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 單元《空氣》復習6.《空氣的成分》 9.《燃燒》7.《氧氣》 10.《滅火與逃生》8.《二氧化碳》 11.《讓空氣更清新》《空氣的成分》一、重難點:1.通過實驗,了解空氣中有哪些成分。2.知道空氣中有大量的氮氣,了解氮氣的用途。二、知識要點:1.空氣是由多種氣體混合而成的。其中,一部分氣體支持燃燒,另一部分氣體不支持燃燒。氧氣大約占空氣體積的21%;剩下的主要是氮氣,大約占空氣體積的78%此外,還有少量的二氧化碳(0.03%)、水蒸氣(0.03%)等。2.(氮氣78%)>(氧氣21%)>(稀有氣體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氣和雜質(0.03%))3.氮氣的用途:(1).用于醫療手術,用作制冷劑。(2).用于保護食品。(3).用于制造氮肥。(4).在燈泡中填充氮氣,使燈泡經久耐用。4.研究空氣成分實驗:把蠟燭放進裝有水的水槽中,點燃蠟燭:再用帶有刻度的玻璃杯倒扣在蠟燭上。1.蠟燭能夠在倒扣的玻璃杯內燃燒,是因為空氣中有支持燃燒的氣體,它是氧氣 。2.一段時間后,小明發現被玻璃杯扣住的蠟燭會熄滅 ,是因為蠟燭燃燒耗盡了玻璃杯內的氧氣。3.蠟燭熄滅后,小明發現玻璃杯內的水位上升了,是因為蠟燭燃燒消耗了玻璃杯內的氧氣,杯內氣體所占據的空間變小了,水槽中的水自然就會進入杯內。根據所學知識,玻璃杯內剩下的氣體 不能 (選填“能”或“不能”)支持燃燒。三、目標檢測:(一)我是小法官。1.二氧化碳大約占空氣體積的0.03%。()2.氮氣可以用于制造氮肥。()3.人類的活動和動物的生存需要空氣,植物的生長不需要空氣。()4.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氣都是支持燃燒的氣體。()5.液氮可在醫療手術中用作制冷劑。()(二)、我來選一選。1.扣在杯子中的蠟燭熄滅了,這是因為杯子中的( )。A.空氣沒了 B.氧氣沒了 C.氮氣沒了2.為了經久耐用,在燈泡中可填充的氣體是( )。A.氧氣 B.氮氣 C.二氧化碳3.將打開包裝的餅干放置在空氣中,一段時間后,會發現餅干變軟了,這說明空氣中含有( )。A.水蒸氣 B.二氧化碳 C.氧氣4.將下列氣體按占空氣體積的百分比由大到小的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稀有氣體 ②氧氣 ③水蒸氣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5.下列關于空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A.空氣中各成分的含量是固定不變的B.沒有顏色、沒有氣味的氣體一定是氧氣C.空氣中有大量的氮氣,氮氣的用途十分廣泛7.《氧氣》一、重難點:1.通過實驗,知道氧氣有哪些特點。2.了解氧氣的用途。3.知道吸入的氧氣越多并不是對健康越有利。二、知識要點:1.氧氣的特點:通常情況下,氧氣是一種沒有顏色、沒有氣味、能支持燃燒的氣體。2.氧氣的用途:1、供潛水員呼吸。2.醫療吸氧。3.火箭助燃。4。焊接助燃。2.氧氣本身不燃燒,但能助燃。氧氣與有機物或其他易氧化物質混合,容易引發爆炸。氧氣如果與油脂接觸,會發生反應,產生熱量。熱量蓄積到一定程度會引發自燃。3.氧氣鋼瓶如遇日光下暴曬、高溫環境中存放或搬運時受到撞擊等情況,會使鋼瓶內壁所受壓力增大,可能導致鋼瓶爆裂。在存放氧氣瓶的地方通常會“禁止撞擊”“禁止煙火”“易燃易爆”等標識。4.有些人由于機體適應了高海拔地區的低氧環境,進入氧氣含量相對高的地區會產生一系列不適應癥狀,如疲倦、無力、嗜睡、胸悶、頭昏等。