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概念的概述【學習目標】(一)知識目標1.解釋概念的含義;概括概念與其反映的事物之間的關系;概括概念與語詞之間的關系;2.概括概念的基本特征;概括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及其二者關系;3.概括不同概念的外延之間的關系;寫出某一具體概念的內涵與外延以及不同概念之間的外延關系。(二)核心素養目標1.科學精神:通過聯系實際,感受科學精神,正確理解邏輯、形式邏輯相關知識。2.公共參與:自覺遵循形式邏輯的基本規律,用科學思維方法進行思維創新。二、學習重難點1.概念的含義2.概念外延間的關系【學習內容】學習活動一:基礎知識鞏固一、 概念的含義1.事物的性質和關系統稱為屬性。事物的屬性可分為本質屬性和_______。本質屬性是一事物成為自身并使該事物同其他事物區別開來的_______。2.概念就是通過揭示事物的_______而反映事物的思維形式。3.概念只有通過_______才能表達出來,但并非一個語詞在任何場合都一定表達同一個概念。不同的語詞可以表達同一個概念。同一個語詞在不同的場合可以表達不同的概念。二、概念的基本特征1.概念的內涵和外延 (1)概念的內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__________,它反映事物“質”的規定性,說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種事物究竟“是什么”。(2)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質屬性的事物的________。它說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種事物“有哪些”。2.概念之間的外延關系 (1)依據兩個概念在所指范圍上是否具有相同部分,概念之間的外延關系分為相容關系和________。(2)依據所指范圍相同部分的多少,概念外延的相容關系分為全同關系、屬種關系或種屬關系、__________。(3)不相容關系又稱為全異關系。不相容關系可以進一步分為__________和反對關系。【即時訓練1】易錯易混知識點判斷1.事物的本質屬性是一事物成為自身并使該事物同其他事物區別開來的內部規定性。 ( )2.同一個語詞只能表達同一概念。 ( )3.概念的外延說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種事物究竟“是什么”。 ( )4.“動物”與“馬”存在種屬關系。 ( )5.“動物”與“植物”這兩個概念之間的關系是矛盾關系。 ( )學習活動二:課堂探究議題一 概念的內涵和外延為了證明“白馬非馬”的論題,公孫龍提出了很多理由。比如,求“馬”,給“黃馬”“黑馬”都可以滿足這一要求;求“白馬”,給“黃馬”“黑馬”就不合要求。“馬”講的是馬的形體;“白”馬講的是“馬的顏色”。講顏色不同于講形體,所以“白馬非馬”。1.你是否同意公孫龍的論證?2.從內涵與外延兩方面看,“白馬”與“馬”是什么關系?議題二 概念之間的外延關系第1組:“《史記》的作者”與“司馬遷”第2組:“動物”與“馬”第3組:“馬”與“動物”第4組:“中學生”與“球迷” 第5組 “有效合同”與“無效合同”第6組 “輸”與“贏”上述每組概念之間有什么關系?【即時訓練2】1.下列和“書法家—畫家”邏輯關系一致的是( )A.童星—明星 B.黨員—老師 C.軍人—軍官 D.幼兒—青年2.小王同學元旦時給好朋友發了一個紅包。朋友:你這是什么意思。小王:沒什么意思,意思意思。朋友:你這就不夠意思了。小王:小意思。朋友:你這人真有意思。小王:其實也沒有別的意思。朋友:那我就不好意思了。讀懂了他們的對話,你也就懂得了哪些道理( )①同一個詞語在不同的場合可以表達不同的概念 ②不同的詞語可以表達同一個概念③如果不作區分,就容易引起概念混淆 ④并非一個詞語在任何場合都一定表達同一個概念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3.“工廠”和“工人”兩個概念之間的外延關系是A.全同關系 B.屬種關系 C.交叉關系 D.全異關系4.從概念的外延來看“貓”與“白貓”,“山東省的省會”與“濟南”是A.全同關系、屬種關系 B.屬種關系、全同關系C.屬種關系、交叉關系 D.交叉關系、種屬關系5.“A可以分為B、C、D”是一個正確的劃分,則B和C的外延關系是A.全同關系 B.交叉關系 C.矛盾關系 D.反對關系【網絡構建】【我的困惑】【課下練習】1.不忘初心、好嗨喲、斷舍離、996、硬核……成為網絡熱詞,其中“硬核”的概念為很厲害、很彪悍、很剛硬。下列關于“概念”的說法正確的是( )A.概念是抽象思維的唯一形式 B.同一個語詞只能表達同一個概念C.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是固定不變的 D.概念就是通過揭示事物的本質屬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維形式2.“刑法”與“法律”兩個概念的關系是( ) A.屬種關系 B.種屬關系 C.交叉關系 D.全同關系3.在“《屈原》的作者不是老舍”這個命題中,“《屈原》的作者”和“老舍”這兩個概念是( )A.