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學科學-微能力 2.0 認證C4 支持學生創造性學習與表達教學設計方案教學反思學生案例 2 個撰寫:Z J【獲獎作品】1.設計方案:以自己曾經指導過的學生創造性學習與表達教學實踐為例,呈現與闡釋學生的創造性學習與表達過程,需說明主題、任務、面向對象、活動環節設計、學習評價、支持資源以及技術環境等。以 PDF 形式提交。2. 學生案例:以下兩個任務中選擇一個,根據要求提交。任務一:依據上述設計方案,提交兩份學生的創造性學習與表達作品。任務二:依據上述設計方案,提交兩份學生/小組對學習過程的描述,以視頻形式提交,每份時間不超過 5 分鐘。3. 教學反思:請回顧自己指導學生進行創造性學習與表達的實踐經歷,對實踐效果進行反思,并梳理技術在實施中發揮的作用。以PDF 形式提交。杠桿平衡教學設計方案學校 XX 小學 教師姓名 Z J 面向對象 五年級學生利用智慧課堂工具進行科學探究主題1.利用智慧課堂進行交互式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任務 2.利用平板進行科學探究,3.培養分析、觀察和歸納能力。五年級學生,對于平板的簡單操作沒有大的問題,需要的是在利用智慧面向對象課堂的學習過程中,發現現象和總結規律。一.情境導入1.教師:同學們玩過蹺蹺板嗎?(播放圖片,引出情境)活動環節設計2.提問:同學們知道有哪些方式可以使蹺蹺板平衡呢?答:往后坐一坐,多坐個小朋友等等二.探究杠桿平衡的規律 Z J1.教師通過智慧課堂給學生發布任務(flash 動畫)。請同學們在右邊合適的位置放合適的鉤碼數,使其左右平衡。2.學生自主學習活動學生通過平板操作 flash 動畫,實現自己的想法,通過動畫的結果演示,發現結果。3.學生展示自己的發現結果,師生一起操作并驗證是否正確。4.知識拓展:(1)教師發布新的任務,左右自己在合適的位置放置合適數量的鉤碼,并使其平衡(2)學生利用平板 flash 動畫,驗證自己的想法,拓展知識,尋找規律5.學生展示自己的發現結果,其他師生一起驗證。列表,共同總結杠桿平衡的規律:動力 x 動力距=阻力 x 阻力矩 Z J1. 學生利用老師智慧課堂發布的 flash 動畫,探索杠桿平衡的規律2.學生可以利用智慧課堂作業平臺上傳電腦探索結果,其他師生共同點學習評價評其結果;3.學生可以利用智慧課堂的互動,師生一起總結了杠桿平衡的規律。支持資源 智慧課堂工具,flash 動畫技術環境 智慧學習環境C4 支持學生創造性學習與表達教學反思一. 回顧指導學生創造性表達的實踐經歷1.教師利用智慧課堂制作教學課件,然后將 flash 視頻發送到班級學生操作,學生通過視頻播放軟件在線學習;2.學生按老師要求操作平板,尋找杠桿平衡規律,通過智慧課堂在線提交作業平臺進行提交;3.教師利用智慧課堂在線提交作業平臺查看學生提交的杠桿平衡現象,進行線上點評;二、對實踐效果進行反思1.學生可以利用老師發布的動畫多次動手操作,自己發現規律,比課堂上教師一味 講解學習效果要好;2.學生可以利用智慧課堂在線提交作業平臺上傳平衡現象,教師和其他學生可以及時反饋;Z J3.學生可以利用智慧課堂跟教師互動,及時解決在發現杠桿平衡規律的現象中遇到的問題。三、信息技術在實施中發揮的作用1.教師利用智慧課堂制作教學課件,然后將 flash 視頻發送到班級學生操作,學生通過視頻播放軟件在線學習;2.學生按老師視頻中的探究方法利用平板自主完成杠桿平衡規律的探究,通過智慧課堂在線提交作業平臺進行提交;3.教師利用智慧課堂在線提交作業平臺查看學生提交的平衡現象作品,師生進行線上點評;學生作品學生作品(一)Z J學生作品(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