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微生物一、設計思路微生物是繼植物、動物兩大類群以后學習的第三大類群。本節內容的學習引導學生由宏觀到微觀,逐步認識身邊的生物類群,理解微生物的多樣性以及與人類、自然的關系,為后面章節的學習奠定知識基礎。微生物是一大類微小生物的總稱。它是生物圈中種類繁多、數量極大、分布廣泛、個體微小、結構簡單的低等生物,微生物代謝類型多樣,代謝強度高和繁殖速度極快,是生物圈中的重要成份。本節課先是讓學生從“尋找微生物”的必做活動開始學習,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先從整體上介紹微生物的種類,讓學生對整個微生物類群有一個總體上的了解,然后學習微生物與人類的關系。先從體型相對比較大的真菌講起,然后再講述微小的細菌和病毒。這安排從大的種類到小的種類,是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認知規律,從學生日常生活中容易看到的,體型較大的真菌,有一定的感性認識。相對而言,比較有利于學生的學習。二、教學目標1、能說出真菌、細菌、病毒的形態結構、營養方式、生殖方式2、通過比較,認識真菌、細菌、病毒的結構異同3、通過學習,具有對待微生物的正確態度,培養學生辯證地分析事物的思想方法二、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真菌、細菌、病毒的形態結構、營養方式和生殖方式難點:學會觀察微生物的主要特征三、教學方法談話法、討論法四、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五、教學過程教學流程 教師行為 學生行為 設計意圖引入 1、請學生說出圖片中生物的種類?2、出示饅頭、酒、腐爛的蘋果、發霉的桔子圖片問:這些食品的制取、腐敗都與微生物有關嗎?知道具體是些什么嗎? 學生觀察、回答討論、回答 以情境圖片聯系生活實際,以提問方式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入教學主題龐大的微生物家族一、真菌 1、根據學生回答列舉微生物種類,得出微生物概念(一)、酵母菌1、形態結構出示酵母菌圖片,問:它的形態結構如何?提示:有無細胞核,有無葉綠體?2、營養方式有氧無氧 問:利用酵母菌的這一特性,在生活中可以讓它為我們做什么?3、生殖方式(二)霉菌1、出示腐爛的桔子、發霉面包、青霉曲霉PPT,探究它的形態結構2、營養方式3、生殖方式(三)蘑菇、靈芝一類 說出微生物種類劃出微生物概念觀察酵母菌圖片,回答它的形態結構:卵形、單細胞:(含細胞壁、細胞膜、細胞核、細胞質、液泡,不含葉綠體)、用顯微鏡觀察異養學生舉例:有氧:制饅頭無氧:釀酒出芽生殖、孢子生殖由菌絲組成(直立菌絲、營養菌絲)、多細胞、用放大鏡觀察、有細胞核、無葉綠體腐生孢子生殖由菌絲組成,腐生,孢子生殖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表達能力知識聯系實際,學以致用聯系實際生活的例子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二、細菌 過渡:為什么我們時時刻刻在與細菌打交道,卻又不了解細菌呢?小到什么程度,用什么才可看到?1、大小:0.5~1微米PPT:頭發上、針頭上的細菌2、形態結構觀察PPT,說出細菌的形態觀察結構示意圖,填寫細菌的結構名稱3、營養方式4、生殖方式PPT,說出它的生殖方式計算:細菌的數量討論:細菌的哪些特點和它們的分布廣泛有關? 學生回答:細菌微小,肉眼看不見用顯微鏡觀察球狀、桿狀、螺旋狀基本結構: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沒有成形的細胞核特殊結構:莢膜、鞭毛腐生、寄生分裂生殖學生討論、回答 通過計算細菌的數量引起學生的注意,進而對學生進行衛生、生命教育,主動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從而更加珍惜生命三、病毒 PPT:病毒圖片1、形態結構2、大小用什么觀察?3、營養方式問:病毒靠寄生于細胞體內生活,對生物體有何危害? 體積微小,沒有細胞結構幾十納米,用電子顯微鏡觀察寄生學生討論、交流 強調病毒沒有細胞結構聯系生活,解釋艾滋病等不能治愈的原因小結 真菌、細菌、病毒的形態結構、觀察工具、營養方式、生殖方式 學生共同小結本課的知識點 知識梳理,便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六、教學反思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達成度較高,學生通過小組分工合作,組長代表全組發言,同學學會尊重發言人,對某一類群的生物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本節課教學應用了多媒體技術,實物展示,學生討論等多種教學手段,但是比起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參與性沒有完全發揮,個性優勢受抑制,發散思維受壓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