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28 化學式、物質的分類【思維導圖】【知識點回顧】一、相對原子質量和相對分子質量考點1 知道相對原子質量和相對分子質量的概念 1.相對原子質量:原子的實際質量跟C-12原子質量的1/12相比后得出的________。相對原子質量與該原子的實際質量成________。2.相對分子質量:一個分子中各原子的________總和。考點2 查閱相對原子質量,根據化學式計算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 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方法:①查表得化學式中各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②根據算式計算。二、化學式考點3 認識常見物質的化學式;解釋化學式所表示的含義 1.化學式:用元素符號來表示________的式子。2.化學式表示的含義:①表示________;②表示這種物質的________;③表示組成物質的________;④表示這種物質的一個分子中所含的原子及原子的數量。考點4 根據化學式計算組成物質的元素的質量比 物質中各元素的質量比=(A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A元素的原子個數)∶(B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B元素的原子個數)∶……考點5 根據化學式計算組成物質的某元素的質量分數 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質量分數=×100%三、物質的分類考點6 根據物質的組成對常見物質進行分類 指認具體物質的類別 四、單質和化合物1.單質:由________組成的純凈物。如H2、O2等。2.化合物:由________組成的純凈物。如CO2、KMnO4等。氧化物:只有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如水(H2O)、二氧化碳(CO2)等。考點8 區別單質和化合物、認識常見的化合物單質和化合物的區別:組成元素是一種還是多種。單質 化合物宏觀組成 ________ ________微觀構成 由________構成的同一種分子 由________構成的同一種分子化學性質 不能發生分解反應 一定條件下可以發生分解反應五、純凈物和混合物純凈物是由________組成的,混合物是由________物質混合而成的。內容 混合物 純凈物概 念 宏 觀 由多種物質組成 由一種物質組成微 觀 分子構成的物質中,由不同分子構成 分子構成的物質中,由一種分子構成特性 1.________固定組成 2.沒有固定的性質,各種成分仍保持原物質的性質 1.具有固定組成 2.有固定的性質考點10 說明混合物分離的主要方法(過濾、蒸發)及操作要點 1.過濾過濾適用于液體與________液體的固體之間的分離,或溶解性不同的固體之間的分離。過濾操作要注意“________”。①“一貼”:濾紙________。②“二低”:濾紙邊緣略________漏斗邊緣;漏斗內液面略________濾紙邊緣。③“三靠”:漏斗最下端緊靠________;玻璃棒輕靠________一邊;燒杯輕靠________。2.蒸發蒸發適用于從溶液中分離固體溶質,如從食鹽水中分離出食鹽。3.飲用水凈化的方法飲用水凈化的方法有沉淀法、________和蒸餾法。粗鹽提純的步驟一般可分為:________、轉移。考點1 1.比值 正比 2.相對原子質量考點3 1.物質組成 2.某種物質 一個分子 元素種類考點6 純凈物 非金屬 酸考點7 1.同種元素 2.不同種元素考點8 同種元素 不同種元素 同種原子 不同種原子考點9 一種物質 兩種或多種 沒有考點10 1.不溶于 一貼二低三靠?、倬o貼漏斗內壁?、诘陀凇〉陀凇、蹮瓋缺凇∪龑訛V紙 玻璃棒 3.過濾法考點11 溶解、過濾、蒸發【例題精析】例1.(2018 溫州)茶葉中含有茶氨酸(C7H14O3N2),茶氨酸中各元素質量分數如圖所示。其中①表示的元素是( )A.碳 B.氫 C.氧 D.氮【解答】解:茶氨酸中碳、氫、氧、氮元素的質量比為:(12×7):(1×14):(16×3):(14×2)=84:14:48:28,可見其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而圖示中①所占質量分數最大,所以①表示的是碳元素。故選:A。例2.(2018 金華)如圖是微信熱傳的“苯寶寶表情包”,苯(化學式C6H6)、六氯苯(化學式C6Cl6)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苯分子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B.苯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小于10%C.六氯苯中碳氯兩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1D.六氯苯有6個碳原子和6個氯原子構成【解答】解:A.苯是由苯分子構成的,苯是由碳元素與氫元素組成的,故錯誤;B.苯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故正確;C.由六氯苯的化學式C6H6可知,其中碳元素和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2×6):(35.5×6)=12:35.5,故錯誤;D.六氯苯是由六氯苯分子構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故錯誤。故選:B。例3.(2021 嘉興)如圖所示為小嘉構建的甲、乙、丙、丁四種不同物質的關系圖,“﹣”表示相鄰的兩種物質能發生反應。若甲為鐵,乙、丙、丁分別是稀H2SO4、CuCl2溶液、NaOH溶液中的任意一種,則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br/>A.乙可能是CuCl2溶液 B.丙一定是NaOH溶液C.丁一定是稀H2SO4 D.