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6.3 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姓名:____________ 班級:___________【課題與課時】統編版思想政治必修三《政治與法治》第六課《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第三課時)【課標要求】領悟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我國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的基本政治制度。【學習目標】(1)了解基層群眾自治的概念。(2)了解基層自治組織有哪些?它們是如何工作的?了解基層自治有哪些好處?(3)了解為什么要發展基層民主?基層民主實踐的具體做法有哪些?【學習過程】學習任務一:為什么要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材料一:當前,疫情防控工作仍處于膠著的關鍵時期,越是如此,越要堅持法治、德治、自治相統一,堅持“防疫為了群眾、防疫依靠群眾”,泌陽縣持續加強黨建引領基層自治,構筑疫情防控長效機制:加強黨組織對疫情聯防聯控工作領導,制定疫情防控“戰時”村規民約(社區公約),全面推行村(社區)網格化管理,建立“1+N”聯防聯控長效機制,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探究任務]1. 我國基層群眾自治的概念是什么?2. 我國農村自治組織是什么?它的性質和職能是什么?村委會是怎樣產生的,它的自治內容有哪些?(居委會和村委會有何區別?)[拓展探究]村委會和國家機關有什么關系?村兩委有什么關系?學習任務二:為什么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可靠保障某村召開村民會議,討論集資償還為修水塔所欠貸款事宜,到會113人,108人贊成。由于多教村民支持,集資工作不到一星期就完成了。某小區舉辦“迎新春鄰居節”活動,居委會組織社區志愿者教居民編中國結、寫“?!弊郑蠹乙黄馃釤狒[鬧迎新春,共創和諧社區。[探究任務]1. 為什么要發展基層民主?2. 基層民主實踐的具體做法有哪些?[核心歸納]我國實行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意義?【檢測與作業】1.《關于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的指導意見》要求,清理整頓村級組織承擔的行政事務多、各種檢查評比事項多的問題,切實減輕村級組織負擔。各種政府機構原則上不在村級建立分支機構,不得以行政命令方式要求村級組織承擔有關行政性事務。該要求( )①基于村委會是村民自治組織,不是行政機關②規范村級組織工作事務,充分發揮村委會自治功能③是政府轉變職能,推進簡政放權的重要舉措④明確各級政府不參與村級事務,但要發揮領導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實施21周年。下列關于村民自治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自己選舉當家人是村民參與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徑②凡涉及全村村民利益的事由村委會集體討論決定③實施村民自治健全和完善了我國的基層政權體系④實行村民自治以保證村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某村不斷健全民主監督制度,加強對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的管理和審計,依法開展村下部離任審計和經濟責任審計、民主評議村干部。完善村務公開機制,實行村務公開答疑糾錯制度。發揮村務監督委員會的職能作用,確保其依法行使監督職權。該村完善村務監督是為了( )①確保該村人民群眾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②保證能夠切實監督村委會工作和村干部行為③實現自己的事情自己辦,自己的難題自己解④促進村民自治逐步走上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城鄉社區協商的意見》,該意見進一步明確了城鄉社區協商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為穩步推進城鄉社區協商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城鄉社區協商( )①是基層群眾自治的民主實踐,有利于化解矛盾糾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②是基層群眾履行參政議政權利,有利于保障人民群眾享有更多更切實的民主權利③是對基層自治組織形式的創新,有利于群眾參與社會事務的管理④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利于推進基層民主健康發展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5.《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意見》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基層黨組織領導、基層政府主導的多方參與、共同治理的城鄉社區治理體系的目標。必須以基層黨建為引領推動社區治理創新,構建黨組織領導下的基層治理體系尤為重要。探索社區治理新模式( )①有利于鞏固夯實黨的執政根基,鞏固基層政權②能創新政府社會治理方式,保障人民的基本政治權利③創新了社區組織管理形式④是黨領導基層民主實踐和治理實踐的有益嘗試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健全自治,法治,德治融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是實施鄉村振興的要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規定,村民委員會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在實施鄉村振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創新村務公開等形式,保證村民能夠切實監督村民委員會工作②擴大基層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廣泛而深刻的實踐③涉及全村村民利益的事,由村委會按照少數服從多數原則決定④村民直接投票選舉村委會成員是公民參與管理國家社會的基礎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材料分析題實行垃圾分類,關系改善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環境。