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5.1正確運用判斷學案【學習目標】1.理解把握判斷的含義、特征、表達、類型和作用,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2.正確運用簡單判斷和復合判斷,提高公共參與能力。【核心素養】1.科學精神:掌握判斷的基本特征;性質判斷的基本形式;關系判斷中的“關系的性質”;聯言判斷的結構及其邏輯性質;選言判斷的結構、種類及其邏輯性質;假言判斷的結構、種類及其邏輯性質。2.政治認同:“只有……才……”是典型的必要條件假言判斷聯結項,另外還有“除非……才……”等。深刻理解: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重難點】1、判斷的含義、特征、檢驗方式、表達,分哪些類型?2、什么是簡單判斷和復合判斷?分類依據是什么?具體又分哪幾種?3、聯言判斷、選言判斷、假言判斷的含義、構成、類型、性質、意義、要求等4、正確運用判斷有哪些作用?知識點一 判斷的概述一、判斷及其基本特征1.含義:2.基本特征3.判斷與實踐的關系二、判斷的表達與類型1.判斷的表達2.判斷的類型知識點二 正確運用簡單判斷一、正確運用性質判斷1.含義2.組成3.種類4.如何準確運用性質判斷二、正確運用關系判斷1.含義2.組成二、正確運用聯言判斷1.含義及組成(1)含義:(2)組成:2.判斷真假3.正確運用聯言判斷的意義知識點三 正確運用復合判斷一、復合判斷及其種類1.含義及組成2.種類二、正確運用聯言判斷1.含義及組成(1)含義:(2)組成:2.判斷真假三、正確運用選言判斷1.含義及組成(1)含義:(2)組成:2.種類3.判斷真假四、正確運用假言判斷1.含義及組成(1)含義:(2)組成:2.種類3.判斷真假【合作探究】材料一 齊國有一個姓黃的老相公,很講究為人謙遜。他有兩個女兒,長得國色天香。有人贊賞他的女兒,但他卻常常說:“小女相貌丑陋,不足掛齒。”長此以往,眾人都信以為真。因此,黃公二女丑惡之名遠播,到了婚嫁年齡,沒有一個人來上門求親。衛國有個人死了老婆,無錢再娶,便跑到黃家求婚。等到婚禮完畢,揭開頭巾一看,竟然是個絕代佳人。消息很快傳開了,人們才知道黃公過于謙虛,存心把自己的女兒說丑的。于是,二女兒便有許多名門望族來爭相提親了。探究1 (解釋與論證·科學精神)上述人物是否形成了自己的判斷?探究2 (辨析與評價·科學精神)如何正確認識上述一系列的判斷?材料二 相傳,清朝曾國藩帶兵鎮壓太平軍時,曾一度連吃敗仗,弄得他茶飯無心,一籌莫展。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只好從實呈報,向皇上請罪,他在奏本里寫道:“臣屢戰屢敗。”他的一個幕僚看到這句話連連搖頭,說:“不妥”,建議曾國藩換個說法。曾國藩問他,怎么說好?這個幕僚提起筆來,一字不增,一字未減,把它改成“臣屢敗屢戰”。曾國藩看了連聲叫好。報告遞上去以后,果然化兇為吉,而且受到獎勵。探究3 為什么這位幕僚把詞序調個位置就能化兇為吉而且受到獎勵呢?從思維方法角度加以解釋。【課堂練習】1.建立和完善最嚴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堅持節約集約用地,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題中之義,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戰略舉措,是造福子孫后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的長遠大計。這一判斷屬于( )A.聯言判斷 B.選言判斷 C.假言判斷 D.簡單判斷2.一塊園地,園藝師們提出了以下建議:(1)牡丹、芍藥至多種植一種;(2)如果種植芍藥,則不種植蝴蝶蘭和玫瑰;(3)牡丹、玫瑰至少種植一種。實際種植時,以上三條建議只有一條被采納了。根據以上陳述,以下最可能符合實際種植情況的是( )A.