這種現象被稱為醉氧。正常人如果吸入高濃度氧氣的時間過長,會出現氧中毒,可能造成全身組織傷害。5.實驗探究:研究氧氣特點的實驗實驗目的:探究氧氣的特點。實驗材料:裝有氧氣的集氣瓶、木條、火柴等。實驗方法:1.觀察氧氣的顏色。2.邊移動蓋在集氣瓶上的玻璃片邊用手輕輕扇動瓶口的氣體,聞一聞氧氣的氣味。3.移開玻璃片,露出縫隙,插入帶火星的木條,觀察現象。實驗現象:1.氧氣沒有顏色。2.氧氣沒有氣味。3帶火星的木條被插入集氣瓶后,很快燃燒。實驗結論:通常情況下,氧氣是一種沒有顏色、沒有氣味、能支持燃燒的氣體。三、目標檢測:(一)我是小法官。1.氧氣本身不燃燒,但能助燃。( )2.生活在高原地區的人,來到平原地區不會有不良反應。( )3.液氧一般加壓儲存在藍色的鋼瓶中。( )4.用帶火星的木條可以檢驗是否有氧氣存在。( )5.吸入的氧氣越多對人的健康越有利。( )(二)、我來選一選。1.“人離不開空氣”這句話的主要意思是人的生命活動離不開空氣中的 ( )。A.二氧化碳 B.氧氣 C.氮氣2.醉氧的癥狀不包括 ( )。A.疲倦 B.無力 C.極度興奮3.下列不屬于氧氣的作用的是 ( )。A.提高冶煉鋼鐵的效率 B.供人和其他動物呼吸C.填充在滅火器中,用以滅火4.我們在金魚缸里種植水生植物,主要是為了 ( )。A.給金魚提供食物 B.給金魚提供氧氣 C.美化金魚缸5.氧氣與有機物或其他易氧化物質混合后,容易 ( )。A.凝固 B.液化 C.引發爆炸6.下列不屬于氧氣的用途的是 ( )。A.氣焊 B.做燃料 C.醫療急救8.《二氧化碳》一、重難點:1.知道怎樣制取二氧化碳。2.知道二氧化碳的特點。3.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4.了解二氧化碳在使用或儲存二氧化碳時應注意什么。二、知識要點:1. 通常情況下,二氧化碳是無色、無味的氣體,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比同體積的空氣重。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2.二氧化碳的用途:(1)制作碳酸飲料 (2)北京冬奧場館用二氧化碳作制冷劑(3)提高作物產量 (4)作為滅火劑 (5)制造舞臺煙霧3.使用或儲存二氧化碳時應注意:(1).皮膚不能直接接觸千冰。(2).運送二氧化碳儲罐時要遠離熱源。(3).干冰是固態的二氧化碳。接觸干冰時,要注意佩戴厚棉手套或其他遮蔽物,否則會被凍傷(4)汽車、船艙等較密封的地方不能使用干冰,因為二氧化碳會擠走氧氣,導致人窒息甚至死亡。(5)二氧化碳儲罐如受夏季高溫、熱源或火源等影響,內壁所受壓力會增大,可能會引發爆炸。三、目標檢測:(一)我是小法官。1.夏天,為了使人感到涼爽,可在密封的汽車里使用干冰。( )2.通常在封閉時間較長的地窖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較大。( )3.人們可以利用二氧化碳來制作碳酸飲料。( )4.人們利用二氧化碳比同體積的空氣重的特點,制作了二氧化碳滅火器.( )5.因為二氧化碳不燃燒,所以運送二氧化碳儲罐時,不必遠離熱源。( )三、(二)、我來選一選。、1.因為碳酸飲料里含有一定量的( ),所以打開飲料瓶瓶蓋后會冒氣泡。A. 氧氣 B.氮氣 C.二氧化碳2.將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后,會產生大量的氣體,這種氣體能使燃燒的火柴熄滅,這說明該氣體( )。A.不支持燃燒 B.能支持燃燒 C.比同體積的空氣重3.把澄清的石灰水倒入盛有蠟燭燃燒產生的氣體的集氣瓶里,搖晃后發現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了,這說明蠟燭燃燒后生成的氣體是()。 