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2屆中考科學專題演練 專題12 物態(tài)變化(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2屆中考科學專題演練 專題12 物態(tài)變化(含解析)

資源簡介

專題12 物態(tài)變化
【思維導圖】
【知識點回顧】
一、熔化和凝固
1.物質從固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的過程叫________。
2.物質從液態(tài)變?yōu)楣虘B(tài)的過程叫________。
考點2 描繪晶體熔化和凝固過程中的特點;知道熔化和凝固過程伴隨吸熱與放熱
1.晶體熔化過程的特點:
①晶體熔化時,要從外界________熱量。
②晶體在一定的溫度下開始熔化,在熔化過程中溫度________。
2.晶體凝固過程的特點:
①晶體凝固時,會________。
②晶體在一定的溫度下開始凝固,在凝固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
晶體熔化圖像(以硫代硫酸鈉為代表)縱坐標表示溫度,橫坐標表示時間。
固體分為晶體和非晶體兩類。非晶體________一定的熔化溫度;晶體________一定的熔化溫度。
晶體 非晶體
物質舉例 海波、冰、食鹽、水晶、 松香、蠟、玻璃、瀝青
明礬、萘、各種金屬
熔化過程 吸熱、溫度保持不變 吸熱、溫度不斷升高
凝固過程 放熱、溫度保持____________ 放熱、溫度不斷降低
熔點和凝固點 有 ________
熔化條件 溫度達到________;繼續(xù)吸熱 持續(xù)吸熱
凝固條件 溫度達到凝固點;繼續(xù)放熱 持續(xù)放熱
熔化圖像
凝固圖像
考點5 說出熔點、凝固點的含義,知道冰的熔點為0℃ a
晶體熔化時的溫度叫________,不同的晶體熔點也不同。同一晶體的凝固點與熔點數值上________。
二、汽化與液化
汽化分為兩種方式:________。
蒸發(fā):在________下都能進行的汽化現象。蒸發(fā)只在液體的表面進行,并且不劇烈。
沸騰:在________發(fā)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
1.影響蒸發(fā)快慢的因素:
①液體溫度的高低;②液體的表面積的大??;③液體表面上的空氣流動快慢;④對于不同的液體還與液體的種類有關。
2.由于液體蒸發(fā)時要從周圍吸收熱量,使周圍溫度降低,因此液體蒸發(fā)有________。
沸騰是在液體的內部和表面________進行的劇烈的汽化現象。液體在沸騰時雖然繼續(xù)吸熱,但________。
液體沸騰時的溫度叫沸點。
兩種汽 化方式 蒸發(fā) 沸騰
定義 只在液體表面發(fā) 生的汽化現象 在一定溫度下,在液 體內部和表面 同時發(fā)生的劇 烈的汽化現象
發(fā)生溫度 ________ 一定溫度下(沸點)
發(fā)生部位 液體表面 表面和內部________進行
劇烈程度 緩慢 劇烈
液體溫度 液體溫度往往會下降 溫度保持在沸點不變
共同點 都是汽化現象,都要________
1.物質從氣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的過程叫液化。
2.方法:①________;②________。
3.好處:體積縮小便于運輸。
4.作用:________。
【例題精析】
例1.(2021 杭州)如圖所示,自然界中的雪、霧、露、霜等現象,都是水這種物質發(fā)生物態(tài)變化形成的。對這些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
A.雪的形成是凝華現象,需要吸熱
B.霧的形成是汽化現象,需要吸熱
C.露的形成是液化現象,需要放熱
D.霜的形成是凝固現象,需要放熱
例2.(2021 杭州)下列說法最接近實際的是(  )
A.人體正常的溫度約為22℃
B.人正常騎自行車的速度約為20m/s
C.一枚一元人民幣硬幣的質量約為50g
D.一本《科學》課本的重力約為3N
例3.(2019 紹興)下列物態(tài)變化屬于凝固的是( ?。?br/>A.湖水結冰 B.霧氣消散
C.露珠形成 D.冰雪消融
例4.(2021 嘉興)核能是一種高效清潔的能源。2020年11月,具有完全自主產權的“華龍一號”核電機組并網發(fā)電。如圖是核電機組示意圖,通過三個回路的設計有效提高了安全性。
(1)一回路:反應堆中核燃料反應產生大量的熱,從而將水加熱到約320℃,氣壓達到150多個標準大氣壓,此時水不會沸騰的原因是    。
(2)二回路:蒸汽發(fā)生器中的水被加熱后    (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成水蒸氣,這些水蒸氣推動汽輪機帶動發(fā)電機發(fā)電。
(3)三回路:核電站通常建在海邊用海水作冷凝劑,原因是海水量多且    。
例5.(2019 杭州)如圖,是某種物質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圖,根據圖象的特征和信息,可以判定該物質是  ?。ㄟx填“晶體”或“非晶體”);它的熔點是   ℃,在熔化過程中   
(選填“吸熱”“放熱”或“不吸熱也不放熱”);這種物質液體的比熱  ?。ㄟx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固體的比熱。
例6.(2021 湖州)如圖為驗證沸騰條件的實驗裝置。關于小燒杯內水的最終狀況,同學們有不同看法。
小明認為:溫度達到沸點,且會沸騰。
小李認為:溫度達到沸點,但不會沸騰。
小紅認為:溫度達不到沸點,不會沸騰。
通過實驗觀察到小燒杯內的水沒有沸騰,所以小明的觀點是錯誤的。為了驗證小李和小紅的觀點,觀察并記錄溫度計甲和乙的示數變化,如下表。
時間/分鐘 0 3 6 9 12 15 18 21 24
甲的示數/℃ 40 57 71 81 91 97 100 100 100
乙的示數/℃ 40 48 61 74 84 90 94 94 94
(1)通過實驗數據分析,   的觀點是正確的。