丙不可能是稀H2SO4【解答】解:A、鐵能和氯化銅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銅,氯化銅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氯化鈉,氫氧化鈉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稀硫酸和鐵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因此乙可能是CuCl2溶液或稀硫酸,該選項說法正確;B、鐵不能和氫氧化鈉反應,因此丙一定是NaOH溶液,該選項說法正確;C、丁可以是氯化銅溶液,該選項說法不正確;D、如果丙是稀硫酸,則乙、丁的其中一種是氫氧化鈉,氫氧化鈉不能和鐵反應,因此丙不可能是稀H2SO4,該選項說法正確。故選:C。例4.(2021 寧波)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BaCl2、NaOH、Na2CO3、Na2SO4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為確定其成分,某興趣小組做了如圖所示實驗。則:(1)無色溶液A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是 氯化鈉 。(2)白色粉末的成分是 氯化鋇和碳酸鈉(或BaCl2、Na2CO3) 。【解答】解:白色固體溶于水,得到白色沉淀和無色溶液A,白色沉淀與硝酸反應會生成無色氣體和無色溶液B,說明白色沉淀為碳酸鹽沉淀,一定不含硫酸鋇沉淀,根據提供的物質、氯化鋇與碳酸鈉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鋇白色沉淀,則白色固體中一定含有碳酸鈉和氯化鋇,一定不含硫酸鈉;無色溶液A測得pH=7,說明顯中性,一定不存在氫氧化鈉。且碳酸鈉在反應中不能過量。(1)氯化鋇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氯化鈉,所以無色溶液A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是氯化鈉;(2)通過前邊的分析可知白色粉末的成分是氯化鋇和碳酸鈉(或BaCl2、Na2CO3)。故答案為:(1)氯化鈉;(2)氯化鋇和碳酸鈉(或BaCl2、Na2CO3)。例5.(2021 金華)學習了物質推斷專題內容后,科學研究小組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進行探究,步驟如下:①往鎂粉和氧化銅的混合物中加入過量稀硫酸,充分反應并過濾,得到濾渣甲和濾液A;②往滴有無色酚酞的氫氧化鈉和硝酸鋇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反應并過濾,得到沉淀乙和無色濾液B;③將濾液A和B充分混合后,得到沉淀丙和濾液C;④往濾液C中滴加氯化鋇溶液,沒有沉淀產生。回答下列問題:(1)步驟②中沉淀乙的化學式為 BaSO4?。?br/>(2)濾液C中除酚酞外,一定含有的溶質是 硝酸鎂、硝酸鈉和硝酸 。【解答】解:①稀硫酸和氧化銅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和鎂反應生成硫酸鎂和氫氣,鎂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鎂和銅,因此濾渣甲是銅,因硫酸過量,濾液A中含有硫酸鎂和硫酸,可能有硫酸銅(銅離子不一定全部析出為銅);②往滴有無色酚酞的氫氧化鈉和硝酸鋇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反應并過濾,得到沉淀乙和無色濾液B;氫氧化鈉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硫酸鈉和硝酸鋇反應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鋇和硝酸鈉,堿性溶液能夠使無色酚酞變紅,濾液B是無色說明一定不含氫氧根離子,溶液中一定有鈉離子、硝酸根離子,可能含鋇離子和硫酸根離子中的一種;③將濾液A和B充分混合后,得到沉淀丙和濾液C;硫酸根離子和鋇離子結合成白色沉淀,則濾液中一定含有鋇離子,不含硫酸根離子④往濾液C中滴加氯化鋇溶液,沒有沉淀產生;則濾液C中不含硫酸根離子,濾液C中一定含有鎂離子、氫離子、鈉離子和硝酸根離子,可能含鋇離子。根據以上分析:(1)步驟②中沉淀乙是硫酸根離子和鋇離子結合生成的BaSO4;故填:BaSO4;(2)濾液C中一定含有鎂離子、氫離子、鈉離子和硝酸根離子,可能含鋇離子,因此一定含有的溶質是硝酸鎂、硝酸鈉和硝酸;故填:硝酸鎂、硝酸鈉和硝酸;故填:硝酸鎂、硝酸鈉和硝酸。例6.(2021 臺州)嘌呤是合成DNA的主要物質,廣泛存在于細胞核中,嘌呤的化學式為C5H4N4,在人體內會被氧化成尿酸,血液中尿酸含量過高容易引起痛風。(1)嘌呤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120 。(2)嘌呤中碳元素和氫元素的質量比為 15:1 。【解答】解:(1)嘌呤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2×5+1×4+14×4=120;故填:120;(2)嘌呤中碳元素和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2×5):(1×4)=15:1;故填:15:1。例7.(2021 寧波)“青團”是寧波的一種傳統食物。在“青團”制作過程中,需要往糯米粉中添加艾草(或艾草汁)。艾草含有側柏蓮酮芳香油(C10H10O),側柏蓮酮芳香油是一種淡黃色液體,具有香脂香氣,所以“青團”具有獨特風味。(1)側柏蓮酮芳香油由 3 種元素組成。(2)7.3g側柏蓮酮芳香油中碳元素的質量為 6 g。(3)側柏蓮酮芳香油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的產物是 二氧化碳和水 。【解答】解:(1)由化學式可知,側柏蓮酮芳香油(C10H10O)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故填:3;(2)7.3g側柏蓮酮芳香油中碳元素的質量為7.3g6g;故填:6;(3)側柏蓮酮芳香油(C10H10O)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側柏蓮酮芳香油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的產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故填:二氧化碳和水。