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游刃有余呆若木雞鵬程萬里望洋興嘆莊子(約前369—前286)名周,宋國蒙(今河南商丘東北)人。戰國時哲學家,道家學派主要代表人物。與老子并稱為道學之祖。《莊子》是莊周及其后學的著作集,為道家經典之一。《莊子》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文章多采用寓言、故事形式,文筆汪洋恣肆,想象豐富,氣勢壯闊。富有濃厚的文學氣息和浪漫主義色彩。其經典著作《莊子》(亦稱《南華經》)在道學和文史上對后世頗有影響。《莊子·秋水》· 相名詞用做動詞做宰相引申王 稱王罾 用網捕篝 用籠罩著身 親自· 或有的人例句 或以為死引申有時例句:或千或百或王命急宣· 恐害怕相關成語有恃無恐爭先恐后引申例句:卒皆夜驚恐· 國國都例句:去國懷鄉國家例句:國破山河在地勢例句:國險而民附地方例句:此乃用武之國國防例句: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過經過相關成語過眼云煙 過目不忘過分引申交往 來往犯錯誤過甚其詞 言之過甚過從甚密超過過猶不及 言過其實人恒過然后能改惠子為相莊子看望受人挑撥搜捕莊子從容往見奇鳥之喻辛辣諷刺起因:經過:結果:出人意料 富有趣味惠子:醉心于功名富貴對朋友薄情寡義莊子:清高自守機智幽默比喻:鹓鶵----鴟----腐鼠----梧桐、練實、醴泉----既表明自己的立場和志趣,又極其辛辣地諷刺了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祿且無端猜忌別人的丑態。自己惠子功名利祿高潔的志趣尖銳深刻巧妙貼切余味不盡莊子對爵祿的態度莊子釣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內累矣!” 莊子持竿不顧,曰:“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王巾笥而藏之 廟堂之上。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二大夫曰:“寧生而曳尾涂中。”莊子曰:“往矣!吾將曳尾于涂中。” ----《莊子·秋水》莊子對爵祿的態度莊子以烏龜自喻,寧愿在荒澤草野間過自由自在的生活。從這則故事我們可以看出莊子清高自守,視爵祿如“腐鼠”,避之惟恐不及的態度。◆ 談一談你眼中的莊子是什么樣的,他有怎樣的思想?◆比較莊子、孔子的思想◆ 莊子:超然物外,淡泊名利追求精神世界的自由消極避世,無為而治◆ 孔子:仁愛禮義,志趣高潔積極入世,希望自己的政治主張能夠被統治者接受。·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于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莊酒·讓王》·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莊酒·知北游》· 君酒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酒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山木》·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養生主》· 井蛙不可以語于海,夏蟲不可以語于冰。《秋水》布置作業:1、熟讀課文。2、預習第二則故事。3、了解莊子的有關故事。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莊子》故事兩則之惠子相梁 簡案授課人:江菲菲 授課地點:九(1)班 12.11.15教學目標:一、理解課文內容,明晰莊子和惠子的性格特點二、掌握文章中文言實詞的意義三、初步了解莊子的政治主張和思想四、積累與莊子相關的成語,莊子作品中的名句教學重點:掌握文言實詞,并根據所學延伸拓展教學難點:初步理解莊子的政治主張和思想教學過程:(1課時)1、 導入課前要求學生準備好成語故事,課堂上交流。成語:游刃有余 鵬程萬里 呆若木雞 望洋興嘆我們會發現這幾個成語故事都出自《莊子》,莊子善于通過故事、寓言的形式,表達自己的主張或深刻的哲理。今天,我們共同走進《莊子》故事兩則,了解莊子其人、其作。2、 朗讀課文1. 齊讀課文。2. 聽錄音范讀,注意注音停頓。3. 再次齊讀課文。3、 理解文意1. 根據課下注釋,學生自主翻譯,提出問題,學生教師共同解答。2. 重點字詞疏通:如,相、或、恐、國、過,等。4、 整體感知1. 復述課文。2. 分析文章的內容。3. 分析人物形象性格特點。重點:莊子與惠子的人物形象的對比。5、 合作探究1、 結合材料,談一談你眼中的莊子是什么樣子的,他又怎樣的思想?2、 莊子和孔子的思想有哪些差異?3、 教師小結莊子:超然物外,淡泊名利,追求精神世界的自由消極避世,無為而治孔子:仁愛禮義,積極入世積極參與政治,希望自己的政治主張能夠被統治者接受。6、 拓展延伸選取《莊子》中的名句,給學生朗讀欣賞,體會莊子超然灑脫的人生境界。7、 布置作業1. 熟讀課文。2. 預習第二則故事。3. 查閱了解莊子的有關故事。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2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九年級語文優質課展示下冊《莊子故事兩則之惠子相梁 》江老師.flv 《莊子》故事兩則之惠子相梁(江菲菲 ).ppt 惠子相梁.mp3 教學設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