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從細小環節中挖掘學生的探究潛能湖北省保康縣馬橋鎮小學 楊裕新摘 要:每個學生都是有潛能的,每個學生的潛能都是能夠被挖掘的。如何挖掘學生的潛能,是我們每一位領袖兒童教育研究教師切切實實應該思考的問題。無論是三模小組化課堂教學,還是課外活動,教師的教學和指導都要以此為目標,通過細小環節發現學生、挖掘學生探究潛能的方式,努力在可能的范圍內最大限度地對學生的探究潛能加以挖掘。關鍵詞:三模小組化 細小環節 挖掘 探究潛能大量的科學研究已經證明:每個人都是有潛能的,每個人的潛能都是能夠被挖掘的。同樣,在特定的教育行為中,每個學生都是有潛能的,每個學生的潛能都是能夠被挖掘的。對于學生而言,潛能挖掘的多少就意味著其今后取得成就的大小。因此,無論是課堂教學的設計,還是課外活動的組織,教師都要有意識地從不同角度挖掘學生各方面的潛能,在學生的心中播下變化的種子,然后生根發芽,直至開花結果。學生的潛能是客觀存在的,但又是以隱性的方式存在的。所謂隱性,是指潛能是隱藏于學生內心深處并且不輕易顯露出來的。因此,教師只有與學生產生同心力,達到某種程度的契合,才有可能洞察學生的心理,才有可能挖掘他們的潛能。鄂教版四年級科學《今天的氣溫是多少》的教學在“領袖兒童教育”三模小組化課堂教學研究中,突顯“從細小環節中挖掘學生的探究潛能”。一、著眼細小環節的設計,激發學生探究科學的欲望。教學伊始,用“小明和小紅在上學的路上對話”的小品再現小明的學校原計劃今天召開運動會,可被一場雨給攪了,小明和小紅都因天陰下雨而非常腦怒,說出了自己的真心話“我們要會預測天氣就好了”的真實場景,從這一細小環節設計表演中,勾起學生渴望會預測天氣的欲望,進行創境引題,激發學生學習科學、探究科學的欲望。二、搭建細小環節平臺,理解科學道理的內涵。學生潛能的挖掘與培養是多方面的,在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從學生實際出發,認真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根據學生的基礎高低、興趣的差異、能力的強弱等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進行教學,讓學生不斷取得學習成功的體驗,尤其對“學困生”更要多創造一些使他們獲得學習成功的機會,得到成功的喜悅,激發創造性。當老師出示“??悼h2012年10月8日的天氣預報小雨轉多云,微風,14——21°C”后,問:你知道了什么?生1:我知道今天我們保康縣是小雨轉多云,微風,14——21°C。生2:我知道今天的最高溫度是21°C,最低溫度是14°C。師:你是怎么知道?生2:因為14——21°C表示今天的氣溫是在14——21攝氏度之間,不會超過14——21攝氏度,可能最低溫度是14攝氏度,最高溫度是21攝氏度吧!老師給了他掌聲,他很高興地坐下了。生3突然站起來說:“楊老師我還知道這是您昨天晚上寫上大屏幕的,因為今天是10月8日,這節課又是第一節課——”老師不由自主地翹起了大姆指,雖然他知道這一信息這與這節課關系不大,可我相信他一定是動了很大的腦筋才知道的,他是有科學道理的,這比生1的回答要深刻的多,科學的多。當老師在課件上出示第一支“16°C”的溫度計,讓學生說出了“這支溫度計表示16攝氏度,因為水銀柱指在10°C上面,20°C下面”道理,后又出示第二支“零下2攝氏度”的溫度計,讓學生讀出示數,學生都為難了,學生沉思一會后,一生突然打破凝固的空氣。生:這支溫度計表示零下2攝氏度。師用信賴的眼光問道: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我好像在一本書上看到一個零下5攝氏度,我看到這支溫度計的水銀柱指在“0”以下2格,可能是零下2攝氏度吧!