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9張PPT)10. 認識太陽青島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活動準備學生準備:搜集有關太陽的資料教師準備:圓形紙板、直尺活動過程猜謎語:大圓球、天上掛,它的本領可真大,又發光、又發熱,萬物生長全靠它。謎底:太陽活動過程活動一:太陽是什么樣子的?交流:太陽是什么樣子的核心區日冕層對流區輻射區色球層光球層太陽黑子活動過程活動一:太陽是什么樣子的?小結太陽的結構由內到外分別是核心區、輻射區、對流區、光球層、色球層、日冕層組成;太陽是一個巨大而熾熱的氣體星球,表面溫度約為6000℃,內部溫度約為1500萬℃;像太陽這樣能自己發光發熱的天體屬于恒星。像地球這樣圍繞恒星運行、本身不能發光的天體屬于行星。活動過程活動二:太陽有多大?太陽直徑大約是1392000(1.392×10 )千米,相當于地球直徑的109倍;體積大約是地球的130萬倍;其質量大約是2×10 千克(地球的330000倍)交流:太陽有多大活動過程活動二:太陽有多大?模擬實驗:體驗太陽的視覺大小為什么在地球上看太陽沒有那么大呢?1.用圓形紙板模擬太陽2.一個同學拿著紙板固定不動3.另一個同學由近及遠進行測量步驟:4.得出結論活動過程活動二:太陽有多大?太陽視覺大小與地球之間的距離遠近相對應,距離遠看起來小。太陽地球拓展活動繼續查閱資料,了解太陽的更多秘密。認識太陽課型:新授 課時:1課時教學目標:1、知道太陽是恒星,地球是行星;了解恒星與行星的區別。2、在教師引導下,能運用簡單的材料進行模擬實驗,能運用比較的方法進行探究學習。3、對認識太陽表現出興趣,愿意與他人合作、交流。4、了解科學技術的發展推動了人類對太陽的認識。教學重點難點:知道太陽是恒星,地球是行星,能運用簡單的材料進行模擬實驗教具學具:圓形紙板、直尺教學過程:一、教學導人謎語導人。教師出示謎語:“大圓球,天上掛,它的本領可真大,又發光、又發熱,萬物生長依靠它?!?br/>學生回答后,教師繼續提問:“太陽的本領這么大,你們想不想認識太陽?”從而導入新課。二、探究活動●太陽是什么樣子的?1.教師提出活動指向:“你們知道太陽是什么樣子的嗎?”引導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資料。2.教師提問:“同學們還想知道關于太陽的哪些知識?”學生說出問題,教師進行梳理:(1)太陽離我們有多遠?(2)太陽有多大?(3)太陽的溫度有多高?(4)太陽與地球有什么不一樣?(5)太陽是怎樣形成的?3.教師向學生展示有關太陽形成的資料,引導學生交流視頻中獲得的知識,總結出:太陽是一個巨大而熾熱的氣體星球,表面溫度約為6000℃,內部溫度高達1500萬℃。像太陽這樣能自己發光發熱的天體屬于恒星。像地球這樣圍繞恒星運行、本身不能發光的天體屬于行星。●太陽有多大?1,教師提出問題:為什么我們在地球上觀察太陽時發現太陽并不大?2.學生討論和交流,教師指導學生進行模擬實驗。3.學生交流實驗的結論:太陽看上去并不大,是因為太陽離我們太遠。4.課堂小結。教師提出問題:“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們獲取了哪些有關太陽的知識?學會了哪些科學研究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總結。三、拓展活動●繼續查閱資料,了解太陽的更多秘密。教師布置課外作業:繼續查閱資料,了解太陽的更多秘密。太陽有多大實驗材料:圓形紙板、直尺我的猜想:太陽看起來不大,是因為太陽離我們太遠了實驗過程:1、用圓形紙板模擬太陽一個同學拿著紙板固定不動另一個同學拿著直尺由近及遠測量紙板的直徑實驗預判:近處直徑大,遠處直徑小實驗結論:太陽看起來不大,是因為太陽離我們太遠了我探究太陽有多大我的猜想:距離(米) 我的記錄目測圓形紙板的直徑(厘米) 圓形紙板的實際直徑(厘米)123我的發現: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0.認識太陽.pptx 太陽有多大實驗.docx 認識太陽.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