(2)在0至18分鐘內,小燒杯中水的溫度從40℃上升到94℃,其原因是小燒杯中的水從大燒杯中吸收的熱量   ?。ㄟx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小燒杯中的水蒸發(fā)散失的熱量。
(3)18分鐘以后,為什么小燒杯中水的溫度保持94℃穩(wěn)定,但又低于大燒杯中水的溫度(100℃)?請分析其原因。    
(4
)為了驗證液體的沸騰除了要滿足溫度達到沸點,還需要繼續(xù)吸熱的條件,同學們經過討論,認為只需改進原裝置即可。如圖所示的改進方案中,   更合理。
例7.(2020 金華)科學創(chuàng)新小組設計并制作了一個能將水溫調控在48℃左右的自動控溫杯,結構示意圖如圖甲,其夾層填充物為海波晶體(熔點為48℃)。小組同學為檢測該自動控溫杯控溫功能,做了如下測試:①在杯中裝滿100℃的水,蓋緊杯蓋,搖動杯子,水溫下降到48℃并穩(wěn)定在此溫度一段時間;②t2時,將杯內的水倒掉,迅速加入20℃的水,蓋緊杯蓋,搖動杯子,水溫上升到48℃并保持。上述檢測過程中水溫隨時間變化曲線如圖乙所示。請用所學知識解釋圖乙中ac段水溫變化的原因。(提示:圖乙中de段不必作答)
例8.(2019 衢州)空調扇具有“送風、加濕和降溫”等功能,其內部主要結構為風扇、水箱和空氣過濾網等。使用時,通常向水箱中加水,使吹出的風比無水時涼爽。下表是某品牌空調扇部分參數。
項目 參數 項目 參數
額定電壓 220伏 額定功率 50瓦
空機質量 7.5千克 單個輪子接觸地面面積 2厘米2
水箱容量 0.5升 輪子數量 4個
蒸發(fā)量 1升/時 電源線長度 1.2米
(1)向水箱的水里再加入一些碎冰,可降低水溫,使吹出的風比只有水時更涼爽。加冰可降低水溫的原因有   。
(2)人在運動大量出汗后,對著空調扇吹,很容易感冒。此時,在腦干調節(jié)下,皮膚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皮膚溫度下降,散熱量   ,從而維持人體體溫恒定。
(3)小科閱讀參數表發(fā)現,該空調扇比較省電。計算該空調扇正常工作10小時消耗的電能。
(4)計算水箱加滿水時該空調扇對水平地面的壓強。
(5)該空調扇底座安裝了萬向輪,方便移動。但在其他設計上仍存在缺陷,為更方便用戶使用,請結合表中參數提出一條改進建議:   。
【習題鞏固】
一.選擇題(共15小題)
1.洗完澡后,浴室內的鏡面上常會有一層水霧。鏡面上產生水霧所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是(  )
A.水的汽化 B.水蒸氣的液化
C.水蒸氣的凝固 D.水蒸氣的凝華
2.工業(yè)煉鐵過程中,煉得的鐵和需要除去的硅酸鈣均為液態(tài),兩者能直接進行分離。下列關于呈液態(tài)的兩種物質的性質描述中錯誤的是(  )
A.兩物質的密度不同
B.兩物質不能相互溶解
C.兩物質不發(fā)生化學反應
D.兩種物質中的微粒不發(fā)生運動
3.下列情景屬于液化現象的是(  )
A.冰雪消融 B.露珠形成
C.濕手烘干 D.蠟燭滴“淚”
4.星期天,小華在家燒水煮餃子。當水燒開準備下餃子時,媽媽提醒他鍋里的水量少了點,于是小華又往鍋里迅速加了一大碗水(水量比鍋里少),用同樣大的火直至將水再次燒開。下面能反映小華整個燒水過程中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是( ?。?br/>A. B.
C. D.
5.小金用如圖裝置,通過沸水加熱碘錘來觀察碘晶體的物態(tài)變化,下列描述中涉及的物態(tài)變化與小金相同的是( ?。?br/>A.正在熔化的冰塊
B.窗戶上的冰窗花
C.被冰塊“粘住”的濕抹布
D.干冰放入水中,水“沸騰”
6.如表為不同氣壓下水的沸點,壓力鍋工作時,鍋內氣體壓強最大可達1.80×105Pa鍋內水的最高溫度(  )
P/×105Pa 0.98 1.01 1.13 1.29 1.48 1.69 1.80 2.05
t/℃ 99 100 103 107 111 115 117 121
A.可達100℃ B.可達117℃
C.可達121℃ D.取決于加熱時間
7.小科發(fā)現浴室的兩根水管(如圖),甲上布滿水珠,乙上完全見不到水珠。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乙水管是熱水管
B.浴室里看到的大量白汽是水蒸氣
C.甲水管出現的水珠是汽化的結果
D.冷熱水混合,熱水把溫度傳給冷水
8.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
A.湖水結冰是凝華現象,需要放熱
B.霧、露都是液化現象,需要吸熱
C.冰雪消融是熔化現象,需要吸熱
D.衣柜里的樟腦丸變小是汽化現象,需要吸熱
9.用兩套完全相同(如圖甲所示)的裝置,在標準大氣壓下分別對試管中裝有少量質量相等的固體M和N進行加熱,M和N的溫度﹣時間圖象如圖乙所示,在35分鐘內N物質始終是固體,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M、N肯定都是晶體
B.M肯定是晶體,N肯定是非晶體
C.M肯定是晶體,熔化過程用了35分鐘
D.若N是晶體,其熔點不低于100℃
10.高壓鍋是常用炊具之一,它省時高效,深受消費者歡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高壓鍋限壓閥被頂起時的能量轉化與熱機的壓縮沖程相同
B.高壓鍋工作時通過熱傳遞的方式增加內能
C.高壓鍋工作時限壓閥附近的白霧是鍋內溢出的水蒸氣
D.高壓鍋是利用液體的沸點隨氣壓的增大而降低的原理來工作的
11.沙漠中的抬尾芥蟲在大霧的深夜爬上沙丘頂,高高地抬起屁股,迎著風整個身體呈倒立的姿勢,很快空氣中的水蒸氣在背部凝結成水珠,水珠越聚越多,順著背部流入它的嘴里。抬尾芥蟲能收集到空氣中的水蒸氣,說明它背部的溫度比外界氣溫( ?。?br/>A.一定高 B.一定低 C.一定相同 D.無法確定
12.我們生活中充滿了科學的身影,下面一些生活中的現象,科學原理解釋正確的是( ?。?br/>A.生活中鋁制品比鐵難銹蝕,這是由于鋁的化學性質比鐵不活潑
B.房屋失火用水撲滅主要是為了將燃燒物的溫度降低到著火點以下,而達到滅火的效果
C.棒冰從冰箱拿出來后,棒冰周圍有“白氣”,是因為棒冰中的冰升華成的水蒸氣
D.騎自行車時,腳蹬得越使勁,車就行駛的越快,因為物體的運動需要力
