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六年級科學上冊總復習第四單元? 生物的多樣性?一、科學常識:1.我們可把植物分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開花植物和不開花植物,水生植物和陸生植物,落葉植物和常綠植物等。2.開花植物身體分為:根、莖、葉、花、果、種子。3.在植物王國中,已發現的種類有40萬種之多,開花的植物約占一半以上。4.在不開花的植物中,蕨類、藻類、苔蘚類和開花的植物一樣,自己進行光合作用制造養料。菌類卻是一個特殊的類別,它們不能進行光合作用,而是靠吸收其他生物體或土壤里的養料而生存。5.根據動物運動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水中游的、空中飛的、地上走(或爬)的;根據它們生存的方式可以分為野生的和家養的;根據它們的身體特征可以分為鳥類、魚類、哺乳動物、昆蟲和軟體動物等;根據它們的食性可以分為植食動物、肉食動物和雜食動物等等。6. 身體中有脊柱的動物叫脊椎動物,沒有脊柱的動物叫無脊椎動物。7.動物的身體構造和生命活動特征是科學家對動物進行分類的重要標準。8.像螞蟻、蝗蟲、蜜蜂那樣,身體上有三對足的動物是昆蟲類;像金魚、鯉魚那樣,終生在水中生活,用鰓呼吸的動物是魚類;身體上長羽毛的動物是鳥類;直接生小動物,并用乳汁喂養小動物的是哺乳動物。9.在動物王國中,已發現的種類已經有150多萬種,是生命世界中類別最多的。而昆蟲又是動物園王國中種類最多的,已知的昆蟲達到100多萬種,約占80%。10.浮萍根系退化,只有一根較細的根;小草和玉米都有龐大的根系,與生活的環境有關;仙人掌葉子退化成刺狀,莖綠色、肥厚多汁;松樹的葉為針形,可以減少水分的蒸發,有利于保持身體溫度;香蕉樹葉子寬大,更有利于蒸發體內水分,調節植物體的溫度。植物葉的形態與生活環境相適應。11.貓的腳有肉墊,在地上跑時發出的聲音較小,不易被捕食對象發現;帶鉤的鳥爪,容易抓住樹干,適宜生活在森林中,并有利于捕抓小動物;鴨的腳有蹼,可以用來劃水,適宜生活在水中;蒼耳種子上有刺,在陸地上生活容易被動物攜帶傳播種子;蓮子有較硬的外殼,可在水中漂流;蒲公英種子上有毛,容易隨風漂移,傳播種子。12.地球是我們美麗的家園,各種各樣的生物,在這個家園中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它們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響。13.同一種生物,愈冷的地方,個體就愈大,身體愈接近圓形;并且鼻子、耳朵、腿等暴露在外部的器官就越小;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大自然就是運用這一法則選擇和淘汰著生物家族的一個個成員。14.人類生活離不開植物:提供給人類做食物;供人類欣賞;提供給人類做藥材;人類可以用植物做成生活及學習用品;可以凈化空氣;提供給動物做食物。15.《生物多樣性條約》于1993年正式開始實行。每年的5月22日被稱為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全世界已經有180多個國家是《生物多樣性條約》的締約國。二、科學探究1.北極狐貍生活在寒冷的北極,它們圓而大的體形真的有利于保溫嗎?用實驗驗證我們的想法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