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 《生物的多樣性》2.1 校園生物大搜索1、科學家研究一個區域的生物多樣性,通常要對這個區域的生物種類進行調查:一是統計一個 內生物的種類數目,二是統計 內生物的種類數目。 是科學研究常用的方法。2、調查校園生物時的步驟:(1)明確 ;(2)制訂 ;(3)走進校園,開展校園生物大搜索活動。3、調查校園中的動植物要注意的事項:(1)選用合適的工具(小鏟和 )。(2)可以從腳印、糞便、毛發等蹤跡推測躲藏起來的動物,曾經過往的動物也要調查。(3)不要采摘 和傷害動物。(4)可以用 等方法記錄不知名的動植物等。(5)要注意自身 。4、已經發現的生物種類超過了 萬種,估計地球上現存的物種有 萬種。2.2 制作校園生物分布圖1、 分類法:確定一個標準,將事物分成兩類,在每一類下,再確定新的標準,將其分為兩類,繼續確定新的分類標準,直到不能再分為止。由 首先提出。應用二歧分類法將校園中的植物進行分類根據莖含木質成分的多少,分為 和 。①草質莖:莖中木質部成分少,通常較柔軟,易折斷,外表常呈綠色。②木質莖:莖稈堅硬,大部分由木質部組成。可以直觀地反映不同生物需要的生活環境,同一地點生存的生物種類等重要信息。不同的環境生活著不同的生物。3、動植物的關系:有些動物以植物為食,動物的糞便可以給植物生長提供養分,有些動物在土壤中疏松土壤的行為有利于植物生長。4、生物與生物、生物與生存的環境 、 。5、植物根據葉脈的形狀可以分為 脈、 脈、 脈。6、植物根據葉的形狀可以分為多種類型,常見的有針形、卵形、橢圓形、心形、狹披針形、扇形等。2.3 形形色色的植物1、兩株植物,一株是由另一株結出的種子或植物器官培育來的,“另一株”稱為親代,“一株”稱為后代。2、可以通過實物、照片或標本來觀察、比較親代與后代植株的異同。如對比花的顏色,花瓣的數量,葉的顏色、大小與形狀等。3、植物后代和親代非常相似,這種現象叫 。植物后代和親代之間也會有一些細微的不同,這種現象叫 。遺傳和變異是普遍存在的,是生物進化的基礎。正是因為有了遺傳和變異,自然界才出現了形形色色的植物。4、人類利用植物的遺傳和變異改善著人類的生活,比如雜交水稻、無籽西瓜、抗倒伏小麥等。5、遺傳學之父 通過 實驗,發現了遺傳的奧秘,這就是 定律。奠定了現今遺傳學框架的基礎。6、同種植物的不同個體不完全相同。7、雜交水稻之父 。2.4 多種多樣的動物1、動物親代與后代有相同和不同,動物的形態特征、行為方式、生活習性等方面也有遺傳變異現象,遺傳變異使得動物多種多樣。2、(1) :身體上長有羽毛的動物。(如企鵝、雞)(2) 動物:直接生下小動物,并用 喂養小動物的動物。(如鯨、蝙蝠)。:終生在水中生活,用 呼吸的動物。(如泥鰍、鯊魚)昆蟲 :身體分為 、 、 三部分,有 對足的動物。3、“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會打洞”描述的是 現象,“一母生九子,連母十個樣”描述的是 現象。4、動物的 和 是科學家對動物進行分類的重要標準。2.5 相貌各異的我們1、我們不能找到兩個相貌完全相同的人。耳垂、發際、下頜、雙眼皮這些相貌特征在生物學上又被稱作 。如果每個性狀表現出兩種特征,2個性狀可以呈現2×2=4類相貌,3個性狀可以呈現2×2×2=8類相貌……人的相貌特征、血型、性格、行為方式等方面都存在著遺傳變異現象。紅綠色盲、高血壓、糖尿病、血友病等許多疾病都是可以遺傳的。2.6 古代生物的多樣性1、化石是存留在巖石中的古生物 、 或 。2、昆明魚化石是至今發現的最古老的魚類,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脊椎動物。科學家根據動物 把動物分成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兩大類。身體中有脊柱的動物是 動物,沒有脊柱的動物是 動物。3、滅絕指某一生物物種不再存在。演化又稱進化,指生物在不同時代具有差異的現象。4、化石的作用(1)復原出各種古代生物的樣貌。(2)分析古代生物的生活環境。如根據猛犸象化石推測生活在比較寒冷的地區。(3)研究生物是怎樣變化的,了解生物的多樣性。(4)與觀察到的現代生物特征進行比較,可以推測它們之間的親緣關系。如研究發現恐龍與鳥類有較近的親緣關系。5、恐龍是爬行類動物,生活在距今 年前。最早的馬出現在距今約 年前,稱為始祖馬。2.7 保護生物多樣性1、 是地球生命存在的基礎,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礎。生物多樣性為人類提供食物、建筑、 家居材料及其他生活、生產原料。它們在維持氣候,保持水源、土壤,維護生態環境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2、人類活動如過度開墾、過度放牧、過度開發、亂砍濫伐、過度捕殺、城市化進程加快等導致生物多樣性銳減。3、目前我們為保護生物多樣性正在采取的措施:①建立 保護瀕危物種。 ②建立植物種子庫和花粉庫。③建立動物精子庫。④頒布相關法律法規。⑤保護生物多樣性宣傳海報。4、生物多樣性包括三個層次: 多樣性、 多樣性、 多樣性。于1993年正式開始實施。每年的 月 日是國際多樣性日。就像人類生活離不開生物多樣性一樣,每一種生物也需要生活在生物多樣性的環境中,如花繁殖后代需要昆蟲幫助傳粉,蒼耳靠動物傳播種子,動物排出的糞便可成為植物的養料,蝗蟲生活需要以水稻等植物為食物。生物多樣性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如植物可以提供給人類做食物、供人類欣賞、提供給人類做藥材、人類可以用植物做成生活及學習用品、可以凈化空氣、提供給動物做食物等。多樣的生物對我們人類有不同的價值,具有欣賞價值、科學價值、經濟價值、藥用價值。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