13.圖是用3D打印技術打印的仿真汽車模型,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固態(tài)金屬吸收熱量變成液態(tài),再通過打印機打印成汽車固體模型。在此過程金屬(  )
A.先液化,后凝固 B.先汽化,后液化
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升華,后凝華
14.下列一些關于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及原因分析,正確的是( ?。?br/>A.用“干冰”來給食物保鮮是利用了“干冰”熔化時能吸收大量的熱
B.水沸騰時燒水的壺口冒出的“白氣”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
C.晶體在熔化過程中吸熱、溫度不變,但內能增大
D.醫(yī)生常用涂酒精的方法給發(fā)高燒的病人降溫,原因是酒精比熱容較大
15.小亮發(fā)現:開著空調的小車車窗玻璃在冬天和夏天時,都會慢慢變得模糊(有水霧).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玻璃窗上的水霧都是由車內的水蒸氣液化生成的
B.玻璃窗上的水霧都是由車外的水蒸氣液化生成的
C.水霧冬天在車內一側玻璃上,夏天在車外側的玻璃上
D.水霧冬天在車外一側玻璃上,夏天在車內側的玻璃上
二.填空題(共4小題)
16.夏天到來,蚊子實在是一大煩惱,科學組張老師在淘寶買了兩款現階段最為熱銷的滅蚊器如圖。
(1)圖1為化學滅蚊器,瓶中液體藥物在瓶口加熱器的作用下產生蒸氣散發(fā)出來,從而毒死蚊蟲,這里涉及的物態(tài)變化是    。
(2)圖2為物理滅蚊器,紫光燈的下面有一個風扇,蚊蟲被紫光吸引后接著就被風扇“吸”入滅蚊燈內部,最終失水而死。請你簡述其中蚊蟲被“吸”的原理:   。
17.小孩發(fā)燒時,常用涼濕毛巾敷在額頭上通過水分的   (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來吸收體表熱量,起到降溫作用。打針時在皮膚上擦酒精消毒,會聞到一股酒精的味道,這是   現象。
18.空調與冰箱都能給我們制造低溫的環(huán)境,而且它們的工作原理也幾乎相同。空調與冰箱主要由蒸發(fā)器、壓縮機、冷凝器、毛細管等部件組成(如圖甲)。冰箱的蒸發(fā)器(內裝有低沸點致冷劑氟利昂)和冷凝器裝在同一箱體內,而空調則是把兩者分別裝室內機和室外機里(如圖乙)。根據以上材料,回答下面的問題:
(1)冰箱的主要工作原理是   。
(2)氟利昂的液化發(fā)生在空調機的  ?。ㄌ睢笆覂取被颉笆彝狻保C。
19.端午節(jié)當天,人們都要吃粽子。小雅在蒸粽子時,將碗倒扣在盛有適量水的鍋中當支架,把裝有粽子的盤子放在上方(如圖甲)。蒸好后打開鍋蓋,看到鍋蓋內表面有許多小水珠。熄火一段時間,發(fā)現鍋中的水被“吸入”碗內(如圖乙)。
(1)鍋蓋內表面出現許多小水珠,這是由于水蒸氣   (填物態(tài)變化)形成的。
(2)鍋中的水被“吸入”碗內是由于碗內的氣壓   碗外的氣壓。(填“大于”“小于”或者“等于”)。
三.實驗探究題(共1小題)
20.在“水的沸騰實驗”中,小樂進行了如下探究,回答問題:
(1)如圖甲所示的A、B兩套實驗裝置(酒精燈的規(guī)格和水的質量相同),小樂選取了B實驗裝置進行實驗,其優(yōu)點是   。
(2)當水溫到達90℃時后,每隔1分鐘記錄一次水溫,直到水沸騰后持續(xù)幾分鐘為止,根據記錄數據繪制出如圖乙所示的水溫與加熱時間關系圖像,實驗中,是通過  ?。ㄟx填“熱傳遞”或“做功”)方式增加水的內能,水的沸點是   ℃。
(3)水沸騰時,小樂觀察到的實驗現象如圖丙所示。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逐漸變大的原因是   (寫出2點)。專題12 物態(tài)變化
【思維導圖】
【知識點回顧】
一、熔化和凝固
1.物質從固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的過程叫________。
2.物質從液態(tài)變?yōu)楣虘B(tài)的過程叫________。
考點2 描繪晶體熔化和凝固過程中的特點;知道熔化和凝固過程伴隨吸熱與放熱
1.晶體熔化過程的特點:
①晶體熔化時,要從外界________熱量。
②晶體在一定的溫度下開始熔化,在熔化過程中溫度________。
2.晶體凝固過程的特點:
①晶體凝固時,會________。
②晶體在一定的溫度下開始凝固,在凝固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
晶體熔化圖像(以硫代硫酸鈉為代表)縱坐標表示溫度,橫坐標表示時間。
固體分為晶體和非晶體兩類。非晶體________一定的熔化溫度;晶體________一定的熔化溫度。
晶體 非晶體
物質舉例 海波、冰、食鹽、水晶、 明礬、萘、各種金屬 松香、蠟、玻璃、瀝青
熔化過程 吸熱、溫度保持不變 吸熱、溫度不斷升高
凝固過程 放熱、溫度保持____________ 放熱、溫度不斷降低
熔點和凝固點 有 ________
熔化條件 溫度達到________;繼續(xù)吸熱 持續(xù)吸熱
凝固條件 溫度達到凝固點;繼續(xù)放熱 持續(xù)放熱
熔化圖像
凝固圖像
考點5 說出熔點、凝固點的含義,知道冰的熔點為0℃ a
晶體熔化時的溫度叫________,不同的晶體熔點也不同。同一晶體的凝固點與熔點數值上________。
二、汽化與液化
汽化分為兩種方式:________。
蒸發(fā):在________下都能進行的汽化現象。蒸發(fā)只在液體的表面進行,并且不劇烈。
沸騰:在________發(fā)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
1.影響蒸發(fā)快慢的因素:
①液體溫度的高低;②液體的表面積的大小;③液體表面上的空氣流動快慢;④對于不同的液體還與液體的種類有關。
2.由于液體蒸發(fā)時要從周圍吸收熱量,使周圍溫度降低,因此液體蒸發(fā)有________。
沸騰是在液體的內部和表面________進行的劇烈的汽化現象。液體在沸騰時雖然繼續(xù)吸熱,但________。
液體沸騰時的溫度叫沸點。
兩種汽 化方式 蒸發(fā) 沸騰
定義 只在液體表面發(fā) 生的汽化現象 在一定溫度下,在液 體內部和表面 同時發(fā)生的劇 烈的汽化現象
