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考道德與法治必考萬能答題模板一、改革開放類(作用/意義/重要性)1、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2、是我國的強國之路3、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4、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二、脫貧、民生類說明①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②黨和政府引領全體人民攜手邁入全面小康社會,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③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進民生福祉。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⑤中國共產黨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⑥黨和政府堅持共享發展理念,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⑦黨和政府致力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公平正義。⑧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⑨黨和政府尊重和保障人權,努力將人權理想變成現實。⑩社會主義制度具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意義①有利于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提高廣大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②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共同富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③有利于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④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讓廣大人民共享發展成果等。三、科技創新類1、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2、時代發展呼喚創新,創新已經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心者勝。3、創新驅動是國運所系。4、創新是改革開放的生命怎么做:國家:1、必須落實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2、把經濟建設重心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3、將科技和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4、必須加快形成有利于創新的治理格局和協同機制5、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6、發展教育事業企業:1、提升創新能 2、掌握核心技術 3、自強奮斗、敢于突破個人:1、敢為人先,敢于冒險的勇氣和自信 2、敢于向權威挑戰3、勤動手、勤動腦 4、積極參加小發明、制作活動四、民主政治類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民主權利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民主意識1、公民要自覺遵守憲法,始終按照憲法原則和精神參與民主生活;2、公民要不斷積累民主知識,形成尊重、寬容、批判和協商的民主態度;3、公民要通過依法參與公共事務,在實踐中逐步增強民主意識。五、厲行法治類1、人們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保障人們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使人們安全、有尊嚴地生活。(對個人)2、法治是現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解決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實現社會正義的有效方式、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對國家、社會)3、全體公民依法行使權力履行義,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4、政府工作人員率先做好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榜樣,帶動全體公民共同守法5、社會要加強法治宣傳,營造良好的文化環境六、民族文化類文化的力量/意義/作用1、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2、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傳承和發展1、堅持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推動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2、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3、吸收外來文化增強文化自信1、夯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根基。2、日常生活中與時俱進,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3、跨時空展示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在交流互鑒中豐富發展。怎么做①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②善于辨別各種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并自覺加以抵制,弘揚中外優秀文化。③積極參加形式多樣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作出貢獻。七、中華傳統美德類①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青少年責無旁貸。②倡導向上向善、孝老愛親、忠于祖國、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須身體力行。八、民族精神類原因:(1)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支柱;(2)是維系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牢固精神紐帶;(3)是激勵中華兒女為實現中國夢的不竭精神動力怎么做:對國家: 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對他人:見義勇為,無私奉獻。對自己: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九、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類原因:1、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2、共同的價值追求,價值導向,價值引領3、促進社會與人的全面進步。怎么做:1、要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做到落細、落小、落實;2、應該自覺做到勤于學習、思考、勇于實踐3、 明辨是非、認真做事、踏實做人。十、成才報國類:一般從樹立遠大理想、努力學習、涵養品格、艱苦奮斗、培養創新意識和能力、承擔社會責任等方面作答??蓞⒖家韵履0澹?br/>①樹立遠大理想,立下強國志,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②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身素質;③培養創新能力;④增強社會責任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服務社會;⑤從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為國家(家鄉)發展作貢獻十一、生態文明類:資源、環境、綠色1、要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2、國家:制定法律法規;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3、企業:遵守法律法規、轉變發展方式、貫徹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加大科技投入4、個人:憂患意識;學習、宣傳;從身邊小事做起。(①若設問為概括青少年應該怎么做,可從樹立低碳生活方式,堅持我國的資源環境國策,同破壞資源環境的違法行為作斗爭等角度進行回答;②若設問為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么做,組織答案時則一定要具體,列舉生活中的點滴行動,如不亂扔垃圾、節約用水、紙張雙面使用等。)5、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決不能以犧牲環境、浪費資源為代價,換取時的經濟增長,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人與自然①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人類面對生態危機做出的智慧選擇。