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正確運用復合判斷【學習目標】(一)知識目標1、概括、寫出復合判斷的含義、組成、形式,理解聯言判斷的含義、構成,理解選言判斷的含義、構成、種類,理解假言判斷的含義、結構、種類。2、概括、寫出聯言判斷、假言判斷的性質(二)核心素養目標1.科學精神:正確理解復合判斷的含義、組成、形式,正確認識聯言判斷的含義、構成、性質,學會運用聯言判斷的意義,理解選言判斷的含義、構成、種類,理解假言判斷的含義、結構、種類、性質。2.公共參與:理解運用聯言判斷的意義、明確運用選言判斷注意的問題,正確進行聯言判斷、選言判斷、假言判斷。【學習重難點】聯言判斷的構成,選言判斷、假言判斷的構成、種類【學習內容】學習活動一:基礎知識鞏固(一)復合判斷及其種類1.必要性:認識對象的情況是多種多樣的,僅僅依靠簡單判斷并不能 反映對象的情況。這就需要運用復合判斷。2.含義:復合判斷是其本身包含其他判斷的判斷,它由 和 兩部分組成。3.種類:根據斷定情況的不同,復合判斷分為聯言判斷、 和 等多個種類。(二)正確運用聯言判斷1.含義:是斷定幾種事物情況同時存在的判斷。一個聯言判斷至少包含 聯言支。一個聯言判斷至少包含兩個聯言支。“并且”“既……又……”“不但……而且……”“雖然……但是……”等,是常常用來聯結聯言支的詞項,叫作聯言判斷的聯結項。2.聯言判斷的邏輯性質:當且僅當,組成它的各個聯言支都是真的,這個聯言判斷才是真的。它要求各個聯言支的斷定都要與 相符合。3.正確運用聯言判斷的意義:有助于人們將認識對象的多種情況綜合起來進行考慮,多方面地分析和 事物的情況,從而使思考更加周密、判斷更為恰當。4.聯言判斷的語言形式有并列復句、遞進復句、轉折復句等。但在日常語言表達中。聯言判斷的聯結項有時可以省略,如“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三)正確運用選言判斷1.含義:是斷定對象可能情況的判斷。組成選言判斷的 ,叫作選言支。聯結選言支的詞項,叫作選言判斷的聯結項。一個選言判斷至少包含兩個選言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不是……就是……”等,是常常用來聯結選言支的詞項,叫作選言判斷的聯結項。在日常語言表達中,選言判斷的聯結項一般不能省略。2.種類:依據選言判斷對選言支之間關系的斷定情況,選言判斷分為 選言判斷和不相容選言判斷。3.相容選言判斷的邏輯性質:一個相容選言判斷是真的,要求它的選言支中至少 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4.不相容選言判斷的邏輯性質:一個不相容選言判斷是真的,要求它的選言支中有而且只能有 是真的。5.運用選言判斷的意義:正確運用選言判斷,不僅有助于我們準確地表達關于對象的各種可能的情況,而且能夠明確解決問題的 。6.正確運用選言判斷應注意的問題:要根據認識對象的實際情況,確定應該使用相容還是不相容選言判斷,不能誤用;要根據實際問題的需要,盡量把對象的可能情況都揭示出來,不要遺漏了有 的可能情況。(三)正確運用假言判斷1.假言判斷的含義:斷定事物某情況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情況存在(或不存在)的條件的判斷。假言判斷又叫 。一個假言判斷由表示條件關系的兩個判斷組成。2.假言判斷的種類:充分條件假言判斷、 假言判斷和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3.假言判斷的邏輯性質:充分條件假言判斷是反映事物情況之間 關系的判斷;必要條件假言判斷是反映事物情況之間必要條件關系的判斷;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是反映事物情況之間 關系的判斷,是同時斷定充分和必要兩種條件關系的假言判斷。4.正確理解假言判斷的邏輯性質:假言判斷的真假取決于判斷所揭示的事物之間的條件關系能否成立。掌握假言判斷 所揭示的事物情況之間的條件關系,是我們正確地運用假言判斷的前提。補充 真值表(1)充分條件假言判斷的性質充分條件假言判斷的邏輯形式:如果p,那么q。充分條件假言判斷的真值:充分條件假言判斷的真假與其前、后件真假之間的關系可用真值表表示:p q 如果p,那么q真 真 真真 假 假假 真 真假 假 真(2)必要條件假言判斷的性質必要條件假言判斷的邏輯形式:只有p,才q。必要條件假言判斷的真值:必要條件假言判斷的真假與其前、后件真假之間的關系可用真值表表示:p q 只有p,才q真 真 真真 假 真假 真 假假 假 真(3)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的性質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的邏輯形式:當且僅當p,則q。