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4章 生物的類群第2節 動物實驗 觀察和解剖鯽魚1. 教學設計思路觀察和解剖鯽魚,可使學生在了解魚類主要特征的基礎上更好地掌握鯽魚的形態結構及生理特點,同時鯽魚的解剖技巧也為掌握解剖其它的小動物奠定了一定的基礎。解剖鯽魚對學生來說是第一次,他們會感到有較大的困難,所以解剖鯽魚的方法和技巧作為本節的重點和難點,幫助學生掌握。另外通過觀察鯽魚的外部形態和內部構造,讓學生認識鯽魚適于水中生活的特點,強化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觀點2. 教學目的:知識與技能:1.觀察鯽魚的外部形態特點,進一步理解魚類適應水生環境的特點。2.知道鯽魚的內部結構,知道其各器官的分布和功能。3.初步學會鯽魚的解剖技能。方法與過程:通過鯽魚的解剖,初步學會解剖小動物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對鯽魚形態結構等知識的學習,繼續培養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生物體與環境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3. 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1.通過鯽魚觀察與解剖,使學生進一步理解魚類適應水生環境的特點。2.掌握鯽魚的解剖技能,學會解剖鯽魚方法。難點:認識鯽魚的內臟器官,并說出各自的名稱。四.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多媒體PPT學生實驗:鯽魚(建議20-30cm)、解剖刀、解剖剪、鑷子、解剖盤、放大鏡、大頭針、脫脂棉,培養皿、清水。五.教學過程: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說明引言: 復習:回憶一下魚類的特點。進一步地學習魚類,要對魚類有更好的了解,就需要用解剖這種學習方法。 引發學生的思考,激起學生學習興趣 復習已學知識,鞏固知識點。一.觀察鯽魚的外形1.觀察鯽魚的體形、體色2.側線3.鰭---鰭的名稱及作用 教師指導學生觀察:一.觀察鯽魚的外形指導學生在觀察鯽魚的外部形態時,側重觀察體形、體色、、體表、感覺器官、運動器官等,并用手抓一下,看看有什么感覺。二.將觀察結果記錄在實驗報告上 學生觀察鯽魚的體形、體色、側線、鰭等并回答相關問題學生觀察實物了解鯽魚的外形及作用 學生通過觀察鯽魚的外形,能直觀了解鯽魚的外形和水生生活是相適應的特點。二.解剖鯽魚的內部構造 1.講解解剖鯽魚的方法:三步法(結合PPT講解)1.指導學生觀察鰓的結構2. 指導學生觀察其他鯽魚的內部器官3.教師巡視、指導、解惑4..教師評價 觀看PPT,交流解剖要點觀看鰓的視頻,思考并回答問題學生認真聽講,注意要點記錄實驗現象觀察鯽魚的內部器官,并用小標簽標識,在實驗報告圖二中完成填圖。學生認真并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利用PPT開展教學,提高教學時效利用視頻開展教學,使學生印象深刻在實踐操作中學會解剖小動物的方法通過鯽魚的觀察和解剖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小結 依據你的觀察,鯽魚的哪些形態結構與水生生活相適應? 學生歸納總結鯽魚的特點作業:完成觀察和解剖鯽魚的實驗報告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