發(fā)生溫度 ________ 一定溫度下(沸點)
發(fā)生部位 液體表面 表面和內部________進行
劇烈程度 緩慢 劇烈
液體溫度 液體溫度往往會下降 溫度保持在沸點不變
共同點 都是汽化現象,都要________
1.物質從氣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的過程叫液化。
2.方法:①________;②________。
3.好處:體積縮小便于運輸。
4.作用:________。
考點1 1.熔化 2.凝固
考點2 1.①吸收?、诒3植蛔儭?.①放出熱量
考點4 沒有 有 不變 無 熔點
考點5 熔點 相同
考點6 蒸發(fā)和沸騰 任何溫度 一定溫度下
考點7 2.制冷作用
考點8 同時 溫度保持不變
考點10 任何溫度下 同時 吸熱
考點11 2.降低溫度 壓縮體積 4.液化放熱
【例題精析】
例1.(2021 杭州)如圖所示,自然界中的雪、霧、露、霜等現象,都是水這種物質發(fā)生物態(tài)變化形成的。對這些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br/>A.雪的形成是凝華現象,需要吸熱
B.霧的形成是汽化現象,需要吸熱
C.露的形成是液化現象,需要放熱
D.霜的形成是凝固現象,需要放熱
【解答】解:A、“雪”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直接變成固態(tài)的小冰晶,是凝華現象,凝華放熱,故A錯誤;
B、“霧”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附著在空中小塵埃上形成的,是液化現象,液化放熱,故B錯誤;
C、“露”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附著在草葉上形成的,是液化現象,液化放熱,故C正確;
D、“霜”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直接變成固態(tài)的小冰晶,是凝華現象,凝華放熱,故D錯誤。
故選:C。
例2.(2021 杭州)下列說法最接近實際的是( ?。?br/>A.人體正常的溫度約為22℃
B.人正常騎自行車的速度約為20m/s
C.一枚一元人民幣硬幣的質量約為50g
D.一本《科學》課本的重力約為3N
【解答】解:A、正常情況下,人的體溫在37℃左右。故A不符合實際;
B、人正常騎自行車的速度在5m/s左右。故B不符合實際;
C、一塊橡皮的質量約8g,一枚一元硬幣的質量略小于此數值,在6g左右。故C不符合實際;
D、一本《科學》課本的質量約300g=0.3kg,重力約為G=mg=0.3kg×10N/kg=3N。故D符合實際。
故選:D。
例3.(2019 紹興)下列物態(tài)變化屬于凝固的是( ?。?br/>A.湖水結冰 B.霧氣消散
C.露珠形成 D.冰雪消融
【解答】解:A.湖水結冰是水由液態(tài)變成固態(tài)的過程,是凝固現象,故A符合題意;
B、霧氣消散是水由液態(tài)變成氣態(tài)的過程,是汽化現象,故B不符合題意;
C、露珠是空氣中的水蒸氣由氣態(tài)變成液態(tài)的過程,是液化現象,故C不合題意;
D、冰雪消融是冰由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的過程,是熔化現象,故D不合題意。
故選:A。
例4.(2021 嘉興)核能是一種高效清潔的能源。2020年11月,具有完全自主產權的“華龍一號”核電機組并網發(fā)電。如圖是核電機組示意圖,通過三個回路的設計有效提高了安全性。
(1)一回路:反應堆中核燃料反應產生大量的熱,從而將水加熱到約320℃,氣壓達到150多個標準大氣壓,此時水不會沸騰的原因是  氣壓增大,水的沸點升高 。
(2)二回路:蒸汽發(fā)生器中的水被加熱后  汽化?。ㄌ钗飸B(tài)變化名稱)成水蒸氣,這些水蒸氣推動汽輪機帶動發(fā)電機發(fā)電。
(3)三回路:核電站通常建在海邊用海水作冷凝劑,原因是海水量多且  比熱容大 。
【解答】解:(1)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當上方氣壓增加時,沸點也增加,此題中水面上方有150多個標準大氣壓,所以將水加熱到約320℃也不會沸騰。
(2)蒸發(fā)器中的水是液體,被加熱后變成了水蒸氣,水蒸氣是氣體,水由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是汽化。
(3)因為在質量一定的情況下,升高相同的溫度,物質比熱容越大,吸收的熱量就越多。核電站用水做冷卻劑就是應用了水的比熱容較大這一特性。
故答案為:氣壓增大,水的沸點升高;汽化;比熱容大
例5.(2019 杭州)如圖,是某種物質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圖,根據圖象的特征和信息,可以判定該物質是 晶體?。ㄟx填“晶體”或“非晶體”);它的熔點是 80 ℃,在熔化過程中 吸熱?。ㄟx填“吸熱”“放熱”或“不吸熱也不放熱”);這種物質液體的比熱 大于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固體的比熱。
【解答】解:由圖象知,此物質從30℃加熱經10min,溫度達到80℃,雖然繼續(xù)吸收熱量,但溫度不再升高,直到第25min后溫度繼續(xù)升高,也就是在10﹣25min時間內吸收熱量,溫度不變,所以屬于晶體的熔化過程,熔化時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也就是熔點為80℃;
同一加熱設備,相同時間提供的熱量是相同的,也就是這種物質每分鐘吸收的熱量相同。固態(tài)時加熱10min(0﹣10min),溫度升高80℃﹣30℃=50℃;液態(tài)時加熱10min(25min﹣35min),溫度升高100℃﹣80℃=20℃,
由公式Q=cm△t知,升高溫度越少,說明比熱容越大。即該液體的比熱容大于固體。
故答案為:晶體;80;吸熱;大于。
例6.(2021 湖州)如圖為驗證沸騰條件的實驗裝置。關于小燒杯內水的最終狀況,同學們有不同看法。
小明認為:溫度達到沸點,且會沸騰。
