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21世紀教育網精品教學課件我統一天下德蓋三皇功過五帝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一、秦統一六國①②③④⑤⑥一、秦統一六國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朝,定都咸陽。二、秦鞏固統一的措施政治方面思想方面文化方面經濟方面軍事方面二、秦鞏固統一的措施政治方面創立一套封建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最高統治者:皇帝中央: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郡縣制秦朝行政機構示意圖皇帝太尉丞相御史大夫郡縣中央地方軍事行政監察百官鞏固統一二、秦鞏固統一的措施同學們,觀看后請回答:劇場中分別展示了什么歷史事實?為什么會出現這些歷史場景?二、秦鞏固統一的措施思想方面焚書坑儒目的——加強思想控制鞏固統一二、秦鞏固統一的措施文化方面統一文字小篆隸書鞏固統一二、秦鞏固統一的措施經濟方面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鞏固統一統一貨幣圓形方孔銅錢秦衡秦量秦度統一度量衡二、秦鞏固統一的措施軍事方面北筑長城御匈奴開發南疆修靈渠鞏固統一珠江長江靈渠長城一帶秦始皇鞏固統一的措施政治方面 創立一套封建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最高統治者:皇帝中央: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郡縣制思想方面 焚書坑儒文化方面 統一文字經濟方面 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軍事方面 北筑長城御匈奴開發南疆修靈渠三、秦統一的歷史意義秦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本課主要學習內容:一、秦統一六國二、秦鞏固統一的措施三、秦統一的歷史意義關于秦始皇的功和過,是一個眾說紛紜的問題。有的人盛贊他為 “千古一帝”,有人則咒罵秦始皇“以暴虐為天下始”。你是怎樣看的?秦始皇是一個怎樣的人?預知后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鏡頭一: 公元前213年,有人半夜起來挖地窖;筑復壁藏書;還有的人夜以繼日地背書;也有更多的人按照規定將書簡交出去;在眩目的火光下,幾千年來先圣、先賢的智慧結晶,無數工匠巧藝體力的付出,全化成飛煙灰燼。鏡頭二:公元前212年 咸陽宮南書房 .....〝有多少人受到株連?〞扶蘇問。〝不多〞 秦始皇說,〝四百六十多人〞。〝準備怎么處理? 〞扶蘇關心地問。...〝父皇,千萬不可....〞 扶蘇急切勸諫。二、秦鞏固統一的措施上述兩個鏡頭,分別展示了什么歷史事實?這么做的目的是為了什么?你如何評價“焚書坑儒”呢?1、鞏固了秦朝的專制統治。2、是對中國古代文化的嚴重摧殘,鉗制了思想自由。3、破壞了“百家爭鳴”時期形成的學術繁榮局面。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歷史小劇場——秦王掃六合鏡頭一:旁白1:鏡頭一,公元前213年,秦朝的某一天,一民居內。生2:一人夜以繼日地背書;(動作表演)生3:一人半夜起來挖地窖,筑復壁藏書;(動作表演)生4: (兇狠)開門,開門,奉皇帝詔令,除了朝廷以外,民間各地收藏的《詩》、《書》和諸子百家之書,全部交到郡守處集中銷毀。此后如有收藏或聚眾談論《詩》、《書》者一律處死,有膽敢說現今不如古代的人滅族。醫藥、占卜和種植的書籍不在銷毀之列。旁白1:民眾被迫交出書籍。鏡頭二:旁白1:秦始皇妄想長生不老,派了一批道士到處尋找仙人、煉仙丹。其中有兩位道士叫侯生和盧生。有一天,這兩位道士聚集在一起議論朝政和秦始皇。生2:秦始皇這個人啊,自以為是、迷戀權力,又獨裁專制。生3:是啊,朝中設了這么多大臣的人,都是擺設,皇帝從來不信任他們,也從來不聽他們的意見。生2:誰敢提意見啊?,提意見不中聽的要丟官砍頭的啊!生3:是啊!現在天下大事,事無大小,都必須由皇帝一人拍板定案。生2:秦始皇還讓我們去給他找長生不老之藥,哪有啊?我們還是乘早溜吧。否則早晚有一天給皇帝發現了,我們人頭不保啊!