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寧波七中教育集團2021學年第二學期初二社會階段性練習試題卷(2022.4)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5小題,其中1—20題每題1分,21—35題每題2分,共50分,請選出其中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我國青藏地區具有獨特的景觀。下列對該地區的描述正確的是( )A.地勢崎嶇,巖溶地貌分布十分廣泛B.草場廣布,有我國海拔最高的牧場C.雪峰連綿,地處我國的第三級階梯D.林場廣布,是我國著名的紅松之鄉拉薩與寧波大致在同一緯度,但兩地地理特征千差萬別。讀拉薩與寧波氣溫曲線圖,回答2-4題。2.對兩地氣溫的描述正確的是( )A.拉薩4月平均氣溫最高B.寧波夏季炎熱,冬季溫和C.寧波七月平均氣溫低于拉薩D.拉薩一月平均氣溫高于0℃3.對兩地氣候類型描述正確的是( )A.寧波為熱帶季風氣候B.拉薩為溫帶季風氣候C.寧波為溫帶大陸性氣候D.拉薩為高原山地氣候4.造成兩地氣溫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A.緯度位置 B.地勢差異C.海陸位置 D.人類活動5.“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來形容內蒙古草原非常恰當,從詩句中可以看出內蒙古草原屬于典型的( )A.熱帶草原氣候B.亞熱帶草原氣候C.溫帶草原氣候D.寒帶草原氣候6.下列關于烏魯木齊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②是我國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③烏魯木齊深居內陸,交通不便成為其發展經濟的障礙④烏魯木齊是我國西部對外開放的最前沿城市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張老師要去某省區旅游。在該省區,他將欣賞到壯麗的雪山和沙漠景觀,尋找古“絲綢之路”的足跡,體驗濃郁的少數民族風情。回答7-8題。7.張老師在該省區體驗到的民族風情最有可能屬于( )A.壯族 B.藏族 C.維吾爾族 D.回族8.目前,對該省區的人口、城市分布影響最大的自然地理因素是( )A.地理位置 B.水源 C.植被 D.地形9.青藏地區草場廣布,是我國重要的牧區,被稱為“高原之舟”的是( )A.駱駝 B.藏羚羊 C.牦牛 D.藏山羊10.下圖是“沿89°E經線(部分)的地形剖面圖”,圖甲、乙所在地形區分別是( )A.準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 B.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C.柴達木盆地、準噶爾盆地 D.四川盆地、柴達木盆地11.下列有關描述是對內蒙古草原的真實寫照的是( )A.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 B.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C.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D.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某中學地理小組繪制了一幅思維導圖,解釋某地形區自然地理要素的作用與影響。據此回答12-13題。12.上圖中序號與其填入的內容合適的是( )A.①海拔低,一馬平川B.②輻射強,太陽能資源豐富C.③冬暖夏熱,日溫差小D.④湖泊星羅棋布,溝壑縱橫13.對人類的生產生活而言,該地區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地形復雜多樣 B.晝夜溫差大C.高寒缺氧低氣壓 D.太陽輻射強閱讀漫畫《千呼萬喚出一“滴”》,回答14-15題。14.漫畫《千呼萬喚出一“滴”》反映出當今世界存在( )A.氣候變暖問題B.水資源短缺問題C.水土流失問題D.環境污染問題15.上述問題的存在,就我國而言,其原因有( )①人口基數大,增長快 ②水資源利用率低③水資源遭受污染與浪費現象比較嚴重 ④資源具有不可再生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6.據統計,中國勞動年齡人口絕對數量在2012年首次出現下降。同時,老年人口比重繼續攀升。2021年5月31日起,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這告訴我們我國( )①人口老齡化問題嚴重②人口數量少問題突出③計劃生育基本國策過時了④實施全面三孩政策有利于社會可持續發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7.目前有些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現了零增長或負增長狀況,這帶來的影響有( )①新出生人口減少 ②勞動力減少③老齡化加劇 ④資源節約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8.下列關于人口問題、資源問題、環境問題相互關系的示意圖,最正確的是( )A. B.C. D.19.下列黃河流域開發利用方式,合理的是( )A.全流域投放營養物質,提高魚類產量 B.擴大流域周邊圍網養殖規模C.嚴禁未經處理的污水直接排入 D.大量引黃灌溉,種植水稻20.