小李認為:溫度達到沸點,但不會沸騰。
小紅認為:溫度達不到沸點,不會沸騰。
通過實驗觀察到小燒杯內的水沒有沸騰,所以小明的觀點是錯誤的。為了驗證小李和小紅的觀點,觀察并記錄溫度計甲和乙的示數變化,如下表。
時間/分鐘 0 3 6 9 12 15 18 21 24
甲的示數/℃ 40 57 71 81 91 97 100 100 100
乙的示數/℃ 40 48 61 74 84 90 94 94 94
(1)通過實驗數據分析, 小紅 的觀點是正確的。
(2)在0至18分鐘內,小燒杯中水的溫度從40℃上升到94℃,其原因是小燒杯中的水從大燒杯中吸收的熱量  大于 (選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小燒杯中的水蒸發(fā)散失的熱量。
(3)18分鐘以后,為什么小燒杯中水的溫度保持94℃穩(wěn)定,但又低于大燒杯中水的溫度(100℃)?請分析其原因。  小燒杯中的水吸收的熱量與散失的熱量處于平衡狀態(tài),不能使小燒杯中水的溫度再升高 
(4)為了驗證液體的沸騰除了要滿足溫度達到沸點,還需要繼續(xù)吸熱的條件,同學們經過討論,認為只需改進原裝置即可。如圖所示的改進方案中, 方案2 更合理。
【解答】解:
(1)分析實驗數據可知:大燒杯中的水在沸騰,水的沸點是100℃;在0至18分鐘內,小燒杯中水的溫度從40℃上升到94℃,18分鐘以后,小燒杯中水的溫度保持94℃穩(wěn)定,沒有達到水的沸點,小燒杯中的水不沸騰,所以小燒杯中的水溫達不到沸點,不會沸騰;故小紅的觀點是正確的;
(2)本實驗是利用“水浴法”給小燒杯中的水加熱,小燒杯中水的溫度之所以升高是由于從大燒杯中溫度高的水中吸收的熱量大于小燒杯中的水散失的熱量,所以,低于大燒杯中水的溫度(100℃);在0至18分鐘內,小燒杯中水的溫度從40℃上升到94℃,其原因是小燒杯中的水從大燒杯中吸收的熱量大于小燒杯中的水蒸發(fā)散失的熱量;
(3)小燒杯中水的溫度保持94℃穩(wěn)定不變,原因是小燒杯中的水吸收的熱量與散失的熱量處于平衡狀態(tài),不能使小燒杯中水的溫度再升高,所以小燒杯中水的溫度低于大燒杯中水的溫度(100℃);
(4)要驗證液體的沸騰除了要滿足溫度達到沸點,還需要繼續(xù)吸熱的條件,據此可知:實驗中應使液體的溫度達到沸點,但不能繼續(xù)吸熱,符合這個條件的裝置是合理的;
如圖所示的改進方案中,方案1是只在小燒杯加蓋,方案2是在大燒杯加蓋;比較方案1、2可知:方案1中,大燒杯中的水和小燒杯中的水,水的表面氣壓會不相同;方案2
中,大燒杯中的水和小燒杯中的水,水的表面氣壓相同,所以,方案2中大燒杯中的水和小燒杯中的水,若沸騰則它們的沸點相同,所以方案2更合理。
故答案為:
(1)小紅;(2)大于;(3)小燒杯中的水吸收的熱量與散失的熱量處于平衡狀態(tài),不能使小燒杯中水的溫度再升高;(4)方案2。
例7.(2020 金華)科學創(chuàng)新小組設計并制作了一個能將水溫調控在48℃左右的自動控溫杯,結構示意圖如圖甲,其夾層填充物為海波晶體(熔點為48℃)。小組同學為檢測該自動控溫杯控溫功能,做了如下測試:①在杯中裝滿100℃的水,蓋緊杯蓋,搖動杯子,水溫下降到48℃并穩(wěn)定在此溫度一段時間;②t2時,將杯內的水倒掉,迅速加入20℃的水,蓋緊杯蓋,搖動杯子,水溫上升到48℃并保持。上述檢測過程中水溫隨時間變化曲線如圖乙所示。請用所學知識解釋圖乙中ac段水溫變化的原因。(提示:圖乙中de段不必作答)
【解答】解:
在杯中裝滿100℃的水,蓋緊杯蓋,搖動杯子,固態(tài)的海波的熔點是48℃,所以海波會吸收熱量,變?yōu)橐簯B(tài),由于水放出熱量,所以水的溫度會降低,水溫下降到48℃時,由于海波是固液共存態(tài)狀態(tài),溫度保持不變,所以水會并穩(wěn)定在此溫度一段時間;此過程為ac的圖像。
例8.(2019 衢州)空調扇具有“送風、加濕和降溫”等功能,其內部主要結構為風扇、水箱和空氣過濾網等。使用時,通常向水箱中加水,使吹出的風比無水時涼爽。下表是某品牌空調扇部分參數。
項目 參數 項目 參數
額定電壓 220伏 額定功率 50瓦
空機質量 7.5千克 單個輪子接觸地面面積 2厘米2
水箱容量 0.5升 輪子數量 4個
蒸發(fā)量 1升/時 電源線長度 1.2米
(1)向水箱的水里再加入一些碎冰,可降低水溫,使吹出的風比只有水時更涼爽。加冰可降低水溫的原因有 水箱中的冰熔化吸收水的熱量,使水的溫度降低;冰熔化后,冰水混合物的溫度低于原來水的溫度,兩者之間存在溫度差,發(fā)生熱傳遞,使水的溫度進一步下降使吹出的風比只有水時更涼爽 。
(2)人在運動大量出汗后,對著空調扇吹,很容易感冒。此時,在腦干調節(jié)下,皮膚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皮膚溫度下降,散熱量 減少 ,從而維持人體體溫恒定。
(3)小科閱讀參數表發(fā)現,該空調扇比較省電。計算該空調扇正常工作10小時消耗的電能。
(4)計算水箱加滿水時該空調扇對水平地面的壓強。
(5)該空調扇底座安裝了萬向輪,方便移動。但在其他設計上仍存在缺陷,為更方便用戶使用,請結合表中參數提出一條改進建議: 加大水箱的容積,避免頻繁加水 。
【解答】解:
(1)水箱中的冰熔化吸收水的熱量,使水的溫度降低;冰熔化后,冰水混合物的溫度低于原來水的溫度,兩者之間存在溫度差,發(fā)生熱傳遞,水的溫度進一步下降使吹出的風比只有水時更涼爽;
(2)人在運動大量出汗后,對著空調扇吹,加快了汗液的蒸發(fā),蒸發(fā)吸收人體的熱量使人體的溫度降低,此時在腦干調節(jié)下,皮膚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皮膚溫度下降,散熱量減少,從而維持人體體溫恒定;
(3)有P可得,該空調扇正常工作10小時消耗的電能:
W=Pt=50×10﹣3kW×10h=0.5kW h;
(4)根據知,
水箱中水的質量:m=ρV=1.0×103kg/m3×0.5×10﹣3m3=0.5kg,
水箱對水平面的壓力等于重力,即F=G總=m總g=(0.5kg+7.5kg)×10N/kg=80N,
水箱對水平面的壓強為:p1×105Pa;
(5)根據表中數據知水箱的容積較小,需要經常加水,所以可以加大水箱的容積,避免頻繁加水;
有表格數據知電源線的長度只有1.2米,不能遠距離使用,需要加長電源線,方便距離遠些使用。