旁白1:很快,侯生、盧生等道士議論秦始皇的話被秦始皇知道了。秦始皇十分生氣,他下令逮捕京城的諸生,并對他們嚴刑逼供,最后有將近四百六十多人被活埋。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1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課題:第10課 秦王掃六合課型:新課 課時數: 1課時 上課時間:2012.11 主備人:周慧敏 審核: 執教:周慧敏學 研 案知識目標:知道秦始皇和秦統一中國;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權制度和統一措施對中國歷史發展的影響。教學難點: 教學重點:中央集權制度 1、秦鞏固統一的措施。焚書坑儒;本課主要學習內容:秦統一六國秦鞏固統一的措施秦統一的歷史意義學研案:填空 ,秦王 陸續滅掉六國,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定都 。二、完成表格:秦鞏固統一的措施政治方面思想方面文化方面經濟方面軍事方面三、思考1. 秦統一以前,各國貨幣不統一,有的使用刀幣,有的使用布幣,有的使用貝幣。秦統一后,秦始皇規定在全國統一使用 。2. 度指的是 ,量指的是 ,衡指的是 。四、讀圖答題1. 秦始皇征發大量人丁,在原秦、趙、燕三國北邊長城的基礎上,修筑了西起 ,東到 的城防,是古代世界偉大工程。這就是舉世聞名的“ ”。請在地圖1上圈出長城的起點、終點。 (圖1) (圖2)2. 在征服南方越族,統一東南、嶺南等地區的過程中,為運輸軍糧,保障后勤物資的順利運送,秦始皇派人在今廣西興安開鑿了 。它引湘水進入漓江,使 水系同 水系連接起來,成為后世溝通南北水路的重要通道。請在地圖2上用紅線標出靈渠,以及寫出其溝通的兩個水系。3. 通過以上措施,秦朝拓展了遼闊的疆域。秦朝疆域東至 ,西至 ,北至 一帶,南至 。請在地圖上圈出秦疆域的最東、最南、最西、最北端。(課本P60圖) (圖3)五、問答題:秦統一有什么歷史意義?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3 頁 (共 3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第10課 秦王掃六合》教學反思松坪學校中學部周慧敏在我校政史科組的大力支持與幫助下,我精心籌備《秦王掃六合》一課,經過多次修改與科組內磨課,終于成功教授完該課程。現沉靜下來細細反思,覺得較為成功之處主要有以下幾點: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我始終圍繞教學目標的三個維度來組織教學,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都得到了較好的體現,教學過程重難點突出,出色地完成了教學目標。為增強知識的系統性,我打破了教材編寫的順序,將教學內容設計為三大內容:第一,秦統一六國;第二,秦鞏固統一的措施;第三,秦統一的歷史意義。在處理第二項內容時,又引導學生從政治、思想、文化、經濟、軍事等方面來歸納秦鞏固統一的措施。這樣做,不僅線索清晰,便于學生掌握和理解,同時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本課程的兩個教學重難點主要是:秦為鞏固統一在政治、思想方面所做的措施。為了讓學生更深刻地體會中央集權制度,我指導學生將文字轉化成圖形,畫出秦朝行政機構示意圖,從而增強對教學內容的直觀、形象地理解。而在“焚書坑儒”的教學上,我通過創設歷史教學情境,要求學生表演歷史小劇本,帶領全班同學穿越回秦朝,感受民間百姓被收繳書籍前的場景,侯生、盧生私下議論秦始皇的為人和執政,從小人物的言行透視出當時的歷史大背景。本節課我采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而且運用得恰到好處,從而增強了教學內容的直觀性、形象性。通過讀圖畫圖,把歷史事件和時間、空間緊密地聯系起來,有助于學生形成準確的時空概念。本著課程改革所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理念,本課教學中教師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課前自學課文內容,注重為學生提供自我表現機會,讓學生有足夠的空間去發揮、去創造。