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6.2日益嚴峻的資源問題 一課一測一、單項選擇題1.下面漫畫《推理題》警示我們( )A.世界因生命而精彩B.人類只有一個地球,拯救地球就是拯救人類自身C.人類的生命最具有智慧D.人類是大自然的主宰者2.2017年11月23日,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會議在意大利召開,我國浙江湖州________通過專家評審獲得批準,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A.太湖溇港 B.桑基魚塘系統 C.菰城遺址 D.頔塘運河3.鄉愁是后院沿著泥瓦飄飄的炊煙,是十八彎彎向家門口的山路,是媽媽手里的糯米團,是后院那棵永不結果的龍眼樹……“留得住綠水青山,記得住鄉愁”的理念反映了我國( )①當前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發生變化 ②目前開展的各項工作都不得以犧牲環境為代價 ③重視生態文明建設,積極踐行可持續發展戰略 ④我們只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③④4.下表是浙江省某市人口的數據(2011年)。2015年10月29日發布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宣布“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我國實施“全面二胎政策”說明戶籍人口(萬人) 各年齡段人口比重(%) 每十萬人中不同教育程度比重(%)1—14歲 15—59歲 60歲以上 大學及以上 高中 初中 小學344.52 11.93 73.07 15.00 8.68 16.81 39.71 29.16A.有利于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的人口老齡化問題B.反映了我國人口問題的實質是控制人口數量C.說明人口政策的制訂要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D.說明提高人口出生率是解決人口問題的關鍵某林場原來靠大量砍伐樹木賺錢,每年的經濟效益很低,后來林場領導改變思路,通過開發生態旅游項目來尋求發展。兩年下來,一棵樹沒砍,卻實現綜合經濟效益近千萬元。據此回答下面小題。5.該林場的舉措體現了( )A.可持續發展戰略 B.法律意識增強C.資源人均意識增強 D.科教興國戰略6.該林場沒有砍樹,綜合效益反而更高。這說明( )A.經濟發展無須開發利用資源B.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將更加促進經濟發展C.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一棵樹也不能砍D.其他林場都應全部模仿這個林場的做法7.人類進行糧食生產,要有土地、陽光和水;制造火車和機器,需要開采鐵礦、冶煉鋼鐵;電燈照明,要用煤、石油和水發電;制造家具和紙張需要木材……這說明了( ) ①自然資源是人類安身之命的基本條件 ②人類與自然資源是休戚與共的關系③自然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④人們可以無限度地獲取自然資源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8.下列全部屬于可再生資源的是( )A.礦產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 B.煤礦資源、生物資源、土地資源C.草場資源、鐵礦資源、稀有金屬資源 D.風能、水能、太陽能9.2017年5月18日,我國首次海域可燃冰(天然氣水合物)試采成功,讓“冰火交融”從夢想變成現實。從應對資源問題的舉措來看,這屬于( )A.開源 B.節流C.保護 D.跨區域調配10.我國可再生能源法第十七條明確規定:國家鼓勵單位和個人安裝和使用太陽能熱水系統、太陽能供熱采暖和制冷系統、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等太陽能利用系統。這表明我國在解決資源問題上( ) ①堅持依法治國戰略 ②大力推進廢棄物資源化 ③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 ④積極實施“開源”舉措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每年夏天,全國許多地方都要面臨“電荒”“水荒”等現象,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浙江省的這一現象尤其嚴重。對此,理解正確的有( ) ①資源問題與人類息息相關②缺乏資源,人類社會就無法向前發展③我們應該合理利用資源④應該把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為配置水、電等資源的唯一手段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2.特別的貢獻。經過三代人的努力將森林覆蓋率從11.4%提高到80%。目前,這片人造林每年向北京和天津供應1.37億立方米的清潔水,同時釋放約54.5萬噸氧氣。他們的貢獻在于( )①提高資源利用率 ②增加資源數量 ③保護生態環境 ④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關于我國土地資源構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土地資源類型少,耕地、草地比重大 B.難利用土地比重小,后備土地資源不足C.耕地比重小,難利用土地比重大 D.土地資源類型多樣,后備土地資源充足14.貧困是人類長期面臨的社會現象,是制約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為此( )①世界各國都要積極行動,共同面對②要想辦法消除一切形式的貧困③盡量采取一切措施,促進可持續發展④只需要貧困國家自身加倍努力A.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①③④15.2011年9月29日,全球矚目的“天宮一號”奔向太空。從資源角度看,這有利于( )A.改善生活環境 B.提高資源的利用率C.擴展資源開發范圍 D.改變資源的時空分布16.2012年11月28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報告顯示,2012年有望成為有記錄以來十大最熱年份之一,這表明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刻不容緩.下列行為加劇氣候變暖的是( )A.植樹造林,保護好現有的原始森林 B.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氣等燃料C.使用太陽能、風能等無污染的能源 D.在生活中注意節約能源17.