牡丹、芍藥和玫瑰均種 B.種植芍藥,不種植蝴蝶蘭和玫瑰C.芍藥、蝴蝶蘭和玫瑰均種 D.種植蝴蝶蘭,但不種植玫瑰和芍藥3.甲、乙、丙均為教師,其中一位是大學教師,一位是中學教師,一位是小學教師,并且大學教師比甲的學歷高,乙的學歷與小學教師不同,小學教師的學歷比丙低。由此可以推出( )A.甲是小學教師,乙是中學教師,丙是大學教師B.甲是中學教師,乙是小學教師,丙是大學教師C.甲是大學教師,乙是小學教師,丙是中學教師D.甲是大學教師,乙是中學教師,丙是小學教師4.人們普遍認為適量的體育運動能夠有效降低中風的發生率,但科學家還注意到有些化學物質也有降低中風風險的效用。番茄紅素是一種讓番茄、辣椒、西瓜和番木瓜等果蔬呈現紅色的化學物質。研究人員選取一千余名年齡在46至55歲之間的人,進行了長達12年的跟蹤調查,發現其中番茄紅素水平最高的四分之一的人中有11人中風,番茄紅素水平最低的四分之一的人中有25人中風。他們由此得出結論:番茄紅素能降低中風的發生率。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對上述研究結論提出質疑( )A.被跟蹤的另一半人中有50人中風B.番茄紅素水平較低的中風者中有三分之一的人病情較輕C.如果調查56至65歲之間的人,情況也許不同D.番茄紅素水平高的人約有四分之一喜愛進行適量的體育運動5.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人們的購物方式有了新的選擇。很多年輕人喜歡在網絡上選擇自己滿意的商品,通過快遞送上門,購物足不出戶,非常便捷。劉教授據此認為,那些實體商場的競爭力會受到互聯網的沖擊,在不遠的將來,會有更多的網絡商店取代實體商店。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削弱劉教授的觀點( )A.網絡購物雖然有某些便利,但容易導致個人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B.有些高檔品牌的專賣店,只愿意采取街面實體商店的銷售方式C.網絡商店與快遞公司在貨物丟失或損壞的賠償方面經常互相推諉D.通常情況下,網絡商店只有在其實體商店的支持下才能生存6.下列表示關系的概念中,屬于傳遞關系的是( )①上下關系 ②相等關系 ③大于、小于關系 ④喜歡關系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7.如果一對象與另一對象具有某種關系,該對象與第三個對象不再具有那種關系,這種關系被稱為A.傳遞關系 B.對稱關系 C.反傳遞關系 D.偶傳遞關系8.“高二年級所有的同學都是山東人”,這個判斷的主項是( )A.高二年級的同學 B.高二年級所有的同學 C.同學 D.高二年級9.“我國的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了”是( )①肯定判斷 ②否定判斷 ③特稱判斷 ④單稱判斷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10.關系判斷從結構上來講,一般由以下哪部分組成( )①主項 ②量項 ③關系者項 ④關系項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1.復合判斷有幾種不同的形式。根據斷定的情況不同,復合判斷可分為( )①聯言判斷 ②選言判斷 ③假言判斷 ④關系判斷 ⑤性質判斷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12.“認識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人們頭腦中固有的,它來源于實踐。”下列對該聯言判斷的邏輯判斷正確的是( )A.該聯言判斷是真的 B.該聯言判斷是假的C.該聯言判斷只有一個聯言支是真的 D.無法判斷13.“道德標準和藝術標準都不是超歷史、超現實、超人類的東西。”這一語句屬于( )A.性質判斷 B.關系判斷 C.聯言判斷 D.簡單判斷14.