故答案為:(1)水箱中的冰熔化吸收水的熱量,使水的溫度降低;冰熔化后,冰水混合物的溫度低于原來水的溫度,兩者之間存在溫度差,發(fā)生熱傳遞,使水的溫度進一步下降使吹出的風比只有水時更涼爽;
(2)減少;
(3)該空調扇正常工作10小時消耗的電能為0.5kW h;
(4)該空調扇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為1×105Pa;
(5)加大水箱的容積,避免頻繁加水。
【習題鞏固】
一.選擇題(共15小題)
1.洗完澡后,浴室內的鏡面上常會有一層水霧。鏡面上產生水霧所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是(  )
A.水的汽化 B.水蒸氣的液化
C.水蒸氣的凝固 D.水蒸氣的凝華
【解答】解:浴室內的鏡面上的水霧是由于溫度較高的水蒸氣遇冷而形成的一層小水珠,是液化現象,故ABD錯誤,B正確。
故選:B。
2.工業(yè)煉鐵過程中,煉得的鐵和需要除去的硅酸鈣均為液態(tài),兩者能直接進行分離。下列關于呈液態(tài)的兩種物質的性質描述中錯誤的是( ?。?br/>A.兩物質的密度不同
B.兩物質不能相互溶解
C.兩物質不發(fā)生化學反應
D.兩種物質中的微粒不發(fā)生運動
【解答】解:ABC、因為鐵和酸鈣均為液態(tài),且能直接進行分離,所以兩物質密度不能相同、兩物質不能相互溶解、兩物質不能發(fā)生化學反應,故ABC正確;
D、組成物質的分子永不停息的做無規(guī)則運動,兩種物質中的微粒同樣是,故D錯誤。
故選:D。
3.下列情景屬于液化現象的是( ?。?br/>A.冰雪消融 B.露珠形成
C.濕手烘干 D.蠟燭滴“淚”
【解答】解:A、冰雪消融,冰直接由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是熔化現象,故A不符合題意;
B、露珠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現象,故B符合題意;
C、濕手烘干,水由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是汽化現象,故C不符合題意;
D、蠟燭燃燒流出的燭“淚”,是熔化現象,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4.星期天,小華在家燒水煮餃子。當水燒開準備下餃子時,媽媽提醒他鍋里的水量少了點,于是小華又往鍋里迅速加了一大碗水(水量比鍋里少),用同樣大的火直至將水再次燒開。下面能反映小華整個燒水過程中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是( ?。?br/>A. B.
C. D.
【解答】解:
水沸騰之后,溫度保持不變,當向鍋里迅速加了一大碗水后,鍋內水的溫度會迅速降低(需要的時間較短),然后在加熱過程中,水吸收熱量,溫度逐漸上升(需要的時間較長),達到沸點繼續(xù)沸騰,在此過程中,水面上的氣壓不變,所以水的沸點與原來相同;
據此分析可知A圖象符合題意,BC圖象的沸點與原來不同,不符合題意;D圖象中水的溫度不可能直接從很低的溫度達到沸點,應該有一個升溫過程,則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5.小金用如圖裝置,通過沸水加熱碘錘來觀察碘晶體的物態(tài)變化,下列描述中涉及的物態(tài)變化與小金相同的是( ?。?br/>A.正在熔化的冰塊
B.窗戶上的冰窗花
C.被冰塊“粘住”的濕抹布
D.干冰放入水中,水“沸騰”
【解答】解:通過沸水加熱碘,固態(tài)碘直接變成氣態(tài)碘,是升華現象,從選項中找到升華現象即可。
A、正在熔化的冰,是物質從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是熔化現象,故A錯誤。
B、窗戶上的冰窗花,是室內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玻璃直接變成的小冰晶,是凝華現象,故B錯誤。
C、被冰塊粘住的濕布,是濕布上的水變成冰,是凝固現象,故C錯誤。
D
、干冰是固態(tài)的二氧化碳,干冰在常溫下很快變成氣態(tài)的二氧化碳,干冰放入水中,有大量的氣體二氧化碳產生,水好像沸騰了,干冰直接變成氣態(tài)二氧化碳是升華現象,故D正確。
故選:D。
6.如表為不同氣壓下水的沸點,壓力鍋工作時,鍋內氣體壓強最大可達1.80×105Pa鍋內水的最高溫度(  )
P/×105Pa 0.98 1.01 1.13 1.29 1.48 1.69 1.80 2.05
t/℃ 99 100 103 107 111 115 117 121
A.可達100℃ B.可達117℃
C.可達121℃ D.取決于加熱時間
【解答】解:從表格數據上可知,壓力鍋工作時鍋內氣體壓強最大可達1.80×105Pa,鍋內水的溫度對應的是117℃。
故選:B。
7.小科發(fā)現浴室的兩根水管(如圖),甲上布滿水珠,乙上完全見不到水珠。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乙水管是熱水管
B.浴室里看到的大量白汽是水蒸氣
C.甲水管出現的水珠是汽化的結果
D.冷熱水混合,熱水把溫度傳給冷水
【解答】解:
AC、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會液化成小水滴,小水滴分布在冷水管上,故甲管通的是冷水,乙管通的是熱水;故A正確,C錯誤;
B、浴室里看到的大量白汽是小水珠,故B錯誤;
D、冷熱水混合,熱水把熱量傳給冷水,故D錯誤。
故選:A。
8.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
A.湖水結冰是凝華現象,需要放熱
B.霧、露都是液化現象,需要吸熱
C.冰雪消融是熔化現象,需要吸熱
D.衣柜里的樟腦丸變小是汽化現象,需要吸熱
【解答】解:A、湖水結冰,液態(tài)水變?yōu)楣虘B(tài)冰,屬于凝固現象,凝固放熱,故A錯誤;
B、霧、露都是空氣中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熱,故B錯誤;
C、冰雪消融,固態(tài)冰變?yōu)橐簯B(tài)水,屬于熔化現象,熔化吸熱,故C正確;