例8.(2020 臺州)碰碰香是一種常見的室內盆栽植物,因觸碰后可散發出令人舒適的香氣而得名,其香氣具有提神醒腦、驅避蚊蟲的作用。碰碰香的香味物質中含量最多的是檸檬烯,其化學式為C10H16.計算:①檸檬烯中碳元素、氫元素的質量比為 15:2 。②檸檬烯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是多少?(計算結果精確到0.1%)【解答】解:①檸檬烯中碳元素、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2×10):(1×16)=15:2。②檸檬烯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是100%≈88.2%。故答案為:15:2;②88.2%。【習題鞏固】一.選擇題(共9小題)1.圖中甲、乙、丙、丁是四種不同類別的物質,且相連物質之間均能發生化學反應。下列符合圖示要求的是( )物質 甲 乙 丙 丁A H2SO4 Ca(OH)2 BaCl2 Na2CO3B Cu AgNO3 Ca(OH)2 HClC P CH4 CO O2D FeCl3 SO2 HNO3 NaOH【解答】解:A、硫酸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硫酸鈉、水和二氧化碳,氫氧化鈣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氯化鋇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氯化鈉,但是碳酸鈉和氯化鋇都是鹽,故A錯誤;B、銅的金屬活動性排在氫的后面,不會與稀鹽酸反應,故B錯誤;C、磷、甲烷、一氧化碳都會與氧氣反應,但是磷和氧氣都是單質,故C錯誤;D、氯化鐵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鐵沉淀和氯化鈉,二氧化硫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亞硫酸鈉和水,硝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硝酸鈉和水,四種物質的類別不同,故D正確。故選:D。2.垃圾是“放錯了位置的資源”,中學生應該帶頭踐行垃圾分類。以下是小明在學校里產生的垃圾,其中分類和投放合理的是( ?。?br/>A.舊報紙屬于易腐垃圾,投放到不可回收垃圾桶B.戴過的口罩屬于可回收垃圾,投放到可回收垃圾桶C.香蕉皮屬于易腐垃圾,投放到易腐垃圾桶D.用舊的干電池屬于有害垃圾,投放到可回收垃圾桶【解答】解:A、舊報紙屬于可回收垃圾,A不合理;B、戴過的口罩需要消毒處理,不是可回收垃圾,B不合理;C、香蕉皮屬于易腐垃圾,需要投放到易腐垃圾桶,C合理;D、舊電池需要進行無汞化處理,不是可回收垃圾,D不合理;故選:C。3.如圖是A、B、C、D、E五種不同類別物質卡片組成的“化學拼圖”,相鄰兩張卡片所標的物質(或其溶液)間能發生反應。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C+E發生置換反應B.若B為氫氣,與E反應可生成新的單質C.A+C、C+D、A+D兩兩反應一定能生成鹽和水D.若E能與D發生化學反應,則E一定是CO2【解答】解:A、C與E反應是氧化物和酸反應,生成鹽和水,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兩種新的化合物,屬于復分解反應,故A錯;B、若B為氫氣,與E反應可生成新的單質,例如氫氣與氧化銅在加熱的條件下,反應生成銅和水,故B正確;C、A+C反應生成新酸和新鹽、C+D反應生成鹽和水、A+D反應生成新堿和新鹽,故C錯;D、若E能與D發生化學反應,則E不一定是CO2,可以是二氧化硫等物質,故D錯。故選:B。4.鑒別下列各組物質的方法不可行的是( )選項 A B C D物質 食鹽和純堿 滌綸和羊毛纖維 空氣和二氧化碳 鐵粉和氧化銅方法 觀察顏色 點燃,聞氣味 伸入燃著的木條,觀察 加入稀鹽酸,觀察【解答】解:A、食鹽和純堿都是白色固體,觀察顏色的方法不能鑒別,故A錯誤;B、羊毛纖維點燃會產生燒焦羽毛氣味的氣體,滌綸點燃會生成燒焦羽毛氣味的氣體,現象不同,可以鑒別,故B正確;C、取樣品,伸入燃著的木條,木條熄滅的是二氧化碳,燃燒情況不變的是空氣,現象不同,可以鑒別,故C正確;D、取樣品,加入稀鹽酸,有氣泡產生的是鐵粉,固體溶解,溶液變成藍色的是氧化銅,現象不同,可以鑒別,故D正確。故選:A。5.下列各組物質的鑒別方法錯誤的是( ?。?br/>A.CaCl2、CaCO3:加水,觀察能否被水溶解B.CO2、O2:用燃著的木條檢驗,觀察木條的燃燒情況C.濃H2SO4、稀H2SO4:打開瓶蓋,觀察是否有白霧D.CaO、NH4NO3:向分別裝有兩種藥品的燒杯中加水,用手感知燒杯外壁的溫度【解答】解:A.CaCl2能溶于水,CaCO3不溶于水,則加水,觀察能否被水溶解可以鑒別,故A正確;B.CO2不支持燃燒,不燃燒,O2支持燃燒,則將燃著的木條伸入氣體中,熄滅的為CO2,燃得更旺的是O2,故B正確;C.濃H2SO4具有吸水性,濃H2SO4、稀H2SO4都不具有揮發性,濃H2SO4、稀H2SO4的打開瓶蓋,都沒有白霧,故C錯誤;D.CaO與水反應放熱,NH4NO3溶于水吸熱,則向分別裝有兩種藥品的燒杯中加水,用手感知燒杯外壁的溫度溫度變化能鑒別,故D正確;故選:C。6.分類是科學的重要思想和方法,如圖可表示純凈物、單質、化合物、氧化物之間的關系,若整個大圓圈表示純凈物,則下列物質中屬于Z范圍的是( ?。?br/>A.臭氧 B.小蘇打 C.氧化鈣 D.酒精【解答】解:純凈物按組成元素的多少,可以分為單質和化合物,若整個大圓圈表示純凈物,X為單質,Y為化合物,Z為氧化物。A、臭氧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單質,故選項錯誤。B、小蘇打是碳酸氫鈉的俗稱,是由鈉、氫、碳、氧四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不屬于氧化物,故選項錯誤。C、氧化鈣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且有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氧化物,故選項正確。D、酒精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不屬于氧化物,故選項錯誤。