下列判斷是選言判斷的是( )A.事物矛盾表現的形態不外乎兩類,要么是對抗性的,要么是非對抗性的B.雨停了,天晴了,太陽出來了C.他雖然滿頭銀發,但精神矍鑠D.如果脫離實際,就會犯錯誤15.充分條件假言判斷所斷定的前件和后件的關系是( )①前件真,后件就真 ②前件假,后件就假 ③后件真,前件真 ④后件假,前件假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課后拓展】杭州南宋皇城遺址之上,一個豪宅樓盤竟在未獲得施工許可的情況下開工了一年多。盡管當地部門2011年5月10日認定該項目為“無證施工”令其停工,但是中國高歌猛進的地產開發與這個文明古國地下珍貴文物的保護之間的沖突卻日益引起擔憂。地基已經挖到地下十米,而南宋歷史遺存一般是在地下四米左右的地方,破壞已經造成。有關專家指出,當前城市開發建設中“唯經濟論”的思想已經對中國的文物保護造成極大的傷害。上述材料中體現了簡單判斷的哪些形式和種類?參考答案【【合作探究】探究1 (解釋與論證·科學精神)上述人物是否形成了自己的判斷?提示:判斷就是對認識對象情況有所斷定的思維形式。題中人物對兒女美丑都形成了自己的判斷。探究2 (辨析與評價·科學精神)如何正確認識上述一系列的判斷?提示:判斷就是對認識對象情況有所斷定的思維形式,上述一系列判斷都是對老相公女兒是否漂亮的肯定或否定判斷;其中,認為其女丑陋的是假判斷,贊賞的、爭相提親的都對之有了真判斷;就是否漂亮進行的判斷屬于性質判斷;認為黃公二女丑惡的屬于全稱肯定判斷。探究3 解析:組成聯言判斷的幾個支判斷是轉折關系的,叫做轉折關系的聯言判斷。這種聯言判斷通常由轉折復句來表達。它的特點是后一句轉折,故一般是強調后者。表示轉折關系聯言判斷聯結項的語詞常見的有“雖然……但是……”“盡管……也……”“可是”“卻”“然而”等,在日常語言表達中,聯言判斷的聯結項有時可以省略。答案:“屢戰屢敗”與“屢敗屢戰”都是省略了聯結項的轉折關系的聯言判斷。“屢戰屢敗”,重在“屢敗”,反映了“節節敗退,潰不成軍”的狼狽相。“屢敗屢戰”,重在“屢戰”,反映了“忠心耿耿,頑強作戰”的場景。用“屢戰屢敗”來表述將招致處罰,而用“屢敗屢戰”來表達將榮獲嘉獎。【課堂練習】1.答案:B解析: 一個概念的外延包含著另一個概念的全部外延,兩概念的關系就是屬種關系或種屬關系,外延大的概念為屬概念,外延小的概念為種概念。“刑法”是一種“法律”,故“刑法”是種概念,“法律”是屬概念。因此正確答案應為B項。2.答案:A解析:采用代入排除法,把選項代入,符合題干中三個條件其中的一個即可。把A項代入,牡丹、芍藥和玫瑰均種,(1)(2)為假,(3)為真;把B項代入,(1)(2)為真;把C項代入,(1)(3)為真;把D項代入,(1)(2)為真。所以答案選A項。3.答案:A解析:本題由題設條件分析排除選項。“大學教師比甲的學歷高”說明甲不是大學教師,排除C、D兩選項,“乙的學歷與小學教師不同”說明乙不是小學教師,排除B、C,正確答案只能是A選項了。4.答案:A解析:題干研究結論為:番茄紅素能降低中風的發生率。A項,另一半人,即番茄紅素中等水平的人,有50人中風,則這50%的人得中風的比例與番茄紅素水平最低的25%得中風的比例相同,表明在這四分之三的人中,得中風的比例并未因番茄紅素水平的升高而降低,質疑了題干結論。B項,“病情輕”并不能說明不得,不能削弱;C項,“也許不同”,語氣弱,不能削弱;D項只是針對番茄紅素水平高的人的四分之一,這些人是否得中風選項中沒有提到,質疑力度較弱。5.答案:D解析:劉教授的觀點是:會有更多的網絡商店取代實體商店。D項說明,實體商店的支撐是網絡商店生存的必要條件,即有每一個網絡商店都有實體商店的支持,因此,網絡商店不可能取代實體商店。6.答案:A解析:題目中①②③都具有傳遞關系,④是偶對稱關系,不符合題意。7.答案:C由反傳遞關系含義可知8.答案:C解析:這是一個性質判斷,它由量項、主項、聯項、謂項構成。“高二年級所有”是表示性質判斷范圍的量項,“同學”是主項,“是”是聯項,“山東人”是謂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