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的真值: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的真假與其前、后件真假之間的關系可用真值表表示:p q 當且僅有p,則q真 真 真真 假 假假 真 假假 假 真無論是充分條件假言判斷、必要條件假言判斷還是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只要是前后件均假,那么假言判斷就真。這一點是建立在嚴格的邏輯分析的基礎上的。如果拘泥于某個具體的例子,反而可能想不明白。【即時訓練1】易錯易混知識點判斷(1)聯言判斷是斷定幾種事物情況可能存在的判斷。 ( )(2)各聯言支都正確,聯言判斷才正確。 ( )(3)各選言支都正確,選言判斷才正確。 ( )學習活動二:課堂探究議題一 復合判斷及種類烏龜約仙鶴一起到遠方旅游。烏龜不會飛,它咬住樹枝的中間,要兩只仙鶴各叼住樹枝的一端。臨行前,仙鶴提醒烏龜到了空中不要說話:“如果你一張嘴,就會掉下去。”當它們飛過一個小鎮時,有個小孩喊道:“看呀,仙鶴綁架了烏龜!”烏龜想解釋一下,剛說“不……”,就從空中掉了下去……仙鶴話中使用的判斷與性質判斷、關系判斷有什么區別?議題二 正確運用聯言判斷小華讀了某篇散文后,評論道:“這篇散文不但文筆生動,而且富有哲理。”小浩讀后說:“我不同意你的觀點。說它文筆生動我不反對,但說它富有哲理實在談不上。”小華反駁說:“你既然不同意我的觀點,卻又承認它文筆生動,這不是自相矛盾嗎?”(1)小華的評論屬于什么判斷?(2)上述對話中誰的話不合乎邏輯,為什么?議題三 正確運用選言判斷有一憨漢,出門砍竹竿,清早出城,午夜未歸。家人尋至城外,見其懷抱竹竿哭泣。問其緣何不歸,感漢泣曰:“我或者豎持竹竿進城,或者橫持竹竿進城,可是,豎持竹竿進城,城門太矮;橫持竹竿進城,城門太窄!”請你從思維方法上說明憨漢不能持竿回家的原因。憨漢的話涉及什么判斷 議題四 正確運用假言判斷《墨子·魯問》載,墨子與彭輕生子辯論,辯題是:“未來可否預知 彭輕生子說:“過去的事情可以知道,未來的事情不可以知道。”墨子說: “假設你的父母親在百里之外的地方,即將遇到災難,以一日的期限,到達那里他們就活下來了,不到就死了。現在有堅固的車子和駿馬在這里,同時這里又有駑馬和四方形輪子的車,你將選擇哪一種呢 ” 彭輕生子回答說: “乘坐駿馬拉的堅固的車子可以很快到達。” 墨子說:“怎能斷言未來的事不可知呢 ”這位上述論辯中,彭輕生子的雙親并沒有真的遭遇危險,為什么彭輕生子還要選擇良馬固車以求快些趕到 【即時訓練2】1《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強調了食品標簽中食品添加劑的標示方式,要求所有食品添加劑必須在食品標簽上明顯標注。食品標簽不得標示違背營養科學常識的內容,也不應具有暗示預防、治療疾病作用的內容。從復合判斷的類型看,上述規定屬于( )A.聯言判斷 B.選言判斷C.假言判斷 D.性質判斷2.下列判斷中屬于聯言判斷的是( )①曹操既是政治家,又是軍事家②屢敗屢戰③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④這件事可能是張三做的,也可能是李四做的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3.在假言判斷中,常用的聯結項為( )①要么……要么…… ②如果……那么…… ③只有……才…… ④……當且僅當……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4.指出下列各句屬于哪一種復合判斷,并指出原因。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②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③這部作品欠佳,或是因為內容上有問題,或是因為形式上有缺點。④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者無罪,聞者足戒。【網絡構建】【我的困惑】【課下練習】 一、選擇題1.下列語句表述是復合判斷的是( )①這個概念表述單獨概念,就是普通概念 ②魯迅既是文學家,又是思想家 ③只要你說得對,我們就改正 ④自私不是美德A.①②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③④2.“鄧小平同志既是革命家,又是思想家”,對此分析正確的是( )①這是一個復合判斷 ②這是一個簡單判斷 ③“既……又……”是聯結項 ④“鄧小平是革命家”和“是思想家”是支判斷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3.“認識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人們頭腦中固有的,它來源于實踐。”