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課 走向自立人生第一框 自己的事自己干【學習目標】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樹立自立的生活態度, 在實踐中體驗自立的意義。2、能力目標:初步形成自己管理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的能力,為將來走向自立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3、知識目標:懂得自立的含義,了解自立的表現以及自立的重要性【重點、難點】1、重點:自立的必要性2、難點:自立的必要性【使用說明與學法指導】課前預習案: 5分鐘閱讀課文(正文段),5分鐘完成預習案。課堂探究案:10分鐘合作探究,15分鐘展示點評,課堂訓練案:10分鐘鞏固落實、當堂檢測。【導入新課】: 如果我們不能自立,永遠不能成為大自然的一員。動物是這樣,我們人類更是如此。今天我們開始學習《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課前預習案】(自主探究、學習)自主探究:(5分鐘)1、什么是自立?2、自立的表現有:①獨立地科學的安排自己的生活, 。②自主地科學的安排自己的學習, 。③自主處理自己所遇到的社會問題, 。3、自立的重要性是什么?4、未來的社會需要我們必須具備哪些方面的自立能力?你認為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為什么?【課內探究案】(合作探究)活動一:看課本(P.34)的圖畫1、小曦的東西自己拿,萌萌的東西卻要自己的大人們拿,你贊同誰的做法?為什么?2、在你身邊有沒有類時情況?3、什么是自立?談談你對自立的理解?4、怎樣理解“人的成長過程,就是一個不斷提高自立能力的過程。”??活動二:仔細閱讀課本(P.35)《自立的表現》1、這些自立的表現,哪些屬于個人生活的范圍,哪些屬于家庭、集體、社會生活的范圍?2、在這些自立的表現中,你能做到幾項?3、自立的表現有哪些?活動三:思考:你做過家務事嗎?做家務對你各個方面的成長有什么好處?活動四:閱讀課本(P.36)《父母是否應當支付子女上大學費用》1、為大學生子女支付上大學費用的問題,你贊成那種觀點,你有自己的觀點嗎?為什么?2、自立對自己各方面成長有些什么好處?活動五:未來的社會需要我們必須具備哪些方面的自立能力?你認為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為什么?【課堂訓練案】 1、(2012貴州銅仁) 下面漫畫現象中的主人公如果是你同學,你認為用下列哪些觀點勸誡他比較好( )①自立自強 ②扶貧濟困 ③無私奉獻 ④勤儉節約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④2、一份對某校小學四年級學生的調查材料說,96%的學生由家長疊被、整理臥室,要大人幫助洗澡的占95%,90%的學生不會洗自己的手帕和襪子,不會獨立購物(包括打醬油、醋)的有85%。這一調查警示我們要( )A.學會自強 B.學會自尊 C.學會自立 D.學會學習3、德國法律條文規定:10-14歲,要剪草坪,洗碗,掃地,給全家人擦皮鞋;14-16歲;要洗汽車,整理花園。這樣做可以培養的品質是( )①吃苦耐勞 ②珍惜勞動成果 ③注重家庭親情 ④尊重他人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4、自立作為成長過程,是我們生活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的過程,也是我們( C )的鍛煉和提高的過程。A.勞動能力 B.學習能力 C.心理和道德品質 D.思想覺悟5、關于自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自立是成年人的事,未成年人應當依賴父母B.自立就是明確自己的責任并勇于承擔自己的責任 C.自立就是自己養活自己D.人與人之問應當相互幫助,不能過分強調自立6、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自立的人能自己做決定,雖然他也聽取和參考別人的意見和建議 B.自立的人堅持自己的正確觀點,不隨聲附和,不做別人的“應聲蟲” C.自立的人一定要做到經濟上不依靠別人 D.自立的人具有人格上的獨立性,不因為別人的批評和贊美而改變自己7、《平頂山晚報》報道,寶豐縣鬧店鎮雙胞胎姐妹,同時考上了河南師范大學。在家庭貧困,上不起學時,得到了好心人的幫助。在大學校園內,她們打工掙錢能夠自立時,退回了資助者給他們的錢,讓資助者把錢送給那些比她們更困難的學生。此事例說明( )①自立能力是一種適應社會的能力 ②自立能力有助于我們服務和奉獻社會 ③自立能力可以讓我們幫助他人 ④自立能力贏得自尊A.②③④? B.③④? C.④? D.①②③④8、《我只養你十八歲》一書中講述了這樣的故事:一位教育碩士讓13歲的兒子退學,自己負起傳授知識、給兒子教育的責任,欲與學校的正統教育比高低。又在兒子18歲時把他趕出家門。你認為該父親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 )①父親與兒子之間感情越來越淡漠 ②父親是為了培養兒子的自立能力 ③父親在擺脫責任 ④有利于培養孩子的擺脫依賴心理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9、一位父親領著四歲半的兒子去游玩,遇到一個土坑,兒子非要下去玩。當兒子玩得高興時,爸爸躲到不遠處的地方,不讓兒子看見。兒子玩夠了,要上來,開始喊爸爸。爸爸卻一聲不吭,裝作沒聽見。兒子開始直呼其名,他還是不理。于是,兒子連哭帶罵:“壞爸爸,大壞蛋!”可還不見爸爸露面,兒子只好自己開始想辦法。他發現土坑里有一個小階梯,便手腳并用地爬出了土坑。當他發現爸爸就在不遠處蹲著,便驚喜地撲上去,高興地舉著小拳頭自豪地說:“我是自己爬上來的!沒有爸爸,我自己也能爬上來!”父親為什么不把兒子從坑里拉上來?兒子自己爬上來后所說的話,對我們培養自立能力有什么啟示?? 【回顧總結·學習借鑒】(學習小結)我的疑問及收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