故選:C。7.符合下列轉化關系的物質甲是( ?。?br/>A.Zn B.MgO C.Fe2O3 D.CuO【解答】解:A、鋅能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鋅溶液和氫氣,氯化鋅與硝酸銀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銀沉淀和硝酸鋅,鐵的位置排在鋅的后面,不能與鐵發生置換反應,故選項錯誤。B、氧化鎂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水,氯化鎂與硝酸銀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銀沉淀和硝酸鎂,鐵的位置排在鎂的后面,不能與鐵發生置換反應,故選項錯誤。C、氧化鐵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氯化鐵與硝酸銀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銀沉淀和硝酸鐵,硝酸鐵與鐵反應生成硝酸亞鐵,硝酸亞鐵與氧氣不反應,故選項錯誤。D、氧化銅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銅和水,氯化銅與硝酸銀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銀沉淀和硝酸銅,鐵與硝酸銅溶液反應生成硝酸亞鐵溶液和銅,銅在氧氣中加熱生成氧化銅,故選項正確。故選:D。8.形成酸雨原因之一的氮氧化合物是氮、氧兩種元素形成的多種化合物的總稱,如NO2、N2O3、NO、N2O等,若將以上四種物質所含氮元素的質量分數繪制成統計圖,則②表示的物質是( ?。?br/>A.NO2 B.N2O3 C.NO D.N2O【解答】解:首先將氮的四種氧化物N2O、NO、N2O3、NO2進行變形,得到N2O、N2O2、N2O3、N2O4,變形后氮原子個數相等,氧原子個數依次增加,所以含氮量(氮元素質量分數)依次降低。②中,氮元素的含量居第二,所以該物質是NO。故選:C。9.已知一個SO2分子的質量為n千克,一個SO3分子的質量為m千克(假設兩種分子中都具有相同硫原子和氧原子)。若以一個硫原子質量的作為標準,可計算出SO2的式量為( )A. B. C. D.【解答】解:1個氧原子的質量為:(m﹣n)kg;則1個硫原子的質量為:n﹣2(m﹣n)kg=(3n﹣2m)kg;若以硫原子質量的作為原子質量的標準,則硫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32;氧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根據相對分子的質量為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之和,所以SO2的相對分子質量為:32+2。故選:C。二.填空題(共7小題)10.有一包白色固體可能含有碳酸鈣、氫氧化鈣、碳酸鈉中的一種或幾種。小明同學為探究其成分設計并完成了如圖實驗:(1)操作1是 過濾 。(2)步驟②的現象中出現了氣泡,請判斷原白色固體一定含有的成分是 碳酸鈉 。【解答】解:碳酸鈣難溶于水,氫氧化鈣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白色固體加入足量的水溶解,得到白色固體和無色溶液,所以白色固體是碳酸鈣,碳酸鈣可能是樣品中的,也可能是碳酸鈉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的,(1)經過操作1得到了白色固體和無色溶液,所以操作1是過濾;(2)步驟②的現象中出現了氣泡,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原白色固體一定含有的成分是碳酸鈉。故答案為:(1)過濾;(2)碳酸鈉。11.“化學列車”的五節車廂分別乘坐了如圖所示的五種物質,其中A是一種常見氣體單質?!啊北硎鞠噜徿噹形镔|從左至右的轉化關系。請回答下列問題:(1)A是 氧氣 。(2)寫出上述轉化關系中Na2CO3轉化為NaOH的化學方程式 Na2CO3+Ca(OH)2═CaCO3↓+2NaOH 。(3)“旅客”能上車的條件是:與門兩邊車廂中的物質都能反應?!奥每汀毕×蛩峥梢詮摹? 號門上車。【解答】解:(1)A是氧氣,是因為氧氣是氣體單質,點燃條件下和碳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故填:氧氣。(2)Na2CO3轉化為NaOH:碳酸鈉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Na2CO3+Ca(OH)2═CaCO3↓+2NaOH。故填:Na2CO3+Ca(OH)2═CaCO3↓+2NaOH。(3)“旅客”稀硫酸可以從3號門上車,是因為稀硫酸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硫酸鈉、水和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故填:3。12.有一包白色固體,可能含有Ba(NO3)2、K2SO4、KOH、MgCl2中的一種或幾種。①取少量樣品放入燒杯中,加足量水溶解,有白色沉淀產生;②向燒杯中滴加稀鹽酸至過量,沉淀的量與加入鹽酸體積的關系如圖所示。(1)下列分析推斷正確的 AB 。A.白色固體中一定只存在KOH、MgCl2B.AB段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KOH+HCl═KCl+H2OC.BC段沉淀溶解,說明沉淀中不存在BaSO4D.BC段可觀察的現象是:沉淀溶解并產生氣泡(2)加入鹽酸至D點時溶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質是 氯化鎂、氯化鉀、硝酸鉀和氯化氫 。【解答】解:①取少量樣品放入燒杯中,加足量水溶解,有白色沉淀產生;說明含有硫酸鋇或氫氧化化鎂,從而得出硝酸鋇與硫酸鉀或者氯化鎂與氫氧化鉀存在至少一組;②向燒杯中滴加稀鹽酸至過量,沉淀的量與加入鹽酸體積的關系如圖所示。