全同關系 B.反對關系 C.全異關系 D.交叉關系4.概念的內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質屬性,它反映事物“質”的規定性,說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種事物究竟“是什么”。下列不是從內涵方面說明概念的是( )A.單身漢是未婚、成年的男性 B.商品是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C.魚是用鰓呼吸、用鰭游水,有脊椎的水生動物D.社會關系包括經濟、政治、思想、文化以及家庭等各方面的關系5.哲學“物質”概念和自然科學“物質”概念,從內涵和外延看,二者( )A.內涵、外延都相同 B.內涵相同,外延不同 C.內涵、外延都不同 D.內涵不同,外延相同6.概念就是通過揭示事物的本質屬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維形式。它在思維中所起的作用是( )①借助概念,人們可以把不同對象區分開來 ②概念是內涵和外延的統一③概念比感性認識更能深刻地反映客觀現實 ④借助概念,人們可以把語詞抽象地表達出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下列圖能夠準確地表示出馬克思主義(a)、毛澤東思想(b)、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c)三者之間的相互關系的是( )8.下列各組概念中,具有屬種關系的是( )A.西南財大——西南財大法學院 B.資本——固定資本 C.花——花蕊 D.黨——黨員9.從概念的外延看,下列屬于反對關系的是 ( )①“紅色”與“白色” ②“合作”與“競爭”③“馬克思主義思想家”與“非馬克思主義思想家”④“正義戰爭”與“非正義戰爭”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某次交通整治民意代表座談會的代表中,一個是黑龍江人,兩個是北方人,一個是廣東人,兩個只負責客運業務,三個只從事貨物運輸。如果以上的介紹涉及了該次座談會的所有代表,則參加這次座談會的代表( )A.最少可能是3人,最多可能是8人 B.最少可能是5人,最多可能是8人C.最少可能是5人,最多可能是9人 D.最少可能是3人,最多可能是9人11.亞運會期間,某樓住著中國隊的8名運動員。其中,1個是吉林人,2個是北方人,1個是福建人,2個是田徑運動員,3個是主力運動員。上述情況統計涉及了該樓的這8名運動員。以下與題干所述信息相矛盾的是( )A.田徑運動員都不是主力運動員 B.吉林運動員不是主力運動員C.主力運動員都是南方人 D.福建人是主力運動員【選做】12.法國大作家雨果,有一次出國旅行,走到了某國邊境。憲兵要檢查登記,雙方進行了一番問答。 “姓名 ” “雨果。” “干什么的 ” “寫東西的。” “以什么謀生 ” “筆桿子。” 于是,憲兵在登記本上寫道:“姓名:雨果。職業:筆桿販子。”堂堂的大作家竟然成了筆桿販子。(1)運用概念的有關知識,分析憲兵為什么會鬧出笑話。(2)雨果是法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家之一,被稱為“法蘭西的莎士比亞”,是法國浪漫主義作家的代表人物。“作家”與“浪漫主義作家”之間是否存在種屬關系 概念的概述 參考答案【即時訓練1】易錯易混知識點判斷1.√2. 提示:同一個語詞在不同的場合可以表達不同的概念。3. 提示:概念的內涵說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種事物究竟“是什么”,概念的外延說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種事物“有哪些”。4. 提示:“動物”與“馬”存在屬種關系,“馬”與“動物”存在種屬關系。5. 提示:“動物”與“植物”這兩個概念之間的關系是反對關系。議題一提示:對公孫龍的論證,要作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肯定或否定。①要知道一個概念究竟反映什么,就要弄清楚這個概念的內涵是什么。“白馬”的內涵大于“馬”的內涵,因為“白馬”既要具有“馬”的一切屬性,還要具有“白”顏色這個屬性。因此從概念的內涵來看,“白馬”不是“馬”。②要知道一個概念究竟是在指“誰”,就要弄清楚這個概念的外延是什么。“白馬”的外延小于“馬”的外延。“馬”的外延可以涵蓋“黃馬”“黑馬”“白馬”等所有的馬,而“白馬”僅反映白色的馬。因此從概念的外延來看,“白馬”是“馬”的一種,二者是種屬關系,從外延角度看,“白馬”當然是“馬”。議題二1.全同關系 2.屬種關系3.種屬關系 4.交叉關系 5.矛盾關系 6.反對關系【即時訓練2】答案:B 解析:命題立意本題考查概念外延之間的關系。題干中的兩個概念是交叉關系。A項中的兩個概念是種屬關系;B項中的兩個概念是交叉關系;C項中的兩個概念是屬種關系;D項中的兩個概念是反對關系。2.D 3.D 4.B 5.D【課下練習】1.D D是對概念的正確定義,入選;概念、判斷、推理都是抽象思維的形式,A說法錯誤,應排除;同一個語詞在不同的場合可以表達不同的概念,B說法錯誤,應排除;一切事物都處于運動變化之中,概念也不例外,C排除。