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21世紀教育網精品教學課件第11課“伐無道,誅暴秦”課前導讀1、秦二世而亡的原因是什么?2、秦的暴政表現在哪些方面?3、陳勝吳廣起義發生的原因是什么?發生的時間和地點各是什么?4、陳勝吳廣起義對后世的影響是什么?5、真正推翻秦朝的是誰?6、什么是楚漢之爭?最終的結果是什么?7、你知道破釜沉舟、鴻門宴、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暗渡陳倉、四面楚歌的故事嗎?8、西漢由誰建立?建立的時間和都城?從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贏政陸續滅掉東方六國,掃平天下。但是席卷六國的強大秦朝只存在了公元前207年就迅速滅亡了,這是為什么?萬里長城阿房宮驪山陵墓全國總人口約2000萬30萬北擊匈奴,修筑長城50萬南攻越族,戍守五嶺70萬建阿房宮,修驪山墓修馳道,運糧餉情景1老百姓生活“我家有三子:老大修長城,多年未相逢;老二守邊關,至今未歸還;老三忙耕田,租稅沉甸甸;飯菜不得飽,一家難團圓;敢怒不敢言,惟恐遭劫難。”—— 窮困潦倒忍饑挨餓情景2秦朝的賦稅,主要有田租、口賦、雜賦三種。這些賦稅加在一起,要占到農民收獲物的三分之二。秦朝法律告示情景3按照國家規定:國家的法令…..先是黥面(即在臉上刺字,是秦朝的一種侮辱刑),然后劓(即割鼻子,也是秦的一種酷刑),砍斷左右趾(即砍掉左右腳),腰斬(攔腰斬斷),最后是醢(音海,即剁成肉醬)….連坐:一人有罪,家族和鄰里都要受罪….當時在秦國市場上,有這樣一種奇怪的現象:鞋子沒人買,拐杖卻是搶手貨。宦官趙高丞相李斯情景4前210年隨秦始皇出巡,歸途中與李斯、胡亥合謀,乘秦始皇病死之機,詐傳始皇遺詔,立胡亥為二世皇帝。胡亥繼位后,趙高擔任郎中令,常居宮中參與決策。他先指使胡亥誅殺宗室大臣,專擅朝政 一、秦朝的暴政繁重的徭役沉重的賦稅殘酷的刑法秦二世更加殘暴①修建阿房宮②造驪山陵墓③修筑長城收獲的2/3上繳國家單死刑就有車裂等10多種任意屠殺他的兄長姐妹和文武大臣,政治十分黑暗二、大澤鄉起義斬木為兵,揭竿為旗陳郡大澤鄉函谷關××張楚陳勝吳廣起義示意圖陳勝吳廣起義時間地點領導人爆發過程大澤鄉起義占領陳,建立張楚政權吳廣遇害陳勝犧牲公元前209年大澤鄉陳勝 吳廣×吳廣周文原因秦的暴政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他們的革命首創精神,鼓舞了后世人民起來反抗殘暴的統治。陳勝吳廣起義的意義:秦末農民戰爭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陳勝、吳廣領導,時間約半年。第二階段:項羽、劉邦領導農民軍推翻了秦王朝,歷史兩年半。大澤鄉起義→攻縣城→占領陳,建政權→挺進關中→秦二世反撲→陳勝、吳廣被害。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鼓舞了后世的勞動人民起來反抗殘暴統治。2、后期:——項羽、劉邦起義1、是誰推翻了秦軍的主力?2、是誰滅了秦朝?項羽巨鹿之戰時間公元前207年地點巨鹿意義擊敗秦軍主力三、農民起義推翻秦朝公元前207年,劉邦率領一支起義軍進入關中,逼近咸陽。秦王子嬰出城投降,秦滅亡。歷史上的對抗大肆殺掠、火燒秦宮入咸陽“約法三章”得民心設鴻門宴機智借口上廁所逃走狂妄自大、不善用人養精蓄銳,拜韓信為帥,暗渡陳倉,反攻項羽烏江自殺四面楚歌入咸陽西楚霸王沛公“楚漢之爭”(前206年—前202年)帝位的爭奪漢人心所向 用人方面 納諫方面 戰略戰術劉邦項羽得民心:1.在咸陽“約法三章”2.對秦降將安撫留用失民心:入關后,燒殺擄掠善用人才如:張良蕭何、韓信等剛愎自用嫉賢妒能善于納諫,避免許多失誤不能采納部下建議,貽誤許多戰機。1.有穩固的關中后方,糧餉兵源充足2.有效利用了各地反項羽的力量1.地盤雖大,但各封王明爭暗斗2.孤軍遠征,后續不繼為什么是劉邦得天下?西漢的建立建立時間:公元前202年都城:長安建立者:劉邦,史稱漢高祖課堂小結秦朝大事年表時間 重大事件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9年公元前207年公元前207年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秦滅六國,秦朝建立大澤鄉起義巨鹿之戰秦朝滅亡楚漢戰爭開始垓下之戰, 西漢建立1、秦朝滅亡①公元前 年,項羽在 大敗秦軍主力。②與此同時, 攻占咸陽,秦朝滅亡。207巨 鹿劉 邦基礎關(A)2、西漢的建立時間:公元前 年建立者: (漢高祖)都城 。202劉 邦長 安基礎關(B)1、成語“破釜沉舟”來源于 A.垓下之戰 B.長平之戰 C.馬陵之戰 D.巨鹿之戰能力關(A)2.秦朝滅亡的時間是( )A.公元前209年 B.公元前207年 C.公元前206年 D.公元前202年1、秦朝的都城在( )A.鎬京 B.洛邑C.咸陽 D.邯鄲能力關(B)2.項羽和劉邦為了爭奪帝位,進行了四年的戰爭,史稱 A.晉楚爭霸 B.齊魏爭霸 C.秦趙之爭 D.楚漢之爭破釜沉舟斬木為兵,揭竿為旗看圖找成語四面楚歌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鴻門宴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伐無道,誅暴秦》人教版_黃老師.flv 《伐無道,誅暴秦》人教版_黃老師.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