沉淀質量一開始不變,隨后部分溶解,說明沉淀為氫氧化鎂與硫酸鋇混合物,因此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氫氧化鉀、氯化鎂、硝酸鋇和硫酸鉀,則白色固體一定含有硝酸鋇、硫酸鉀、氫氧化鉀和氯化鎂;(1)A、由上述分析可知,白色固體中一定只存在KOH、MgCl2,選項A錯誤;B.AB段沉淀不發生變化,加入稀鹽酸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KOH+HCl═KCl+H2O,故選項B正確;C.BC段沉淀溶解,說明沉淀中含有氫氧化鎂,不能說明沉淀不存在BaSO4,故選項C錯誤;D.BC段可觀察的現象是:沉淀溶解,沒有氣泡產生,故選項D錯誤;故選:B;(2)第一步反應中硫酸鉀和硝酸鋇反應生成的硝酸鉀。加入鹽酸至D點時溶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質是氯化鎂、氯化鉀、硝酸鉀和過量的氯化氫;故填:氯化鎂、氯化鉀、硝酸鉀和氯化氫。13.有一包白色固體樣品,可能含碳酸鈉、硫酸鈉、氯化鈉、氫氧化鈉中的一種或幾種。小科同學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實驗:步驟I:取少量固體樣品置于燒杯中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步驟Ⅱ:繼續向燒杯中滴加稀鹽酸并不斷攪拌,燒杯內固體質量隨加入稀鹽酸質量的變化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BC段觀察到的現象是 固體部分溶解并有氣泡產生 。(2)C點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是 NaCl、BaCl2?。ㄌ罨瘜W式)(3)根據以上信息可以確定白色固體樣品中一定含有 NaOH、Na2CO3、Na2SO4?。ㄌ罨瘜W式)。【解答】解:硫酸鈉和氯化鋇反應會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鋇沉淀,碳酸鈉和氯化鋇反應會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鋇沉淀,取少量固體樣品于燒杯中,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繼續向燒杯中滴加稀鹽酸并不斷攪拌,燒杯內固體質量隨加入稀鹽酸質量的逐漸減小,但是減小到一定的數值,不再變化,所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硫酸鈉、碳酸鈉,生成的沉淀一定是硫酸鋇沉淀、碳酸鋇沉淀,所以(1)BC段觀察到的現象是:固體部分溶解并有氣泡產生;(2)C點時,加入的鹽酸是剛好的,生成碳酸鋇、硫酸鋇沉淀時,也會生成氯化鈉,碳酸鋇和鹽酸反應生成了氯化鋇,所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是NaCl、BaCl2。(3)由上述分析可知,原白色固體中一定含有氫氧化鈉、碳酸鈉、硫酸鈉;故答案為:(1)固體部分溶解并有氣泡產生;(2)NaCl、BaCl2。(3)NaOH、Na2CO3、Na2SO4。14.A、B、C、D、E為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其中A、C為金屬單質,E為非金屬單質,如圖是它們之間的相互轉化關系.請回答:(1)C的化學式為 Fe??;(2)寫出物質E和B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CuO+H2Cu+H2O?。?br/>【解答】解:(1)A、B、C、D、E為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A為紅色金屬單質,所以A為銅,銅和氧氣加熱會生成氧化銅,所以B為氧化銅,B與過量的硫酸反應生成的X溶液為硫酸和硫酸銅溶液,X溶液和C反應生成了淺綠色溶液、銅和無色氣體E,所以C為鐵單質,亞鐵離子在溶液中顯淺綠色,所以D為硫酸亞鐵,鐵和硫酸反應會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所以E為氫氣,經過驗證,推出的各種物質均滿足題中的轉化關系,推導正確,所以C為Fe;(2)通過推導可知,E是氫氣,B是氧化銅,氧化銅和氫氣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銅和水,化學方程式為:CuO+H2Cu+H2O.故答案為:(1)Fe;(2)CuO+H2Cu+H2O.15.2021新春之際,為了鞏固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成果,許多在外工作的人員沒有回老家,而是在外就地過年,為了預防病毒要勤洗手、勤消毒、出門一定戴好口罩、勤鍛煉提高免疫力;消毒可以用75%酒精溶液(酒精的化學式為C2H5OH)。(1)酒精中氫、氧元素的質量比是 3:8 。(2)專家建議出門戴好口罩,從預防傳染病的措施分析,這屬于 切斷傳播途徑 。【解答】解:(1)C2H5OH中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6):16=3:8;(2)專家建議普通人應保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加強體育鍛煉,這從預防傳染病的措施分析,屬于保護易感人群;要求外出戴口罩,這從預防傳染病的措施分析,屬于切斷傳播途徑。故答案為:(1)3:8;(2)切斷傳播途徑。16.一瓶未貼標簽的粉末狀常見金屬R,為了測定R的相對原子質量,準確稱取一定量金屬粉末,在坩堝內加熱使其完全氧化,冷卻后再稱重,重復試驗,獲得如表數據.請回答:試驗次數 金屬質量(g) 金屬氧化物質量(g)1 45.0 84.92 45.0 85.13 45.0 85.0平均值 45.0 m(1)表格中m= 85?。?br/>(2)該金屬氧化物中,R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為 9:8?。?br/>(3)已知R的化合價為+3價,氧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6,則R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27?。?br/>【解答】解:(1)通過計算可知,平均值為:85g;(2)金屬元素質量是45g,所以氧元素質量是85g﹣45g=40g,所以R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為9:8;(3)設R的相對原子質量為x,所以(2x):(3×16)=9:8所以x=27.