霧霾是特定氣候條件與人類活動相互作用的結果。下列做法有利于減輕霧霾天氣的有( )①建筑工地蓋好防揚塵的紗網 ②治理大氣污染嚴重的企業③家庭取暖做飯改用電、氣爐 ④私家車尾氣影響不大,無需控制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21.圖片是歷史恒久的記憶。下列歌詞對右圖所示歷史事件的描述,最為貼切的是( )A.“打到列強,打到列強,除軍閥,除軍閥……” B.“解放區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區的人民好喜歡……” C.“我們唱著東方紅,當家作主站起來……”D.“繼往開來的領路人,帶領我們走進新時代……”22.祖國大陸獲得統一,各族人民實現了大團結的標志是( )A.土地改革完成B.三大戰役勝利C.南京解放D.西藏和平解放23.小明整理所學知識,制成了下面的知識卡。以下最合適作為這張卡片名稱的是( )(名稱:內容:土地改革在全國大陸基本完成抗美援朝戰爭取得勝利)A.解放封建農奴 B.恢復國民經濟C.統一全中國 D.鞏固新生的政權24.1957年,一位詩人寫到:“請看,中國展開了翅膀——一橋飛架,天塹變通途!車輪追風,屋脊建新路”。該詩句表達的是( )A.第一屆全國人大召開的歡喜 B.“一五”計劃完成后的欣喜C.大躍進運動展開后的熱情 D.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后的喜悅25.1953年是中國經濟的分水嶺,從那時起,中國人熟悉了一個經濟術語:“五年計劃”。以下屬于一五計劃成就的是( )A.青藏鐵路的建成 B.南京長江大橋建成C.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建成 D.開展了“大煉鋼鐵”的群眾運動26.以下關于建國初期史實與影響對應關系搭配恰當的一組是( )A.新中國成立——標志著我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B.西藏和平解放——標志著祖國完全統一C.“一五”計劃完成——我國實現了工業化D.社會主義改造完成——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27.在我國改革開放的道路上,有兩座城市大名鼎鼎。一座是“試驗田”,在1980年率先擁抱世界,成為對外開放的“窗口”;另一座雖為“舊窗口”,卻在1990年煥發了新活力。這兩座城市分別是( )A.寧波、汕頭 B.廈門、珠海 C.深圳、上海 D.深圳、海口28.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確立的時間( )A.1949 B.1951 C.1954 D.195629.我國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政策是( )A.初級生產合作社 B.高級生產合作社C.沒收 D.贖買30.語匯出現的頻率高低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國家政治經濟的主題。1952年《人民日報》元旦社論出現的高頻率語匯是( )A.大字報、紅衛兵、“造反有理” B.“最可愛的人”、中國人民志愿軍、土改完成C.解放軍、西藏和平解放、合作社 D.“大躍進”、“一大二公”、“百花齊放,百家爭鳴”31.“文章合為時而著”,高考作文題也能彰顯時代精神。1956年全國高考作文題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這里“幸福的年代”的含義是( )A.三大改造完成,社會主義制度建立了B.土地改革,使人民有了自己的土地C.大躍進運動,使人民豐衣足食 D.改革開放,使人民走上了致富之路32.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是( )A.《臨時約法》 B.《中華民國憲法》C.《共同綱領》 D.《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33.右圖是小馬同學在歷史筆記中用圖示法學習新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的發展歷史。請你幫助他標注出“偉大轉折”的歷史事件( )A.第一屆全國人大召開B.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C.中共八大召開D.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4.文化大革命時期,國家主席劉少奇遭到迫害,被污蔑為“叛徒、內奸、工賊”,開除出黨,并被非法監禁,迫害致死。這突出表明文化大革命期間(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國民經濟發展緩慢C.民主法制被肆意踐踏 D.教育科學文化事業遭到嚴重摧殘35.中共十九大黨章修正后又豐富了黨的指導思想,請說出增加的內容( )A.鄧小平理論B.“三個代表”思想C.科學發展觀D.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50分)36.(1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新疆區域示意圖 阿克蘇地區氣溫降水圖(注:①是阿克蘇地區所在地)材料二:阿克蘇蘋果采摘時間嚴格控制在每年的10月25日之后,果香濃郁、甘甜味厚、汁多無渣,冰糖心含量高達70%。材料三:新疆的阿克蘇地區是浙江省對口支援地區,浙江加大對阿克蘇地區支援的資金投入,積極援建各類民生項目。