A.氧氣 B.氮氣 C.二氧化碳4.下列關于二氧化碳特點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無色、無味的氣體B.比同體積的空氣輕C.既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5.關于二氧化碳的用途,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制造舞臺煙霧 B.提高作物產量 C.供給人呼吸四、連線題將下列氣體與其相應的用途用線連起來。a.用作燈泡填充氣1.二氧化碳 b. 用作滅火劑c.充入食品包裝袋內用于保護食品2.氧氣 d.用作火箭的助燃劑3.氮氣 e. 供潛水員呼吸五、二氧化碳的制取: 1.取一只玻璃杯,放入3匙小蘇打。2.沿杯壁小心倒入一些白醋。3.待泡沫開始下降時蓋上玻璃片。六、實驗探究:實驗目的:探究二氧化碳的特點。實驗材料:裝有二氧化碳的集氣瓶、蠟燭、火柴、澄清的石灰水等。實驗方法:1.觀察二氧化碳的顏色;邊移動玻璃片邊用手輕輕扇動瓶口的氣體,聞一聞二氧化碳的氣味。2.燒杯內一側放入兩支高低不同正在燃燒的蠟燭,沿燒杯另一側把二氧化碳倒入燒杯中,觀察現象。3.把適量澄清的石灰水倒入裝有二氧化碳的燒杯中,振蕩燒杯中的石灰水,觀察現象。實驗現象:(1).二氧化碳沒有顏色,沒有氣味。(2).倒入二氧化碳后,燒杯中燃燒的蠟燭自下而上依次熄滅。(3).振蕩后,燒杯中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實驗結論:通常情況下,二氧化碳是無色、無味的氣體,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比同體積的空氣重。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燃燒》重難點:了解物體燃燒時產生的現象。知道燃燒需要具備的條件。知道預防和處理燒傷、燙傷的方法。知識要點燃燒的現象:發光、放熱、冒煙......燃點:某種物質燃燒所需要的最低溫度叫作這種物質的燃點。3.燃燒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可燃物、氧氣和達到可燃物的燃 點。4.預防和處理燒燙傷的方法:倒開水時要小心。(2)迅速將受傷部位用流動的冷水沖洗或浸泡在冷水中。(3)應急處理后應盡快到附近的醫院治療。(4)如果輕微可以涂抹燙傷膏。實驗探究:實驗目的:研究燃燒需要具備的條件。實驗器材:酒精燈、火柴、磚塊、木條、紙條。方法一:1.用坩堝鉗夾住磚塊,放在酒精燈火焰上讓其燃燒,觀察現象。2.實驗現象:磚塊不能燃燒。3.結論:燃燒的物體必須是可燃物。方法二:1.兩只手各拿一個夾子,分別夾住木條、長紙條,同時放到酒精燈火焰上,觀察現象。2.實驗現象:紙條遇到火焰便燃燒起來,木條放在火焰上,過一會后才燃燒起來。3.結論:紙條很快被點燃,木條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被點燃。方法三:1.點燃酒精燈,用燈帽蓋住火焰,觀察現象。2.實驗現象:燈帽蓋住前,酒精燈在燃燒。用燈帽蓋住火焰,再取下燈帽,火焰熄滅了。3.實驗結論:燃燒需要空氣(氧氣)。結論:燃燒必須同時具備3個條件:可燃物、氧氣和達到燃燒時所需的最低溫度。目標檢測:(一)我是小法官。()1.不同物質的燃點不同,有的物質沒有燃點。()2.發生燒傷或燙傷時,可迅速將受傷部位用流動的冷水沖洗()3.蓋上燈帽后,酒精燈熄滅了,這是由于隔絕了氧氣。()4.物體燃燒時會產生發光、發熱的現象。