D、樟腦丸變小是由固態(tài)直接變?yōu)闅鈶B(tài),屬于升華現象,升華吸熱,故D錯誤。
故選:C。
9.用兩套完全相同(如圖甲所示)的裝置,在標準大氣壓下分別對試管中裝有少量質量相等的固體M和N進行加熱,M和N的溫度﹣時間圖象如圖乙所示,在35分鐘內N物質始終是固體,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M、N肯定都是晶體
B.M肯定是晶體,N肯定是非晶體
C.M肯定是晶體,熔化過程用了35分鐘
D.若N是晶體,其熔點不低于100℃
【解答】解:將裝有固體M和N的試管放入水中加熱。由圖象知,M有一段時間(10min﹣25min之間)雖然吸熱,但溫度不再升高,說明此時物質達到了熔點,正在熔化,因此這種物質屬于晶體,熔化過程持續(xù)了15min;
在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水沸騰后溫度不再升高,N物質溫度不再升高是與水的溫度相同了,是否達到N的熔點或N有沒有熔點無法確定假設N是晶體,其熔點一定不低于100℃。
故選:D。
10.高壓鍋是常用炊具之一,它省時高效,深受消費者歡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高壓鍋限壓閥被頂起時的能量轉化與熱機的壓縮沖程相同
B.高壓鍋工作時通過熱傳遞的方式增加內能
C.高壓鍋工作時限壓閥附近的白霧是鍋內溢出的水蒸氣
D.高壓鍋是利用液體的沸點隨氣壓的增大而降低的原理來工作的
【解答】解:
A、高壓鍋限壓閥被水蒸氣頂起,是水蒸氣對閥門做功的結果,因此這時水蒸氣的內能轉化為壺蓋的機械能;壓縮沖程活塞向上運動,壓縮燃料混合物對其做功,使氣缸內的氣體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因此是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故A錯誤;
B、高壓鍋工作時通過熱傳遞的方式增加內能,故B正確;
C、白霧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C錯誤;
D、液體的沸點隨大氣壓的增大而升高,故D錯誤。
故選:B。
11.沙漠中的抬尾芥蟲在大霧的深夜爬上沙丘頂,高高地抬起屁股,迎著風整個身體呈倒立的姿勢,很快空氣中的水蒸氣在背部凝結成水珠,水珠越聚越多,順著背部流入它的嘴里。抬尾芥蟲能收集到空氣中的水蒸氣,說明它背部的溫度比外界氣溫( ?。?br/>A.一定高 B.一定低 C.一定相同 D.無法確定
【解答】解:
甲蟲能收集到空氣中的水蒸氣,是因為水蒸氣遇到較冷的甲蟲背部放熱液化形成小水滴,則可知它背部的溫度比外界氣溫低,故ACD錯誤,B正確。
故選:B。
12.我們生活中充滿了科學的身影,下面一些生活中的現象,科學原理解釋正確的是(  )
A.生活中鋁制品比鐵難銹蝕,這是由于鋁的化學性質比鐵不活潑
B.房屋失火用水撲滅主要是為了將燃燒物的溫度降低到著火點以下,而達到滅火的效果
C.棒冰從冰箱拿出來后,棒冰周圍有“白氣”,是因為棒冰中的冰升華成的水蒸氣
D.騎自行車時,腳蹬得越使勁,車就行駛的越快,因為物體的運動需要力
【解答】解:A、鋁的化學性質活潑,鋁制品有良好的抗腐蝕性是因為在鋁制品的表面會形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膜,保護內部的鋁不再被氧化。故A錯誤;
B、房屋失火用水撲滅時,水受熱變?yōu)樗魵猓鼰幔瑥亩档土藴囟?,降到著火點以下,火就會熄滅。故B正確;
C、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棒冰凝結成小水滴,形成“白氣”,屬于液化現象。故C錯誤;
D、騎自行車克服的是車輪與地面間的摩擦力,腳蹬得越使勁,人施加的動力大于車輪受到的摩擦力,所以車就行駛的越快。故D錯誤。
故選:B。
13.圖是用3D打印技術打印的仿真汽車模型,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固態(tài)金屬吸收熱量變成液態(tài),再通過打印機打印成汽車固體模型。在此過程金屬(  )
A.先液化,后凝固 B.先汽化,后液化
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升華,后凝華
【解答】解:鈦合金粉末在高溫下由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是熔化現象,需要吸熱;然后按構件形狀重新結晶成型,是凝固現象,需要放熱,即先熔化后凝固。
故選:C。
14.下列一些關于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及原因分析,正確的是(  )
A.用“干冰”來給食物保鮮是利用了“干冰”熔化時能吸收大量的熱
B.水沸騰時燒水的壺口冒出的“白氣”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
C.晶體在熔化過程中吸熱、溫度不變,但內能增大
D.醫(yī)生常用涂酒精的方法給發(fā)高燒的病人降溫,原因是酒精比熱容較大
【解答】解:
A、利用干冰降溫防止食品變質,利用了干冰升華吸熱。此選項錯誤;
B、燒開水時,看到壺嘴冒出的“白氣”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此選項錯誤;
C、晶體在熔化過程中,雖然溫度不變,但內能增加。此選項正確;
D、把酒精擦在身上后,酒精易揮發(fā),即會發(fā)生蒸發(fā)現象,在蒸發(fā)過程會從身上吸收熱量,這樣會降低身上的溫度。此選項錯誤。
故選:C。
15.小亮發(fā)現:開著空調的小車車窗玻璃在冬天和夏天時,都會慢慢變得模糊(有水霧).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玻璃窗上的水霧都是由車內的水蒸氣液化生成的
B.玻璃窗上的水霧都是由車外的水蒸氣液化生成的
C.水霧冬天在車內一側玻璃上,夏天在車外側的玻璃上
D.水霧冬天在車外一側玻璃上,夏天在車內側的玻璃上
【解答】解:冬天車內溫度比車外溫度高,車內熱的水蒸氣遇到冷的車窗玻璃液化形成水霧附著在車內側。夏天車內溫度比車外溫度低,車外熱的水蒸氣遇到冷的車窗玻璃液化形成水霧附著在車外側。故ABD錯誤,C正確。
