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課 做大自然的朋友 3.1 人類的責任 3.2 少年在行動 主備 審閱 班級 小組 姓名 預習評價 整體評價 編號 04 導(教) 案學 案備 注 【教學準備】【情景導學】 21世紀以來,全球不斷遭受世界范圍的異常氣候和地質災害,這些自然災害所導致的颶風頻繁、暴雨成災、干旱嚴重、地震等現象為歷史罕見,這些自然災害使已經很脆弱的地球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科學家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科學證據證明全球自然災害與人類能源利用以及農業和林業生產之間有密切聯系。頻發的自然災害告訴我們什么?【反饋評價】【精講點撥】【歸納總結】【練習反饋】【教后反思】【學習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學會關愛自然、善待自然、做自然的朋友,做環保衛士。能力:理解關愛自然、保護環境、保衛人類的家園是我們每個人的職責,培養保護自然的能力。知識:知道可持續發展的含義和青少年在保護環境方面的責任和行動。【課前預習】(對照清單,勾劃要點,檢查展示,深刻記憶。10分鐘)1、我們在索取和享用大自然中的各種資源的同時,不要忘記___________的義務。2、保護 ,保護人類生存的環境,其實就是在保護我們人類自己。3、當前,自然資源很難滿足人類的需要,因此人類唯一的選擇是:實施__________戰略,控制________增長,節約 ,保護 。4、青少年承擔的是承上啟下的責任:向前人負責, 應該親近自然, ,更應該以 保護自然,保護 .5、人類和自然打交道應遵守的規則是 資源,保護 ,保護 6、 和 是人類生存的基礎。【探究展示】(分配任務,站立合作探討,上臺展示。25分鐘)導學一:大自然在“哭泣”大自然在“哭泣”,表現在哪些方面?(人口、資源、環境)導學二:可持續發展(戰略)——唯一選擇 1、面對大自然的“哭泣”,我們應該怎么辦? 2、列舉:聯合國和各國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立法、宣傳、監管、處罰)導學三:少年在行動 親近自然遵守規則3、環保行動:(1)在學校;(2)在家庭;(3)在社區;(4)在整個社會4、環保倡議【知識梳理】 【課堂訓練】(獨立完成,展示更正,總結解題技巧和規律。5分鐘)1.在湖南湘西,炒臘肉是道頗具土家風味的菜肴。春節期間,有些人為了吃上好臘肉,竟砍伐防護林熏烤臘肉。這些人砍樹熏肉的做法( )A、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B、該是自由的,沒有必要說三道四,要獲得就應該有付出C、壞了當地生態環境,應當堅決制止 D、利于當地的風俗習慣,應該鼓勵2.在美國,學生的課本重復使用,一本教科書平均使用5年。在韓國,一次性臺布和洗漱品早已絕跡。日本發明了一次性筷子,但嚴禁砍伐本國的樹木做一次性木筷。以上材料給我們的啟示是( )①中國地大物博,沒有必要節約不重要的資源 ②必須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③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節約有限的資源 ④要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A、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②③④3.人類要生存,就得與自然環境打交道。和自然環境打交道,就應該遵守一定的規范。人類首先應該學會遵守的規范是( )①先污染后治理 ②保護環境 ③保護自然 ④節約資源A、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②③④4.“殺雞取卵”、“竭澤而漁”的故事給我們的啟示是( ) ①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二者不能兼顧 ②對大自然只是一味索取,必然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③要在保護資源和環境的前提下發展經濟 ④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5.下列人類活動,有利于可持續發展的是 ( )A、伐森林,開墾草原,開發新的耕地 B、捉珍稀野生動物,進行人工飼養C、極圍湖造田種糧,增產糧食 D、流域調水,改變水資源的地區分布不平衡狀況6.“下列幾種經濟發展模式中,符合可持續發展的 ( )A、求利潤——盲目發——損害環境 B、發展——后治理——再積累C、積累——后發展——再治理 D、發展——邊積累——邊治理7、從2008年春季開始,部分省市的中小學《音樂》《美術》等教科書納入循環使用的范圍。教科書循環使用( )A、有利于節約國家資源和保護環境 B、有利于學生的身體健康C、綠色消費理念D、有利于學生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和環境保護意識 【課堂評價】【學后反思】(記錄你的收獲、感悟、體驗、建議和疑惑。)學法指導1、閱讀教材:P18-22,獨立完成“預習案”,組長檢查、匯報。2、獨立完成“探究案”(寫要點),組長檢查、匯報。3、展示: 組 人(非展示同學應探討、完善答案)4、點評: 組 人5、質疑:6、復習新知識,獨立完成“訓練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