下列對該聯言判斷的邏輯判斷正確的是( )A.該聯言判斷是真的B.該聯言判斷是假的C.該聯言判斷只有一個聯言支是真的D.無法判斷4.“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是( )A.兩個聯言判斷B.第一個是聯言判斷,第二個是選言判斷C.兩個選言判斷D.第一個是性質判斷,第二個是關系判斷5.對選言判斷認識錯誤的是( )A.選言判斷是斷定對象幾種可能情況的判斷B.常用的聯結項有“或者……或者……”“要么……要么……”等C.它是由聯結項和選言支構成的D.它的聯結項可以省略6.“或者你做對了,或者我做對了。”對此分析正確的是 ( )A.這是聯言判斷B.這是相容的選言判斷C.這是不相容的選言判斷D.可以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選言支是真的7.下列判斷屬于相容選言判斷的是( )A.任何一種哲學派別,或是唯物主義的,或是唯心主義的,二者必居其一B.官僚主義者或者遇事不負責任,或者遇事主觀武斷C.教數學的夏老師對教體育的王老師說:“這堂課要么你上,要么我上。”D.沒有太陽,就沒有鮮花8.某汽車司機違章駕駛,警察向他宣布處理決定:“要么扣留駕駛執照三個月,要么罰款1 000元。”司機說:“我不同意。”如果司機堅持己見,那么,以下哪項實際上是他必須同意的( )A.扣照但不罰款B.罰款但不扣照C.既不罰款也不扣照D.如果做不到既不罰款也不扣照,那么就必須接受既罰款又扣照9.下列假言判斷中,不同于其他三項的是( )A.若某數能被4除盡,則它就能被2除盡B.如果不認真,學習成績就會下降C.只要肯登攀,世上無難事D.只有落實科學發展觀,才能實現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10.充分條件假言判斷所斷定的前件和后件的關系是 ( )①前件真,后件就真 ②前件假,后件就假 ③后件真,前件真 ④后件假,前件假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①④11.只有她去,你和我才會一起去唱“卡拉OK”;而她只到能跳舞的“卡拉OK”唱歌,那些場所都在市中心。只有你參加,她妹妹才會去唱“卡拉OK”。如果上述斷定都是真的,則以下哪一項也一定為真( )A.她不和她妹妹一起唱“卡拉OK”B.你和我不會一起在市郊的“卡拉OK”唱歌C.我不在,你不會和她一起去唱“卡拉OK”D.她不在,你不會和她妹妹一起去唱“卡拉OK”12.依據前件、后件所反映的事物情況之間存在的條件關系不同,假言判斷分為充分條件假言判斷、必要條件假言判斷和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下列判斷屬于必要條件假言判斷的是( )A.如果驕傲自滿,學習成績就會下降B.全國人民只有萬眾一心,才能共克難關C.魯迅既是文學家,又是思想家D.一個數是偶數,當且僅當,這個數能被2整除二、非選擇題13.下列選言判斷是否正確 如不正確,請指出其邏輯錯誤,并加以改正。青少年犯罪的原因無非是這幾個方面:要么是社會影響不好,要么家庭不和睦,要么是學校教育不力。14.下列語句是否表達假言判斷 如表達,是哪種假言判斷 (1)在我們社會主義國家里,生產發展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就會得到逐步提高。(2)除非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才能建成社會主義強國。(3)只要,而且只有你請,我才去。(4)如果說這張臉上曾有過些美麗的東西的話,今天也已經蕩然無存了。正確運用復合判斷 參考答案【即時訓練1】易錯易混知識點判斷 2. √ 3. 議題一仙鶴的話中使用的判斷是復合判斷。性質判斷和關系判斷是簡單判斷,都直接由概念構成,也就是說,如果分析簡單判斷的結構,它的基本要素是概念;復合判斷是由其他判斷構成的判斷,也就是說,如果分析復合判斷的結構,直接構成它的要素是判斷。議題二(1)小華的評論屬于聯言判斷。(2)上述對話中小華反駁的話不合邏輯。聯言判斷是斷定對象的幾種情況同時存在判斷。在聯言判斷中,當且僅當組成它的各個聯言支都是真的,這個聯言判斷才是真的。如果有一個聯言支是假的,這個聯言判斷就是假的。議題三(1)憨漢之所以不能持竿回家,是因為他沒有找到正確持竿進城的方法,即憨漢忽略了持竿入城的另一種可能性——前后縱向。從選言判斷的角度講,是他遺漏了真實的選言支。(2)憨漢的話涉及的是相容選言判斷,但該選言判斷沒有將對象的可能情況窮盡。議題四某一情況的發生會促使另一情況的發生;某一情況不發生,會導致另一情況不發生。事物情況之間的這種聯系,就是條件聯系。墨子提出的是一個充分條件假言判斷,即如果能在一天內趕到,雙親則生;否則,雙親則死。彭輕生子必須保證自己在一日之內趕到才能保證雙親的平安,所以他選擇良馬固車以求快些趕到。【即時訓練2】1.A 2.A 3.D4.①必要條件假言判斷。