另一生走上講臺(我們“領袖兒童教育三模小組化課堂”允許學生走上講臺給同學們當小老師)說:“對對,是零下2攝氏度。你們看——第一支溫度計的10°C在20°C的下面,讀數時是從下往上數的,而第二支溫度計的10°C在0°C的下面,應該從0°C往下數,就是零下2攝氏度。同學們都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老師也鼓起了掌。同學們把平時積累到的信息、收集到的學習方法,自己動腦想到的科學道理都搬到了課堂,把溫度計的讀法說的清清楚楚,這完全是由一名學生自己的小老師在帶領大家共同探究科學事實,探究科學的奧秘,這就是學生潛能最好挖掘。三、把握細小環節,及時鼓勵學生。“以人為本,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實現這一理念,教育和轉化每一位學生,教育必須尊重每一位學生做人的尊嚴和價值。教師不僅要尊重每一位學生,還要學會贊賞每一位學生。著名少年兒童研究專家孫云曉老師曾說過:“賞識就如陽光,滋養萬物生長,而賞識教育就是生存教育,它是一把打開希望之門的金鑰匙”。周弘老師也說:“賞識教育就是開發生命潛能,保護生命資源的教育,是發現生命的教育?!辟p識教育就是老師對學生要有一顆信任、尊重、理解、寬容、贊賞的心,善于發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哪怕是點滴的進步、努力和細小的優點,都要及時給予表揚鼓勵。學生的每一個觀點,每一個舉動都是自己思維展現,教師要善于觀察學生的細小環節,在學生每一個細小展現中給予贊許的目光、或肯定的眼神、或輕輕的微笑、或發自內心深處的鼓勵、或恰到好處的點播、或一個大拇指、或一點掌聲等等,對學生的思維火花適時進行升華,決不錯過每一個細小但卻很具教育意義的環節。永遠不要吝嗇對學生的鼓勵、表揚,及時準確地提出要求和不足。實踐證明,“賞識”才是最好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也只有“賞識”才能挖掘學生的潛能,促進其它方面的積極上進,從而達到教育轉變之目的。四、留下細小實踐空間,延伸科學探究潛能發揮。挖掘學生探究潛能,實際上就是如何充分調動學生主觀努力的積極性,讓學生的激奮水平長久地維持。當師生一起完成一天氣溫變化拆線統計圖后,我讓學生用自己的手指描畫一天氣溫變化趨勢,感受到上午氣溫慢慢上升,中午達到最高,然后氣溫又慢慢下降這一規律后,學生的手指隨老師的“上午——中午——下午——夜間——上午——中午——下午——夜間——”的節奏跳起了優美的波浪線舞,學生對一天中氣溫變化規律變為優美的手指舞,終身授用。新課結束時,學生意猶末盡。生1:楊老師,一年四季的氣溫是這樣變化的嗎?說著,她手指邊跳舞邊念著節奏:“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我拍拍她的肩膀,會心地點了點頭。生2:楊老師,我能不能天天測一下氣溫呀?師:什么意思?生2:就是我每天中午1:00在操場邊的雪松樹蔭下測氣溫。師:好,好,你的想法真好。我請你用我這支溫度計帶領你們小組天天1:00時測量操場邊雪松樹蔭下離地面1.5米高的氣溫,并做好記錄,堅持一段時間后,看能不能也來跳一下手指舞,行嗎?他高興地拿走了溫度計,同時他也拿走了對科學事實探究的興趣,拿走了科學探究的方法與信心,拿走了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探索精神。當然,挖掘潛能還應注意在細小環節中培養學生的自我約束力,培養其自我管理能力。學生畢竟是學生,需要教師的督促、鞭策與鼓勵。一個團結、奮進、朝氣蓬勃的集體,一群充滿激情,對社會、集體有著高度責任感的學生,一定能做好任何一件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