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5.3 西北地區 同步練習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 共60分)1.古人在一篇游記中寫道:“登高南望,俯視太行諸山,晴嵐可愛。北顧但寒沙衰草……”這里“北顧”的是我國某高原的深秋景色,這個高原是( )A.青藏高原 B.內蒙古高原 C.云貴高原 D.黃土高原2.我國新疆烏魯木齊降雨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A.深居內陸,距海遠 B.緯度偏高,氣溫低C.海拔高,海風吹不到 D.距海不遠,但受山脈阻擋3.古人說:“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是指玉門關( )A.夏季風來得遲 B.受夏季風影響非常小C.年降水量稀少 D.雨季來得遲4.以下關于新亞歐大陸橋起訖點說法正確的是( )A.東起中國連云港,西至法國巴黎 B.東起中國連云港,西至荷蘭鹿特丹C.東起中國天津港,西至荷蘭鹿特丹 D.東起中國上海港,西至德國柏林5.下圖是“沿 89°E 經線(部分)的地形剖面圖”,圖甲、乙所在地形區分別是( )A.準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 B.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C.柴達木盆地、準噶爾盆地 D.四川盆地、柴達木盆地2018年夏天隨著電影《西虹市首富》的熱映,主題曲《卡路里》也隨之火遍大江南北,其中“保溫杯里泡枸杞”這句歌詞在90后、00后的年輕人中廣為流傳。據此回答以下各題。6.寧夏是我國枸杞的重要產地。枸杞具有耐寒性極強、抗旱能力強等特點,一般生長在光照的地區。由此可知寧夏的氣候類型可能是( )A.溫帶大陸性氣候 B.溫帶沙漠氣候C.溫帶季風氣候 D.寒帶氣候7.位于我國西北地區的寧夏回族自治區氣候干旱,但寧夏平原素有“塞上江南”之稱,農業開發歷史悠久。如今的寧夏已經在“西部大開發”中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對于下圖中寧夏區位優勢描述合理的有( )①平原地區,地形平坦 ②河流流經,水源充足 ③歷史悠久,農業發達 ④“西部大開發”等政策的支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影響內蒙古地區農業發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土壤 B.熱量 C.水源 D.光熱條件當歸是中國特有的中藥材。讀中國當歸分布示意圖,回答以下各題。9.我國當歸的主要產區是( )A.四川省 B.甘肅省C.湖北省 D.云南省10.甲地當歸種植戶的居住環境最可能是 ( )A. B.C. D.“螞蟻森林”是支付寶開展的一款公益行動。用戶只要用減少的碳排放量在支付寶里養一棵虛擬“樹”,公益組織就會在沙漠地區種下一棵真樹。實施一年多,阿拉善地區栽種了111萬棵梭梭樹。據此回答以下各題。11.阿拉善地區所屬省級行政區劃是 。A.內蒙古自治區B.陜西省C.西藏自治區D.甘肅省12.下列對阿拉善地區降水稀少的原因分析正確的是 。A.河流稀少 B.蒸發量大 C.沙漠廣布 D.位于非季風區13.中國四大高原中,具有“地面平坦、草原廣闊”特征的是( )A.內蒙古高原 B.黃土高原 C.青藏高原 D.云貴高原14.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復雜的自然環境使我國不同區域的生產生活內容豐富多彩,下列被深深烙上黃土高原印記的是A.安塞腰鼓,窯洞居住 B.靠天養畜,牦牛成群C.臨河建屋,小船悠悠 D.綠洲農業,瓜果飄香15.近年來,我國西部地區根據當地實際,引進資金和人才,使農業、工礦業、旅游業等得到強勁發展。這一事實說明區域經濟發展應( )①因地制宜 ②優勢互補 ③完全均衡 ④體現特色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6.我國西北地區風沙大,降水少,氣候干旱,主要原因是A.地勢高 B.緯度高 C.地處內陸,距離海洋較遠 D.多盆地“天山南北好牧場,戈壁沙灘變良田,積雪融化灌農莊……葡萄瓜果甜又甜……”根據歌詞,回答以下各題。17.“天山南北好牧場”指的是( )A.高寒牧場 B.山地牧場 C.溫帶草原牧場 D.綠洲牧場18.“葡萄瓜果甜又甜”的原因是( )A.品種優良 B.灌溉水源充足 C.土壤肥沃 D.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19.新疆的喀什被譽為“中國的西大門”,其設立經濟特區的優勢是( )A.科技力量雄厚,經濟發達B.位于西北邊陲,利于與鄰國的經濟貿易往來C.我國陸上通往中亞的唯一通道D.土地資源豐富,海陸交通便利20.在我國的四大地理區域中不屬于北方地區的是A.東北平原 B.華北平原 C.黃土高原 D.內蒙古高原二、非選擇題(共4小題40分)(共0分)21.新疆是個好地方。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說出甲地所處的緯度帶以及乙地棉花產區分布的特點。(2)據圖并結合所學知識說說“新疆是個好地方”。(3)世界棉花看中國,中國棉花看新疆。聯系上述圖文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新疆棉花產量高、質量好的原因。22.