在浙江援疆“電商培育工程”支持下,阿克蘇地區已全面推廣“互聯網+特色農產品”營銷模式。(1)依據材料和相關地理知識說說阿克蘇地區地理位置特點。(4分)緯度位置:阿克蘇地區位于 (緯度帶);海陸位置:深居 ,遠離海洋;相對位置:位于 山脈的南麓, 河的西北側。(2)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阿克蘇蘋果口感好、營養成分特別高的原因。(4分)(3)浙江與阿克蘇地區的對口援建中,遵循了“因地制宜,優勢互補”原則,充分利用東部地區的 、 和信息等多方面的優勢,給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注入活力。(2分)37.(10分)節約資源,保護環境,讓我們托起雙手,共同撐起一片蔚藍的天空。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有一天,小寧一家三口邊散步邊聊天……子:爸,你經常忘記切斷計算機的電源,水龍頭的水流又開得很大,真浪費。父:地大物博的大中國,一點點水電,何足掛齒!母子:反對!……材料二:低碳生活是一種時尚。寧波市區已投入大量公共自行車,不少擁有轎車的市民也騎著公共自行車上街。材料三:圖1 圖2 圖3(1)請你針對我國的資源現狀說說材料一中母子倆反對的理由。(4分)(2)材料二反映了市民的什么意識在提高?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低碳生活方式,請你任寫兩種。(3分)(3)材料三回答了國家采取哪些措施努力實現減排目標。(3分)38.(10分)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農村政策經歷了多次調整,而每次調整都對我國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產生深刻影響。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50-1954年中國農村不同階層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重變化表。1950年 1954年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貧農、中農 85.5% 45.2% 92.1% 91.4%富農、地主 14.5% 54.8% 7.9% 8.6%觀察上表,分析我國土地所有制形式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其原因是什么?(2分)材料二:圖說歷史,農民申請加入農業生產合作社。農民申請加入農業生產合作社圖片反映的是哪一個歷史事件?(1分)有人說,農民申請加入農業生產合作社,標志著我國徹底消滅了封建土地制度,你認為這個說法對嗎?請說明理由。(2分)材料三:實現四個現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產力,必然要求多方面同生產力發展不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改變一切不適應的管理方式、活動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場廣泛、深刻的革命。——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農村開始的“一場廣泛、深刻的革命”是什么?(1分)有何歷史意義?(2分)結合上述材料及其所學的知識,請你總結得出農村政策調整的共同經驗。(2分)39.(10 分)實現民族復興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的夢想。閱讀材料,回答問題。結合年代尺上的時間節點,說說1949年開啟新紀元是什么歷史事件?(1分) 為什么此事件開啟了新紀元?(2分)請說說1956年新制度確立的標志性事件?我國由此進入了哪個發展階段?(2分)(3)1978年新時期的開啟者是誰?舉列舉兩例史實說明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出的重大貢獻?請你對他作一概括評價。(4分)(4)2021開啟了新征程,請說出新征程中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是什么?(1分)40.(10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50年10月26日,中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反對美國侵略委員會成立。11月4日,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聯合發表宣言,“誓以全力擁護全國人民的正義要求,擁護全國人民在志愿基礎上為著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神圣任務而奮斗。”材料二:我獲得了一個不值得羨慕的名聲:我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在沒有取得勝利的停戰協定上簽字的司令官。——“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的回憶錄《從多瑙河到鴨綠江》材料三:我們不出兵讓敵人壓至鴨綠江,國內國際反動氣焰增高,則對各方都不利,首先對東北更不利……總之,參戰利益極大,不參戰損害極大。