事變。”下列不能體現該“大事變”的歷史意義的是A.中華民族由衰敗走向復興 B.中國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C.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 D.中國人民成為國家的主人5.“這是一個偉大的日子。下午2時半到天安門城樓,一望之下,是一片紅旗的海。…3時毛主席宣告政府成立,朗誦公告,閱兵。”這描述的是A.北平和平解放B.西藏和平解放C.政協會議召開D.開國大典6.開國大典上,五星紅旗第一次在北京天安門廣場上升起,54門禮炮齊鳴28響,廣場上響起了熱烈的歡呼聲,盛大的閱兵式隨后舉行。“28響”的含義可能是A.象征著28個海內外單位共同參與新民主主義革命歷程B.象征著28個民族團結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C.象征著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經歷了28年新民主主義革命歷程D.象征著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經歷了28年社會主義建設過程7.1949年10月1日下午3時,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下列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國際意義是A.壯大世界社會主義力量 B.成為了獨立自主的國家C.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D.開創了中國歷史新紀元8.“對于國家而言,它意味著祖國大陸的統一、邊防的鞏固;對藏族群眾而言,意味著舊社會的結束、新生活的開始。”材料評價的是A.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B.西藏自治區建立C.西藏和平解放 D.青藏公路通車9.在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與中央人民政府進行談判,雙方達成了和平解放西藏協議。西藏和平解放標志著A.西藏確立社會主義制度 B.祖國獲得了統一,實現民族大團結C.西藏廢除農奴制度 D.祖國大陸獲得統一 ,各族人民實現大團結10.在2018年新年前夕,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2018年新年賀詞。在新年賀詞中,有這么一句話激勵春每一個人——“幸福是奮斗出來的”。古往今來,為實現國家的富強,讓人民群眾過上幸福的生活,無數志士仁人不斷地進行探索與實踐。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1840年,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國蹣跚地走入近代,隨后的一百余年,外國人通過條約“合法”地剝奪榨取、管束控制中國,驅使中國社會脫出常就,改道變形。不僅使中國人民從此陷入苦難的歷程,也促進中國人民覺醒和奮起。——摘編自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材料二材料三 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對民主革命道路進行新的探索。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等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創建革命軍隊的開始,拉開了中國革命從城市轉入農村、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序幕。材料四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毛澤東同志在天安門城樓上的莊嚴宣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從此走上了民族獨立的新紀元。(1)材料一中“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國的社會性質發生了什么變化?(2)材料二中圖--、圖二各見證了哪一重大歷史事件?圖一所反映的歷史事件有何歷史意義?(3)依據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后中國共產黨探索出一條怎樣的革命道路?在什么地方建立了中國革命笫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4)材料四反映的是哪一歷史事件?發生在哪一年 參考答案1.B 2.B 3.B 4.A 5.D 6.C 7.A 8.C 9.D10. (1)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中共一大的召開;遵義會議;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3)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井岡山。(4)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或開國大典);1949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