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生物師生共用教學案 第 周第 課時 班 組 姓名: 執筆人: 審核人: 課題:消化和吸收 課型: 新授課 時間:一、學習目標1.我知道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并會得出合理的結論2.我知道糖類、脂肪和蛋白質的消化過程二、自主導航根據實驗“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回答下列問題。1.提出問題:饅頭變甜與 、 以及 都有關呢?2.作出假設: 。3.制訂計劃:(1)模擬牙齒咀嚼的方法是: 。(2)取唾液的方法是: 。(3)1號試管中唾液與饅頭碎屑充分攪拌的目的是 , 實驗中3支試管一起放入37度溫水的原因是 。4、實施計劃5、得出結論:滴加碘液后的現象分別是1號試管 、2號試管 、3號試管 。得出的結論是 。將淀粉分解為麥芽糖的物質是 。6、表達和交流:結合實驗探究可知消化是指食物在 內分解成可以 的過程。三:合作交流1.某實驗小組的同學在探究實驗中發現1號試管結果仍是藍色,請你幫他們分析可能原因有哪些2.我們用的洗衣粉通常是加酶洗衣粉,里面含有蛋白酶。這種洗衣粉為什么能夠很好除去衣服上的奶漬和血漬?使用這種洗衣粉需要注意什么問題?3、嘗試完成下列表格營養物質 消化部位 參與消化的消化液 產物淀粉蛋白質脂肪四、嘗試訓練1、小明近幾天因感冒發燒,沒有食欲,其原因可能是( )A.胃腸蠕動緩慢 B.消化酶活性減弱 C.心臟跳動過快 D.營養吸收緩慢2、下圖為“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的實驗設計,圖中試管均置于37℃溫水中10分鐘,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滴加碘液后,①號試管變藍色、②③不變藍色B.①與②對照,可探究唾液對饅頭的消化作用C.本探究實驗的變量不唯一,無法得出任何結論D.②③對照,②號為對照組,可探究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對饅頭消化的作用五、拓展提升完成自主學習指導P21開放性作業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