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山東省泰山外國語學校2013年中考時政復習專題三:中央一號文件??? 【教材鏈接】1.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為什么再度聚焦“三農”?答:(1)這是由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決定的。(2)這是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和體現。(3)這是社會主義本質的要求。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實現共同富裕。(4)這是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客觀要求。(5)這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積極推動農村改革發展有利于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 2.為什么要堅決落實一號文件精神?答:(1)是代表廣大農民利益的需要。在我國農民占我國人口的絕大多數,近年來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城鄉收入差距過大,受金融危機的影響,農民生活水平受到影響。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我國十三億人口中有九億在農村,只有讓農民富起來,讓廣大農民過上幸福安康的生活,才能營造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才能保持整個社會的穩定和諧發展。(3)堅持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的需要。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本質的具體體現,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體現。促進農業發展與農民增收能極大提高農民生產的積極性,為推動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為我國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保駕護航。(4)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需要。科學發展觀是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擴大國內需求,最大潛力在農村;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基礎支撐在農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當務之急。(5)正確處理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系的需要。“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是總攬全局的首要的基本關系,處理好三者之間的關系,集中體現了黨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的要求。改革是動力,發展是硬道理,穩定壓倒一切。要堅持把穩定作為改革和發展的前提,保持社會安定團結。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是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的重要結合點。7.請為落實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獻計獻策。答:(1)按照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實現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目標。(2)加大國家對農業農村的投入力度,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3)實施科教興農戰略,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4)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提高農民生產積極性。(5)完善農業補貼制度和市場調控機制。(6)積極引導社會資源投向農業農村。(7)提高現代農業裝備水平,促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8)努力促進農民就業創業,提高農村社會保障水平。(9)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3.為更好地落實中央一號文件,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我們應該怎樣做?答:(1)從國家的角度:(1)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民主法制建設、和諧文化建設,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發展。(2)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深化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大力發展農村生產力,提高農村經濟發展水平,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實現共同富裕。(3)堅持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會文明協調發展,加快農村教育、衛生、文化等社會事業的發展,提高農村勞動者素質等。(4)落實科學發展觀,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同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5)增加對農村的科技投入,加快對農業的科技投入,重視科技和人才在農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走科教興農之路;等等。(2)從青少年的角度:樹立遠大理想,肩負歷史使命,宣傳黨的方針政策,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和農業科技知識,掌握農業科技知識,服務農村精神文明,為統籌城鄉發展和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4.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我們青少年應該怎樣做?答:青少年作為祖國的建設者,應立足我國的基本國情,樹立遠大理想,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積極宣傳有關政策,積極獻言獻策;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把對祖國的熱愛,融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奮斗。5.我國農村存在哪些現象和問題?答: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長,但城鄉差距較大;農業基礎薄弱、農民生活水平低、農村各項事業發展相對落后。具體表現為:農業科技貢獻率低、農業產業化不足;農民科技文化素質不高;農村社會保障基礎差;村委會建設有待提高。6、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體現了我們所學的那些觀點?答:(1)體現了社會主義本質(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2)“三大代表”重要思想。(3)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4)確保人民共享經濟繁榮成果,實現共同富裕。(5)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6)符合“三個有利于”的標準,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7)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8)社會主義的生產目的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9)正確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7.建設新農村(關注三農),解決農村民生問題有何意義?答:(1)有利于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共同富裕。(2)有利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3)有利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4)有利于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維護社會穩定。8.國家對農民采取惠民政策對農村的發展有什么重要意義?