這一復合判斷的典型形式是“只有己莫為,才能人不知”。由此可知是一個必要條件的假言判斷。②必要條件假言判斷、充分條件假言判斷。前一句表達的是必要條件假言判斷,其典型形式是“只有謙虛才能使人進步”;后一語句是充分條件的假言判斷,其典型形式是“如果某人驕傲,那么他就會落后”。③相容選言判斷。這個判斷斷定了這部作品欠佳的兩種可能原因,一是“形式上有缺點”,二是“內容上有問題”。而這兩種原因,也可以同時存在,至少有一個原因是真的,所以這是一個相容的選言判斷。④聯言判斷。這是一個具有四個支判斷的聯言判斷。在這個復合判斷中,聯結項“并且”被省略了。課下練習 一、選擇題1.B ①②③是復合判斷,④是簡單判斷。本題選B項。2.C 很顯然題干的語句屬于聯言判斷,聯言判斷屬于復合判斷,①③④都是正確認識,②錯誤。本題選C項。3.A 引言中兩個聯言支的斷定都與實際相符合,因而該聯言判斷是真的。4.A 結合聯言判斷的含義,題干中的兩個語句都是聯言判斷。本題選A項。5.D 選言判斷的聯結項一般不能省略,故D項錯誤,應選;A、B、C三項表述正確,但不符合題干要求,舍去。6.C 材料是一個不相容的選言判斷,其選言支有且只能有一個是真的,應選C項;A、B兩項不符合題意;D項說法錯誤。7.B 回答本題關鍵是要明確選言判斷的含義和特點。根據選言判斷的特點可知,B項符合題意;A、C兩項為不相容選言判斷,其特點是,有且只有一個選言支為真;D項是假言判斷。8.D 警察的處理決定是不相容選言判斷,形式是:“要么p,要么q”。司機對此否定,由“并非:要么p,要么q”等值于“p且q,或者非p且非q”,如果同意扣照但不罰款,或者同意罰款但不扣照,實際上是同意了警察的決定,這和材料不符,排除A、B兩項;可知,司機在邏輯上必須接受“罰款又扣照,或者不罰款也不扣照”,即“如果做不到既不罰款也不扣照,那么就必須接受既罰款又扣照”,C項不全面,D項符合題意。9.D A、B、C三項都屬于充分條件假言判斷;D項屬于必要條件假言判斷。10. D 充分條件假言判斷是反映事物情況之間充分條件關系的判斷。根據充分條件假言判斷的要求可知,如果有前一種事物情況就必有后一種事物情況,即“前件真,后件就真”“后件假,前件假”,故答案選D項;②③是必要條件假言判斷的要求,不符合題意。11.B 根據題意,如果她去了,你和我就都會去。你參加,她妹妹也會去,所以她和她妹妹是可以一起去的,故A項錯誤;因為她只到市中心,而且只有她去,你和我才會一起去,所以你和我不會一起在市郊,故B項正確;我不在,并不妨礙你自己去,所以你和她可以一起去,故C項錯誤;她不在,并不妨礙你去,而且只有你去,她妹妹才去,所以你和她妹妹可以一起去,故D項錯誤。12.B 根據必要條件假言判斷的要求可知,如果沒有前一種事物情況就一定沒有后一種事物情況。B項為必要條件假言判斷,為正確答案;A項為充分條件假言判斷,C項為聯言判斷,D項為充要條件假言判斷,均不符合題意。二、非選擇題13. 不正確,該選言判斷是相容選言判斷,不能用不相容選言判斷的聯結項,應把“要么……要么……”改為“或者……或者……”。解析正確運用選言判斷,必須準確理解選言支之間的關系,不要把相容的和不相容的相混淆,上述選言判斷按選言支之間的關系來說,是相容的,卻用了表示不相容關系的邏輯聯項,因而判斷不恰當。14.(1)是充分條件假言判斷。(2)是必要條件假言判斷。(3)是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4)不表達假言判斷而是聯言判斷。解析充分條件假言判斷是斷定某一事物情況是另一事物情況的充分條件的假言判斷。如(1)中,“生產發展了”是“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的充分條件。生產發展是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的條件之一。必要條件假言判斷是斷定某一事物情況是另一事物情況的必要條件的假言判斷。如(2)中,“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是“建成社會主義強國”的必要條件。沒有前者便沒有后者,必要條件假言判斷常用的聯結項是“只有……才……”“除非……才……”“必須……才……”“不……不……”等。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是斷定某一事物情況是另一事物情況的充分必要條件的假言判斷。如(3)中,“只要,而且只有你請,我才去”,“你請”是“我去”的充分條件,而且還是必要條件。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的邏輯聯結詞通常有“當且僅當……才……”“如果……而且只有……才……”“有……就有……,沒有……就沒有……”等。(4)不表達假言判斷,雖然有聯結項“如果……”,但兩個選言支之間不存在條件關系,實際上表達的是聯言判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