()5.放置在空氣中的汽油沒有燃燒是因為汽油不是可燃物。()6.將煤塊加工成粉末狀,可使煤燃燒得更劇烈、更充分。()7.所有物質燃燒時產生的火焰都是藍色的。(二)我來選一選。1.下列屬于可燃物的是( )。A.磚塊 B.天然氣 C.玻璃2.一個小小的煙頭可能會引起一場火災,煙頭在火災中所起的作用是( )。A.提供可燃物 B.使溫度達到可燃物的燃點 C.提供氧氣3.下列同學的做法中,能夠預防或避免燒傷、燙傷的是( )。A.小紅倒開水的時候非常小心B.小芳家中常備治燙傷的藥膏C.小明經常偷偷玩打火機4.如圖所示,“紙火鍋”是用紙張代替金屬材料做容器盛放湯料,當酒精燃燒時紙張不會燃燒。對此現象,下列解釋合理的是 ( )。A.湯料隔絕了氧氣,使“紙火鍋”不能燃燒。B.“紙火鍋”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燒。C.“紙火鍋”中的湯料不斷從紙鍋上吸熱,溫度達不到“紙火鍋”的燃點。5.燒火做飯時,通常把木柴架空后燃燒,這樣做主要是為了( )。A.使木柴與空氣充分接觸B.方便添加木柴C.降低木柴的燃點《滅火與逃生》重難點:掌握滅火的方法、及滅火的原理。知道怎眼使用滅火器。掌握火災逃生技能。知識要點。滅火的方法:(1).隔離可燃物。 (2) .隔絕氧氣。 (3).降溫到該物質的燃點以下。使用滅火器步驟:提起滅火器。(2)拔下保險銷。(3)用力壓下手柄。(4)對準火源根部掃射。使用滅火器注意事項:(1).該滅火器主要是依靠二氧化碳將燃燒物與周圍空氣隔絕,從而造成燃燒物缺氧熄滅而起到滅火作用,因此不宜在室外大風時使用。(2).在室外使用時,應選擇從上風方向噴射。(3).在狹小的密閉房間使用后,使用者及所有人員都必須迅速撤離以防室息。(4).滅油類火時,噴筒不能距離油面太近,以免把油液吹散,導致火災擴大。4.火災逃生的方法:(1).首先要保證自身安全。(2).發生火災時,不能乘坐電梯。(3).穿過濃煙時,要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并使身體貼近地面。(4).還可以披上濕被褥。注意:室內發生火災時,濃煙溫度較高,會先充滿屋頂,再逐漸向地面下移,直至充滿整個空間。因此,逃生時要用濕毛巾捂住口鼻,盡量壓低身體,以減少濃煙的傷害。5.用“紙火鍋”燒水,當酒精燃燒時紙張不會燃燒。是因為“紙火鍋”中的水不斷從紙鍋上吸熱,溫度達不到“紙火鍋”的燃點。目標檢測(一)我是小法官。( )1.發生火災時,首先要保證自身安全。( )2.發生火災時,可以乘坐電梯逃生。( )3.水能滅火主要是因為隔絕了空氣中的氧氣。( )4.刮大風時,不宜在室外使用二氧化碳滅火器。( )5.使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滅油類火時,噴筒距離油面越近越好。( )6.遇到火災要趕緊撥打119火警電話。( )7.用嘴能夠將蠟燭吹滅,是因為吹出的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 )8.“釜底抽薪”蘊含的滅火原理是隔離可燃物。(二)我會選。1.滅火器里通常充入的氣體是( )。A.氧氣 B.二氧化碳 C.氮氣2.發生火災時,濃煙溫度較高,會先充滿( )。A.地面 B.屋頂 C.墻角3.滅火毯由纖維狀隔熱耐火材料制成。在起火初期,將滅火毯直接覆蓋火源,可在短時間內滅火。用滅火毯滅火的原理主要是( )。A.隔絕氧氣 B.隔離可燃物 C.把溫度降到可燃物的燃點以下4.在做用“紙鍋”燒水的實驗中,水沸騰了而“紙鍋”沒有燃燒,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紙的散熱性很好 B.紙的燃點高于火焰的溫度C.