如:我指導學生繪制秦朝行政機構示意圖,展示長城、靈渠和秦疆域示意圖,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空間觀念。這節課也體現了教師的角色已經發生了一定的轉變,由原來的講述者轉變為幫助者、引導者、促進者。學生會的,允許學生自由發揮,互相補充,教師及時評價;學生不會的,教師進行激勵、引導,然后共同解決。 不過回想起這一節課,也有一些遺憾。最大的不足就是:教師課前準備不充分,對課程內容的時間把握不準確。部分重點、難懂的問題,教師沒有講細講透。教師語速過快、沒有做到抑揚頓挫,且沒有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記筆記。對于學生的回答,以及臨時提出的疑問,教師沒有正面地回答與總結。總的來說,較真正的成功課還有很大差距,以后我會在這些方面多下一番功夫,努力提高各方面的素養。其它細微之處,還存在著很多不盡如人意之處,比如:過渡語,有個別之處,不夠自然等。 學生方面:在討論秦始皇的歷史作用時,他們的回答遠遠超出了我的想象,非常透徹、全面。尤其是說說他們原先印象中的秦始皇時,學生的反應特別積極,從中可以看出他們中的很大一部分人是比較關注歷史的,我們有理由對歷史教學充滿信心。 以上幾點是我本節課的教學心得。已全面展開的新課程改革,對我們青年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應該盡快成長起來,不要怕摔跤,不要怕挫折和困難,要不斷學習、反思,不斷充實自己,積累經驗,在實踐中去感悟新課程理念,讓實踐之樹常青。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2 頁 (共 2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課題:第10課 秦王掃六合課型:新課 課時數: 1課時 上課時間:2012.11 主備人:周慧敏 審核: 執教:周慧敏教 學 設 計 教 案導入:全體師生一起扮演皇帝上朝的儀式。設問,我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是誰?“皇帝”稱號的來由。秦王嬴政是怎么從一個諸侯國國君,成為我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皇帝呢?秦王嬴政統一六國的過程是怎樣的呢?帶著這個疑問,我們一起來學習今天的課程內容。《第10課 秦王掃六合》本課主要學習內容:秦統一六國秦鞏固統一的措施秦統一的歷史意義教學過程:一、秦統一六國1. 秦統一六國的過程(根據地圖,簡單講述秦統一六國的過程及次序)韓 ② 趙 ③ 魏 ④ 楚 ⑤ 燕 ⑥ 齊 在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朝,定都咸陽。(過渡:秦朝統一天下,面對如此遼闊的疆域,擺在秦始皇面前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鞏固這個剛剛建立起來的統一政權。)二、秦鞏固統一的措施政治方面思想方面文化方面經濟方面軍事方面1. 政治方面1) 秦為鞏固統一,在政治方面有什么措施?具體做法是怎樣的?政治方面創立一套封建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最高統治者:皇帝中央: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郡縣制2) 請畫出秦朝創立的中央集權制度的機構示意圖 2. 思想方面1)歷史小劇場(表演)鏡頭一:旁白1:公元前213年,秦朝的某一天,一民居內。生2:一人夜以繼日地背書;(動作表演)生3:一人半夜起來挖地窖,筑復壁藏書;(動作表演)快點把書藏起來吧,還背什么啊?來不及了。生4: (兇狠)開門,開門,奉皇帝詔令,除了朝廷以外,民間各地收藏的《詩》、《書》和諸子百家之書,全部交到郡守處集中銷毀。此后如有收藏或聚眾談論《詩》、《書》者一律處死,有膽敢說現今不如古代的人滅族。醫藥、占卜和種植的書籍不在銷毀之列。旁白1:民眾被迫交出書籍。鏡頭二:旁白1:秦始皇妄想長生不老,派了一批道士到處尋找仙人、煉仙丹。其中有兩位道士叫侯生和盧生。有一天,這兩位道士聚集在一起議論朝政和秦始皇。生2:秦始皇這個人啊,自以為是、迷戀權力,又獨裁專制。生3:是啊,朝中設了這么多大臣的人,都是擺設,皇帝從來不信任他們,也從來不聽他們的意見。生2:誰敢提意見啊?,提意見不中聽的要丟官砍頭的啊!