故答案為:(1)85;(2)9:8;(3)27.三.計算題(共3小題)17.奧司他韋(C16H28N2O4)可抑制流感病毒在人體內的傳播,起到治療流行性感冒的作用。(1)每個奧司他韋分子是由 50 個原子構成的;(2)奧司他韋中氮、氧元素的質量比為 7:16?。?br/>(3)31.2g奧司他韋中含有氫元素的質量為 2.8 g。【解答】解:(1)由化學式可知,1個奧司他韋分子是由16個碳原子、28個氫原子、2個氮原子和4個氧原子構成的,共含50個原子;故填:50;(2)奧司他韋中氮、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4×2):(16×4)=7:16;故填:7:16;(3)31.2g奧司他韋中含有氫元素的質量為31.2g2.8g;故填:2.8。18.芹菜中的芹黃素(C15H10O5)具有抗腫瘤、抗病毒等生物學活性。(1)芹黃素(C15H10O5)中碳、氫、氧的原子個數比為 3:2:1 。(2)芹黃素(C15H10O5)的相對分子質量是 270 。(3)2.7g芹黃素(C15H10O5)中含碳元素的質量是 1.8g 。【解答】解:(1)由化學式可知,芹黃素(C15H10O5)中碳、氫、氧的原子個數比為15:10:5=3:2:1;故填:3:2:1;(2)芹黃素(C15H10O5)的相對分子質量是12×15+1×10+16×5=270,故填:270;(3)2.7g芹黃素(C15H10O5)中含碳元素的質量是2.7g1.8g;故填:1.8g。19.傳統中藥“金銀花”的有效成分“綠原酸”具有抗菌殺毒的作用,其分子式為C16HxO9。已知綠原酸的相對分子質量為354,請你計算:(1)C16HxO9中x= 18 。(2)“綠原酸”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為 4:3 。【解答】解:(1)綠原酸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2×16+x×1+16×9=354,解得x=18;(2)“綠原酸”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16):(16×9)=4:3。故答案為:(1)18;(2)4:3。四.解答題(共3小題)20.“溫州魚丸”是我市傳統名點,被評為“中華名小吃”。魚丸湯中往往加入米醋等調味品。米醋中含有醋酸(CH3COOH),醋酸中碳、氫元素質量比為 6:1 。【解答】解:醋酸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2×2):(1×4)=6:1。故填:6:1。21.可樂是一種碳酸飲料,由水、二氧化碳、蔗糖等物質組成。經常過量飲用可樂易導致肥胖。(1)蔗糖的化學式是C12H22O11,蔗糖中碳元素和氫元素的質量比為 72:11 。(2)成人每天攝入的糖分超過25克就容易導致肥胖。可樂中糖分的質量分數約為10%,則飲用 250 克可樂就相當于攝入了25克糖分。【解答】解:(1)蔗糖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12×12):(1×22)=72:11;故填:72:11;(2)可樂的質量為:25g÷10%=250g。故填:250。22.將一植物放在密閉的玻璃罩內,置于室外進行培養,用CO2濃度測定儀測得該玻璃罩內CO2濃度的變化情況,繪成如圖曲線,請據此回答植物光合作用最初制造的是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是 40% 。【解答】解:葡萄糖(C6H12O6)由C、H、O三種元素組成,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40%。故答案為:40%。專題28 化學式、物質的分類【思維導圖】【知識點回顧】一、相對原子質量和相對分子質量考點1 知道相對原子質量和相對分子質量的概念 1.相對原子質量:原子的實際質量跟C-12原子質量的1/12相比后得出的________。相對原子質量與該原子的實際質量成________。2.相對分子質量:一個分子中各原子的________總和。考點2 查閱相對原子質量,根據化學式計算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 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方法:①查表得化學式中各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②根據算式計算。二、化學式考點3 認識常見物質的化學式;解釋化學式所表示的含義 1.化學式:用元素符號來表示________的式子。2.化學式表示的含義:①表示________;②表示這種物質的________;③表示組成物質的________;④表示這種物質的一個分子中所含的原子及原子的數量。考點4 根據化學式計算組成物質的元素的質量比 物質中各元素的質量比=(A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A元素的原子個數)∶(B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B元素的原子個數)∶……考點5 根據化學式計算組成物質的某元素的質量分數 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質量分數=×100%三、物質的分類考點6 根據物質的組成對常見物質進行分類 指認具體物質的類別 四、單質和化合物1.單質:由________組成的純凈物。如H2、O2等。2.化合物:由________組成的純凈物。如CO2、KMnO4等。氧化物:只有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如水(H2O)、二氧化碳(CO2)等。考點8 區別單質和化合物、認識常見的化合物單質和化合物的區別:組成元素是一種還是多種。單質 化合物宏觀組成 ________ ________微觀構成 由________構成的同一種分子 由________構成的同一種分子化學性質 不能發生分解反應 一定條件下可以發生分解反應五、純凈物和混合物純凈物是由________組成的,混合物是由________物質混合而成的。內容 混合物 純凈物概 念 宏 觀 由多種物質組成 由一種物質組成微 觀 分子構成的物質中,由不同分子構成 分子構成的物質中,由一種分子構成特性 1.________固定組成 2.