關系節約使用資源,是建設和諧宜居社區的重要舉措。某社區是“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小區”。該社區已探索多年“垃圾分類兌換積分”活動,在垃圾桶邊建設“綠馨小屋”提供宣傳。居民如果對垃圾分類的標準和要求不清楚,社區居委會的垃圾分類指導員會及時給予幫助和指導。社區居委會還設計了一款軟件,定期向居民公布垃圾分類工作的匯總情況,居民可以隨時通過客戶端查詢個人的參與次數、投放重量、積分情況。該社區的不少居民在支持“垃圾分類兌換積分”活動的同時,也向居委會提出希望積分活動更加人性化的意見和建議。居委會相關負責人聽取意見和建議后表示將召開居民會議,討論制定“獎勵積分+文明積分”的“雙積分模式”,讓更多居民行動起來。結合材料,運用《政治與法治》的相關知識分析該社區是如何將垃圾分類工作落到實處的。必修3 《政治與法治》6.3 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參考答案自主探究一:1. 我國的基層群眾自治指的是人民群眾在城鄉基層黨組織領導下,在居住地范圍內,依托基層群眾自治組織,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實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2. 按照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村民委員會是農村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其主要職能是辦理本村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調解民間糾紛,協助維護社會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等。3. 村民委員會成員由村民選舉產生,向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負責并報告工作。在農村基層治理實踐中,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規民約,是村民規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為,運用民主的辦法來管理本村的日常事務,實現自己的事情自己辦、自己的難題自己解的有效途徑。[拓展探究]①村委會是自治組織,不是國家基層政權組織,不是基層國家機關,不是基層政府。②鄉鎮政府與村委會是一種指導關系,村委會在鄉鎮振幅指導下工作,不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③)村“兩委”就是村中國共產黨員支部委員會和村民自治委員會的簡稱,習慣上前者簡稱為村支部,后者簡稱村委會。村支部是基層黨組織,領導村委會的工作,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自主探究二:1. 發展基層民主,保障人民群眾享有更多更切實的民主權利,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擴大基層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廣泛而深刻的實踐,應該將其作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基礎性工程加以推進。2. 民主選舉。農村的村民委員會和城市的居民委員會由本居住地的村民或居民選舉產生。在農村,村委會主任、副主任和委員的產生采取村民直接選舉的辦法,實行無記名投票、公開計票,選舉結果當場公布。在城市,社區居委會正從過去的居民代表選舉,向更高比例的居民直接選舉發展,選舉程序更加規范,給城市基層治理帶來顯著變化。民主協商。只有本著有序參與的原則,讓居民或村民合理表達意見和建議.我國城鄉的基層民主協商,在街道或鄉鎮、社區或行政村以及企事業單位等不同的層次展開,也貫穿基層治理的全過程。民主決策。城鄉基層的公共決策與每家每戶的利益直接相關。在農村,凡關系村民公共利益的事項都要由村民以直接或間接參與的方式集體作出決定。民主管理。依法制定自治章程和議事規則,推動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是做好基層民主管理工作的關鍵。民主監督。要防止以權謀私,盡可能避免管理工作的失誤,必須實行民主監督。凡是與基層群眾利益密切相關和需要讓基層群眾知曉的事項都應公開,讓每個居民或村民了解,還應對基層自治組織的實際管理工作進行評議。[核心歸納]我國實行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意義?1.國家角度:①發展基層民主,保障人民群眾享有更多更切實的民主權利,是我國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內容。②擴大基層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廣泛而深刻的實踐,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礎性工程。③推進基層民主自治,體現了社會主義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有利于實現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從而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2.公民角度:調動了廣大公民參與基層群眾自治的積極性,也有效提高了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素質和能力。自我檢測參考答案1.A 2. B 3. C 4. C 5. B 6. A7.答案①召開居民會議,討論新建文體活動場所及配套設施的資金籌措等相關事宜。②引導居民遵規守約,并督促物業及時做好小區內的私搭亂建、非法小廣告的清理及治理監督檢查工作。③做好正向溝通與環境衛生安全知識宣傳工作,提高居民環保意識、安全意識。④深入走訪有矛盾沖突的居民,從中調解、化解矛盾;開展“友好鄰居節”“關愛社區老人”等活動,營造社區和諧氛圍。解析:本題屬于措施類開放性試題。在組織答案時要結合居民反映突出的五大問題,聯系“基層群眾自治”的相關知識提出有針對性的措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