水吸熱沸騰,水的沸點低于紙的燃點5.將點燃的火柴頭朝上直立起來,火柴不易繼續燃燒,其原因是( )。A.火柴梗處于火焰的下方,溫度達不到其燃點B.火柴梗不是可燃物C.火柴梗接觸的氧氣少6.下列滅火方法中,錯誤的是( )。A.灑在實驗桌上的酒精發生燃燒時,用濕抹布蓋滅B.炒菜鍋中的油不慎著火時,用鍋蓋蓋滅C.炒菜鍋中的油不慎著火時,用水澆滅三、村料分析題。閱讀下列材料,完成相關題目。某日凌晨,某大廈發生火災,大火持續了近12個小時。事故造成3人死亡,另有多人因吸入有毒物質被送往醫院治療。據初步調查了解到,造成火災的主要原因是工人擅離職守,使工作中的無煙煤爐引燃棉被,而使十樓起火。1.無煙煤爐在引發這場火災的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A.提供氧氣 B.使溫度達到可燃物的燃點 C.提供可燃物2.若被圍困于火災現場,你會采取的合理逃生措施是( )。A.從十樓跳下逃生 B.坐電梯迅速逃生C.披上濕被褥,沿逃生通道,盡量壓低身體逃生《讓空氣更清新》重難點。知道我們為什么需要清新的空氣。調查我們周圍的空氣污染情況。知道為了讓空氣更清新,人們采取的措施。知識要點。為了讓空氣更清新,人們才去的措施:(1).工廠里安裝廢氣凈化系統。(2).秸稈再利用。(3).騎自行車綠色出行。(4).植樹造林。(5)盡量減少乘坐公交車出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規定,公民應當增強大氣環境保護意識,采取低碳、節儉的生活方式,自覺履行大氣環境保護義務。三、目標檢測。(一)、我是小法官。1.清新的空氣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有利。( )2.小亮在小區附近調查發現,綠化帶植物葉子上有很多灰塵,說明綠化帶周圍空氣受到了污染。( )3.汽車尾氣的排放會加重空氣污染。( )4.農田里的秸稈可以利用焚燒的方法處理。( )(二)、我會選。1.空氣污染主要會引起( )疾病。A.消化器官 B.呼吸器官 C.神經系統2.下列措施能夠讓空氣更清新的是( )。A.工廠安裝廢氣凈化系統 B.燃煤取暖 C.垃圾焚燒處理3.下列現象不能說明空氣已經受到污染的是( )。A.酸雨 B.霧霾 C.陰天4.下列不屬于霧霾天氣帶來的危害的是( )。A.影響人的心情 B.引發人的呼吸道疾病 C.使植物停止生長5.下列屬于空氣污染的是( )。A.燃燒化石燃料時排放的濃煙B.做飯時冒出的大量“白氣”C,洗衣服時把污水倒進河里6.下列做法不能夠使空氣更清新的是( )。A.乘坐私家車外出B.植樹造林,綠化環境C.騎自行車去戶外玩耍附目標檢測答案:第二單元 《空氣》6.《空氣的成分》ー、1. √ 2. √ 3.× 4.× 5.√二、1.B 2.B 3.A 4.C 5.C三、1.支持 氧氣2.熄滅 蠟燭燃燒消耗完了玻璃杯內的氧氣3.上升 不能7.《氧氣》一、1.√ 2.× 3.√ 4.√二、1.B 2.C 3.C 4.B 5.C 6.B8.《二氧化碳》一、1.× 2.√ 3. √ 4.× 5.×二、1.C 2.A 3.C 4.B 5.C三、 1--b 2--d e 3--ac《燃燒》一、1.√ 2.√ 3.√ 4.√ 5.× 6.√ 7.×二、1.B 2.B 3.A 4.C 5.A10.《滅火與逃生》一、1.√ 2.× 3.× 4.√ 5.× 6.√ 7.× 8.√二、1.B 2.B 3.A 4.C 5.A 6.C三、1.B 2.C11. 《讓空氣更清新》一、1.√ 2.√ 3.√ 4.×二、1.B 2.A 3.C 4.C 5.A 6.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