②自然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提供滋養和必要條件,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榮。③人類作為自然的一部分,有責任避免自然受到傷害,同時要為開發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補償和修復。④人類開發和利用自然,不能凌駕于自然至上,必須符合自然規律十二、權利與義務類權利與義務的關系1、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2、公民既是權利的享有者,又是義務的承擔者 3、公民的某些權利,同時也是義務4、堅持權利與義務相統一。任何公民不能只享受權利不履行義務,也不應只承擔義務不享受權利。行使權利(1)公民行使權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濫用權利。(2)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3)公民行使權利應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規定的活動方式、步驟和過程進行。(4)所以公民要增強權利意識,同時要增強義務觀念,依法履行義務。履行義務法律鼓勵的積極去做,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十三、憲法類地位、原因憲法是我國的根本法,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根本活動準則,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公民權利的保障書。在我國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效力和法律權威:(1)從內容上看,憲法規定的內容是國家生活中帶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問題;(2)從法律效力上看,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從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為嚴格。(4)憲法是國家法制統一的基礎。怎么做1、學習憲法(知)2、認同憲法(信)3、踐行憲法(行)意義:憲法:有利于維護憲法權威、尊嚴,保證憲法實施。公民:1、有利于促進公職人員增強憲法意識,培養憲法情感。2、有利于公職人員依法履行法定職責,推進依法行政、依法執政、司法公正。國家:①有利于營造學習、遵守、捍衛憲法的社會氛圍等。②有利于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十四、學法尊法守法用法類:一般包括學法(增強法律意識、學習法律內容)、尊法(維護法律權威)、守法(依法規范自身行為)、用法(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同違法犯罪作斗爭)等方面。十五、國家安全類①中學生要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增強國家安全意識。②樹立國家安全高于一切的觀念,自覺維護國家利益。③嚴格遵守國家安全的法律規定,積極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④在保護好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同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作斗爭。十六、取得成就/突破的原因類根本原因: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主要原因:1、黨的領導。2、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3、改革開放4、堅持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5、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努力。十七、中國夢類中國夢的內涵: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1、堅持黨的領導2、堅持中國道路3、弘揚中國精神4、凝聚中國力量十八、兩個百年目標類2020建黨10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2050年建國100年(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十九、文化交流互鑒類文化多樣性(1)對個人而言:正確認識文化差異,相互尊重。(2)對國家而言:各國應當用開放和包容的心態,學習和借鑒優秀外來文化。原因①文明包含著人類在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積累的寶貴經驗,是世界各國各民族對人類作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②中華文明在交流互鑒中發展。③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怎樣做①我們要學習和借鑒人類文明的一切優秀成果,堅持以我為主,兼收并蓄。②積極主動地與世界各國交往,從不同文明中尋求智慧、汲取營養。③對其他文明的學習,我們不能只滿足于欣賞物件的精美,更應該領略其中蘊含的人文精神。二十、人類命運共同體類原因:1、當今世界,各國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2、人類面臨許多挑戰和需要解決的全球性問題。3、沒有哪個國家能獨自應對挑戰和退回自我封閉的孤島。怎樣:1、努力擴大利益交匯點,謀求開放創新、包容互惠的發展前景。2、堅持對話協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贏、交流互鑒、綠色低碳。二十一、責任與回報類1、不記代價與回報2、我承擔、我無悔 3、努力提升自身素質、增強履行責任的能力、勇于承擔責任二十二、誠信類原因①誠信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②誠信是企業的無形資產。③誠信促進社會文明、國家興旺怎樣做①樹立誠信意識。②運用誠信智慧。③珍惜個人的誠信記錄。二十三、個人與集體類①個人與集體不可分割。個人離不開集體,集體由個人組成,集體是個人成長的基礎良好的集體有助于個人的健康成長。②集體也不能缺少個人的努力,集體建設需要每個人的智慧和力量。二十四、勞動類①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②人世間美好的夢想,都是通過勞動實現的。③生命的一切輝煌都是勞動鑄就的。今天,我們國家所取得的每一項成就,都是廣太人民用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換來的,中國人民用實于精神創造了今天的輝煌。二十五:先進人物類品質1.自身方面:珍愛生命、自尊自信、自立自強、意志堅強等。2.對他人:關愛他人、助人為樂、見義勇為、勇于擔當、誠實守信、孝親敬長等。3.對職業: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勤勉做事、開拓創新、艱苦奮斗等。4.對祖國:遵紀守法、熱心公益、服務社會等。意義1.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舉措。2.有助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為全面小康的奮斗目標提供精神動力。3.有助于加強道德建設,提高人民群眾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學文化水平。4.有助于弘揚培育民族精神。5.有利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6.弘揚社會正能量,形成積極向上的社會氛圍,有助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怎么做①樹立遠大理想,把個人夢想與中國夢結合起來,立志成才報效祖國。②熱愛祖國,無私奉獻,以國家利益為重,忠于祖國、忠于人民。③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培養創新精神,提高創新能力,做創新型人才。④樹立社會責任意識,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服務社會奉獻社會。⑤要從身邊小事做起,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二十六:自我保護類自我保護①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②掌握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技能。③培養自制力,學會拒絕不良誘惑。④知道獲得法律幫助的方法和途徑。遠離違法1、注重家庭保護,父母做到監管教育的職責。(家庭)2、注重學校保護,學校加強對未成年人的監管教育。(學校)3、加強社會保護,加強社會監管,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社會)4、青少年應該增強法治意識和道德意識、自控能力、辨別是非的能力。(青少年))二十七、尊重生命類關懷生命、尊重生命的價值,能夠讓我們不僅善待自己,而且把關切的目光投向世界,關注他人的命運,把他人看成同我們一樣的人,理解他人的痛苦與快樂,看到生命中共同的渴望,增進包容與合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