“自強”和“求富”是中華民族不懈追求的目標。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新疆資料卡片(1)新疆位于我國______(地理區域),深居內陸,遠離海洋。境內高山與盆地相間分布;其中A為______(山脈),B為______(盆地),氣候類型為______。材料二:19世紀70年代,西北的新疆大部分地區被中亞浩罕汗國將領阿古柏率軍占領。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他采取“先北后南,緩進急戰”的策略,率領裝備了新式武器和進行了新式訓練的清軍,成功收復新疆。——摘自《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2)收復新疆使用的新式武器得益于哪一運動?這場運動中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中央和地方各一位)請寫出新疆建立行省的時間。(3)結合所學,說說這場運動對當時的中國產生了哪些積極影響。材料三:近年來,新疆“紅色產業”發展紅紅火火,“紅色產業”是該地區紅色農產品及其加工產業的統稱,紅花、番茄、枸杞是該地區“紅色產業”的三大支柱,其中番茄醬是重要出口創匯產品,番茄制品遠銷到中亞、歐洲,甚至美洲等地。與此同時,當地部分紅色產業區走高科技發展“紅色番茄”之路,推廣滴灌技術,60畝農田只需兩個人就可以管理過來。(4)結合材料三分析新疆發展“紅色產業”的優勢條件。2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圖1為新疆地形及主要棉花種植區圖,圖2為阿拉爾市氣溫降水圖。材料二 新疆是我國重要棉花產區,2020年新疆棉花產量占全國產量比重達87%。其中,南疆(指天山以南、昆侖山以北的區域)棉區是其主產區,棉花產量約占新疆棉區產量的80%。新疆棉花生長期約200天,喜溫、好光、但怕澇。(1)據圖1指出南疆棉區的分布特點。(2)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簡要分析南疆盛產棉花的有利自然條件。(3)請你為南疆地區開發利用水資源提出兩條合理化建議。24.種沙棘,綠荒漠,富百姓。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指出右圖所示區域年降水量的空間變化特點,及與北方農牧交錯帶總體走向大致相當的年等降水量線。(2)簡析鄂爾多斯市大面積種植沙棘后,對黃河下游帶來的影響。(3)依據材料,從區域發展角度分析鄂爾多斯市大力發展沙棘產業的原因。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B2.A3.B4.B5.A6.A7.A8.C9.B10.C11.A12.D13.A14.A15.B16.C17.B18.D19.B20.D21.(1)緯度帶:中緯度;特點:分布在山麓地帶。(2)位置上:地處亞歐大陸腹地,四通八達,交通便利;資源:擁有豐富的油氣資源,盛產棉花;地形地貌上:地勢北高南低,三山夾兩盆,氣候差異較大,生物多樣性顯著。(3)新疆是溫帶大陸性氣候,全年降水較少,夏季晝長夜短,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夏季高溫,熱量充足;臨近山麓地帶,可以承接高山冰雪融水,有充足的灌溉水源;品種優良;山麓地帶,地形較為平坦。22.(1) 西北 阿爾泰山 塔里木盆地 溫帶大陸性氣候(2)洋務運動;奕 ;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1884;(3)中國近代的軍事工業、民用工業、交通運輸業等逐漸發展起來;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對外國資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4)產品知名度高,市場廣闊;科技興農,推廣滴灌(任答2點)23.(1)沿河分布、盆地邊緣或山麓地帶、綠洲上。(2)海陸位置:深居內地,遠離海洋,晴天多,干旱,濕潤氣流難以到達,符合棉花生長特性。地形:四周高山,海拔高,終年積雪,提供灌溉水源;盆地平坦,有利于機械化生產。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干旱、晝夜溫差大、有利于營養物質儲存,殺死病蟲害。河流:塔里木河提供了棉花生長所需的水源。土壤:沙質,偏堿性,透氣性好,適合棉花并有利于棉花生長。(3)采用滴灌噴灌技術;努力開發節水作物;制定相關制度,提高節水意識;污水回收再利用;投資水利建設,收集和儲存豐雨季節降水等等。24.(1)東南向西北遞減(或由東向西遞減),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2)種植沙棘能保持水土,減少泥沙流入黃河,減輕黃河下游因泥沙沉積造成河床抬升,減少洪澇災害等影響。(3)鄂爾多斯市年蒸發量大于降水量,氣候干旱,沙漠廣布,生態環境脆弱,沙棘具有耐旱、耐寒、耐貧瘠、抗風沙等特性,適宜在這里生長;沙棘能防風固沙,具有較強的固氮能力,能提高土壤肥力,改善生態環境;沙棘的果葉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發展沙棘能提高收入;大力發展沙棘產業,形成良性發展的產業鏈,產生生態、社會和經濟效益,促進鄂爾多斯市的可持續發展。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