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節 合理營養與食品安全教師寄語:讓時間在知識的枝條上、智慧的綠葉上、成熟的果實上留下它勤奮的印痕。學習目標:1、舉例說出什么是合理營養。2、關注食品安全。3、嘗試設計一份營養合理的食譜。4、認同環境保護與食品安全之間的統一性。學習過程:一、復習反饋3、我們咀嚼饅頭時會覺得饅頭有甜味,這是因為( )A 饅頭在口腔中被分解成了葡萄糖 B 饅頭在口腔內被分解成了麥芽C 饅頭中有白糖 D 饅頭和唾液混合產生了葡萄糖4、消化系統中不與食物接觸的消化器官是( )A、 胃 B 、咽 C 、大腸 D、 肝臟5、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的最佳溫度是( )A、 30 ℃ B、 35℃ C、 37℃ D、 40℃6、食物中屬于分子大、結構復雜的有機物是 、 和 。只有經過 進行消化才能被人體吸收,其中,可以在胃和小腸內被消化的是 ,可以在口腔和小腸內被消化的是 ,只能在小腸內被消化的是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1、說出你每日三餐的情況及平常的一些飲食習慣,并衡量他們營養搭配是否合理,習慣是否科學?2、結合教材P36圖IV-22,總結出合理營養和平衡膳食的含義。3、布置任務一:設計一份營養合理的食譜。(1)分組設計食譜,可選擇針對不同的人來設計(如中老年人,青少年,糖尿病人等。)(2)交流評價:各小組展示自己設計的食譜,比較哪一組的食譜設計更為合理、實惠?4、任務二:關注食品安全。(1)結合:教材P35資料《藕粉早已變質,服后險些要命》,分析討論食品安全的重要性。(2)閱讀教材P38圖IV-24,談談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注意食品安全?5、任務三、實例分析:(1)購買食品應注意什么問題?(2)發生了食物中毒應如何急救?三、拓展創新,課堂小結下面是某同學為自己設計的“一日食譜”:早餐:小米粥(約100克,含水),面包(約50克)。午餐:饅頭一個(約50克)、火腿腸兩根(約100克)。晚餐:米飯一份(約100克),青菜一份(約100克)。通過分析,你認為該同學設計的食譜合理嗎?若不合理,請指出其不合理的地方。(思路分析)食譜中五類食物比例要合適,營養要全面,選擇的食物要適合中學生的生長發育需要。 四、歸航拾貝:本節課我的收獲是: 。本節課我的困惑是: 。五、達標測試1、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早餐來不及吃,就算了,晚餐很豐盛,多吃點B.已變質的食物舍不得丟掉,給家畜和家禽作飼料C.飯后立即進行劇烈的體育鍛煉,會抑制消化功能D.不干不凈,吃了沒病2、下列減肥辦法中,既有利于減肥,又不傷害身體的是( )A.暴飲暴食后再進行高強度的體育運動B.到藥店買減肥藥C.節食或絕食D.適當的體育鍛煉并合理膳食3、關注食品安全十分重要,食用下列哪種食物容易引發食物中毒( )A.發芽的馬鈴薯 B.在保質期內的袋裝食品C.剩飯剩菜一定要蒸煮后再吃 D.盡量不吃顏色鮮艷的蘑菇4、青少年長期偏食會變成( )A.胃、腸炎 B.闌尾炎 C.貧血 D.缺乏某種營養5、用你所學的知識,為你的父母設計一份營養餐時,一定要考慮下列哪些因素( )A.均衡搭配五類食物 B.考慮父母的身體狀況C.考慮食物的種類、營養成分、價格 D.以上都對6、青少年正處在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應做到合理營養,保持身體健康,因而必須保證每日 進餐,在每日攝入的總能量中,早、中、晚的能量應當分別 。六、預習下節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