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21世紀教育網精品教學課件看書思考問題:1、什么是春秋戰國,如何劃分?2、書中第30頁,為何“諸候不再聽從天子的命令”?3、齊桓公和晉文公是如何稱霸的,他們有什么相同處,又有什么不同處?4、春秋戰國時期有什么特點 封建社會的開始( BC 475— BC 221)戰國奴隸社會的瓦解時期(BC 770—BC 476)春秋(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東周西周周朝(BC 1600—BC 1046)商朝夏朝(BC 2070—BC 1600)1、什么是春秋戰國,如何劃分?2、書中第30頁,為何“諸候不再聽從天子的命令”?1)周王室衰微(1)王畿的面積大為縮小;(2)天子控制諸侯的權力和直接擁有的軍事力量也日益喪失;2)各諸候國不斷改革,發展經濟,實力增強。3、春秋誰先當上霸主?他又是怎樣當上霸主的?其后稱霸的又是誰?齊桓公和晉文公是如何稱霸的,他們有什么相同處,又有什么不同處?齊桓公:(1)有利的條件:齊國是東方大國,有魚鹽之利;(2)雄厚的實力:任用管仲進行改革;(3)成功的對外政策:以“尊王攘夷”為口號,擴充疆界。(管鮑之交、老馬識途)晉文公:1.整頓內政,發展生產,訓練軍隊。2.城濮之戰(公元前7世紀后期)“退避三舍”楚莊王稱霸中原城濮之戰楚軍晉軍退避三舍秋后思考春秋時期的霸業政治,是在以變求強的爭霸過程中實現的。各大國為謀霸政而改革,因改革而富強,進而推動整個社會的進步。齊國和晉國都通過改革迅速致強,改革都涉及到內政、生產和軍事等方面內容。夫 差 矛越 王 勾 踐 劍爭霸戰爭的實質和影響實質:是為了迫使各諸侯國向霸主貢賦,獲取周天子過去享受的政治和經濟特權。影響:春秋時期的爭霸戰爭,給社會帶來種種災難;但在爭霸過程中,有些諸侯國被消滅,出現了一些疆域較大的國家。促進了民族融合。消極積極給人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和痛苦加快了中國統一的步伐加速了新舊制度的更替過程推動了經濟文化的發展與交流促進了民族融合鞏固練習(1)填空:春秋時期從公元前 年到公元前 年,是我國奴隸社會的 的時期。(2)選擇:春秋時期的幾個諸侯國君A.齊桓公 B. 晉文公 C. 楚莊王 D. 越王勾踐其中: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是( )同晉爭霸中原的是( )城濮之戰后稱霸中原的是( )春秋時期最后一個霸主是( )ACBD770476瓦解戰國形勢圖楚秦燕咸陽郢鄭魏韓大梁臨淄邯鄲趙薊水江淮水河水濟水長平齊匈奴周“圍魏救趙”和“馬陵之戰”趙衛宋邯鄲大梁齊魏圍魏救趙齊-------魏著名戰例欣賞桂陵之戰馬陵之戰長平之戰圍魏救趙減 灶 計離 間 計4、春秋、戰國時期的戰爭各有什么特點 你認為是春秋戰國是歷史的前進還是退步?性質:爭霸(春秋)---兼并(戰國)規模:大、靈活、殘酷戰爭趨勢:諸侯國林立(春秋)---七雄并立(戰國)…一雄無敵天下長平之戰時間:公元前260年雙方:秦---------趙結果:趙軍大敗,40多萬人被俘,絕大部分被坑殺。從此,東方六國再也無力抵御秦軍的進攻。封建社會的開始( BC 475— BC 221)戰國奴隸社會的瓦解時期(BC 770—BC 476)春秋(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東周西周周朝(BC 1600—BC 1046)商朝夏朝(BC 2070—BC 1600)春秋時期的政治,就是各大國爭奪霸權的政治,是大國靠武力脅迫弱小國家承認其領導地位的強權政治。戰國時期的政治,就是富國強兵,吃掉對方,進而統一中國的政治。因此,春秋政治是“爭霸”,戰國政治是“兼并”。歷史在爭霸與兼并的過程中,逐漸趨向統一。東南西北到中央/ / / / / / /齊楚秦燕趙魏韓春秋戰國之歌春秋諸侯齊首霸,尊王攘夷管助他,晉楚爭霸在中原,此時舊制如碎瓦。戰國七雄并立打,桂陵馬陵留史話。長平戰后秦無敵,橫掃六合統天下。千金一笑 老馬識途 鮑管之交退避三舍 問鼎中原 一鳴驚人臥薪嘗膽 圍魏救趙 紙上談兵在戰國形勢圖中填出戰國七雄的名稱主要戰役名稱齊楚秦燕趙魏韓桂陵之戰馬陵之戰長平之戰動腦筋:判斷了解和研究歷史靠史料,史料分為實物資料和文獻資料兩大類,文獻資料是我們了解和研究歷史的主要依據。文獻資料的記載可能會有誤,這可由史學專家辨偽正誤。我們對待文獻資料,也應采取科學的和批判的態度。長平之戰,趙軍被圍46天,已喪失戰斗力,四十多萬人被坑殺是完全有可能的。這也反映了戰國時期戰爭的殘酷性。當然,也不能完全排除史書記載有誤或夸大其辭的可能。但是,在沒有充分證據證明史書記載有誤的情況下,只能采取認可的態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七年級歷史優質課展示上冊《春秋戰國的紛爭》人教版_李老師.flv 第6課《春秋戰國的紛爭我的課件.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