沒有固定的性質,各種成分仍保持原物質的性質 1.具有固定組成 2.有固定的性質考點10 說明混合物分離的主要方法(過濾、蒸發)及操作要點 1.過濾過濾適用于液體與________液體的固體之間的分離,或溶解性不同的固體之間的分離。過濾操作要注意“________”。①“一貼”:濾紙________。②“二低”:濾紙邊緣略________漏斗邊緣;漏斗內液面略________濾紙邊緣。③“三靠”:漏斗最下端緊靠________;玻璃棒輕靠________一邊;燒杯輕靠________。2.蒸發蒸發適用于從溶液中分離固體溶質,如從食鹽水中分離出食鹽。3.飲用水凈化的方法飲用水凈化的方法有沉淀法、________和蒸餾法。粗鹽提純的步驟一般可分為:________、轉移。【例題精析】例1.(2018 溫州)茶葉中含有茶氨酸(C7H14O3N2),茶氨酸中各元素質量分數如圖所示。其中①表示的元素是( )A.碳 B.氫 C.氧 D.氮例2.(2018 金華)如圖是微信熱傳的“苯寶寶表情包”,苯(化學式C6H6)、六氯苯(化學式C6Cl6)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br/>A.苯分子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B.苯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小于10%C.六氯苯中碳氯兩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1D.六氯苯有6個碳原子和6個氯原子構成例3.(2021 嘉興)如圖所示為小嘉構建的甲、乙、丙、丁四種不同物質的關系圖,“﹣”表示相鄰的兩種物質能發生反應。若甲為鐵,乙、丙、丁分別是稀H2SO4、CuCl2溶液、NaOH溶液中的任意一種,則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A.乙可能是CuCl2溶液 B.丙一定是NaOH溶液C.丁一定是稀H2SO4 D.丙不可能是稀H2SO4例4.(2021 寧波)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BaCl2、NaOH、Na2CO3、Na2SO4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為確定其成分,某興趣小組做了如圖所示實驗。則:(1)無色溶液A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是 。(2)白色粉末的成分是 。例5.(2021 金華)學習了物質推斷專題內容后,科學研究小組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進行探究,步驟如下:①往鎂粉和氧化銅的混合物中加入過量稀硫酸,充分反應并過濾,得到濾渣甲和濾液A;②往滴有無色酚酞的氫氧化鈉和硝酸鋇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反應并過濾,得到沉淀乙和無色濾液B;③將濾液A和B充分混合后,得到沉淀丙和濾液C;④往濾液C中滴加氯化鋇溶液,沒有沉淀產生。回答下列問題:(1)步驟②中沉淀乙的化學式為 ??;(2)濾液C中除酚酞外,一定含有的溶質是 。例6.(2021 臺州)嘌呤是合成DNA的主要物質,廣泛存在于細胞核中,嘌呤的化學式為C5H4N4,在人體內會被氧化成尿酸,血液中尿酸含量過高容易引起痛風。(1)嘌呤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2)嘌呤中碳元素和氫元素的質量比為 。例7.(2021 寧波)“青團”是寧波的一種傳統食物。在“青團”制作過程中,需要往糯米粉中添加艾草(或艾草汁)。艾草含有側柏蓮酮芳香油(C10H10O),側柏蓮酮芳香油是一種淡黃色液體,具有香脂香氣,所以“青團”具有獨特風味。(1)側柏蓮酮芳香油由 種元素組成。(2)7.3g側柏蓮酮芳香油中碳元素的質量為 g。(3)側柏蓮酮芳香油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的產物是 。例8.(2020 臺州)碰碰香是一種常見的室內盆栽植物,因觸碰后可散發出令人舒適的香氣而得名,其香氣具有提神醒腦、驅避蚊蟲的作用。碰碰香的香味物質中含量最多的是檸檬烯,其化學式為C10H16.計算:①檸檬烯中碳元素、氫元素的質量比為 。②檸檬烯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是多少?(計算結果精確到0.1%)【習題鞏固】一.選擇題(共9小題)1.圖中甲、乙、丙、丁是四種不同類別的物質,且相連物質之間均能發生化學反應。下列符合圖示要求的是( ?。?br/>物質 甲 乙 丙 丁A H2SO4 Ca(OH)2 BaCl2 Na2CO3B Cu AgNO3 Ca(OH)2 HClC P CH4 CO O2D FeCl3 SO2 HNO3 NaOHA.A B.B C.C D.D2.垃圾是“放錯了位置的資源”,中學生應該帶頭踐行垃圾分類。以下是小明在學校里產生的垃圾,其中分類和投放合理的是( )A.舊報紙屬于易腐垃圾,投放到不可回收垃圾桶B.戴過的口罩屬于可回收垃圾,投放到可回收垃圾桶C.香蕉皮屬于易腐垃圾,投放到易腐垃圾桶D.用舊的干電池屬于有害垃圾,投放到可回收垃圾桶3.如圖是A、B、C、D、E五種不同類別物質卡片組成的“化學拼圖”,相鄰兩張卡片所標的物質(或其溶液)間能發生反應。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C+E發生置換反應B.若B為氫氣,與E反應可生成新的單質C.A+C、C+D、A+D兩兩反應一定能生成鹽和水D.若E能與D發生化學反應,則E一定是CO24.鑒別下列各組物質的方法不可行的是( ?。?br/>選項 A B C D物質 食鹽和純堿 滌綸和羊毛纖維 空氣和二氧化碳 鐵粉和氧化銅方法 觀察顏色 點燃,聞氣味 伸入燃著的木條,觀察 加入稀鹽酸,觀察A.A B.B C.C D.D5.下列各組物質的鑒別方法錯誤的是( ?。?br/>A.CaCl2、CaCO3:加水,觀察能否被水溶解B.CO2、O2:用燃著的木條檢驗,觀察木條的燃燒情況C.濃H2SO4、稀H2SO4:打開瓶蓋,觀察是否有白霧D.CaO、NH4NO3:向分別裝有兩種藥品的燒杯中加水,用手感知燒杯外壁的溫度6.分類是科學的重要思想和方法,如圖可表示純凈物、單質、化合物、氧化物之間的關系,若整個大圓圈表示純凈物,則下列物質中屬于Z范圍的是( ?。?br/>A.