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1-2022學年高一下學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2.2基因在染色體上講義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1-2022學年高一下學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2.2基因在染色體上講義

資源簡介

姓名: 班級: 成績:
生物新課學習——20220404綜合練習11
基因在染色體上
必背知識點
1.薩頓推論:基因(遺傳因子)是由染色體攜帶著從親代傳遞給下一代的。也就是說,基因就在染色體上,因為基因和染色體的行為存在著明顯的平行關系。 2.基因的分離定律的實質是:在雜合子的細胞中,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在減數分裂形成配子的過程中,等位基因會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兩個配子中,獨立地隨配子遺傳給后代。 3.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或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基因的分離和自由組合均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強化點1 薩頓的假說
(1)薩頓利用假說—演繹法,推測基因位于染色體上,且基因都位于染色體上。(  )
提示:薩頓只是推測基因位于染色體上,并未作出基因都位于染色體上的推測。
(2)體細胞中基因成對存在,配子中只含1個基因。(  )
提示:體細胞中基因成對存在,配子中只含有成對的基因中的一個。
(3)蝗蟲體細胞中的24條染色體,12條來自父方,12條來自母方。(  )
1.下列有關基因與染色體的關系的表述,錯誤的是(  )
A.基因就是染色體 B.有的生物的基因并不在染色體上
C.基因在染色體上的提出者是薩頓 D.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
2.基因和染色體的行為存在著明顯的平行關系。下列哪項不能成為這一判斷的依據(  )
A.在減數分裂過程中,非等位基因與非同源染色體都會發生自由組合
B.在體細胞中,基因和染色體都是成對存在的
C.成對的基因和同源染色體都是一個來自父方,一個來自母方
D.基因有完整性和獨立性,但染色體的結構會發生變化,從染色體轉變成染色質
3.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薩頓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假說
B.薩頓發現了基因與染色體行為的平行關系
C.薩頓運用假說—演繹法證明了基因位于染色體上
D.薩頓以蝗蟲細胞為材料研究基因與染色體的關系
4.下列各項不能說明基因和染色體行為存在平行關系的是(  )
A.體細胞中基因和染色體成對存在,生殖細胞中二者都是成單存在
B.體細胞成對的基因和同源染色體都是一個來自父方一個來自母方
C.非同源染色體及其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D.基因和染色體在生殖過程中都可能發生變異
5.下列關于基因和染色體在減數分裂過程中行為變化的描述,錯誤的是(  )
A.同源染色體分離的同時,等位基因也隨之分離
B.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間發生自由組合
C.染色單體分開時,復制而來的兩個基因也隨之分開
D.非同源染色體數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組合的種類也越多
6.下列關于基因和染色體關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
B.位于同源染色體上相同位置的基因為相同基因或等位基因
C.各種生物的基因都可以位于X染色體或Y染色體上
D.位于性染色體上的基因,不遵循孟德爾的遺傳規律
7.在豌豆雜交實驗中,高莖與矮莖雜交,F2中高莖和矮莖的比為787∶277,上述實驗結果的實質為( )
A.高莖基因對矮莖基因是顯性 B.F1自交,后代出現性狀分離
C.控制高莖和矮莖的基因不在一條染色體上 D.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離而分開
強化點2 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實驗證據
(1)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假設,其提出者是薩頓,證明者是摩爾根( )
(2)X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狀遺傳不遵循孟德爾遺傳規律( )
提示:X染色體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狀的遺傳仍然遵循分離定律。
(3)一對等位基因應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 )
(4)染色體和基因并不是一一對應關系,一條染色體上含有很多個基因( )
1.果蠅常被用作遺傳學研究的實驗材料,下列關于果蠅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果蠅易飼養、后代多,具有易于區分的性狀
B.果蠅體細胞中含有4對常染色體,雌果蠅體細胞中含有2條X染色體
C.性染色體上的基因不一定都與性別決定有關
D.白眼雄果蠅的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Y染色體上無其等位基因