我國西部能源基地與東部長三角電能消費的集中地區相聚800公里至3000公里左右。解決這一問題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 )A.加大宣傳力度 B.跨區域調配 C.開源與節流 D.加強能源立法光伏是將太陽光能轉換為電能的發電技術。截至2015年底,浙江省光伏項目規模居全國第一。閱讀材料,回答小題。18.影響光伏發電的因素中,哪一個主要由人為造成?( )A.霧霾天氣 B.小雨 C.雪 D.雨19.浙江人口多,資源少。浙江在發展光伏產業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是( )A.人口多 B.亞熱帶季風氣候C.科學技術 D.位于南方地區光照條件好20.下列行為有利于資源保護的有( ) ①在節假日買賀卡送老師和同學 ②拒絕購買過度包裝的商品③使用一次性筷子 ④購物使用環保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②③④21.我國自然資源的基本特征是( )A.總量豐富 B.總量多、人均少C.資源分布不平衡 D.資源浪費損失嚴重22.下列事例中,能通過食物鏈引起生態危機的是( )A.酸雨 B.汞、鎘等有毒物質的積累C.溫室效應 D.臭氧減少,臭氧層出現空洞二、非選擇題23.節約資源,保護環境,讓我們托起雙手,共同撐起一片蔚藍的天空。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家庭一幕】有一天,瀟瀟一家三口邊散步邊聊天……子:爸,你經常忘記切斷計算機的電源,水龍頭的水流又開得很大,真浪費。父:地大物博的大中國,一點點水電,何足掛齒!母子:反對!……【社會一隅】低碳生活,是一種時尚。臺州市區已陸續投入上千輛公共自行車,每幾百米設一個公共自行車亭,不少擁有轎車的市民也騎著公共自行車上街。【圖說舉措】(1)請你針對我國的資源現狀說說母子倆反對的理由。(2)材料反映了市民的什么意識在提高?我們還可以選擇哪些低碳生活方式?(3)讀圖回答國家采取哪些措施努力實現減排目標。24.工業化是近代以來世界歷史發展的趨勢,對人類的影響是全方位的、深遠的。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18世紀后半葉開啟的工業革命使西方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以英國為例,資本從1750年的5億英鎊增長到1865年的60億英鎊,工廠制度逐漸形成;農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到1851年,城市人口已占總人口的51%;資產階級推動了議會改革,選民人數由50萬增加到了81.3萬。政府先后出臺了《濟貧法修正案》、《工廠法》、《十小時工作法》、《公共衛生法》等,逐漸成為一個“福利國家”。在工業革命中,很多工廠沿河而建,大煙囪冒出的濃煙籠罩市區,工廠廢棄物對河流構成嚴重污染。材料二:19世紀中后期,西方發明的輪船、火車、有線電報、照相、電影等陸續傳入中國,人們的出行速度加快了,通訊方便了,精神生活也豐富了。材料三:19世紀60~90年代,洋務派掀起了一場“師夷長技”的洋務運動,創辦了一批近代工業。材料四:早在1843年,英國議會就討論通過了控制蒸汽機和爐灶排放煙塵的法案;1863年,議會通過了第一個《堿業法》,要求制堿行業抑制95%的排放物,以控制路布蘭制堿工藝所產生的毒氣。(1)材料一所指的“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哪一個國家?它的擴展使人類進入到了什么時代?(2)根據材料一,從經濟、政治、城市、社會等角度中選取一個角度分析西方工業革命的進步性,并指出工業化帶來的主要問題。(3)根據材料二概括西方科技成果對中國的影響。(4)分別舉一例說明洋務派“師夷長技”在工業和海防建設方面取得的具體成就,并概括洋務運動的進步意義。(5)綜合以上材料,談談近代的工業化進程對我國當前工業化建設有什么啟示?25.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材料二 1895年后,李鴻章傷感地反省,說:“我辦了一輩子的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不過勉強涂飾,虛有其表。”材料三 李鴻章因為洋務,被天下的讀書人唾罵,也因為洋務,被天下的世俗功利之人崇拜,而我之所以推崇他、責備他、惋惜他,也是因為洋務……李鴻章出生以來,實為中國與世界發生密切關系的時代,也是中國與世界各國交流艱難的時代。——梁啟超《李鴻章傳》(1)材料一中李鴻章等洋務派的作為主要涉及哪些領域?(2)材料二中李鴻章如此“傷感”的原因是什么?(3)材料三中讀書人、世俗功利之人和梁啟超對李鴻章分別是什么評價?(4)綜合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你認為應該怎樣正確評價歷史人物?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B2.B3.C4.C5.A6.B7.A8.D9.A10.C11.A12.D13.C14.B15.C16.B17.B18.A19.C20.C21.B22.B23. (1)我國資源總量是豐富的.但人均資源占有量少,當前我國資源短缺,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節約資源。(2)環保意識(或可持續發展意識、節約意識)。用節能燈代替白熾燈;盡量不使用電梯,多走樓梯;多步行,多坐公交車,少開私家車等。(3)國家采取宏觀調控手段(制訂計劃);加強立法,嚴格執法;扶持新能源產業,用可再生能源代替非可再生能源.如開發清潔能源,使用太陽能、風能、潮汐能等。24.(1)英國,蒸汽時代。(2)西方工業革命帶動西方經濟的發展,為以后殖民擴張提供物質基礎。主要問題:工業化帶來嚴重的環境污染。(3)西方科技成果加快了人們出行速度,通訊方便,帶動了商業的發展,豐富人們精神生活。(4)工業:江南制造總局,漢陽鐵廠等等。進步意義:引進了近代工業,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與發展,開辟了近代化進程。(5)大力發展科技,根據國情制定發展政策,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注意保護環境25.(1)軍事、經濟、教育。(2)甲午中日戰爭戰敗,洋務運動破產;洋務運動沒有使國家富強起來,洋務運動的目的沒有實現;甲午中日戰爭戰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甲午中日戰爭戰敗,簽訂《馬關條約》,喪權辱國。(任答兩點即可)(3)讀書人:唾罵李鴻章;世俗功利之人:崇拜李鴻章;梁啟超:推崇、責備、惋惜李鴻章。(4)結合歷史人物所處的時代背景與社會條件來進行評價;史論結合,論從史出;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全面、科學、客觀地進行評價;一分為二的觀點等。(任答一點,或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