故選:C。
二.填空題(共4小題)
16.夏天到來,蚊子實在是一大煩惱,科學組張老師在淘寶買了兩款現階段最為熱銷的滅蚊器如圖。
(1)圖1為化學滅蚊器,瓶中液體藥物在瓶口加熱器的作用下產生蒸氣散發(fā)出來,從而毒死蚊蟲,這里涉及的物態(tài)變化是  汽化 。
(2)圖2為物理滅蚊器,紫光燈的下面有一個風扇,蚊蟲被紫光吸引后接著就被風扇“吸”入滅蚊燈內部,最終失水而死。請你簡述其中蚊蟲被“吸”的原理: 滅蚊器內的氣壓小于外界大氣壓,蚊子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被壓入滅蚊器 。
【解答】解:(1)瓶中液體藥物在瓶口加熱器的作用下產生蒸氣散發(fā)出來,這是液體藥液由液態(tài)變成氣態(tài),是汽化現象。
(2
)紫光燈的下面有一個風扇,風扇吹出空氣,滅蚊器內的氣壓小于外界大氣壓,蚊子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被壓入滅蚊器。
故答案為:(1)汽化;(2)滅蚊器內的氣壓小于外界大氣壓,蚊子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被壓入滅蚊器。
17.小孩發(fā)燒時,常用涼濕毛巾敷在額頭上通過水分的 汽化?。ㄌ钗飸B(tài)變化名稱)來吸收體表熱量,起到降溫作用。打針時在皮膚上擦酒精消毒,會聞到一股酒精的味道,這是 擴散 現象。
【解答】解:(1)涼濕毛巾敷在額頭上,由液態(tài)變成了氣態(tài),發(fā)生了汽化現象,汽化吸熱,使皮膚的溫度降低,起到降溫作用;
(2)在皮膚上擦酒精消毒,會聞到一股酒精的味道,是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的結果,屬于擴散現象。
故答案為:汽化;擴散。
18.空調與冰箱都能給我們制造低溫的環(huán)境,而且它們的工作原理也幾乎相同。空調與冰箱主要由蒸發(fā)器、壓縮機、冷凝器、毛細管等部件組成(如圖甲)。冰箱的蒸發(fā)器(內裝有低沸點致冷劑氟利昂)和冷凝器裝在同一箱體內,而空調則是把兩者分別裝室內機和室外機里(如圖乙)。根據以上材料,回答下面的問題:
(1)冰箱的主要工作原理是 利用制冷劑氟利昂在蒸發(fā)器中汽化吸收熱量,在冷凝器中液化放出熱量,從而使蒸發(fā)器的溫度降低 。
(2)氟利昂的液化發(fā)生在空調機的 室外 (填“室內”或“室外”)機。
【解答】解:(1)冰箱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制冷劑氟利昂在蒸發(fā)器中汽化吸收熱量,在冷凝器中液化放出熱量,從而使蒸發(fā)器的溫度降低。具體過程如下:
冰箱的電動壓縮機使氣態(tài)制冷劑氟利昂壓縮,并把它壓人冰箱外面的冷凝管里,在這里蒸氣變成液體并放熱,放出的熱被周圍的空氣帶走。然后液態(tài)制冷劑,經過一根很細的毛細管緩慢地進入冰箱內冷凍室的管子里(即蒸發(fā)器),在這里迅速汽化、吸熱,使冰箱內的溫度降低。生成的蒸氣又被壓縮機抽走,壓人冷凝器,再液化并把從冰箱內帶來的熱放出。制冷劑這樣循環(huán)流動,冰箱冷凍室里就可以保持相當低的溫度。
(2)由(1)可知氟利昂的液化發(fā)生在空調機的室外機。
故答案為:(1)利用制冷劑氟利昂在蒸發(fā)器中汽化吸收熱量,在冷凝器中液化放出熱量,從而使蒸發(fā)器的溫度降低;(2)室外。
19.端午節(jié)當天,人們都要吃粽子。小雅在蒸粽子時,將碗倒扣在盛有適量水的鍋中當支架,把裝有粽子的盤子放在上方(如圖甲)。蒸好后打開鍋蓋,看到鍋蓋內表面有許多小水珠。熄火一段時間,發(fā)現鍋中的水被“吸入”碗內(如圖乙)。
(1)鍋蓋內表面出現許多小水珠,這是由于水蒸氣 液化 (填物態(tài)變化)形成的。
(2)鍋中的水被“吸入”碗內是由于碗內的氣壓 小于 碗外的氣壓。(填“大于”“小于”或者“等于”)。
【解答】解:
(1)鍋蓋內表面上的小水珠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
(2)熄火后,碗中的氣體溫度降低,壓強減小,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鍋中的水被“吸入”碗內。
故答案為:(1)液化;(2)小于。
三.實驗探究題(共1小題)
20.在“水的沸騰實驗”中,小樂進行了如下探究,回答問題:
(1)如圖甲所示的A、B兩套實驗裝置(酒精燈的規(guī)格和水的質量相同),小樂選取了B
實驗裝置進行實驗,其優(yōu)點是 熱量散失較少,縮短實驗時間 。
(2)當水溫到達90℃時后,每隔1分鐘記錄一次水溫,直到水沸騰后持續(xù)幾分鐘為止,根據記錄數據繪制出如圖乙所示的水溫與加熱時間關系圖像,實驗中,是通過 熱傳遞?。ㄟx填“熱傳遞”或“做功”)方式增加水的內能,水的沸點是 99 ℃。
(3)水沸騰時,小樂觀察到的實驗現象如圖丙所示。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逐漸變大的原因是 水汽化,大量水蒸氣進入氣泡;壓強減小 (寫出2點)。
【解答】解:(1)B燒杯加蓋實驗過程中熱量散失較少,縮短實驗時間;
(2)實驗中,是通過熱傳遞方式增加水的內能;由圖乙可知水溫到達99℃時,繼續(xù)吸熱溫度不變,故此時水的沸點為99℃;
(3)水沸騰時,整個容器中水溫相同,水內部不停的汽化,產生大量的水蒸氣進入氣泡,氣泡變大。這是氣泡變大的主要因素;其次,氣泡上升過程中,氣泡所在深度減小,氣泡受到的壓強減小,氣泡體積也在不斷變大。
故答案為:(1)熱量散失較少,縮短實驗時間;(2)熱傳遞;99;(3)水汽化,大量水蒸氣進入氣泡;壓強減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兰浩特市| 广州市| 曲靖市| 昌乐县| 襄城县| 邮箱| 申扎县| 启东市| 巴南区| 海丰县| 福安市| 高青县| 礼泉县| 吴川市| 隆林| 莲花县| 兴文县| 宁波市| 中山市| 城固县| 伊通| 台中县| 政和县| 化隆| 肃南| 和政县| 永年县| 宣威市| 资源县| 虎林市| 工布江达县| 土默特右旗| 大足县| 清丰县| 昌平区| 东光县| 海南省| 中卫市| 澳门| 普定县| 平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