2.摩爾根研究控制果蠅白眼的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時經歷了若干過程,下列敘述依次為(  )
①白眼性狀是如何遺傳的,為何與性別有關 ②控制白眼的基因僅位于X染色體上,Y染色體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③對F1紅眼雌果蠅進行測交
A.①為假說,②為推論,③為實驗驗證
B.①為觀察,②為假說,③為推論
C.①為問題,②為假說,③為實驗驗證
D.①為推論,②為假說,③為實驗驗證
3.繼孟德爾之后,摩爾根也運用了假說—演繹法進行科學探究,其果蠅雜交實驗成為“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實驗證據”的經典。下列實驗可以成功驗證摩爾根的演繹推理的是(  )
A.白眼雌×紅眼雄→紅眼雌∶白眼雄=1∶1
B.紅眼雌×白眼雄→紅眼雌∶白眼雄=1∶1
C.紅眼雌×白眼雄→紅眼雌∶白眼雄∶紅眼雄∶白眼雌=1∶1∶1∶1
D.A、B、C三項都不是
4.摩爾根在果蠅雜交實驗中發現了伴性遺傳,在果蠅野生型個體與白眼突變體雜交實驗中,最早能夠判斷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的最關鍵實驗結果是(  )
A.白眼突變體與野生型個體雜交,F1全部表現為野生型,雌、雄比例為1∶1
B.F1雌性與白眼雄性雜交,后代出現白眼,且雌雄中比例均為1∶1
C.F1相互交配,后代出現性狀分離,白眼全部是雄性
D.白眼雌性與野生型雄性雜交,后代白眼全部為雄性,野生型全部為雌性
5.摩爾根研究果蠅的眼色遺傳實驗過程如圖所示,其中控制果蠅眼色的基因為W、w。下列相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
A.果蠅的眼色遺傳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
B.摩爾根的果蠅眼色遺傳實驗和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的研究,都采用了“假說—演繹法”
C.摩爾根所作的假設是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Y染色體上沒有它的等位基因
D.F2中的紅眼雌果蠅的基因型只有XWXW
6.果蠅的紅眼受X染色體上的一個顯性基因控制,其隱性性狀為白眼。在下列雜交組合中,通過眼色即可直接判斷子代果蠅性別的一組是(  )
A.雜合紅眼雌果蠅×紅眼雄果蠅
B.白眼雌果蠅×紅眼雄果蠅
C.雜合紅眼雌果蠅×白眼雄果蠅
D.白眼雌果蠅×白眼雄果蠅
強化點3 孟德爾遺傳規律的現代解釋
(1)基因的分離定律的實質是等位基因隨非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  )
提示:基因的分離定律的實質是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
(2)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一定自由組合。(  )
提示: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一定要分離,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3)非等位基因隨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而組合說明核基因和染色體行為存在平行關系。(  )
1.下列關于等位基因與同源染色體的關系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體的相同位置上 B.等位基因位于同一染色體的相同位置上
C.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 D.等位基因存在于生物體的所有細胞中
2.下列關于孟德爾遺傳規律的現代解釋的說法錯誤的是(  )
A.等位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總是成對存在的
B.受精時,雌雄配子的結合是隨機的,結合機會相等
C.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或組合是互不干擾的
D.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同時,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3.下列關于“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一條染色體上只有一個基因 ②每條染色體上有多個基因 ③一條染色體上有多對等位基因 ④位于同一條染色體上的基因之間互不重復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4.根據如圖所示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分布情況判斷,下列選項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是(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家渠市| 嘉善县| 宜州市| 高雄县| 长宁区| 高陵县| 合山市| 闽侯县| 深泽县| 会同县| 海伦市| 揭西县| 沭阳县| 兴仁县| 民勤县| 古丈县| 陆川县| 遂宁市| 孟连| 青海省| 屏南县| 新野县| 黑水县| 弥渡县| 梁山县| 阿拉善左旗| 阳新县| 鄂尔多斯市| 安徽省| 彭阳县| 仁怀市| 安图县| 海丰县| 达尔| 岱山县| 垦利县| 临泉县| 徐汇区| 江阴市| 武强县| 洛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