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5.2 南方地區 同步測試一、單項選擇題1.四川盆地是我國最大的水稻和油菜籽產區。這得益于優越的自然條件,主要包括①熱量充裕 ②日照充足 ③降水豐沛 ④都江堰工程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2.關于上海工業發展有利條件的敘述,錯誤的是( )A.優越的位置 B.便利的交通 C.廣闊的腹地 D.豐富的礦產資源讀我國南北方分界線示意圖,回答下面小題。3.圖中河流甲為A.黃河 B.長江 C.淮河 D.珠江4.對圖中乙、丙兩地描述正確的有①乙、丙兩地都為季風區 ②乙地耕地以旱地為主,丙地水田為主③乙地年降水量多于丙地 ④乙地作物以小麥為主,丙地作物以水稻為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太湖流域是我國著名的水鄉。對太湖流域描述正確的是( )A.屬于熱帶季風氣候,有利于發展各種經濟類農作物B.這里的城鎮多沿河或環湖分布,河道是對外聯系的通道C.紅松樹種基地誕生于此,這里木材運到各地D.由于終年雨量較多,這里的房子大多是干欄式的吊腳樓6.太湖流域涉及的省級行政單位有( )①浙江 ②江蘇 ③上?!、馨不?br/>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7.讀下圖,關于圖中各地理事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A.四川盆地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盆地 B.①地形區是四川盆地以西的青藏高原C.②山脈為橫斷山脈,它阻擋了北方來的冷空氣 D.④地形區為黃土高原8.下列詩句能反映下圖民居“四水歸堂”所在區域地理環境特征的是A.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B.天山雪云常不開,千峰萬嶺雪崔嵬C.黃天厚土大河長,溝壑縱橫風雨狂 D.北風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我國首條穿越秦嶺高速鐵路——連接西安和成都的西成高鐵于2017年12月6號正式開通運營。讀圖完成下面小題。9.西成高鐵的施工過程中需要克服的最大的困難是( )A.凍土廣布,施工難度大 B.河網密布,湖泊較多C.地形復雜,地勢起伏大 D.穿越云貴高原,溶洞多10.下列關于西安和成都地理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西安耕地以水田為主 B.成都居民以面食為主C.成都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 D.西安一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11.我國北方地區比南方地區A.平原更廣闊 B.山地丘陵更多 C.水熱資源更豐富 D.河流汛期更長12.下列有關上海的敘述,正確的有( )①四大直轄市之一②地處長江入??冖圬涍\吞吐量居世界第一位④被稱為 “東方之珠”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下圖是沿106.5°E我國局部地形剖面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3.①②表示的地形單元分別是A.黃土高原 華北平原 B.黃土高原 四川盆地C.內蒙古高原 東北平原 D.四川盆地 長江中下游平原14.③地形區的地貌特點是A.冰川廣布 雪山連綿 B.巖溶地貌 地表崎嶇C.溝壑縱橫 支離破碎 D.地勢平坦 草原遼闊15.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區充分合作,形成了獨特的“前店后廠”模式,在該合作中,港澳地區主要扮演的角色是( )A.提供土地、勞力和產品,扮“店”的角色B.進行產品加工、制造,扮演“廠”的角色C.對產品進行市場推廣和外銷,扮演“店”的角色D.從事樣品制造和開發,扮演“廠的”角色我國劃分為東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經濟地帶。結合相關數據,完成下面小題。 礦產和能源資源 經濟基礎 發展水平 對外開放程度① ◎◎◎ ◎ ◎ ◎② ◎ ◎◎◎ ◎◎◎ ◎◎◎③ ◎◎ ◎◎ ◎◎ ◎◎16.上表表示劃分我國三大經濟地帶的各項指標(“◎”的多少表示優勢的大?。砼袛?,表中數碼①②③分別指代我國三個經濟地帶的( )A.東、中、西部 B.西、中、東部C.西、東、中部 D.中、西、東部17.我國東、中、西部存在明顯的農業結構差異,其主要的影響因素是( )A.自然條件不同 B.經濟發展水平不同C.勞動力素質不同 D.資源配置不同18.分別位于東、中、西部經濟地帶的省區是( )A.四川、江西、浙江 B.內蒙古、甘肅、山東C.江蘇、山西、陜西 D.福建、青海、河南讀圖,完成以下各題。19.圖中一年中最高氣溫大約是( )A.25℃ B.20℃ C.28℃ D.15℃20.圖中降水量最多的月份是( )A.8月 B.7月 C.12月 D.5月21.下列城市中與圖中氣候類型相符的是( )A.北京 B.蘭州 C.哈爾濱 D.武漢22.中國的大飛機C919研發總部設在上海,原因是該地區( )A.人口稠密 B.氣候宜人 C.地形平坦 D.科技雄厚家住黑龍江的小玉寒假期間跟隨爸媽去某地旅游,在那里他們購買了能反映當地文化特色的郵票。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3.從郵票①中的民居建筑可以看出當地的自然環境特征是( )A.干而熱 B.濕而熱 C.干而冷 D.濕而冷24.小玉一家到達旅游地后最有可能發生的是( )A.脫掉羽絨服換上短袖襯衫 B.看到一望無際的草原景觀C.北風呼嘯,下起鵝毛大雪 D.