1950年,毛澤東曾說過:“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根據材料一說說,我國進行這一軍事行動的目的何在?(2分)(2)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二中,克拉克所說 “美國歷史上第一個沒有取得勝利的停戰協定”該停戰協定在哪里簽訂?這一協定的簽訂,有賴于中國援朝軍隊的哪一位司令官的正確指揮?(2分)(3)請列舉兩位在抗美援朝中涌現出的革命英雄;并說說你從他們身上學習到了哪些可貴的精神品質?(4分)(4)請你結合中國近現代歷史和對材料三毛澤東所說話的理解,分析抗美援朝勝利的偉大意義。(2分)寧波七中教育集團2021學年第二學期初二社會階段性練習答案(2022.4)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5小題,其中1—20題每題1分,21—35題每題2分,共50分)1 2 3 4 5 6 7 8 9 10B B D B C B C B C A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C B C B A B A D C A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C D D B C D C C D B31 32 33 34 35A D D C D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50分)36.(1)中緯度;內陸;天山;塔里木 (4分)(2)阿克蘇終年少雨,光照強,晝夜溫差大,水果的糖分易儲存。(4分)(3)資金;技術;人才等(任寫2點)(2分)37.(1)我國自然資源總量豐富的,但人均資源占有量少(是資源大國,又是資源小國);資源分布不平衡;資源開發利用不合理、不科學,由此造成的資源浪費、損失、破壞和污染都很嚴重。(任寫2點)(4分)(2)環保意識(或可持續發展意識、節約意識)(1分)少用一次性物品;節約用紙,每張紙雙面打印,雙面寫;上下班多步行;盡量不用一次性塑料袋,改用可循環利用的布袋;每天的淘米水可以用來洗手、洗臉、洗去含油污的餐具、擦家具、澆花等;出門購物,盡量自己帶環保袋;用節能燈代替白熾燈;盡量不使用電梯,多走樓梯;多步行,多坐公交車,少開私家車等衣食住行用等方面(任寫2點言之有理即可)。(2分)(3)國家采取宏觀調控手段(制訂計劃);加強立法,嚴格執法;扶持新能源產業,用可再生能源代替非可再生能源.如開發清潔能源,使用太陽能、風能、潮汐能;創新模式,發展循環經濟;依靠科技,加快技術開發和推廣;夯實基礎,強化節能減排管理;健全法制,加大監督檢查執法力度;加強宣傳,提高全民節約意識等。(任寫3點言之有理即可)(3分)38.(1)由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轉變為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2分)(2)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1分)錯的。土地改革的完成,徹底摧毀了我國封建土地制度。(2分)(3)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分)激發了農民的勞動熱情,帶來了農村生產力的大解放,農業生產和農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2分)(4)政策的指定必須從國情出發; 或遵循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或必須維護農民的利益,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言之成理即可以得分。(2分)39.(1)新中國成立(開國大典)(1分)新中國成立,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2分)(2)三大改造的完成;社會主義初級階段。(2分)(3)鄧小平;1978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把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征程;1982年在黨的十二大明確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1992年,黨的十四大明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等;或1980年設立經濟特區;1984開放沿海14個沿海城市等等;1988、1990、2001等等;鄧小平是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4分)(4)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1分)40.(1)抗美援朝 保家衛國(2分)(2)《朝鮮停戰協定》在板門店簽訂 彭德懷(2分) (3)邱少云、黃繼光等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愛國主義精神,高度的組織紀律性,頑強的革命意志,自我犧牲精神。(4分)(4)抵御帝國主義侵略擴張,捍衛了新中國安全,保衛了中國人民和平生活;穩定了朝鮮半島局勢,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初二社會試卷 8 / 9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