生3:是啊!現在天下大事,事無大小,都必須由皇帝一人拍板定案。生2:秦始皇還讓我們去給他找長生不老之藥,哪有啊?我們還是乘早溜吧。否則早晚有一天給皇帝發現了,我們人頭不保啊!旁白1:很快,侯生、盧生等道士議論秦始皇的話被秦始皇知道了。秦始皇十分生氣,他下令逮捕京城的諸生,并對他們嚴刑逼供,最后有將近四百六十多人被活埋。同學們,觀看后請回答:劇場中分別展示了什么歷史事實?為什么會出現這些歷史場景?(引導全班同學思考)思想方面焚書坑儒(目的:為了加強思想控制)3.文化方面1) 小導入:粵語方言導入。文化方面統一文字4. 經濟措施(小組展示)經濟方面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統一車軌、修筑馳道等5. 軍事措施(小組展示)1)北伐匈奴修長城為了抵御匈奴的騷擾,秦始皇征發大量人丁,在原秦、趙、燕三國北邊長城的基礎上,“因地形,要險制塞”,修筑了西起 ,東到 的城防,是古代世界偉大工程。這就是舉世聞名的“ ”。(要求學生在地圖上找出長城的起點、終點)2)南征越族開靈渠秦始皇為統一東南、嶺南等區域,興修 ,使 水系同 水系連接起來,便于援兵和補給運往前線,最終把嶺南的廣大地區劃入中原王朝版圖,為秦始皇統一大業起了重要作用。3)秦朝疆域秦朝疆域廣大,東至 ,西至 ,北至 一帶,南至 。 小結:秦鞏固統一的措施(列表)政治方面創立一套封建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最高統治者:皇帝中央: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郡縣制思想方面焚書坑儒文化方面統一文字經濟方面統一度量衡統一貨幣軍事方面北筑長城御匈奴開發南疆修靈渠三、秦統一的歷史意義秦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拓展與探究:秦始皇是一個怎樣的人關于秦始皇的功和過,是一個眾說紛紜的問題。有的人盛贊他為 “千古一帝”,有人則咒罵秦始皇“以暴虐為天下始”。你是怎樣看的? 結束:秦始皇建立起來的強大秦帝國,為什么僅僅統治了15年,就在農民起義的沖擊下滅亡了?原因何在?請聽下回分解《伐無道,誅暴秦》。 知識目標:知道秦始皇和秦統一中國;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權制度和統一措施對中國歷史發展的影響;能力目標:通過引導學生歸納“秦完成統一的原因”、“秦始皇鞏固統一的主要措施”等問題,培養學生初步綜合、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通過閱讀“焚書坑儒”的材料,使學生學會從文獻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培養材料分析能力;通過觀察秦疆域圖,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讀圖能力;通過組織學生討論“秦始皇是一個怎樣的人”,培養學生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拓展)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對秦朝統一歷史作用的分析,使學生認識到: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教學難點:中央集權制度焚書坑儒;教學重點:秦的統一及其歷史意義;秦鞏固統一的措施。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5 頁 (共 5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七年級歷史與社會優質課展示《秦王掃六合》人教版_周老師.mp4 學研案-松坪學校中學部七年級上冊中國歷史(第10課 秦王掃六合).doc 教學反思-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第10課 秦王掃六合》.doc 教學素材-歷史小劇場-《焚書坑儒》.doc 教學設計-松坪學校中學部七年級上冊中國歷史(第10課 秦王掃六合).doc 課件-七年級上冊中國歷史第10課《秦王掃六合》.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