答:有利于提高農民積極性,促進農民增產增收;有利于統籌城鄉發展、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維護社會公平,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步伐;有利于觀測落實科學發展觀,維護社會穩定;有利于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9.中央政府積極推進農村改革有什么重要意義?答:(1)這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黨和政府高度重視“三農”工作)(2)這是由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的。(3)是實現“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客觀要求。(4)有利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局面。(5)有利于統籌城鄉發展,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6)有利于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7)有利于縮小城鄉差距,實現社會公平。10.黨和政府為什么高度重視現代農業(意義)?答:(1)這是由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決定的。(2)這是由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的。(3)這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客觀要求。 (4)這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5)這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6)這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11.你認為應該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出建議)答:(1)繼續加大對農村政策的扶持和資金投入,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議。(2)大力推進農村的體制改革和制度創新。(3)大力發展新農村的科技事業,提高農民的科技和文化素質,通過實現科技進步,實現農村經濟的持續、平穩、快速發展。(4)加速農村的民主法制建設和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合理利用農村建設中始終保持其先進性。12.如何推進新農村建設,解決農村民生問題(國家怎么做?措施)答:(1)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全面發展現代農業。(2)堅持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加強制度建設,擴大農村基層民主,確保農民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3)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培養造就新型農民。(4)繼續深化農村改革,擴大農村對外開放。(5)堅持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加快農業科技創新,培養發展現代農業的人才隊伍,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應用,提高科技對農業增長的貢獻力。13.解決農村民生問題的根本途徑是什么?答: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14.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說說黨和政府提出了哪些富民政策:.(列舉近幾年國家采取【出臺】的惠民政策。)答:(1)農村義務教育全免費。(2)在全國范圍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社會保障制度,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3)“家電下鄉”、“農機下鄉”、“汽車、摩托車下鄉”政策。(4)出臺了取消農業稅、取消農村義務教育階段的學雜費。(5)進行免費技能培訓等。15.請你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幾點合理化建議(分類建議)答:(1)經濟方面:大力發展農村生產力,深化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優化農村產業結構,加大農村科技普及和推廣,提高農村經濟發展水平,落實國家農村經濟政策,加大對農村的扶貧力度,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2)政治方面:完善和發展村民自治制度,加強農村的民主和法制建設,打擊各種違法犯罪行為,保持農村社會穩定。(3)文化方面:大力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高村民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消除各種迷信思想的影響,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占領農村的思想陣地,武裝農民的頭腦。16.請你為當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出謀劃策。 答:(1)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2)調整農村產業結構。(3)加大支農力度,減輕農民負擔。(4)實現科教興農。(5)開發第二、第三產業。(6)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民生活條件。(7)積極外出務工,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8)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法制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維護農村穩定,促進農村社會全面進步。17.如何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答:實施科教興農戰略,加強農村教育工作,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強化現代農業的科技和人才支撐;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加大對現代農業建設的投入力度;加快構筑現代農業的產業體系;著力提高現代農業的設施裝備水平;大力加強現代農業的市場體系建設。(只要言之有理即可)18.怎樣發展現代農業?(發展現代農業的要求)答:(1)加強黨的領導,加強農村基層組織的建設、民主法制建設,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發展。加強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是建設現代農業和推進新農村建設的根本保證。(2)堅持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加強科技創新和教育創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19.為本地區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提出合理化建議。答:促進該縣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應做到:必須走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的道路。加大對農業的支持保護力度;穩定發展農業生產;強化現代農業物質支撐和服務體系;穩定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推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積極推進城鄉統籌發展,發展農村經濟,鞏固農業基礎地位;國家要進一步加強對農村、農業的支持、幫扶力度,努力增加農民收入,進一步探索農村社會保障建設和醫療制度改革,全面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堅持科教興農,普及農業科技,提高農民素質,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強民主管理,加強村民自治建設,推動農村的政治文明建設。20、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程中,青少年應該怎么做?答:(1)肩負“振興中華”的歷史使命,樹立遠大理想,立志成才,發揚艱苦奮斗和創新精神,努力學習,通過深造掌握一定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將來積極投身當前到社會主義新農民建設進程中去。 (2)向農民建議:要利用農閑時間,學習知識,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專業技能和思想道德水平。 (3)向政府建議:要加強對新農村建設的領導,統籌城鄉發展,深化農村改革,發展農村公共設施和農村公共事業,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培養新農民、提高農民素質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