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4章 第3節 微生物(1)真菌一、教學設計《真菌》是上教版初中第二冊第4章《生物的類群》第3節《微生物》第1課時的內容。是繼學生學習了第1節《植物》、第2節《動物》之后的內容。其中,對真菌的認識學為B級,觀察青霉和酵母菌的基本方法學為A級。微生物與動植物不同,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沒有充分的認知體驗,大部分學生除了知道其小、多之外沒有更多的認識。因此,學習真菌,除了引導他們與生活相聯系,我認為要借助顯微鏡,充分地進行觀察和分析,從對真菌的感性認識過渡到理解層面,以動促學,幫助學生一起總結真菌特點,從而加深對真菌的理解。本節課的設計思路明線是通過 “酵母菌”和“青霉”形態結構、營養方式及生殖方式的列表對比,總結真菌的一般特點。暗線是通過尋找蘑菇等屬于大型真菌的原因。明暗線交叉,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青霉等腐生微生物的拓展思考是引導學生擺脫一般的認識和思維局限,能夠更開闊地認識微生物。二、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 通過酵母及青霉形態結構、營養方式、生殖方式比較總結,學生能夠掌握真菌的主要特征。2. 通過臨時裝片制作及顯微鏡觀察,學生能夠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過程與方法:在觀察酵母及青霉的裝片過程中,學生能夠了解觀察和描述微生物的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生活中的真菌介紹及拓展思考,學生能夠逐步認識微生物與人類的關系。三、重點和難點重點:通過酵母及青霉形態結構、營養方式、生殖方式比較總結,學生能夠掌握真菌的主要特征。難點:在觀察酵母及青霉的裝片過程中,學生能夠了解觀察和描述微生物的方法。四、教學準備PPt、顯微鏡、酵母菌培養液、青霉裝片、載玻片、蓋玻片、鑷子、吸水紙等五、教學過程教學內容 教師行為 學生行為 教學說明引入 出示蘑菇圖片:非動物非植物它屬于微生物中的真菌,是大型真菌。引出課題。 思考、判斷蘑菇屬于哪一類生物 大部分學生會認為蘑菇屬于植物。從認知沖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酵母菌的特點 1、觀察顯微結構2、酵母菌結構講解3、酵母菌的營養方式(與植物細胞對比)4、播放視頻并講解酵母菌的生殖方式(兩種) 制作臨時裝片,觀察并描述酵母顯微結構觀察、比較得出酵母的營養方式觀看視頻,思考酵母的生殖方式 酵母菌的特點采用顯微觀察,結構對比等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學會觀察、比較從而嘗試得出結論。青霉的特點 1、觀察顏色2、觀察顯微結構3、青霉結構講解4、青霉的營養方式5、青霉的生殖方式 1、觀察裝片,描述青霉特點2、思考并推測青霉的營養方式3、思考并推測青霉的生殖方式 通過提問,推動學生嘗試觀察和推測來尋找答案,得出青霉的特點。真菌的特點 比較總結酵母菌及青霉的共同點,概括出真菌的主要特征。 填表、思考、總結 通過列表找相同點,從而總結出真菌的一般特點。大型真菌 重新出示蘑菇圖片推測蘑菇的特點閱讀資料,了解蘑菇歸于真菌的原因。其他幾種大型真菌介紹 再思考、推測和閱讀 引導學生嘗試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合理的推測,從而解開上課初的疑惑。拓展思考(課后) 像青霉這類以孢子繁殖(孢子很輕,容易在空氣中飄蕩),腐生的微生物很容易使食品、衣物等腐爛變質,那他們的存在有沒有積極的意義? 思考并主動查找資料 引導學生能夠用更開闊的思路去認識微生物,也為之后”微生物與人類的關系”學習鋪墊。六、教學反思“對于青霉等腐生微生物的拓展思考”本來設計目的是引導學生擺脫一般的認識和思維局限,能夠更開闊地認識微生物。課堂上真是激發出了學生的興趣,頭腦風暴,思路開闊,而且能正反舉例論證。將課推向了高潮!4.3微生物(1)學習單班級______姓名_______活動1:制作酵母菌臨時裝片并顯微觀察注意:1、取一滴酵母菌培養液,之后請將培養液放于安全位置2、先選取10×10找到清晰物象3、再進行10×40放大觀察小任務:1、描述酵母的形態 2、判斷單細胞還是多細胞活動2:青霉裝片顯微觀察活動3:填寫表格并找出共同點(用筆圈出),并嘗試總結真菌特點真菌種類 菌落顏色 形態結構 營養方式 生殖方式酵母菌 _____(單/多)細胞_____(有/無)細胞核_____(有/無)葉綠素青霉 _____(單/多)細胞_____(有/無)細胞核_____(有/無)葉綠素真菌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1、先選取10×10找到清晰物象2、再進行10×40放大觀察小任務:1、描述所見結構的形態 2、判斷單細胞還是多細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