臭氧 B.小蘇打 C.氧化鈣 D.酒精7.符合下列轉化關系的物質甲是( )A.Zn B.MgO C.Fe2O3 D.CuO8.形成酸雨原因之一的氮氧化合物是氮、氧兩種元素形成的多種化合物的總稱,如NO2、N2O3、NO、N2O等,若將以上四種物質所含氮元素的質量分數繪制成統計圖,則②表示的物質是( ?。?br/>A.NO2 B.N2O3 C.NO D.N2O9.已知一個SO2分子的質量為n千克,一個SO3分子的質量為m千克(假設兩種分子中都具有相同硫原子和氧原子)。若以一個硫原子質量的作為標準,可計算出SO2的式量為( ?。?br/>A. B. C. D.二.填空題(共7小題)10.有一包白色固體可能含有碳酸鈣、氫氧化鈣、碳酸鈉中的一種或幾種。小明同學為探究其成分設計并完成了如圖實驗:(1)操作1是 。(2)步驟②的現象中出現了氣泡,請判斷原白色固體一定含有的成分是 。11.“化學列車”的五節車廂分別乘坐了如圖所示的五種物質,其中A是一種常見氣體單質?!啊北硎鞠噜徿噹形镔|從左至右的轉化關系。請回答下列問題:(1)A是 。(2)寫出上述轉化關系中Na2CO3轉化為NaOH的化學方程式 。(3)“旅客”能上車的條件是:與門兩邊車廂中的物質都能反應。“旅客”稀硫酸可以從 號門上車。12.有一包白色固體,可能含有Ba(NO3)2、K2SO4、KOH、MgCl2中的一種或幾種。①取少量樣品放入燒杯中,加足量水溶解,有白色沉淀產生;②向燒杯中滴加稀鹽酸至過量,沉淀的量與加入鹽酸體積的關系如圖所示。(1)下列分析推斷正確的 。A.白色固體中一定只存在KOH、MgCl2B.AB段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KOH+HCl═KCl+H2OC.BC段沉淀溶解,說明沉淀中不存在BaSO4D.BC段可觀察的現象是:沉淀溶解并產生氣泡(2)加入鹽酸至D點時溶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質是 。13.有一包白色固體樣品,可能含碳酸鈉、硫酸鈉、氯化鈉、氫氧化鈉中的一種或幾種。小科同學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實驗:步驟I:取少量固體樣品置于燒杯中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步驟Ⅱ:繼續向燒杯中滴加稀鹽酸并不斷攪拌,燒杯內固體質量隨加入稀鹽酸質量的變化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BC段觀察到的現象是 。(2)C點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是 ?。ㄌ罨瘜W式)(3)根據以上信息可以確定白色固體樣品中一定含有 ?。ㄌ罨瘜W式)。14.A、B、C、D、E為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其中A、C為金屬單質,E為非金屬單質,如圖是它們之間的相互轉化關系.請回答:(1)C的化學式為 ??;(2)寫出物質E和B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br/>15.2021新春之際,為了鞏固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成果,許多在外工作的人員沒有回老家,而是在外就地過年,為了預防病毒要勤洗手、勤消毒、出門一定戴好口罩、勤鍛煉提高免疫力;消毒可以用75%酒精溶液(酒精的化學式為C2H5OH)。(1)酒精中氫、氧元素的質量比是 。(2)專家建議出門戴好口罩,從預防傳染病的措施分析,這屬于 。16.一瓶未貼標簽的粉末狀常見金屬R,為了測定R的相對原子質量,準確稱取一定量金屬粉末,在坩堝內加熱使其完全氧化,冷卻后再稱重,重復試驗,獲得如表數據.請回答:試驗次數 金屬質量(g) 金屬氧化物質量(g)1 45.0 84.92 45.0 85.13 45.0 85.0平均值 45.0 m(1)表格中m= ?。?br/>(2)該金屬氧化物中,R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為 ?。?br/>(3)已知R的化合價為+3價,氧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6,則R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br/>三.計算題(共3小題)17.奧司他韋(C16H28N2O4)可抑制流感病毒在人體內的傳播,起到治療流行性感冒的作用。(1)每個奧司他韋分子是由 個原子構成的;(2)奧司他韋中氮、氧元素的質量比為 ;(3)31.2g奧司他韋中含有氫元素的質量為 g。18.芹菜中的芹黃素(C15H10O5)具有抗腫瘤、抗病毒等生物學活性。(1)芹黃素(C15H10O5)中碳、氫、氧的原子個數比為 。(2)芹黃素(C15H10O5)的相對分子質量是 。(3)2.7g芹黃素(C15H10O5)中含碳元素的質量是 。19.傳統中藥“金銀花”的有效成分“綠原酸”具有抗菌殺毒的作用,其分子式為C16HxO9。已知綠原酸的相對分子質量為354,請你計算:(1)C16HxO9中x= 。(2)“綠原酸”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為 。四.解答題(共3小題)20.“溫州魚丸”是我市傳統名點,被評為“中華名小吃”。魚丸湯中往往加入米醋等調味品。米醋中含有醋酸(CH3COOH),醋酸中碳、氫元素質量比為 。21.可樂是一種碳酸飲料,由水、二氧化碳、蔗糖等物質組成。經常過量飲用可樂易導致肥胖。(1)蔗糖的化學式是C12H22O11,蔗糖中碳元素和氫元素的質量比為 。(2)成人每天攝入的糖分超過25克就容易導致肥胖??蓸分刑欠值馁|量分數約為10%,則飲用 克可樂就相當于攝入了25克糖分。22.將一植物放在密閉的玻璃罩內,置于室外進行培養,用CO2濃度測定儀測得該玻璃罩內CO2濃度的變化情況,繪成如圖曲線,請據此回答植物光合作用最初制造的是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是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專題28 化學式、物質的分類(原卷版).docx 專題28 化學式、物質的分類(解析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