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課 珍惜無價的自尊第二框 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學習目標】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在尊重他人的過程中體驗被尊重的快樂。2、能力目標:學會正確對待自身存在的缺點和掌握尊重他人的方法。3、知識目標:在掌握尊重含義的基礎上,理解自尊與尊重他人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重點、難點】1、重點:理解和體驗自尊和尊重他人的關系。2、難點:正確對待自身存在的缺點和掌握尊重他人的方法。【使用說明與學法指導】課前預習案: 5分鐘閱讀課文(正文段),5分鐘完成預習案。課堂探究案:10分鐘合作探究,15分鐘展示點評,課堂訓練案:10分鐘鞏固落實、當堂檢測。【導入新課】:故事導入(周總理尊重他人的相關事跡)歸納:自尊是人生無價之寶,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應竭盡所能地維護他人的自尊,在尊重他人的過程中,感受自尊的快樂。今天我們共同來學習──【課前預習案】(自主探究、學習)自主探究:(5分鐘)1、既然我們的自尊經常受到他人的呵護與關愛,我們當然也有責任去關注他人的自尊,維護他人的 。無論是誰, 都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2、自尊的人懂得 ,因為他知道要贏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 。3、尊重他人就要意識到他人同 一樣需要自尊。 是你能給予他人最好的禮物。 使你被對方接納,得到善待,與他人同享 的快樂。4、如何尊重他人?【課內探究案】(合作探究)活動一:暢想一下我們個人從小到現在自己在別人尊重下感到快樂的事情。填寫教材第9頁的內容想一想,你的存在對你的“重要他人”有什么意義?活動二:閱讀、討論教材第10頁的四幅畫:“你能怪誰?”。思考1:畫面中的主人翁為什么沒能得到別人的尊重?思考2:你認為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活動三:故事一:校園里,兩位同學走路的時候說笑打鬧,結果一不小心,撞了對面走來的人。他們倆不僅不道歉,還罵罵咧咧,推推搡搡。結果,被同學們的紛紛譴責,被老師狠狠地批評了一頓。故事二:電影院里,甲和乙邊看電影邊議論,吃零食的時候還發出很大的聲音,一會兒,甲的手機又響了,又大聲接電話。旁邊的人忍無可忍,紛紛譴責他們不遵守秩序。故事三:甲手里拿著一袋瓜子,一邊走路,一邊嗑瓜子,還把瓜子皮仍得滿地都是,引得路人側目,最后,又被罰款。思考:我們應該怎樣彼此尊重,互相接納,做一個有尊嚴、有價值的人?活動四:填寫教材第11頁的內容內容:在不經意間,我們撒播過熱情、尊重、關愛和友誼,感受過你的溫暖的家人、朋友、同學告訴你,你的言行令他們感動至今。你曾記得否?【課堂訓練案】1、(2012湖南株州)右圖漫畫“不敢坐”啟示我們( )A.要學會尊重他人B.要遵守公共規則C.要注意講究個人衛生D.要遵守職業道德2、建國之初,曾有一位美國特使來華訪問。這位傲慢無禮的特使對周恩來總理說:“我跟你們中國人談話,如同對牛彈琴。”周恩來笑著說:“對,特使先生,你真是牛彈琴。”特使沒有得到周總理的尊重,是因為( )A.美國特使只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 B.美國特使只知道滿足自己的虛榮心C.美國特使沒有尊重他人,自然得不到他人尊重 D.美國特使美譽羞恥心3、獲得別人尊重的前提是( )A.以自我為中心 B.在物質上幫助別人 C.自尊和尊重別人 D.能夠分辨是非善惡4、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可以理解為( )①我們的自尊經常受到他人的呵護與關愛,所以有責任去關注他人的自尊 ②尊重他人也是我們的快樂 ③尊重他人可以贏得他人的尊重 ④尊重他人可以得到獎勵或好處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5、愛因斯坦鄰居家的一個小孩經常來愛因斯坦家玩,小女孩的母親知道后趕緊來道歉,埋怨孩子打攪了教授的寶貴時間。愛因斯坦竟然風趣地說:“噢,不用道歉,她帶甜點給我吃,我幫她做數學題。不過,我從她那里學到的東西,恐怕比他從我這里學到的東西還要多。”這主要表明愛因斯坦具有的心理品質是( )①愛慕虛榮,以贏得他人尊重 ②懂得尊重他人 ③是個謙虛的人 ④好為人師,誨人不倦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6.小方和小王是七(2)班的同學,并且他們之間的關系非常好。但最近一段時間由于班上的同學互相取綽號,并且他們也在不自覺中互相喊了起來,兩個人的關系也在逐漸疏遠。后來,小王逐漸意識到這樣做的危害,改掉了,小方也意識到這樣做的危害,改掉了,兩個人也和好如初,這說明( )A.別人尊重我,我就尊重別人,你不尊重我,我也不尊重你B.尊重他人是我們的需要,也是我們的快樂C.取綽號無所謂,不會傷害同學之間的感情D.同學之間取綽號能促進同學之間的友誼7、下列行為屬于不尊重他人的是( A )①一男生夏天穿背心到教室 ②一女生穿拖鞋到教室 ③正在上課時,有同學舉手向老師提問 ④在公共汽車上,小明主動給一老大爺讓座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8、2008年8月18日,世界目睹了北京奧運會上令人遺憾的一幕:劉翔因傷退出比賽。有網友表示:放棄不代表懦弱。“還有網友則呼吁大家尊重劉翔:”劉翔的放棄,應該讓我們學會尊重他人即是對自己的尊重,請大家理解、尊重他人的選擇,展現在“大國民眾”所具有的素質。“思考:我們為什么要學會尊重他人? 【回顧總結·學習借鑒】(學習小結)我的疑問及收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