2.B 一個概念的外延包含著另一個概念的全部外延,兩個概念的關系就是屬種關系或種屬關系,外延大的概念為屬概念,外延小的概念為種概念。“刑法”是一種“法律”,故“刑法”是種概念,“法律”是屬概念。因此排除A、C、D,B正確。故選B。3.C “《屈原》的作者”和“老舍”這兩個概念的外延完全不同,因此二者是全異關系,C入選;A、B、D與題意不符,均應排除。4.D 概念的內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質屬性,A、B、C三項均反映了事物的本質屬性;D項只是反映了社會關系所包含的內容,說的是“社會關系”這一概念的外延,并沒有反映事物的本質屬性。5.C 哲學上的物質是指各種具體物質形態的共性——客觀實在性,自然科學的物質是指具體物質的具體形態、結構、屬性,二者是共性與個性的關系,內涵、外延均不同,因此可以排除A、B、D;C正確,入選。6.B 概念就是通過揭示事物的本質屬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維形式,因此它可以把不同對象區分開來,①正確;②說的是概念的特征,與設問指向不符,排除;概念屬于理性思維形式,比感性認識更深刻,因此③正確;借助語詞,人們可以把概念抽象地表達出來,④顛倒了概念和語詞的關系,排除。7.B 馬克思主義是關于自然、社會和思維發展的普遍規律的科學理論;毛澤東思想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是關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科學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理論成果,是關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科學理論。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都是對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和創新。因此B符合題意,A、C、D均應排除。8.B 屬種關系指一個概念的外延包含著另一個概念的全部外延,它反映的是大類和小類的關系,而不是整體和部分的關系。A、C、D反映的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排除;資本與固定資本反映的是大類與小類的關系,屬于屬種關系,符合題意,B應入選。方法技巧 學會辨別屬種關系屬種關系反映的是大類和小類的關系,而不是整體和部分的關系。可以用一種邏輯方法來檢驗:設A分為A1、A2、A3……An。如果Ai是A(i=1、2……n)成立,那么A和A1、A2、A3……An就具有屬種關系,反之就是整體和部分的關系。例如:“聯合國”與“中國”不是屬種關系,因為“中國(Ai)是聯合國(A)”顯然不成立。“聯合國成員國”與“中國”才具有屬種關系,因為“中國(Ai)是聯合國成員國(A)”成立。9.A 反對關系是指兩個具有全異關系的概念包含在一個屬概念中,并且它們的外延之和小于該屬概念的外延。“紅色”與“白色”的外延之和小于“顏色”的外延;“合作”與“競爭”的外延之和小于“關系”的外延,因此,①②屬于反對關系,應入選。矛盾關系是指兩個具有全異關系的概念包含在一個屬概念中,并且它們的外延之和等于該屬概念的外延。“馬克思主義思想家”與“非馬克思主義思想家”的外延之和等于“思想家”;“正義戰爭”與“非正義戰爭”的外延之和等于“戰爭”,因此,③④屬于矛盾關系,與題意不符,應排除。10.B 2個北方人包含1個黑龍江人,與1個廣東人是全異關系;只負責客運業務的2人,與只從事貨物運輸的3人構成全異關系。因此最少的人數就是讓2個北方人(包含1個黑龍江人)和1個廣東人都真包含于從事客運業務或貨物運輸業務的5人之中,即最少人數為5人;最多的是只有2個北方人中包含1個黑龍江人,其他的均不相互包含,因此最多為8人。故排除A、C、D,B正確。11.D 本題考查學生對概念之間的外延關系的認識。由題意可知,吉林人屬于北方人,因此2個北方人(含一個吉林人)+1個福建人+2個田徑運動員+3個主力運動員=8名運動員,這里除吉林人與北方人有重合外,其他均無交叉,可見福建人不可能是主力運動員,因此D項符合設問指向,入選;A、B、C項與題干所述信息不矛盾,與設問指向不符,排除。故正確答案為D。12.答案 (1)雨果所說的“以筆桿子謀生”,內涵指的是以寫文章獲得稿費維持生計,外延所指的對象是“作家”。憲兵所理解的“以筆桿子謀生”,內涵指的是以販賣筆桿子為生,外延所指的對象是“筆桿販子”。所以鬧出了笑話。(2)“作家”與“浪漫主義作家”之間存在屬種關系,而非種屬關系。解析 第(1)問考查學生對概念的內涵和外延的理解。由“法國大作家雨果”“寫東西的”可知,雨果所說的“以筆桿子謀生”指的是靠寫作謀生。由“筆桿販子”可知,憲兵認為雨果以販賣筆桿子為生。憲兵沒有正確理解“以筆桿子謀生”這一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故鬧出笑話。第(2)問考查概念之間的外延關系。“作家”是屬概念,“浪漫主義作家”是種概念,二者之間是屬種關系,而非種屬關系。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