觀看到熱鬧的那達慕大會25.“南國春意濃,北國正冰封”,通過這次旅行,小玉充分感受到了自己家鄉與該旅游地之間的這種差異,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A.緯度因素 B.海陸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為因素26.浙江的網友通過郵箱給小明發來一張家鄉的景觀圖片,應該是下面的哪一張A. B. C. D.27.黃金水道航運價值高主要得益于長江下游( )①江闊水深 ②水能豐富?、蹮o結冰期?、芩髌椒€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8.習主席到浙江考察,他可能看到的景象有( )A.大漠上的綠洲農業 B.草原上的牧業文化C.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 D.水鄉孕育的城鎮29.傣族人聚居在云南南部,喜歡穿短衣長裙。這是為了適應當地A.濕熱的氣候 B.炎熱的氣候 C.崎嶇的地表 D.干旱的環境二、非選擇題30.讀“太湖流域圖”,回答問題。(1)太湖流域位于____的南緣,三面____,以平原為主。(2)說說太湖流域成為中國農業高產地區的原因。(3)請你列舉一些太湖流域著名的水鄉小鎮。(4)請簡述太湖流域城鎮發展的一般過程。31.近年來,溫州市(樂清市、鹿城區和龍灣區)對口幫扶四川省壤塘縣,精準扶貧的效果顯著。材料一:注:壤塘縣總面積68.36萬公頃,草場有41.22萬公頃,林地21.92萬公頃,林區野生菌多達20多種,水能資源蘊藏179.2千萬時,保存了傳統的藏族文化最初的狀態。(1)據圖1和圖2,描述壤塘縣居民點的空間分布特征。(2)壤塘縣水土流失面積占幅員的64.9%,據材料一分析其原因。3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杭嘉湖地區素有“絲綢之府”的美譽。自唐代起,絲綢業一直是該區域的特色產業。材料一 :見圖1、圖2及資料卡材料二:從2008年起,杭嘉湖地區蠶養殖量、蠶繭產量連續出現9年滑坡,桑蠶養殖業陷入困境。2017年3月,湖州市出臺了《關于提升發展蠶桑產業的若干意見》,明確著力培育新型規模化經營主體、積極推進龍頭+基地生產模式、切實加大蠶桑產業科技創新、大力支持蠶桑產業走出去、加快建設蠶桑特色鄉鎮和傳承發展蠶桑歷史文化等六大工作重點。(1)結合材料一圖文資料,分析杭嘉湖地區成為“絲綢之府”的有利條件。(2)材料二中湖州市的做法給杭嘉湖其他地區蠶桑業發展帶來怎樣的啟示。3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浙江局部地區示意圖(1)塘棲鎮是京杭大運河沿岸的古鎮,位于杭州______(南/北)部,地處杭嘉湖平原南端,地勢_____ ;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_____ ,冬季_____ 。材料二:塘棲鎮種植枇杷歷史悠久,“軟條白沙” (品種)唐代起就被列為貢品。近年來,塘棲鎮依托多條高速公路及省道穿鎮而過的有利交通條件,發揮枇杷品牌效應和互聯網優勢,發展“互聯網+農產品”“農產品+旅游”,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2)結合材料與所學知識,說明塘棲鎮發展“互聯網+農產品”“農產品+旅游”的有利條件。材料三:京杭大運河曾經是南北物資運輸的重要通道。過去,由于人們亂拋棄、亂排放等現象較多,導致運河塘棲段水體污染,藻類瘋長,河道淤積嚴重。現在,塘棲鎮采用生物治理污水的方法,在運河上栽培既有觀賞價值又能高效分解有害污染物的植物,使水質總體達到景觀水體要求。(3)依據材料,說出京杭大運河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并說明由此造成的后果。(4)簡述塘棲鎮采用生物治理污水方法的好處。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C2.D3.C4.B5.B6.A7.B8.A9.C10.D11.A12.A13.B14.B15.C16.C17.A18.C19.C20.B21.D22.D23.B24.A25.A26.B27.C28.D29.A30.(1)長江三角洲,瀕江臨海。(2)優越的灌溉條件;肥沃的土壤等。(3)盛澤、南潯、烏鎮、周莊等。(4)農村百姓進行交易活動的場所、貨物的集散地——交易的頻繁、交易人數的增多、商品的豐富——出現店鋪、街道、簡單的手工作坊——出現以從事商業和手工業為生的人——出現小城鎮。31.(1)位于河流沿岸和河流交匯處(2)①夏季時降水量大;②河流流速快,沖刷力大;③過度的開墾耕地,亂砍濫伐32.(1)杭嘉湖地區地處平原地帶,地勢低平,土壤肥沃,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有助于桑樹生長;養蠶歷史悠久,熱量條件好,勞動力資源豐富;區域內河網密布,交通便利,有利于絲綢的外運。(任意兩點即可)(2)調整產業布局,形成規?;a;支持龍頭企業發展,建設優質生產基地;鼓勵科技創新,提高蠶桑產業附加值;堅持對外開放,開拓國內國際市場;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蠶桑鄉鎮產業;保護傳統蠶桑文化,提升知名度。(任意2點即可)33.(1)北部; 平坦; 高溫多雨; 低溫(溫和)少雨;(2)有利條件:枇杷品質優良,品牌效應明顯;交通便利,有利于農產品外運和游客往來;臨近上海、江蘇南部、杭州等經濟發達地區,游客眾多。(3)問題:環境污染(水污染、生態破壞)后果:運河水質下降,影響沿岸人民的生產和生活用水;生態環境惡化;河道淤積,使運河航運價值降低,影響人們出行。(4)好處:提高運河水體的自凈能力;治污的同時美化環境;緩解水體的富營養化,遏制藻類瘋長。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